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

“還有你們的那艘船現在正在駛往天津衛的路上。”李大冷聲說道。李大一說完就直接離開了。

張輝在購買船隻招募水手的時候,李大就已經知道,只是李大不知道張輝爲什麼購買船隻,等李大請示王禮乾該如何處置之後,這條船剛出月港,就被東廠控制了。

聽到李大的話,張輝和全元兩人臉如死灰,他們都明白了,就算他們能夠離開上海,卻也始終都無法離開大明。他們現在唯一的希望是希望能將這件事情辦好之後,朝廷能真的放過他們一馬。

張輝和全元要逃跑的事情,李大不敢隱瞞,立刻寫成密奏呈了上去。

當朱由校看到密奏的時候,第一個便問王禮乾:“對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臣以爲,事成之後,這兩人絕不能留。”王禮乾回答道。

“先看看再說。”朱由校輕聲說道。

……

農曆十二月十二日,甲子年甲戌月甲子日。

軒轅園迎來第一批長眠的主人。軒轅園依照後世的公墓建立的,正門上鐫刻着“我以我血薦軒轅”這句話。

這種集體國葬的儀式,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禮部原本是想借鑑其他的儀式的,但被朱由校否決了。朱由校準備借鑑後世的儀式,他希望儀式簡單,莊嚴,肅穆。

到場的文武百官並不多,內閣也只有韓爌和魏廣微來了。這時候武官的地位本身就低,何況戰死的將士身份更低,朱由校要舉辦這樣的儀式遭到了朝廷百官的抵制,爲了這個事情,朱由校收到了無數的奏章,甚至劉宗周帶頭跪在宮門前死諫。

朱由校這次最後還是一意孤行,但對於文武百官,朱由校也沒有強求必須參加。儀式的主持人也換成了熊廷弼。

而圍觀的百姓卻是有許多,這次朱由校並沒有禁止百姓圍觀。朱由校在軒轅園邊上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法事場所,由道士和僧人在這邊已經做了七天的法事了。

今天時辰一到,首先進場的是手持五爪金龍旗幟七七四十九名騎兵,隨後進場的纔是一口口的棺材,每口棺材上覆蓋着五爪金龍旗。雖然棺材裡放的都是骨灰罈以及每個人的遺物,但每口棺材依然是由八個人擡進來的,一共是一千一百四十八口棺材。

當棺材擡進來的時候,頓時響起了輕微的哭聲,悲慟之聲不絕於耳。朱由校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了,但他知道自己絕不能心軟,否則這千瘡百孔的大明一定會轟然倒下。而在大明倒下的時候,死去的人肯定會比現在要多得多。爲了自己能活下去,爲了不讓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慘案重現,他只有心如鐵石。

待棺材依次擺好之後,就輪到了朱由校在葬禮上致詞了。

“朕今天跟你們所有的人一樣懷着無比悲痛的心情,因爲這裡躺着的每一個都是帝國的子民,都是帝國的英雄,正是他們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才讓木邦重新回到了帝國。在木邦的土地上,他們留下自己的血和生命,他們註定永垂不朽!”

朱由校輕輕拭去眼角的眼淚接着說道:“在所有人看來,朕親自來參加他們的葬禮,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是一種榮耀。但朕不這麼認爲,他們已經用自己的血和生命證明了屬於他們的榮耀,這種用血和生命換來榮耀,絕不允許任何人玷污,也絕不會因爲任何人的話語而有所改變。正因爲他們的勇敢和付出生命的行動,纔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帝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英雄的鮮血。”

“在帝國這片土地上,我們世世代代地生活了幾千年,現在這片土地能傳承到了我們手裡,是經歷無數先輩的努力,他們付出了鮮血和生命,就如同躺在我們面前的這一千一百四十八名將士一樣,現在依然還有很多人覬覦帝國的領土,例如建虜。我們需要更多的英雄來守衛這片光榮的土地,這片浸染了鮮血的祖輩留給我們的土地。”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

“朕此時也很驕傲,在木邦之戰中,躺在這裡的軍人證明了這是一個留着不屈血液的國家,這血液,曾經在我們的祖先的身體裡流淌過,例如武悼天王、岳父、祖逖等等。他們從來都沒有屈服過,朕告訴帝國所有的人,我們也永遠不會屈服,這血液從今天起,也將永遠不會冷卻。”

“每個人都怕死,朕也怕死,但朕明白君王死社稷的道理,將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朕都會帶領大家去面對,去擊敗他們。雖然這其中會有許多人付出鮮血乃至生命的代價,但朕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就像躺在這裡以前一百四十八名將士一樣,爲國捐軀者,必將獲得屬於自己的榮耀,這種榮耀比生命還珍貴。正是這種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纔會讓在場的每個人能享受到寶貴的生命,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重。朕相信埋葬這裡的每個人的子女父母親戚朋友們都會爲他們自豪。埋在這裡每個人也將會永遠受到皇家的香火,得到皇家的尊貴,因爲他們都是爲了這個國家和百姓付出生命的烈士。”

“他們的子女將來會自豪地向別人介紹道,‘我的父親是烈士,他守衛了這個國家,他是這個國家的英雄,他應該受到包括皇上在內所有人的尊重,他現在就埋葬軒轅園’,他們的父母也都會這麼自豪地說,他們也有資格這麼說,而他們的鄰居和親戚朋友們也都會誇讚他們,‘他們是烈士,你們是烈士的家屬,他們守衛了這個國家和我們,你們和他們也應該得到我們所有人尊敬’。”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

……

朱由校的話說完之後,就輪到鳴炮了,一共鳴炮九聲。鳴炮完畢,就輪到皇家藝術院演奏喪樂。最後便是收起五爪金龍旗,安葬死去的將士。當然這五爪金龍旗最後是要送給陣亡將士的家屬的。

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兩百四十二章 切磋姿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六十三章 爭風吃醋(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三百零七章 賞賜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兩百九十一章 第五條新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帝國一號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二百零四章 寧錦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寧錯毋縱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敗(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難與固執第四百五十三章 十六天魔舞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十二章 一鳴驚人(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四百三十二章 奪取廣島藩第四百一十四章 爭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島原起義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兩百九十三章 軍大衣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一百一十七章 澳洲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廟檜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九十五章 斬!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一百四十二章 寧錯毋縱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四百二十五章 處置多爾袞第九章 上朝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