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

人活一世,爲了所守護的東西而死,似乎沒什麼毛病。

但,人的心中,總會有牽掛的。

比如姑姑,比如老爺子。

自己要是真死了,老爺子會不會哭得肝腸寸斷?不過他是永樂大帝,應該只會難過,不會哭吧。

腦海中,一團胡思亂想的思緒飄飛。

漸漸的,朱辰又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睏意傳來,繼續睡了過去。

這一日,大軍暫時進行休整後,便繼續連夜回京。

老爺子怕朱辰撐不了多久,所以纔會這般匆忙,因爲他答應過孫子,一定要帶他回家的。

……

京城。

應天府。

這一日的京城,仍舊繁花似錦,仍舊人山人海,大街上熙熙攘攘,盡顯大國氣象。

這座大明國都,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啊。

比起那寒冷的邊關,可要好得太多太多了。

便是這裡的天氣,即便已經到了寒冬,卻仍舊還帶着一絲暖風,沒有邊關的嚴寒。

街上的百姓們,熙熙攘攘,有說有笑。

千家萬戶,戶戶平安。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人在邊關,拋頭顱,灑熱血,爲守護他們而戰,戰至留盡了身上最後一滴英雄血。

萬家燈火,這是大明將士們所想看見的。

他們的守護,也只爲了百姓們能安居樂業,不受外族壓迫。

這一幕,是祥和的。

因爲,有人在爲他們負重前行!

有人在爲他們守護這一份美好。

大明將士們,血戰沒有別的目的,只爲待轉過頭來,還能看見那繁華大明,屹立不倒,還能看到千家萬戶,戶戶平安……

這,就是明初將士的精神。

在壓迫中崛起,在暴虐的統治下,更珍惜現在的太平。

只不過,在這繁華的大街上,突然有一匹馬,撞破了這份繁華。

“邊關急報!”

“邊關急報!”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那匹馬上,一位將士死死拉着繮繩在狂奔,他的手上,高舉着一份軍報。

沿途的百姓,見此紛紛讓開。

他們都很自覺,知道這是國之大事,不可耽擱。

百姓們眼睜睜看着這位將士朝着皇宮狂奔而去,一個個臉上頓時帶着笑意。

“皇帝親征,想必這些胡虜也被打敗了吧。”

“是啊,咱們的皇上,在軍政上可從來沒敗過。”

“邊關急報,絕對是勝仗的消息來了,哈哈,大明萬歲。”

百姓們對這位永樂大帝,充滿了盲目的自信。

而那匹軍馬,狂奔至皇宮,宮門口的御林軍,眼見八百里加急,迅速打開宮門,讓其進入。

那位將士,策馬衝進了宮門。

……

奉天殿。

這裡,是大明正殿。

皇帝,便在這裡上早朝。

這座大殿,建得很大,很寬,足夠容得下百官,容得下這大明帝王。

只是,今日坐在龍椅上的,並非大明帝王。

而是監國太子。

凡帝王出征,每次總是太子監國。

苦事髒事,往太子身上一丟,帝王就出去打仗了,留下累得半死不活的太子,兢兢業業,處理國事。

好在,太子溫和。

百官們也都心向太子,所以政事處理得井然有序。

“諸位愛卿既然都已奏報陳事,今日還有什麼摺子沒?有的話,就現在遞上來。”太子例行公事的說着。

“要是沒事,那就退朝吧。”

話罷,太子爺就要從龍椅上站起身來。

只不過,他纔剛剛費勁的站起身來,就聽見奉天殿外,傳來一陣大吼聲。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大同城奏報,大同城奏報!”

