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揮師北上

漢王爲了啃下餘學夔這塊硬骨頭,損失了大義,又損失了所有的糧草。

這對朝廷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了。

餘學夔的死,很有價值了。

可朱瞻基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望着那口大鼎,朱瞻基怔怔發呆。

太子爺淚眼婆娑。

因爲他跟餘學夔共事十多年,餘學夔是太子府屬官,許多事情太子爺都要請教他一番,才能下決策。

現下,他就這麼沒了……

太子爺的心在顫。

仁宗皇帝,向來不像朱棣那般鐵石心腸,每一位臣子爲國獻身,爲國效忠,他都心懷愧疚,心中難過。

這已經是第二任翰林院大學士爲國獻身了……

太子爺深吸了一口氣,眼淚從臉上滑落,充滿遺憾道:“吩咐下去,餘大學士,以國禮葬之。”

“國士無雙,餘大學士,爲國效忠,不惜孤身前往山東,壯懷忠烈,其心可昭,天地可鑑。”

“追封餘學夔爲太子太師,授金冊,配享太廟,諡號忠定,封定國公。”

最後一句唸完,旁邊的太監快速記錄下太子爺的話,百官也紛紛默然。

餘大人的功績,遠不止如此。

但能封的官,也就頂多這麼大了。

太子爺在追封完後,親自走到了大鼎的前面,喃喃道:“餘大學士,讓我來送你一程吧。”

“跟着我十一栽,你處理了多少國家大事,如今你壯懷犧牲,就讓本朝太子,來爲你招魂一番。”

四周,楊士奇等人忙道:“太子不可。”

按照規矩,太子不可做這等晦氣之事,這會有損國運的。

但太子爺卻苦笑着擺了擺手,搖頭道:“沒事,餘大人爲國而死,他的正氣會加諸於國運之上。”

“有他這等人在,我大明國運,又豈會衰弱?”

話罷。

肥胖的太子爺眼中閃過一抹悲痛,凝聚力氣,大喊了一聲:“餘大學士,魂歸來兮!”

太子爺用力地喊着。

“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大,他走在最前方,能看出他肥胖的身子,在大喊着的同時,似乎有些落寞。

百夫長也拉着大鼎,迅速跟在了太子爺的後面。

緊接着,百官紛紛隨行。

太子爺都相送了,爾等百官,豈能不送餘大學士歸家?

四周,御林軍開路,迅速肅清街道,送餘大學士回家。

蒼茫之間,只能聽到太子爺還在喊着:“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聲音,傳到很遠。

也不知餘大人的亡魂,能否聽見。

……

次日。

卯時,百官上朝。

奉天殿內,百官依次序進入。

太子爺高坐龍椅之上,百官們的胳膊上,都綁着一塊白布。

這是國葬,百官們得綁着白布三天。

不僅是官員,就連太子爺,今日都穿着一身素服,未見鮮豔的顏色。

百官入朝,文官陣營中,臉色鐵青,個個面色不對勁,似乎是在醞釀着一場巨大的風暴!

武將,勳貴集團也默然不做聲,餘學夔之死,也打擊到這些武將,勳貴了。

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餘學夔死得太慘了。

文官集團,若是不爲餘學夔伸張正義,不爲餘大人找回公道,豈能罷休?

待百官入朝,紛紛站定之後,那肅穆的氣氛,使得高坐龍椅上的太子爺都微微一愣,不知道這羣文官要幹什麼了。

奉天殿內,氣氛陰沉。

又楊士奇率先發起進攻,他二話不說,直接站了出來,跪下道:“臣楊士奇,懇請太子爺發兵山東,痛擊漢王,爲餘大人討回公道!”

楊士奇這一聲大喊,立刻使得第二位朝堂大佬也站了出來。

蹇義站出來,直接大喊道 :“請太子爺下旨,揮師山東,爲青州十萬百姓,爲餘學士報仇!”

