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

見皇上這麼激動,鄭和頓時更加激動了。

“千真萬確,微臣與殿下待在一起四年,絕不會看走眼的。”鄭和道:“我回來的時候,看見一個少年,與殿下長得一模一樣。”

鄭和多半是遇上朱辰了……

老爺子心裡有數了,頷首道:“嗯,朕知道了。”

就這?就這?

這可是您的大孫子啊,寶貝大孫子,就這麼輕描淡寫的就完了?

這簡直大大出乎了鄭和的預料,但鄭和卻不敢頂嘴,只能生生將這股激動嚥了回去。

朱棣看鄭和吃癟的模樣,不由扭頭輕笑一聲,覺得戲弄他很好玩。

“你見到皇太孫了,你覺得他怎麼樣?”朱棣問道。

鄭和乃是從小看着朱辰長大的,他豈會說不好?

此刻,就算朱辰很普通,鄭和也絕不會說不好,而是一通吹,把朱辰給吹得天花亂墜。

“我尚未知道他身份時,便覺得他英俊不凡,神武英明,聰明睿智,深諳人心。”

“後來,我知道他是朱家皇室的血脈,我便明白了,也只有朱家血脈,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人才。”

“皇太孫,乃天賜之人,舉世無雙!”

反正,鄭和現在就秉承着一個字,吹!

給我往死裡吹!

這些話,吹得可肉麻了,朱棣聽着雖然起雞皮疙瘩,但架不住別人誇他孫子啊,臉上的笑容就沒止住過。

一個願意吹,一個願意聽,可謂湊到一塊去了。

“你真覺得皇太孫好?可我怎麼看着這小子有點農家氣啊。”朱棣故意爲難道。

鄭和絞盡腦汁,笑道:“沾染百姓煙火氣的皇太孫,才能體察民情,成爲一代聖君。”

朱棣呵呵一笑,心裡樂呵着呢,但卻又故意問道:“可我看着太孫脾氣有點衝啊。”

鄭和呵呵一笑:“正因爲他英明神武,所以脾氣才衝,像皇上您這樣有作爲的君王,哪個沒點脾氣的?”

這話,說得朱棣心裡舒服啊。

鄭和這人能處,有話他真敢誇。

不僅把太孫誇了,連帶他們爺倆也給一起誇了。

再說了,自己孫子,的確是英明神武嘛。

朱棣笑着道:“好,今天朝堂情況你也看了,三兄弟水火不容,你認爲該立誰當皇帝?”

鄭和沉吟片刻,語氣堅定了幾分:“太子!”

“爲什麼?”朱棣問道。

鄭和拱手行禮:“選太子,可保兩代帝王賢明。”

“皇上您打造了一個永樂盛世,卻也需要有人去維持它。”

掏心掏肺的話,鄭和告訴朱棣了,他不怕被砍頭,他只想送太子和太孫上位。

而且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太子父子倆與他的關係,一定會支持他繼續西下西洋的。

“兩代帝王賢明。”朱棣頷首,點頭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老爺子心裡,自有思量。

鄭和拱手告辭。

……

待酒宴結束後,鄭和便又帶着十六國使臣,離開皇宮,前去大明驛站居住。

應天府的驛站,待遇是很好的。

而去驛站的路上,恰巧便要經過朱辰的小院子。

只不過,鄭和是不知道的,但他派去打探的人,卻及時指着朱辰的小院子:“鄭大人,這就是那位少年的住處。”

此話一出,鄭和停下了腳步。

他看向了朱辰的小院子。

他本該是住在皇宮的待遇,卻住在這樣的一個小院子裡,這十一年來,皇太孫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哎,太孫啊太孫,這十一年應該很苦吧。”鄭和萬分感慨,又有些心疼。

他駐足在此,久久的不願意離開。

他的身後,十六國的使臣紛紛覺得有些疑惑。

“鄭大人,爲什麼不繼續向前走了,這裡有什麼奧秘嗎?”

“是啊,鄭大人,奧秘在哪裡呢?”

“難道,這是大明隱藏奧秘的地方嗎?”

