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

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

第一百零二章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

要是放在以前,這會兒的胡仁彬,估計腦子一熱就得吵吵起來了。

可最近幾個月,那真是被胡惟庸打怕了。

說錯話了,捱揍!

說話慢了,捱揍!

態度不端,捱揍!

儀態不對,捱揍!

可以說,這幾個月胡惟庸硬生生的用藤條跟棒子,讓胡仁彬改了無數壞習慣。

此時的他,不僅沒有急赤白臉的反駁,反而認真的看了李佑一眼後,拱了拱手道。

“這位李兄,你有所不知,這四書五經讀得再好,哪怕金榜題名了,又能如何?”

“無非就是入翰林、當御史一路清貴的往上爬,這輩子了不起當個丞相,便是滿足了。”

“可我爹,早就當過丞相了!”

“若我還想着走這條路光耀我胡家門楣,那也不過拾人牙慧罷了。”

“可我思前想後,卻覺着,我若是能把諸子百家那些學問弄明白,再把九章算術好好學學,那纔是真正的本事。”

“科考,我自然會考,可考了以後我不會留在應天。”

“屆時,我會求我爹,讓他幫忙求求陛下,放我去當一任父母官,真正去造福一方,踏踏實實的爲老百姓做點事。”

“或許我這輩子都當不了丞相,但至少,那一縣之地的百姓,會記得我的好!”

“如此,我這輩子也不算白活,這比我在應天府空度餘生更能光耀我胡家門楣!”

胡仁彬這番有理有據的話一出,尤其是他那不急不緩的態度,讓衆人猛然間都愣住了。

這……是胡仁彬?

要知道,在場的說白了,其實就是整個大明最頂尖的一幫子“二代”!

他們平日裡的交友,可都是同一階層的人在玩。

所以,胡仁彬是個什麼德行,他們可太清楚了。

在他們眼裡,以往的胡仁彬,那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紈絝而已!

讀書?做實事?光耀門楣?

這些事兒跟胡仁彬一介紈絝有半點關係嗎?

還讓一縣之地的百姓記得自己的好?

一個廢物子弟,能分得請五穀雜糧,看得懂錢糧賬本?

這種人,不欺壓百姓就不錯了,怎麼好意思說出這等不要臉的話來了?

可偏生眼前胡仁彬這一臉坦蕩的模樣,似乎就在向衆人證明,他真是這麼想的。

而且,他平日裡在府裡也是這麼幹的。

衆人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似乎……自從胡仁彬在街上醉酒駕車撞傷人以後,好像就半步都沒離開過胡府了吧。

難不成這小子,還真就關在府里老老實實讀書了?

這是要玩“浪子回頭”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戲碼?

怎麼這事兒就這麼玄乎呢?

衆人的反應,馬皇后都沒有在意,此時的她正一臉笑意的看着胡仁彬。

‘嗯嗯嗯,不愧是惟庸家的孩子!’

‘瞧瞧,這當過宰相的就是不一樣!’

‘這家風,不比那些滿腦子想着名聲,非要走清貴路線的臣子家,強了何止十籌?’

‘哼,真當本宮沒見識過民間疾苦?’ ‘若大明朝堂上滿是那些五穀不分、俗務不通、民政民生都不知曉的清貴,那大明豈不是要亡?’

‘這天下終究還是得要靠這些做實事、爲政一方之人,才能安穩下來的。’

‘還得是惟庸啊,這子女教育的真好啊!’

若是胡惟庸在這裡,聽到馬皇后這番誇讚,估計腦瓜子都得嗡嗡作響。

他其實沒想那麼多!

他一個打工人,哪怕當過丞相之位,那也不過是個高級打工人而已。

他哪來那麼些奉獻精神啊。

又不是他家天下,花那麼多心思幹嘛?

他純粹就是想讓胡仁彬老實、低調一點而已。

當大官?打!

當丞相?打!

當翰林?打!

……

胡惟庸就一個想法,你要考科舉沒問題,可若是想要去朝堂上折騰,那老子就先打死你拉倒。

那等吃人不吐骨頭的鬼地方,天知道那天就一不小心得罪朱元璋了?

哪怕沒得罪皇帝,那得罪了同事也不行。

隨便挖個坑,就胡仁彬這智商能看出來?

到時候還不是得牽連得胡惟庸都得參與進來?

若是動作慢一點,或者坑挖的大了一點,那到時候是不是這闔家老小就得刑場走一遭?

因此,胡惟庸這兩個月針對這個問題想來想去,想出了個辦法。

光打不行,不教而誅那純純就是泄憤了,沒意思!

而且,光打的話,慢慢的胡仁彬愈發抗揍以後,也油了。

索性,胡惟庸乾脆就換了個說法。

這種年歲的小年輕,不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嘛。

刺激刺激唄!

金榜題名而後翰林、禮部,再六部轉轉,等着爬上去做一任部堂,接着看機會當個丞相?

呸,這種事兒伱爹我早就幹過了,而且不僅走得比你快,還比你穩。

況且,那麼些人,憑什麼你能當丞相?

所以啊,你這混賬與其在朝堂跟那些八百個心眼的人廝鬥,還不如考個功名以後,去外地。

踏踏實實的當父母官,給百姓做點實事。

百姓不傻!

誰真對他們好,誰真在幹實事,其實他們都心裡有本賬!

到時候,哪怕你升遷比其他人慢點,那就衝着你那官聲,你這輩子都沒白活。

而且,若是外放了,你便是一地父母官,在那裡你便是最大,你有啥本事都可以放手施爲,這不隨了你的意?

就這麼一通教育下來,胡仁彬終於想通了。

於是,應天府少了一個紈絝胡大少,大明卻多了個爲民做主的胡大青天。

胡惟庸的本意其實就是讓這小子滾遠點,踏踏實實辦事,這樣不容易牽扯到自己。

但如果能在當地造福一方的話,那其實還真挺替他高興的。

也正因爲胡惟庸平日裡真就是這麼教的,胡仁彬自己也這麼學的,所以今日裡馬皇后問起來,那他自然就這麼答咯。

不曾想,這一答,便跟他堂妹胡馨月一起,成了今日裡這宴會上最耀眼的存在。

等到一個時辰以後,宴會徹底落幕之後,無論是馬皇后還是其他公子、小姐,再一回想今日的宴會,便發現,出彩的都是胡府的,頓時百感交集!

(本章完)

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384.第384章 對於老朱家的些許安排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137.第137章 朱元璋驚呆了!胡惟庸的接待工294.第294章 工部扛不住壓力了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第8章 朱元璋:這個胡惟庸,咱看不懂了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第54章 學渣和學霸的區別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還有內情?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樓?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378.第378章 沈萬三撞槍口上了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217.第217章 胡大老爺目的達成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332.第332章 胡大老爺再次擺爛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322.第322章 朱元璋:獨斷專行的感覺美滋滋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第46章 憑本事嘴臭的男人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178.第178章 鄉試結束,士林爆炸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309.第309章 胡維庸置身事外看熱鬧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347.第347章 胡大老爺的口碑持續降低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182.第182章 解縉再過鄉試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399.第399章 胡馨月有喜了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430.第430章 咬牙切齒的胡大老爺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207.第207章 一對雙胞胎到手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第23章 老朱繼續懵逼!這題還能這麼解?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335.第335章 湊熱鬧的朱元璋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183.第183章 楊憲李善長爭鋒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316.第316章 官員們私底下鬧出事兒了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388.第388章 宮中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