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去找太子要錢

劉健三臣頓感不妙,連忙從戴義手中接過書信,將頭湊在一起觀閱。

當然,不例外的看到第一句話後,眼皮同時一跳,難怪弘治皇帝會發怒,太子爺是真孝順。

看到後面的字,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其中謝遷,回身便對着弘治皇帝說道:“陛下,太子爺講述的韃靼女奴之事,的確有些蹊蹺異常,臣以爲太子爺說的有道理,應該讓駐守長城的將士,提高警惕之心,提防韃靼突襲。”

“不錯。”李東陽附和道:“韃靼對我大明虎視眈眈,雖然有瓦剌牽扯,兩相爭鋒,但實際上他們同出一源,未必不會聯手對付我大明。”

“兩位大人所言極是。”劉健收了書信,遞給戴義向着弘治皇帝說道:“皇上,自從瓦剌也先與脫脫不花的矛盾日漸生起,脫脫不花死於也先之手,整個瓦剌部落便開始分崩。”

“沒幾年也先也被殺,使得瓦剌陷入危難,被韃靼趁機驅趕,佔領東部草原以來,韃靼便不斷挑釁我大明邊境。”

“而今我大明又遇開國以來最大的寒冬,靠近我大明的韃靼不會比我們大明好過,甚至他們的寒冬已至。”

“草原上的牧草凍死不生,牛羊無處覓食,韃靼恐怕陷入了口糧危機,將目光放在我大明,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臣覺得應在宣府,大同提前佈置重兵,同時下旨遼東與肅州守將,加強城防,磨礪刀箭,以防突變。”

劉健這話開頭說的很委婉,實在是不敢說的太明白,因爲“土木堡之變”是朱家最爲忌諱的事,自家戰神皇帝被瓦剌所擒,可以說是丟人他媽給丟人開門,丟人到家了!

自己若是明晃晃提及,明擺着打弘治皇帝的臉。

這不是狐狸打馬蜂,不懂得死活嗎?

“便依三位卿家所言,立刻擬旨。”弘治皇帝也沒有猶豫,在聽了三人的話後,認可的點頭。

“臣等遵命。”劉健三臣應聲,卻沒有立即退下,而是用深沉的目光,凝望着弘治皇帝。

“你們這是幹嘛,自己不會想辦法嗎!”

弘治皇帝瞬間懂了他們的意思,氣急敗壞的拍打桌面道:“朕沒錢了,內庫的錢現在不能動用,你們想要錢,就去找太子去,他東宮內應該有不少的銀錢,可以支撐你們調兵遣將所用。”

不走就是因爲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話可不是瞎說的。

調動兵馬前往大同與宣府,需要的糧草可不是小數目,同樣需要的銀錢也不是小數目。

如今國庫的錢,被朱厚照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他們是拿不出太大的數額,前去作爲軍費。

不然,在韃靼沒有實質性的動作之前,扯出的缺口太大,影響了整個渡寒之策,這個鍋誰都背不起。

可又不能不準備,將軍費留夠。

萬一韃靼侵襲而來,沒有糧草的將士,只會是待宰的羔羊。

劉健聞言,遲疑的說道:“皇上,這問太子爺要錢,不太好吧?”

朱厚照的性格,他們去要錢,能要來一根毛,都是極其困難的,讓劉健懷疑,弘治皇帝是不是故意的。

“有什麼不好。”弘治皇帝不悅的看着劉健道:“讓你們多關注一下太子,你們就是不聽。”

“難道不知道,那敗家子隨手就給兵部鍛兵司一萬多兩銀子嗎,難道不知道就因爲一堵牆,給他興王叔賠償十幾萬兩銀子嗎?”

“你們得講方式方法,只要讓那小子感覺值得,或者是觸動他的心靈,他會慷慨解囊的。”

說完,弘治皇帝便擺手道:“好了,你們下去傳旨吧,朕今日累了。”

劉健三臣無奈的行禮,剛轉身沒走幾步,背後又響起了弘治皇帝的聲音:“對了,別讓太子知道是朕讓你們去要錢的,明白了嗎?”

這話一出,劉健三臣面色不斷變化着,最終互相對視一眼之後,以苦笑定格在臉上。

他們怎會不明白。

弘治皇帝心裡有些不痛快,讓他們三人去給朱厚照找事的。

當然能要來錢是最好的,提前是他們得有那個本事,皇帝有小金庫,太子爺的東宮,也有一個小金庫。

事已至此,身爲內閣首輔的劉健,加快了腳步道:“走吧兩位大人,先回內閣擬旨,讓人將旨意送往邊疆,明日再去找太子爺吧。”

而說累了的弘治皇帝,卻沒有去仁壽宮。

直接召見了錦衣衛指揮使牟斌。

弘治皇帝坐在椅上,低頭看着中年模樣的牟斌,並沒有讓他起身,而是沉聲問道:“太子此番出行西山,你怎麼沒有向朕及時稟告。”

“回皇上。”牟斌低着頭道:“在太子爺達到西山後,臣就來了宮中想向皇上告知。”

“不過,在臣達到仁壽宮之外,碰到了壽寧侯張鶴齡,他阻攔着臣,不讓臣進入仁壽宮,言稱臣會打擾到陛下,影響陛下的病情。”

“是臣之錯,請陛下治罪。”

壽寧侯張鶴齡?

