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

胡大老爺已經連續好幾天沒出府了。

一個嘛,是爲了陪一陪前段時間怨氣頗深的後院姬妾。

這女人嘛,就跟那土地一樣。

時不時的就得翻一翻、澆一澆才行。

不然的話,不僅會變成板結的死地,說不定啥時候還會長出綠油油的青草出來呢。

因此,這幾天胡大老爺壓根沒在外邊溜達,連宛如和如詩的魅力都沒法打動他了。

他就一心撲在了後院的姬妾們身上!

努力耕耘、埋頭奮戰……

突出的就是不省力氣。

這一來二去的,至少胡府後院的氣氛,比起之前好了不少了。

另一個嘛,便是如今胡府門口的熱鬧了。

好傢伙,一幫子鄉試無望、心如死灰的士子們,也不知道哪來的膽子。

居然就堵着胡府大門,在那兒癱坐在地上破口大罵。

而內容無非就是胡大老爺侮辱聖賢,故意出怪題作弄考生,以至於害了他們前程吧啦吧啦的。

胡義好幾次都忍不住要叫上府上的家丁,出去直接把人扭住送應天府衙了,可都被胡惟庸叫停了。

罵唄!

你們不罵,咱在士林之中的名聲怎麼臭?

你們不罵,胡某在社會上的名氣怎麼打響?

反正這題,又不是沒有正確的解釋。

只不過,一般人壓根想都想不到背後那些東西罷了。

或者說,對於某些士林之中的人物來說,哪怕知道了這其實考的是學子對於儒家、道門之間的學術差異性。

但他們在意的卻是表面上對於孔子的冒犯。

腐儒腐儒,可不就是這樣的嘛!

而對於這樣的場面,胡大老爺當然是……樂見其成啊!

娘咧!

這簡直不要太好!

自污了一下,名聲變臭了,但又不是那種在朱元璋那裡犯了忌諱的那種的變臭。

那這多好啊!

原本隨着自己的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穩,胡大老爺還有些着急來着。

如今這一招使出來以後,妥了!

但凡是學儒學出身的,如今誰要是不罵胡大老爺兩聲,那彷彿就跟學術叛徒似的。

可實際上對於胡大老爺的影響呢?

嘿嘿,除了這幾天出門有些不方便外,其他影響壓根沒有!

這其實也是胡惟庸琢磨來琢磨去,最終琢磨出來的最適合自己的自保之道。

說白了,民間、士林之中的風評,對他來說,其實屁用不頂。

但是,偏生在民間和士林之中風評不好的人,在朱元璋那兒,只要沒犯了他的忌諱,反倒是印象不錯。

因爲朱元璋覺着你沒了威脅了啊。

畢竟,在民間和士林之中名聲一旦差了,以後就不用想着能成爲權臣了。

那自然就不會跟朱元璋乃至皇家起衝突了。

但其中有一個隱藏的點,便是伱不能用一些朱元璋自己也不喜歡的事情來自污。

比方說強搶民女、貪污受賄、縱容家奴什麼的。

這種事兒,若是幹出來了,名聲倒是差了。

可若是真有這種事兒的話,都不用等到名聲變臭,朱元璋就已經先一步砍人了。

他正愁沒理由弄死幾個權臣呢。

可眼下這種“不輕不重”的罪名,那就很好了啊。

有罪過沒?

對儒家子弟來說,那胡大老爺自然是大大的罪過。畢竟胡大老爺拿着至聖先師孔子的名號出題,這事兒是逃不過的。

在一應儒家子弟看來,這罪名就是死死的。

可若是要說這罪名多大?

似乎……大概…也許也沒多大!

說白了,這終究只是一道題而已。

還是一道至少名義上已經經過了禮部和皇帝審覈的鄉試考題。

中間也沒有說出什麼很嚴重的話來!

更何況,這題還有非常正常的解題思路,證明這題真就是精心準備的,而不是故意折騰人。

那麼,這種情況下,你能說胡大老爺罪過有多大?

頂多也就是嘀咕兩句、罵兩句,名聲臭了一點,便僅此而已了。

而這,不就是胡大老爺想要的嘛?

正因爲如此,當府門外有學子叫罵以後,胡大老爺不但不收斂,反倒是仰天長笑了幾聲。

罵!

可勁兒罵!

你們不罵,咱的名聲怎麼往外傳?

你們不罵,咱的名聲怎麼變臭?

你們罵得越狠,咱將來的小日子纔會越過越舒服!

加油!

精神上支持你們哦!

然後,花無百日好,人無百日紅。

這不,胡大老爺還沒開心幾天呢。

忽然之間,整個胡府門前一個叫罵的學子都看不到了。

連着兩天沒見着有人來罵街以後,胡大老爺感覺到不對了。

“胡義,去,給咱去打聽打聽,是不是哪個不長眼的把人拉走了?”

“我可不想平白無故粘上這等名聲,趕緊去弄明白!”

胡義作爲管家,利益自然是跟胡府一體的。

他當然知道若是有人傳出胡府動用手段把府門口的學子弄走或者弄失蹤了,到時候算到胡府身上會有多大麻煩。

這不,他聽完胡大老爺的安排以後,行色匆匆的就跑出去了。

但僅僅一個時辰過後,他便一臉無語的跑回來了。

“老爺,查清楚了!”

“嗯,說說,到底怎麼弄的,別告訴我是他們那幫子學子自己回去的啊!”

胡義嘴角頗爲變扭的抽了抽後,老老實實地答道。

“老爺,他們還真是自願回去的!”

“嗯?爲何?”

“因爲家裡堂小姐即將成爲太子妃的消息,不知怎的,傳遍了整個應天府。”

“那些學子想必也是聽到消息了!”

“眼下別說咱們府門口那些罵街的了,連應天府中對於老爺的各種議論全都消停了!”

胡大老爺一聽這話,頓時懵逼了。

“不是!就因爲我家小月兒要當太子妃了,他們連說都不敢說了?”

“孃的,他們那所謂讀書人的風骨呢?士子的氣節呢?”

“敢情老子一個還沒成親的太子妃的伯父而已,就嚇得這滿城的學子屁都不敢放了?”

“呸!都是一幫子慫蛋!”

胡大老爺極度的憤怒!

他都做好了自己名聲變臭的準備了,結果你們這幫人不幹了?

這特麼不是扯淡嗎!

廢物!

420.第420章 皇家的反轉和安排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395.第395章 關於金瓶梅的爭論87.第87章 道衍的來意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應天府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爲胡惟庸鳴不平了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426.第426章 成親當日的小意外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305.第305章 李善長要栽了?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126.第126章 醉風樓上新茶了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較量開始了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402.第402章 奇妙的緣分304.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權貴?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162.第162章 胡馨月真就要成太子妃了?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290.第290章 李善長意識到不對了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381.第381章 沈萬三的取死之道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304.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權貴?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317.第317章 胡大老爺痛心疾首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338.第338章 令人咋舌的方孝孺297.第297章 讓胡大老爺自己選個職位358.第358章 搞人心態的胡大老爺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第9章 空印案爆發!老朱震怒!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155.第155章 嫉妒的呂氏,太子妃的位置只有132.第132章 上醉風樓尋寶的胡大老爺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78.第78章 胡惟庸: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96.第96章 朱棣,你想造反不成?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405.第405章 胡大老爺的小課堂開張了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222.第222章 婚禮上的熱鬧241.第241章 考題下來考生傻了365.第365章 慫得很快的朱昱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門趾高氣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