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是要將國庫掏空啊

一口氣說完的朱厚照,不由的長呼兩口氣。

坐在老爺椅上,靜等百官們的反應。

此刻的他,說實話真有些乏困,畢竟熬了一夜,又東跑西跑的,不是身體壯實,早就累趴了。

而百官們也在回味着朱厚照的話,沒有第一時間接旨。

可不接旨又不行,否則就是抗旨不遵。

只得再次躬身拜道:“臣等遵旨。”

然後,互相對視一眼,又紛紛看向內閣大臣以及六部尚書,意思很明顯讓他們出頭詢問他們共同的疑惑。

誰知,內閣首輔劉健,還有李東陽與謝遷,老神在在,似乎不着急的樣子,有些意味深長。

而身爲吏部尚書,又是少師兼太子太師的馬文升,在看看平靜的劉大夏後,忍不住站出來朝着朱厚照一拜道:“太子爺,老臣有不解之處,還請太子爺能爲老臣解惑。”

“馬師傅直言無妨。”朱厚照點點頭。

他知道自己的一系列操作,會讓朝中的某些人懵逼。

馬文升躊躇兩下,說道:“恕老臣直言,太子爺的火爐之策,的確對百姓們渡寒有用,不過開礦挖煤,又低價甚至無償給予百姓,這代價是否太大了?”

“以國庫的儲存銀兩來說,雖足以完成,但會造成國庫空虛,動搖國之根本啊。”

這一番話,看似並無問題,實則上是在說朱厚照是不是太敗家了,是要將國庫掏空啊!

以泥火爐的造價,暫定爲一百文。

大明如今有一萬萬人,按照每戶五人計算,就是兩千萬戶,需要泥火爐兩千萬個,也就是二十萬萬銅錢,換成白銀就是兩百萬兩。(一兩白銀換一千文銅錢)

這麼一算,感覺上是不多。

可這只是預算的泥火爐錢,還沒算人工月奉,以及補貼的錢,最少還需要幾百萬兩。

而且開礦挖煤纔是重頭,以馬文升換算,如此大規模,至少不低於三千萬兩白銀。

才能讓大明所有的百姓,安全的渡過寒冬。

如今國庫纔多少錢,四千萬出頭!

太子爺這是要將國庫敗光,沒有這麼玩的!

“馬師傅,你覺得銀錢纔是國本嗎?”朱厚照反問。

不待馬文升回答,朱厚照隨即大聲喝道:“可本宮覺得,百姓纔是國之根本,錢沒了可以想想辦法,要是因此失了民心,我大明豈能安穩!”

“太子爺,老臣不是這個意思。”馬文升也急了,連忙解釋道:“老臣的意思是,能否提高泥火爐的價格,提高挖出煤炭的價格,保證百姓們買得起的同時,還能保證國庫虧損不多,以防備不時之需。”

“是這樣嗎?”朱厚照面色緩和起來,當即說道:“那便這樣吧,泥火爐圖紙廣佈天下,讓百姓們自己製作,實在無力製作的便去各地官府購買,泥火爐的價格上漲到五十文,其他條件不變,覈實登記清貧人家免費給予。”

“至於煤炭的價格,每斤漲到十文錢,僅此今年的寒冬價格,待過了寒冬之後,價格另外再定。”

馬文升聞言,感覺到還是有些少了,再次出聲勸解道:“太子爺,這個價格是否還是太低了,能不能在漲一點?”

“不漲了。”朱厚照直接回絕,帶着一絲賭氣的情緒說道:“再漲百姓們買得起嗎?”

“馬師傅你也別在勸了,本宮是寒冬大作戰的總指揮,你們大罵本宮敗家也好,瞎搞也罷,但本宮明確的告訴你們,這個銀錢本宮敗定了!”

“縱然是父皇也留不住!”

朱厚照的態度強硬,馬文升只得嘆氣道,“既然太子爺心意已決,老臣希望太子爺不要後悔。”

說完,馬文升帶着怨怒之色,退回了朝列中。

這事跟朱厚照說不通,他只有去面見弘治皇帝。

他不相信,弘治皇帝會眼睜睜的看着,朱厚照將敗光國庫!

“馬師傅沒了意見,各位大人是否對此事還有意見!”馬文升被懟了回去,朱厚照以審視的目光,掃視着下方羣臣。

敗不敗家,他朱厚照難道不知道嗎?

就算敗了又如何,只要他認爲自己高興就好。

而且大明國的一切,早晚都是他的,現在的弘治皇帝以及百官,吃他的用他的,他朱厚照說什麼了嗎?

再說了,又不是沒有辦法賺錢。

“太子爺。”兵部尚書劉大夏,頂着黑眼圈走出。

朱厚照見此,面無表情的質問道:“怎麼,劉師傅也覺得本宮的決定,也有問題嗎!”