“請太子爺下旨,揮師山東,痛擊漢王!”夏原吉也立刻站了出來,聲音沉穩而堅定。

換做以前,文官陣營都是堅定的主和派,他們是最不希望打仗的。

這其中,以夏原吉最深。

夏原吉管着戶部,他最怕打仗,因爲一旦打仗,就意味着要錢。

可戶部偏偏拿不出這麼多錢來,所以每次到了打仗的時候,都是夏原吉最頭疼的時候。

可是今天不一樣了。

就連夏原吉這個堅定的主和派,今天都站了出來,說出了最硬氣的話,揮師山東。

一個字,打!

文官陣營,今天徹底硬氣了。

他們今天上朝,沒有任何訴求,唯一的一個字,打!

打得漢王知道疼痛,打的青州十萬百姓的冤魂得到安息,打的餘學夔在天之靈能得到安慰!

朝廷失去以爲翰林院大學士,漢王也必須要付出一些代價不可!

既然敢烹了餘學夔,就該付出慘痛的代價!

文官陣營上來就直接開團。

而武將陣營中,換作平日裡,他們是絕對會和文官唱反調的。

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文官說對,武將,勳貴集團就說不對。

可現在,武將集團也不吭聲了。

因爲他們知道,這羣文官徹底瘋了,已經變成瘋子了,這個時候誰敢冒頭,一定會被他們抓住尾巴,狠狠咬下一塊肉來。

所以,武將陣營直接選擇了沉默。

今天的朝堂,是屬於文官的!

在楊士奇,夏原吉,蹇義三位朝堂大佬發聲之後,文官集團中,迅速拜倒了一大片人。

幾乎所有的文官,在這一刻全部下跪。

他們跪在大殿左側,從最前面跪到最後一人,無人還站着。

他們的眼神中,帶着熊熊怒火。

他們的臉色,陰沉到極致。

誰說讀書人沒有怒火?匹夫一怒,血濺五步,更何況是這羣高坐廟堂的文官!

他們一怒,整個大明帝國,勢必會有大的動作。

這股意志,如同鋼鐵一般,讓高坐在容易上的太子爺都愣住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今天上朝的第一件事,楊士奇,蹇義等人就直接諫言了。

太子爺剛想說話。

從大殿外,再傳來幾道太監的大喊聲。

“翰林院學士,範秋,方城遠,張善忠懇請上殿!”

大喊聲傳來,讓太子爺更是臉色一震。

平日裡,這些翰林院學士只是在御書房中與太子議事,可今天怎麼上朝來了?

太子爺大概能猜到意圖,擺了擺手道:“讓他們進來。”

很快,從奉天殿外,走進來三個人。

這三個人,渾身都穿着儒袍,一身儒袍,一眼看去就正氣凜然。

然而此時,他們的臉色卻陰沉難看。

腳步也很匆忙,似乎早已經壓抑不住心中的情緒,迫不及待了起來。

張善忠在走到大殿中央,直接跪了下來。

“臣張善忠,見過監國太子殿下。”

“臣三人,剛纔已去餘大學士家中祭拜了。”

“餘大學士死得悽慘,臣三人不敢目睹,但此仇不得不報!”

“臣請,揮師北上,北拒山東,痛擊漢王!”

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626章 計劃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541章 搶奪糧食第87章 永樂朝都是臭丘八第470章 到場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507章 變故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308章 守護!第479章 走第262章 大軍誓師,北上,出征!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398章 射箭第194章 正統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542章 壞人第598章 嚇怕了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194章 正統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12章 大明風華第217章 升官了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264章 部署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58章 科考開始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36章 倭寇第618章 威脅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195章 好主意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係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533章 中箭第604章 殺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590章 情況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150章 開宰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604章 殺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258章 嚇壞的胡善祥第547章 報仇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195章 好主意第127章 折服衆皇親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509章 抓人第605章 仇恨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35章 朱辰大展身手第222章 滿級茶藝夏玉珏第612章 戰勝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379章 北平府驚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