那些使臣紛紛發言,鄭和卻搖了搖頭,感慨道:“這並非什麼奧秘,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民房,但裡面住着的人,卻是皇太孫。”

“他是除了皇上,太子之外,最尊貴的朱家血脈。”

“漢王比不上他,趙王也比不上,因爲他代表的是儒家正統!”

“這裡,將會是第三代帝王的住處。”

朱棣一代,朱高熾一代,到朱瞻基這,就是第三代了。

聽到鄭和這話,十六國使臣頓時一驚。

第三代帝王?

十六國使臣,連忙毫不猶豫,立刻學着鄭和的模樣,以他們各國的禮節,對着朱辰的小院子行禮。

而蘇門答臘的小漁翁王,在聽到這是第三代帝王的住處後,便連忙跪了下來,對着朱辰的小院子邦邦邦就開始磕頭。

他知道,他們蘇門答臘,必須要依靠大明才能延續,所以這第三代帝王,無論如何都要討好。

他不僅磕頭,還大喊道:“皇太孫萬歲,蘇門答臘願意與大明永遠交好!還請皇太孫接受我們的誠意。”

這話一喊,又正好撞上了才處理完,通知那些百姓封口不言的紀綱。

紀綱看懵了,忍不住扶額,低罵一聲:“豬腦子啊,再喊又是錦衣衛給你擦屁股。”

“西洋人的腦袋,被驢給踢了。”

……

小院內,朱辰正在看書,因爲距離科考已經不遠了。

但外面突然傳來大喊聲,朱辰依稀能聽到一點,好像是在喊什麼皇太孫之類的。

朱辰疑惑,走過去開門。

門一開,鄭和已經將蘇門答臘國王給拉起來了,而蘇門答臘國王見到朱辰後,又連忙就要屈膝,只不過被鄭和強行攔住了。

這傢伙能處,逮人就跪當小弟啊。

“鄭大人,你們……”朱辰認識鄭和了。

鄭和看見驚動了朱辰,索性也不打算跟着這十六國的使臣回驛站了,乾脆吩咐了幾句身邊的人,讓其他人帶着使臣們去驛站。

而他自己,則走進了朱辰的小院。

經過和皇爺的溝通,鄭和才知道,皇爺早就找到太孫了,只是朱辰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小兄弟,今天是我認錯人了,來給你道個歉。”鄭和說罷就要拱手。

朱辰笑着道:“沒事,鄭大人威名遠揚,爲我大明做了很多事。”

鄭和驚訝,笑道:“小兄弟,那你說說,我爲大明做了什麼?”

或許之前朱辰不知道,但有了獎勵後,朱辰可很清晰的。

“第一個攻績,便是下西洋,向全世界展現大明帝國的文化和強大。”

“僅此一項,便可千古留名了。”

鄭和聞言,頓時心中一驚:“我這樣的攻績,能夠千古留名?”

鄭和萬萬沒有想到,皇太孫竟然給他這麼高的評價,千古留名啊,這是隻有永樂大帝纔有的待遇吧?

他區區一個太監,何德何能受到皇太孫如此重視?

而且,皇太孫給出這麼高的評價,就代表他很認同下西洋這件事,倘若以後他登基,那便再也沒人阻止他鄭和下西洋了。

想到這些,鄭和呼吸陡然急促起來……

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190章 宮門下鑰第498章 軍報第625章 進城第646章 太孫回來第564章 炮轟第543章 震怒第532章 進攻第83章 吹捧皇太孫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427章 開海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594章 佔便宜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562章 太子仁慈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558章 無名氏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234章 擊鼓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423章 效命第440章 太祖本紀第202章 劍指九州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38章 你把永樂當個屁?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553章第639 保寧登基爲帝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590章 情況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602章 偵查寧城的情況。第423章 效命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503章 擴軍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292章 淮王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648章 回家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376章 朝廷出兵第565章 廷議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526章 必勝第617章 辦法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45章 行刑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81章 代價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582章 朝會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467章 天策衛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58章 科考開始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95章 一夜暴富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12章 大明風華第217章 升官了第19章 大壩決口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180章 死諫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