內心更是吐槽這老頭,有點過份了。

自己可是幫了兵部的大忙,現在你不支持就算了,怎麼還跳出來反對他,真是枉費了他的一番“心意”。

“太子爺別誤會。”劉大夏搖頭說道:“老臣對此事保留意見,老臣是想問太子爺,離初冬還有不到二十幾日,我大明真的能完成一系列的渡寒之策嗎?”

“以老臣估算,旨意下達各地,以最快的速度就需要一週左右,遠的地方需要十日時間。”

“泥火爐的製造不難,百姓自己花費個兩日時間,便能做出來,可是這開礦挖煤,在人力的充足下,運輸快速的情況下,想要滿足大明百姓所用,沒有兩三個月,恐怕是難以完成。”

“而如今晚秋的天氣,就冷的讓人刺骨,兩三個月的時間已是正值寒冬,太子爺可有想到,百姓們能否支撐得住煤炭到達他們手中?”

“再有,寒冬到來,萬物凋零,田地基本上不能耕種,百姓們只能坐吃山空,以百姓現有的餘糧又是否能熬過去?”

劉大夏說完這最後一句話,不由的深深嘆氣。

在他身後的百官聞言,也猛然的反應過來,他們現在的時間不多啊,就算是他們支持朱厚照敗家,但似乎還有更困難的事擺在他們眼前。

一時間百官們,垂頭頓足,雙手緊握在一起。

有的開始埋怨起了欽天監,爲什麼不早半年預測,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想出周密的計劃。

朱厚照也被問了呆滯,陷入了沉思之中。

但很快,朱厚照眼眸一閃,看着束手無策的百官,開口道:“劉師傅所言直指渡寒之策的問題關鍵。”

“但劉師傅似乎忘記了,大明各地的天氣溫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有着明顯的差距。”

“比如北方最冷,南方其次,東部沿海有些地區溫度最高,就算是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寒冬,對南方與東部的影響會有,但絕不會在初冬到來,便冷得讓人受不了。”

“所以這便爲我們爭取到了時間,開出的煤炭優先滿足較爲寒冷的北方,其次是南方,最後是東部沿海有些地區。”

第十章 馬踏興王府拆牆第一百章 給本宮全砍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滿地都是雪花銀第一百七十七章 沈瀅雨噎住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老實人張開第二十三章 就這性格那行啊第八十八章 親衛命名玄衣第一百一十一章 這麼危險嗎第一百二十四章 雪中三敬酒第七十章 前往太醫院作假第五十六章 休怪他不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雪中三敬酒第九十四章 你不應該出來第九十七章 膽大的劉大夏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王家不似百姓家第六十六章 本宮是爲了救你第二十八章 親封兩大總管第一百二十三章 尋求衆人幫忙第四十九章 借錢沒有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臣自薦第一百八十章 雪夜出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本侯認知不深第一章 逆子狂妄第三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明沒有打不贏的仗第五十九章 疾惡如仇的人設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一天等了好久第十四章 食物相剋之論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主捻線第八十四章 本宮只好發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道入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還是錦衣衛專業第一百四十五章口罩作坊的難事兒第五十六章 休怪他不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終成所願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是琉璃啊第六十章 朱厚照的遠謀第九十三章 刀割衣裙第三十九章 萬里哼就是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說出實情第六十八章 不可說的背地裡陰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七十五章 忽悠張鶴齡入股煤炭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二章 朱家不孝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其師必有其徒第十章 馬踏興王府拆牆第五十八章 嘶,好狠啊第六十五章 打在舅身痛在我心第七章 我兒終於有些用處了第六十五章 打在舅身痛在我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奉命勸架第三十六章 錦衣衛中有問題第一百零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章 朱家不孝子第六十七章 原來父皇在啊第六十一章 回京浪一浪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臣自薦第一百章 給本宮全砍了第五十三章 坐井觀天第七章 我兒終於有些用處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生間隙的兩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時我們就是神農第五十章 趁火打劫第十八章 大不了再氪金第三十七章 我要開設西山學堂第九十五章 狠辣的細作第一百五十三章製藥成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把式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說出實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上的閒聊第九十九章 尋找細作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時我們就是神農第一百五十章 下套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目成仇第五十五章 鋼鐵木製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又坑我第一百八十四章 圍殺滿官部族第一章 逆子狂妄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大力的請教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這是什麼意思第十章 馬踏興王府拆牆第五章 太子爺危險第一百七十九章 又出事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這是什麼意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臣是來要銀子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路踏實第一百七十五章 要炫耀可懂第一百五十章 下套第一百五十三章製藥成功第八十七章 一個機會,惡趣味第六十八章 不可說的背地裡陰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再富態的張二河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變計劃第七十二章 施針喚醒阿骨丸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大力的請教第一百二十四章 雪中三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