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

於李善長來說,胡惟庸這個名字簡直有毒。

這位當年的學生,同時也是老鄉,於他來說,觀感太過神奇了。

早年間,胡惟庸跟他攜手,可以說在朝堂風光正盛。

而後,胡惟庸一路披荊斬棘,那升官簡直跟大步狂奔一般,眨眼功夫便把其他人甩得沒影了。

再之後,沒多大功夫,胡惟庸便成了丞相了。

固然只是左右丞相當中的一個,可出身淮西、陛下心腹、門生故舊一大堆……

這等威勢,誰敢觸黴頭?

更何況,胡惟庸他可不是單單憑藉陛下寵信才爬起來的。

他是真正能治國且有本事的那種。

不然,就朱重八那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性子,他豈能容下胡惟庸這麼一個在朝堂之上說一不二的丞相?

當時的李善長也是看重了胡惟庸這權勢和過往的交情,這才讓自己侄子跟他那侄女定下親事。

卻不曾想,這情勢幾乎急轉直下啊。

僅僅只是摔傷罷了,怎麼就忽然上表辭官了?

自己也如願以償的成了丞相,然後順着陛下的意思退了親。

結果呢,那個在他看來只能默默無聞、黯然老去的胡惟庸,稀裡糊塗的又雄起了。

其實李善長哪怕到了現在也沒弄懂,這胡惟庸到底是個什麼套路。

你要說這人銳意進取,想要青雲直上吧。

可他偏生至今仍舊只有個翰林學士的散官在身上,其他的都是欽命官,事情過去就得去掉的那種。

可你要說這人無關緊要吧。

呵呵,這進宮跟回自己家似的不說,家裡那位被自己家退婚的侄女,如今貴爲東宮正妃。

這種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氣派,哪裡是一句權臣或者外戚能說得明白的?

可以說,外戚不可怕,高官不可怕,就怕這外戚本就是高官啊。

更何況還是胡大老爺這種當過高官,而後順順利利退下來以後,還跟陛下親厚的外戚。

你跟這種人計較?

呵呵,伱在陛下面前說話那叫君臣奏對,他過去說話那叫親戚之間閒聊。

人心都是肉長的,陛下會照顧誰,這種問題還需要問?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李善長都是躲着胡大老爺走。

反正兩家按照朱重八的意思已經翻臉了,那乾脆就翻臉翻到底就是了。

但是呢,也沒必要多過得罪。

但轉過頭一想,李善長固然已經是升無可升的丞相了。

可胡惟庸若是給他使壞的話,他能不能落個全屍怕是都不知道啊。

畢竟,自己這些年幹過什麼事兒,沒有比他自己更清楚的了。

但凡弄出幾件來,那就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真到了胡惟庸想要整人的時候,李善長可不覺着這位老兄弟會給這麼個面子。

只是,今兒個這事兒,他猶豫再猶豫,還是得站出來。

沒辦法,實在是胡惟庸這建議,太過驚世駭俗了。

朝堂的掄才大典,不比文采,卻要那狀元、榜眼通過打一架這等戲謔的方式決出。

這豈不是拿朝廷的掄才大典當兒戲?

他身爲大明左丞相,自然是要站出來維護朝廷威嚴、法紀的。

朝廷的掄才大典,豈容胡大老爺這麼胡來!

“陛下,萬萬不可!”“若真有學子才智高絕,水平相當,陛下不如再細細斟酌一番就是了。”

“朝廷輪才大典豈容兒戲?”

李善長忍了又忍,終究還是沒有順口說出要朱元璋給胡惟庸治罪的話來。

因爲他知道,這話說了也沒用。

這不,他說完以後,朱元璋聽着點了點頭,不僅沒有第一時間答應,反倒是扭頭看向胡惟庸道。

“惟庸,你說說,你爲啥要讓他們打一架?”

“咱可不相信你是這等胡鬧之人!”

這話一出,衆人都傻了。

不是,還真要聽胡大老爺解釋啊。

那是不是如果真有道理,那學子們就得打一架?

不過,於朱元璋來說,他不在乎士子們的顏面,也不在乎什麼掄才大典的規矩。

因爲他纔是開國皇帝!

規矩什麼的,都是狗屁,他反正沒放在眼裡。

只要胡大老爺說出來的理由靠譜,那打一架又能如何?

胡大老爺點點頭,似乎壓根沒受到剛剛李善長彈劾的影響一般,坦言道。

“回陛下,臣剛剛之所以提出此法,那也是有理由的!”

“其一,聖明不過陛下,既然陛下早已定好了科舉的規矩,這殿試乃是科舉最後一關,那這事兒就不能改。”

“就算要改,也不是這一回的事了,不然,我大明的威嚴何在?”

這話一出,別說朱元璋了,連其他原本等着看熱鬧的大臣們也點了點頭。

沒錯,就這麼個意思。

“既然殿試已經是最後一關了,該考的都考完了,那自然就不能再忽然冒出來一個什麼加試了!”

“因此,在臣看來,既然他們的文比已經比完了,文采不相上下,那就武比嘛!”

“這樣一來,後世談及此事,也不失爲一段佳話!”

還別說,衆人一聽這理由,似乎還真有點道理。

尤其是胡惟庸堅持不讓加試這事兒,不少老儒生倒是非常認可。

本就該如此,殿試都考完了,這要是忽然加一場,這算啥?

胡惟庸見衆人都在思索,趕緊繼續說道。

“其二嘛,依臣看來,這些學子入朝堂是要爲官的,特別是狀元郎,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大明疆域遼闊,日後指不定要去哪爲官呢。”

“沒有一個好身體,能行嗎?”

“別在上任的路上,吹個風、淋個雨的就病倒了,那可枉費陛下的信重和朝廷的培養了。。”

“因此,讓他們動動拳腳,也是好事。”

“都不是什麼練家子,要打架無非就是看誰體格好、力氣大唄!”

“那身體好的當狀元,將來着重培養就是了,有何不可?”

朱元璋一聽這話,咂咂嘴,沉吟了片刻,還真就覺着挺有道理啊。

可不是嘛!

文采都差不多,那誰體格好,能長久給他老朱家賣命,那誰就是狀元!

挺好,就這麼幹!

來吧,打一架吧,打贏就是狀元。

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272.第272章 文武百官懵逼了!老朱人呢?219.第219章 快到隔壁請宛如過來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226.第226章 朱標饞哭了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123.第123章 系統的新獎勵!紅薯!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樓?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滿意和皇子的苦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第45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241.第241章 考題下來考生傻了440.第440章 系統獎勵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303.第303章 胡大老爺想拉人下水81.第8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415.第415章 同樣爲兒女之事發愁的老朱208.第208章 胡仁彬種地有成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417.第417章 有些離譜的答案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66.第366章 香滿天的賠禮73.第73章 想見見世面的方孝儒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248.第248章 胡大老爺小課堂準備開課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441.第441章 讓老朱破防的兒子們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448.第448章 被嚇了一跳的胡大老爺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436.第436章 羣情洶涌的應天城429.第429章 朱元璋暗戳戳搞出的事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388.第388章 宮中不一樣的風景366.第366章 香滿天的賠禮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