弘治皇帝聽見這個名字,眼眸中閃爍出一絲嫌棄,要不是他是皇后的弟弟,弘治皇帝都懶得理這紈絝。

“這次朕饒了你,不可有下次!”弘治皇帝告誡牟斌道:“記住,下次不論是誰,都不可阻攔你上報太子的情況,若是有人誠心阻擋,可適當教育一番。”

“臣領旨謝恩。”牟斌大鬆一口氣。

別看弘治皇帝表面和氣,但只有牟斌知道,弘治皇帝的手段,絕不是前幾任皇帝可比的。

否則也不會將大明中興。

“說說看,太子此番在西山都幹了什麼。”弘治皇帝接過戴義手中的茶水,敲敲蓋子問道。

牟斌這纔敢擡頭說道:“皇上,太子爺帶着谷大用到達西山之後,見到賭坊門口關押着兩名韃靼女奴,便進入了賭坊賭錢。”

“最後要不是兵部尚書劉大夏來的及時,太子爺身上的十幾萬兩銀票,可能就被賭坊老闆坑光了。”

“之後聽聞西山民窯雜亂無章,民窯主對礦夫視如草芥,當即下令劉大夏將民窯主逮捕,在今日當衆斬殺了十名,替受難得礦夫出氣。”

“此舉也俘獲了礦夫之心,在西山集鎮上高呼太子爺千歲,有甚者更…更是大呼萬…萬歲。”

說到這兒,牟斌語氣有點結巴。

整個大明能被稱呼爲萬歲的只有弘治皇帝,礦夫稱其朱厚照爲萬歲,已經是觸犯了死罪。

說重一點,會讓有心人藉機給朱厚照扣上想要謀反的帽子,不論他是太子還是誰,只要沾染謀反兩字,必定是一場血雨腥風。

誰知弘治皇帝聞言後,神情並無發怒,反而是露出欣慰之色,嘀咕道:“這臭小子不錯,還不笨,知道拉攏人心。”

第八十七章 一個機會,惡趣味第五十三章 坐井觀天第一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爺請自重第一百五十八章 朝堂威脅自己的父皇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家兄弟上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道入口第三章 兵部沒少吃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終成所願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這是什麼意思第六十四章 壽寧候張鶴齡第六十三章 蝴蝶效應第十九章 西山賭坊第一百一十章 花花木託的恨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客酒館第一百二十三章 尋求衆人幫忙第七十七章 真的發財了第一百二十章 弘治皇帝的怒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雪中三敬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尋求衆人幫忙第十四章 食物相剋之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三寶第十三章 一場虛驚第九十一章 開始製作蜂窩煤第三十二章 阿骨朵逃跑了第二十八章 親封兩大總管第二十九章 奇異的想法第三十六章 錦衣衛中有問題第一百七十九章 又出事了第三十七章 我要開設西山學堂第五十四章 旋轉窯第一百八十五章 神機營顯威第一百零九章 末將有罪第六十六章 本宮是爲了救你第九十五章 狠辣的細作第八十八章 親衛命名玄衣第一百零九章 末將有罪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大力的請教第一百零一章 真相,撲朔迷離第五十三章 坐井觀天第六十八章 不可說的背地裡陰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臣自薦第一百七十一章 本宮就是規矩第一百七十章 根深蒂固的思想第五十六章 休怪他不義第一百五十章 下套第一百三十章 紅娘的勸解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一百二十二章 提議招募女工做口罩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下路線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老了還要幹大事第七十章 前往太醫院作假第一百八十二章 遭遇斥候第二十四章 最終還是贏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解惑第五十二章 地洞裡的爭執第四十一章 鐵大力是個天才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三寶第七十章 前往太醫院作假第一百二十四章 雪中三敬酒第二十二章 女奴姐妹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生間隙的兩兄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生間隙的兩兄弟第五十二章 地洞裡的爭執第六章 火爐鐵管鍛造成功第一百八十二章 遭遇斥候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上的閒聊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其師必有其徒第二十六章 開礦計劃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六十三章 蝴蝶效應第七十六章 畫餅入套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一百二十章 弘治皇帝的怒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三年前的往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這是什麼意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提議招募女工做口罩第九十九章 尋找細作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四十四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六十三章 停馬車皇帝都要交錢第九十七章 膽大的劉大夏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六十七章 原來父皇在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這麼危險嗎第一百五十章 下套第一百四十九章 本侯認知不深第四十章 太子爺是個好人第八十八章 親衛命名玄衣第五十四章 旋轉窯第六十二章 猜測小冰河到來第八十五章 驚不驚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路踏實第四十五章 驗證混合物的硬度第九十四章 你不應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