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去了一趟江南才發現帝國的文武大臣們都會玩,文官士子逛青樓養小妾,一擲千金,而武官們也不弱,朕在江南聽聞袞州曾有一參將羅某喜歡閱兵,這閱兵可不同,扮演敵軍之人,皆是這員武官的歌童外宅,他手下將這羣所謂敵軍擒獲之後,獻給這位羅將軍,獻俘完之後,這位羅將軍便在中軍大營及時行樂,這cosplay玩得不錯啊!朕都沒想到這麼玩。”朱由校說道。
“何謂剋死不累?”張嫣疑惑地問道。
“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朕也說不清楚。”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皇上,這顧媚倒是乖巧之人,只可惜出身太低。”張嫣輕聲說道。張嫣是個聰明人,她做事還是很有分寸的,她該說的都說了,既然朱由校不聽,她也不敢過分地激怒朱由校,明白點到即止。
“顧媚的確是個極其聰明的女子,朕希望她能給朕一個驚喜。”朱由校說道。
“顧媚都得到了皇上的寵幸,皇上應該給小小一個交代了,小小的年歲已經不小了,現在小小可真的是老姑娘了,皇上可不能耽誤了小小一輩子啊!不如妾來安排,如何?”張嫣問道。
“嗯,你來安排吧!”朱由校點頭道。
……
小小的事情,是張嫣親自安排的,張嫣將地點選在了儲秀宮的後殿麗景軒,而且安排人精心佈置了一番。
等朱由校到達之時,小小穿着自己縫製的嫁衣早已經在房間等着朱由校了,只是蓋紅頭蓋。小小能穿嫁衣已經是受到張嫣的特殊照顧了。
“小小,晚飯吃了嗎?”朱由校問道。
小小輕輕地點點頭,表示已經吃了。
“我們先喝一杯合巹酒。”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妾來給皇上倒酒。”小小輕聲說道。
兩人喝了一杯合巹酒之後,朱由校又說道:“朕一直覺得這個世界最瞭解朕的人是你,沒想到今天朕卻將唯一的紅顏知己給上了。說實話將你嫁給別人,朕也捨不得,可能是朕貪心了,也可能是朕怕嫁爲人婦之後,再難見上一面。”
“除了皇上,妾這輩子誰也不嫁,情願就這麼老死。”小小略帶羞澀而又堅定地說道。
“不要將朕當皇上,朕在你的心中是什麼樣子的?”朱由校問道。
小小想了想說道:“如果皇上不是皇上,一定也是人中之龍鳳,皇上雜學之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對於小小來說,皇上亦師亦友,但更是小小心中最佳的夫婿人選。”
“朕的確教了你一些東西,但更多是你自己在生意場上的實踐,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做得比朕想象中的要出色。”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還是先生教導有方。何況妾背後有皇上您的支持,如果有您的支持都還做不好,那實在是愧對皇上了。”小小微笑着說道。
“只能說朕沒看錯人。”朱由校說道。
“皇上,時辰不早了,早些歇息吧。”小小輕聲說道。上次在盧府,兩人已經錯過了一次,小小可不想這次也錯過了。
“看來我家的小小等不及了。”朱由校笑着說道。
“皇上取笑妾……”小小嬌羞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我們洞房吧!”朱由校一個公主抱將小小抱了起來。
“皇上……”
……
朱由校憐惜小小,一次之後便抱着小小一起睡到天明。第二日一早,小小便出宮了。
“皇上真不封賞小小嗎?”張嫣問道。
“小小一旦有封號,便無法主持鳳求凰以及公益金的事務了,她不願意,朕也不想,也免得朝廷上下非議。”朱由校輕聲說道。
“小小識大體,可以說是皇上的左右手,只是委屈小小了。”張嫣說道。
“留在宮中不一定好事,離開皇宮,留在宮外也許對小小還是一件好事。”朱由校說道。
“皇上可是在擔憂立儲之事?”張嫣輕聲問道。
“現在這些皇子尚且年幼,朕也不過二十多歲,可就有人在提立儲之事了,實在是可惡。”朱由校冷聲說道。
“立儲之事乃國之大事,關係到江山社稷,不可不慎重。”張嫣說道。
“上疏立儲大臣已被朕流放至冷洲,他應該只是來試探朕的,暫時應該不會有人再提立儲之事了,以後宮裡誰也不準談立儲之事,就算朕要立儲,朕也只會立賢,不會立長,也不會立嫡,更不會立貴。”朱由校說道。
“妾一定會將皇上的口諭通知給宮內所有的妃嬪的。”張嫣說道。張嫣無子無女,而張妍雖生了兒子,張嫣也一直視如己出,但是張妍到現在還只是安嬪,而且朱由校也一直沒有再封皇貴妃的打算。
……
六月中旬,馬世龍也已經進京了,他帶來一份詳細的西進計劃書。
“在臣出發之前,巴達西寨桑等五個頭目率千餘戶已經歸降帝國,臣因處理此事才耽誤了數日。”馬世龍說道。
“林丹汗身體怎麼樣?”朱由校問道。朱由校記得歷史上林丹汗就是在這一兩年之內病死的。
“據探子回報,插漢雖然糧食緊缺,但林丹汗的身體似乎還很健康。”馬世龍回報道。
“你要求訓練一直能適應高原作戰的軍隊,朕準了,這支軍隊未來不但要與林丹汗作戰,甚至有可能會進入西蕃(西藏),所以這支軍隊要維持在五萬人左右。”朱由校說道。
“諾。”
“兩年,兩年之內,朕一定要徹底消滅林丹汗。”朱由校說道。
“插漢只不過強弩之末,兩年之內,臣保證徹底消滅林丹汗。”馬世龍說道。
“消滅林丹汗之後,朕才能騰出手來圖謀漠北蒙古。”朱由校說道。
“陛下,我軍北方的扎魯特、奈曼、喀喇沁三部現在也極其缺糧,時常越境劫掠,臣以爲可以先消滅北方的這三部,這樣可以使得京師都督府與瀋陽都督府連成一片,將來對後金用兵之時,也可隨時策應。”陳四此時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