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試槍

“既然你們都不讓朕試槍,那塗文輔你來試槍吧。”朱由校也不強求,自己的命還是珍貴的,犯不着以身涉險,當皇帝這樣的好事可不是誰都能碰上的,他可還沒享受幾天好日子。

“諾。”塗文輔硬着頭皮拿起了燧發槍。

“陛下,還是讓臣來吧。”熊廷弼說道。

“恩,那就你來吧。”朱由校點頭說道。

熊廷弼比起塗文輔可就利落得多,上火藥,上子彈,開槍等動作一氣呵成。隨着一聲巨響,子彈居然打偏了。

熊廷弼老臉一紅,但他二話不說上好了第二發子彈,這次熊廷弼終於命中了遠處的靶子,將靶子擊穿了一個大洞。這個槍放起來很像朱由校上輩子在農村見過的在紅白喜事上放的銃,聲音響,威力卻是有限,射程也就不到兩百米。

“感覺怎麼樣?熊提督。”朱由校問道。

“感覺比鳥銃威力要大,射程也要更遠。”熊廷弼說道。

“畢局正有什麼看法?”朱由校問道。

“燧發槍首先可以避免天氣原因造成的無法射擊,如果再在火藥上加裝防水設計,就算碰陰雨天氣也一樣可以使用,而且燧發槍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陛下要求的燧發槍數量,臣這裡一定可以按時完成。”畢懋康說道。

“畢局正的意見很好,我們的火藥要採用油紙或者油布定量包裝,一次放入一包火藥即可。燧發槍雖然威力大過鳥銃,但是最有的射擊距離也不過在五十到七十步之間,超過這個距離,射擊的準確性會極大的降低,爲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組建步兵方陣,採用密集射擊的方式提高射擊準確度。”朱由校說道。

“步兵方陣?!”熊廷弼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

“對步兵方陣,朕這裡繪製了一份草圖,你用以參考。而且光靠火槍兵是無法阻擋騎兵的,陣中還必須配備相應數量的長矛兵,在後面還要配備火炮兵,至於滿桂的五千騎兵,等滿桂到了之後你們再商議如何匹配作戰。”朱由校根據記憶,結合他在電視上看的拿破崙的陣型畫了一套排兵佈陣圖,裡面包括防守時的陣型,進攻時的陣型。

草圖雖然繪製得很簡單,但熊廷弼作爲一名長期帶兵的將軍,拿過來一看就能大致明白其中的意思,“步,騎,炮三者如果能有效地結合,臣相信一定能對付建虜的騎兵。”

“這些還遠遠不夠,朕只是提供一個方向,具體的你要根據你們的實際出發,而且等製造局的燧發槍派發下來之後,一定要多練,不要怕用錢,朕要的是結果,朕要是的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朱由校強調道。

“臣明白,臣此次回去之後,就會按照陛下的旨意進行操練。”熊廷弼自信地說道。

“新軍將會在三個半月之後出征,新軍將會迎來第一場檢驗,也是第一場真正的戰爭考驗。”朱由校說道。

“三個半月?!陛下難道準備將新軍派往遼東?”熊廷弼問道。

“現在的新軍都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還不夠建虜看的,只有訓練,沒有實戰經驗,到時候一見血腳都會發軟,先拉出去練練再說。”朱由校現在也在考慮將新軍派往何處,在朱由校的心中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派往西南參加對緬甸的戰爭,另外一個是剿匪。

“臣會抓緊訓練新軍的。”熊廷弼也沒有再問了,依他的判斷,新軍應該是被派出剿匪。畢竟現在對緬甸的作戰已經基本結束了。

“畢局正,關於燧發槍的製作,朕命你將整個流程記錄在冊,列爲絕密文件,除了製作局的負責製作的人員可以學習之外,其他人等一律不允許參閱,違令者或者泄密者以叛國罪論處,斬立決。”朱由校冷冷地說道。

“諾。”製造局一干人等一起回答道。

“還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以後無論是誰,只要對目前的火器提出的改進建議切實可行,並且通過改進能得到軍隊認可,朕就有重賞;同時朕還要求製作局能研製出一種能用騾馬拉的野外作戰大炮,最好能攜帶着翻山越嶺的,無論是誰,如果製作成功了,朕也有重賞。”朱由校說道。朱由校要建立一支機動性很強的騾馬化炮隊。這在18世紀纔出現的騾馬化炮隊,朱由校準備現在就開始籌建,現在雖然各個方面的都不成熟,但朱由校準備用人命和資源來換取技術的進步。

戰爭是科學技術最好的催化劑。

“諾。”雖然朱由校說有重賞,但很多工匠都並不抱太大的希望,這主要是因爲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但這個問題朱由校暫時沒有意識到。這個時候一個普通工匠就算是改進了技術,他也不一定能得到皇上的賞賜,這是肯定的。

……

馮夢龍的報社在王禮乾在幫助下,兩天就辦好了,只是人員的招聘的工作卻是進行的非常緩慢,到大明的第一張《大明帝國報》辦好,所謂的記者,馮夢龍還一個都沒招到。馮夢龍要辦報要招人,根本就是分身乏術,而現在這個時間,讀書的人本來就不多,而讀書的人大部分又都是爲了功名,對於這個新鮮事物全無興趣。

“招募記者的事情不急,我們可以慢慢來,等將來這份報紙被大家認可之後,招募的工作就會容易許多。只是現在你的工作可能重一點。”朱由校安慰道。

“臣明白,其實這點苦不算什麼,臣就怕耽誤了陛下的正事。”馮夢龍恭敬地回答道。

“只要用心,就耽誤不了。待朕先看看你這份報紙。”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報紙極其富有這個時期的特色,這個時期的報紙並不像後世那樣是十六開或者是A3紙那樣的,而是線訂成冊,簡單地說就是有點像後世的雜誌。

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衣店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四百九十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二十四章 遇刺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辣椒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六章 規矩第十一章 證據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襲別列佐沃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八十七章 僞造證據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九十五章 斬!第三百零七章 賞賜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兩百三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談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請求去冷洲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歷事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十一章 證據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小結順便吐槽!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國人出兵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兩百三十八章 洛陽之戰落幕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歷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寧錯毋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