聽見這道聲音,太子爺肥胖的臉上頓時微微一喜。

他呵呵一笑,在龍椅上駐足,望着殿外的方向:“看來,咱皇上又打勝仗回來了,咱們再等等,聽聽好事。”

臺下,百官也都紛紛面露笑容。

是啊,八百里加急,這定是喜訊傳來了。

一身紅袍官服的楊士奇面色微喜,轉頭看向殿外。

吏部尚書蹇義也轉過身,看向殿外。

夏原吉嘆息一聲:“肯定打勝仗回來了,這次燒了六百多萬軍費啊……”

說起這個,夏原吉就心痛。

不過,要是打了勝仗,夏原吉也算欣慰了。

朝廷之上,百官紛紛側目,看向殿外。

不多時,殿外匆匆進來一道將士的身影,他被宦官領着,跪在了奉天殿的地上。

朱高熾呵呵一笑。

費勁地重新坐回龍椅上,挪了挪屁股,他祥和道:“奏吧。”

那名將士立刻攤開軍報,開始唸誦。

“永樂十一年十二月冬,皇上親率五十萬大軍,趕赴邊關,與瓦剌主力作戰。”

“兩日後,皇上對瓦剌發動進攻,連戰連勝,瓦剌潰逃。”

“爲防止瓦剌一騎絕塵,顯威將軍朱辰請戰,親率五千神機營,度過冗長山脈,冒大雪,防雪崩,至生死谷口進行鎮守。”

“短短數日,瓦剌力戰不敵,馬哈木宣佈撤軍,帶兵逃至生死谷,被顯威將軍朱辰全力攔截。”

“此戰,趙王未出戰,安坐於大同驛站,日日逗貓遛狗。”

“漢王拒絕出戰,故軍無前鋒,皇上只能親自上陣,掛帥衝鋒。”

“此戰斬敵六萬,全殲馬哈木主力,盡負於長城內,太平,把禿孛羅兩部望風而逃,揚我大明軍威。”

唸到這裡,百官們有所動容。

楊士奇微微一喜:“皇上果然英明神武,竟全殲了馬哈木六萬主力。”

一時間,對皇上不由敬佩起來。

蹇義也欣喜道:“六萬主力,好啊,皇上厲害,那瓦剌損失如此慘重,豈不要回家哭上一陣子了。”

夏原吉大喜:“空前之勝,皇上這次把瓦剌打得損兵折將,看來瓦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來挑釁了。”

這也就意味着,後續不用再燃燒軍費了。

夏原吉鬆了口氣,又在爲國大勝而欣喜。

餘學夔也頷首不斷:“在軍事方面,不得不承認皇上威儀震懾四方,使胡虜不敢跨越長城半步啊。”

這種高興的事情,百官們自然發言活躍了。

國有大勝,朝堂上是一番嶄新景象。

並且,他們對趙王和漢王進行了強烈譴責。

“唉,漢王就藩後,不肯爲大明出力,此事確有不妥。”蹇義不悅道。

楊士奇頷首,給予助攻:“是,漢王就藩樂平,朝廷每年給予錢財銀兩,他竟不願爲大明衝鋒,實在是傷風敗俗啊。”

蹇義只說不妥,可楊士奇卻直言傷風敗俗。

這對漢王來說,的確是個沉重打擊啊。

夏原吉適時插嘴道:“漢趙兩王,着實有些吃閒飯的嫌疑了,趙王身在大同城都不做前鋒軍,漢王在樂平又不願出來。”

這話,含沙射影。

聽得對面的勳貴,武將集團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邊,大多數都是支持漢王的。

聽見對面譴責漢王是吃閒飯的,不由也覺得憋屈,但偏偏這是事實,他們想反駁也沒有理由。

於是,一個個憋得臉色通紅,低頭,毫無顏面。

第519章 原因第41章 金豆子被沒收了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532章 進攻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419章 火銃圖紙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412章 頂撞老爺子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372章 犧牲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435章 天下興亡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582章 朝會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311章 缺糧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582章 朝會第542章 壞人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609章 大敗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346章 賢妃娘娘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645章 嘻嘻,爺爺,我把李朝滅了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398章 射箭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207章 援兵第505章 冶鐵第528章 逆子第536章 陷阱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335章 驚喜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523章 去道歉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23章 效命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96章 落網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244章 火併第617章 辦法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222章 滿級茶藝夏玉珏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