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

老虎紅了眼眶,朱棣也有舐犢之情。

聽到這句謝謝,朱棣更是心酸,這孩子十一年到底吃了什麼苦,但卻不知如何開口問起。

於是,只能拍了拍朱辰的肩膀:“幾個包子而已,有什麼好謝的,快吃吧。”

朱辰笑着,大口將肉包吃完,頓時不再飢餓,肚子裡飽飽的。

又走了半個時辰,這才走到了東大街,學政處。

這裡早已經是人山人海,應天府學政處門口,已經擠滿了學子,他們都在爭着報名。

今天,是院試報名的最後一天了,沒想到還是這麼火爆。

朱辰看見人擠人的熱鬧場面,不由頭皮發麻,看向身旁的朱棣道:“老爺子,前面太擠了,我自己去排隊就行,你找個地方等我吧。”

朱棣望着人山人海的學子們,不由感慨笑道:“大明學子一年比一年多,洪武年間,報名的人掰着手指頭都數得清。”

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號。

那會兒大明剛剛一統,沒有這麼多文人。

朱辰笑着道:“那是自然的,永樂年間又比洪武繁榮了不少,我們的那位聖上不僅重視軍事,也重視農業。”

朱棣哈哈大笑,頗爲有趣道:“那你小子覺得永樂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回來再說,老爺子我先排隊,你去歇着吧。”朱辰怕報不上名,於是先去排隊。

朱棣笑道:“老爺子還沒老到走不動路吧?陪你報個名還是可以的。”

換其他皇孫,朱棣只怕早就沒了耐心,但換做朱辰就不一樣了。

老爺子自認爲虧欠朱辰太多,陪他報個名又怎麼了?

“好。”朱辰一笑,給朱棣挪了個位置,爺倆就一起排隊等待起來。

兩人聊聊天,時間倒過得也快。

排了半個時辰後,終於輪到朱辰了。

朱辰走到那報考官面前,那報考官頭都沒擡,只不耐煩道:“姓名年齡籍貫。”

朱辰將這些基本信息報給他之後,那報考官登記在冊後,就伸出手道:“把童生憑證拿來。”

報考院試,就必須要有童生憑證,表明你曾考取了童生。

當那報考官說出來的時候,朱辰才微微一懵,頓時撓頭,哭笑不得,他竟然把這茬給忘記了。

報考院試之前,得先是童生身份……

不過,要是去考童生的話,就需要等到明年纔開考,而且院試三年一次,要等到三年後,他才能再次參加院試。

朱辰一時哭笑不得。

報考官見朱辰遲遲沒拿來,不由擡起頭瞥了他一眼:“沒有?不是童生你報什麼名?趕緊走,別在這裡礙事。”

這不耐煩的話,瞬間引起了後面學子們爲朱辰打抱不平。

“這位兄臺許是沒科考過,不知規矩,你兇什麼兇?”

“就是,身爲讀書人,豈能像你這樣心浮氣躁?”

“兄臺,別搭理他。”

朱辰拱手迴應,朱棣站在一旁,饒有興趣:“臭小子,沒考取童生?”

“是啊,我倒是把這茬給忘記了,老爺子,看來報不了名了,我們走吧。”朱辰撓了撓頭,就要離開。

說不失望是假的。

因爲報不了名,就意味着他的科舉之路要三年後才能開啓了。

誰想,老爺子一把將他拽了回來,笑着道:“你再等等。”

太孫想報名科舉,這是好事,朱棣怎會不讓他入願?

話罷,朱棣看向那位報考官:“給他報個名。”

老爺子用手敲了敲桌子,一副審視的眼神,彷彿在提醒報考官。

這一刻,朱棣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與之前截然不同,永樂大帝的氣場瞬間爆發,帝王之氣磅礴有力,把那報考官嚇得一愣一愣的。

可沒想到,這報考官竟是個鑽牛角尖的,硬着頭皮硬剛永樂大帝:“規定是怎樣就是怎樣,不是童生不可以參加院試。”

迎着朱棣的眼神,他感覺自己的頭皮已經在冒汗了。

就連遠處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扶額,當官當到這麼木訥的份上,也是個活寶了,沒看見老爺子身份不一般麼?

以皇爺的脾氣,這官兒到時候得吃苦頭,等皇爺找回來,肯定會盯着這官兒,冷不丁喝問一句:“我長得不像皇上嗎?”

果不其然,朱棣眯着看了他一眼:“待會再來找你。”

只要是朱棣認定的事情,哪管什麼規定不規定的,只要是太孫想幹的事情,那朱棣一定就會盡量滿足。

那報考官被嚇了一跳,冷汗連連。

朱辰憋笑不已,拉着老爺子走:“老爺子,瞧你把人給嚇得,大不了再等三年就是。”

從人羣中擠出來,爺倆瞬間覺得周圍的空間寬敞多了,空氣也清新不少。

“三年你也等得起?”朱棣笑罵道。

朱辰呵呵一笑:“還年輕,怎麼等不起?”

忽然,又想起了老爺子今天早上說的,朱辰不由連忙問道:“老爺子,你今早說要帶我去哪來着?”

“軍營。”朱棣道。

“那就走吧。”朱辰臉上忽然多了一抹期待。

大明軍營!

此時,正是永樂年間,乃是大明武力發展到最鼎盛的時候。

永樂大帝五徵漠北,打得蒙古各部丟盔卸甲,蠻夷無不屈服,最終封狼居胥,引得海外三十六國來拜。

這是大明最強橫的一個時代,可想而知此時的大明軍營該有多強,朱辰又怎能不期待一睹真容?

“你這小子,起得那麼晚,又耽擱這麼好一會,軍隊晨練都不知道結束了沒。”朱棣笑罵着:“左右無事,咱爺倆去看看。”

朱辰點頭,跟着朱棣朝應天府郊外走去。

軍營,自不可能駐紮在城內的,所以要走過去有一段路程,只不過老爺子行走如風,倒是速度快上不少。

一會兒,就到了大明軍營。

永樂大帝爲了能時不時親自練兵,在應天府外建了個軍營,方便狠狠操練他們。

今兒個,老爺子是來視察,看看將士們有沒有偷懶的,主將不在,軍紀渙散,那就是一羣兵痞。

這座大明軍營,建得恢弘大氣,朱辰還沒走近,就能聽到軍營內鑼鼓喧天,將士們的喊殺聲,怒吼聲,連成一片!

隔着這麼遠,都能將這聲音聽得這麼清晰,而伴隨着越走越近,聲音更是震耳欲聾。

那股氣勢,彷彿要捅破了天!

僅在這一瞬間,朱辰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熱血在體內竄動,燃燒!

第535章 埋伏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514章 顛倒黑白的姚臨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238章 收攏軍心第50章 接觸使臣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281章 代價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87章 永樂朝都是臭丘八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554章 漢王敗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184章 國子監跪求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232章 掌控人間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552章 重頭戲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546章 救下第237章 好兄弟第459章 期望第494章 得到消息第35章 朱辰大展身手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144章 爲國辦事,義不容辭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139章 回家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564章 炮轟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32章 交鋒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296章 落網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470章 到場第550章 大戰起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304章 守護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405章 嘆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564章 炮轟第405章 嘆第587章 部署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521章 謠言四起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293章 三女會戰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38章 諸位讓路吧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459章 期望第235章 御林軍下場第623章 死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253章 朱棣老了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7章 皇位非你不可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305章 淮王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