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

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

第一百二十一章院試結果出爐

胡惟庸最終還是無奈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他算是明白了。

這幫子考生,這是考油了啊。

前面兩次來回折騰,讓這幫子一心只想着科舉成功、功成名就的憨貨徹底惦記上了。

兩趟搞下來,人家已經對這種程度的難題適應了。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弄出去不得罪人了啊。

娘咧,這就有些麻煩了啊。

看來下次,還得弄些更稀奇古怪的題目出來。

不好好爲難他們一頓,這士林之中的名聲怎麼壞掉?

這名聲不壞掉,到時候老朱那廝還是忌憚咱咋辦?

朱元璋可不是個好說話的。

這年頭很多事,講究的可不是啥證據。

當皇帝的一句懷疑,那便能尋個罪名把人抄家滅族。

而自己既然要安安穩穩過小日子,那就必須得把能惹到人家的隱患全給滅了。

只有這樣,才能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嗯,就這麼幹!

打定主意的胡惟庸,這幾天也終於老老實實跑禮部上班去了。

沒辦法,他終究是主考官。

別看的時候,他可以摸魚,但如今到了閱卷的時候,他也跑不了。

這裡頭一系列事情可都是需要他主持和畫押的。

沒他點頭,那報上去的名單就是一張廢紙。

而且,秀才功名雖然被人說得一文不值。

可實際上,這年頭,哪怕就是在應天城裡,那一個秀才放在普通人眼裡,那至少也算是個不錯的人物了。

在應天府都是如此,那就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在某些小地方,一個村裡沒有秀才,另一個村裡有秀才。

那沒秀才的那個村,見着另一個村的,說話就是沒法大聲。

更別說,但凡考上秀才,那面對官員都多了幾分底氣。

畢竟,這可就意味着,這批人離着官身可就更進一步了。

因此,掄才大典、爲國舉才之事,可容不得半點含糊的。

之前出題的時候,胡惟庸怎麼胡來都行。

只要符合規則,他說出什麼題,那就什麼題。

其他禮部官員,聽之任之就行了。

可閱卷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這裡面可是有連帶責任的,一牽扯就是一大片。

因此,胡惟庸也難得的在禮部老老實實地呆了下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最後的放榜名單,這個是必須要胡惟庸點頭的。

案首看似簡單,可實際上背後的責任可一點都不小。

不過,胡惟庸倒也沒太在乎。

因爲他只要負責應天府本地的童子試罷了。

大明其他地方可都是當地縣令負責的。

至於說爲啥應天府明明有自己的府臺,卻要把這童子試的事兒交到胡惟庸手裡?

呵呵,這就是應了那句老話嘛。

前世作惡,附郭省城。

十世作惡,附郭京城。

這應天府作爲京畿重地、大明首善之地,六部三司以及整個大明朝廷都在這兒。

那……這等爲國選材的權利哪裡還會被禮部放過? 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好處,這要是吃不下去,就白瞎禮部尚書那比應天知府高了兩品的品級了。

胡惟庸對於這背後的算計自然是清楚的。

可他也不在乎。

這事兒既然這幾年都是禮部在弄,那麼他自然曹隨蕭規。

至於說應天知府的抱怨,怎麼着也抱怨不到他這一屆主考官身上。

畢竟傻子都知道,這事兒只能是朝堂以及禮部部堂做主。

當然了,胡惟庸也沒想着傻乎乎的爲了推脫點工作、偷懶就把這事兒放到應天府去。

那樣應天知府固然會滿口感謝,但轉頭就會罵胡惟庸大傻子。

更別說還會得罪禮部上下。

畢竟,這是損害的禮部的利益。

他胡大老爺固然不怕得罪人,甚至巴不得得罪幾個。

但也要分事情啊!

得罪學子,敗壞自己的士林名聲,那是做給朱元璋看的。

可要是得罪太多了同僚了,那特孃的到時候朱元璋沒想着弄死他,估計一幫子得罪過的同僚都會弄死他。

這事兒真不是玩笑!

誰禁得住這麼惦記啊!

胡惟庸正是因爲明白這些事兒,所以才這麼“老實”的上班。

眼見着應天府的榜單、成績都弄好了。

胡惟庸也終於鬆了口氣。

好了,這事兒忙活完,下次的鄉試就得是明年了。

到時候倒是可以好好弄一弄。

如今已經是接近年底了。

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而應天府的院試結果一出來,這放榜的日子可就熱鬧了。

好傢伙,一應考生這些日子可謂是煎熬得不行。

尤其這次考的還是《論語》!

一應學子當事後知道自己連個《論語》裡的題都沒搞定的時候,那叫一個苦逼啊。

最慘的是那些碰上了嚴師的。

娘咧,碰上脾氣暴躁的,真就是上手就揍啊。

不揍怎麼行?

自家徒弟連個《論語》,在貢院裡居然都背不出來,這事兒甭管在哪兒說,也說不出花來啊。

如今兩個當夫子的湊在一起,開口閉口就是自家子弟這次院試如何如何。

說白了,胡惟庸這道題居然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夫子們驗證自己教學水平和學生質量的招牌了。

甭管平日裡你怎麼吹自己的水平,你學生連個《論語》都背不出來,那你不是廢物是啥。

老話是“說相聲的盼着死同行”,可實際上哪行那業不盼着死同行?

所以這段時間尤其是那些有些互相看不上的夫子,斗的那叫一個狠啊。

而這在外邊受了氣,回去自然繼續收拾自家學生了。

不過,再怎麼吹噓,終究還是要用成績做憑證的。

伱說你學生學問好,做得文章漂亮,我說我的徒弟更厲害。

你來我往的鬥嘴不過癮,幹架的話又怕有辱斯文。

到了最後還是得科舉放榜見真章。

而到了這天,應天府總共八個縣,八個縣同時放榜。

這次放榜的時候,可就不僅僅是考生在看了。

一應夫子乾脆帶着自家學生直接堵在了縣衙門口,就等着最終的結果呢。

而許多考生都在等着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

今年他們這一屆考生,可太不容易了啊。

(本章完)

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開始了270.第270章 朱元璋迷上麻將了108.第108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286.第286章 前倨後恭的戶部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爲胡惟庸鳴不平了123.第123章 系統的新獎勵!紅薯!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432.第432章 婚後的禮物和安排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415.第415章 同樣爲兒女之事發愁的老朱291.第291章 李善長的新套路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411.第411章 亡國之策這麼多?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402.第402章 奇妙的緣分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85.第85章 胡大老爺迴歸日常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還有內情?216.第216章 畫風詭異的大明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第47章 胡惟庸:看我來裝個大的!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293.第293章 胡大老爺有點煩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269.第269章 突如其來的朱元璋上門了297.第297章 讓胡大老爺自己選個職位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132.第132章 上醉風樓尋寶的胡大老爺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處太多了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172.第172章 胡大老爺再出抽象考題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81.第8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還有內情?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賞賜送來了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150.第150章 胡惟庸:又可以摸魚了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341.第341章 原來又是胡惟庸的鍋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釣魚,賞舞,陪美人,第51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第45章 棲霞寺求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