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

所謂的這些“小麻煩”也確實只是小麻煩,只是叫張瀚心煩而已。

來的是幾個七拐八繞的族親,全部是長輩。

張四維有兩子,泰徽和甲徽,現在的當家人張輦是泰徽這一支的後人,張瀚也是。

張瀚的祖父張耘那輩到了新平堡,並且自立一脈,沒有迴歸祖祠,這其實就算分家出來了。不過張瀚在主事之後遇着了被勒索的麻煩,無奈之下回歸蒲州宗族,請動張輦寫了封書信,將天大的麻煩順手就解決了。

經過這事,張瀚才明白過來,在大明經商有再強的手腕也沒有用,說強徵就強徵,不和你講道理,沒有強力的勢力介入,普通的商人就是刀板上的魚肉,區別就在於誰更肥,上頭的這些大人物,這一次會不會吃到你頭上而已。

象張家口的範家,苦心經營多年,其親族多半和駐軍將領還有官吏結親,但自家沒有強力人物,當不得大用。

蒲州張家是最早明白過來的山西商人世家,在出張四維之前就已經出了好幾個大人物了。晉黨在嘉靖年間強盛一時,和陝黨基本上是利益相同,兩黨力壓羣雄,朝政之事上有很大的發言權,特別是在宣大的軍事話題上,幾乎就是晉黨的人說了算。

張居正掌握朝政的時候各黨還算收斂,後來浙黨崛起,壓住了晉黨。原因在於張四維莫名其妙的暴疾而亡,其中充滿疑點,晉黨和陝黨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痛失其首和二十年的佈局因此而大亂,此後就沒有晉黨和陝黨什麼事了,一直是浙黨和楚黨還有齊黨等南方人的天下。東林黨崛起之後更是江南一脈,朝局一直在南方文人的掌控下運作着,不得不說,這幫鳥人,做的還真的是不怎麼樣……

和裕升從商行到大型商行,再到公司,張瀚從擁有幾十個腳伕打手成立腳行,再成立帳局和鏢行,一直走的是武力和商業並重的路子。

加上走私生意更是培養了大量有血勇的漢子,捐了衛所武官職位後藉着剿匪的名義更是使和記的武力急劇上升,接下來就是因爲貿易衝突與土默特爆發的戰爭……其實開打的時機有點早,和記準備不足,第一年被蒙古人壓在各軍堡裡動彈不得,後來逐漸兵力上來,火炮數量上來,然後才凌厲反擊,將土默特人打翻在地,佔了青城,不過沒奪順義王的鳥位,而是繼續用商行公司的名義開始擴張之路。

到了天啓六年的下半年,張瀚已經接近登頂了。

察哈爾人一滅,天可汗的稱號廣爲流傳,其實他已經回不去了。

從一個商人家族的子弟,到名臣之後,再成爲大明武官,最後成了蒙古草原之主。

這變化真的來的太快,導致蒲州張家的人到現在還有些摸不清楚狀況的感覺。

這一次張學曾沒有過來,張瀚不準這個叔公過來摻合這事。

張學曾年紀老了,身體也不太好,又向來重視宗族,如果叫這老頭子在這裡,很多事不好擺佈,老人家也會太過傷心。

“風磐公加了上柱國,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贈諡號爲忠肅……”一個鬚眉皆白的老頭子苦口婆心的對張瀚道:“你的祖父和我是親堂兄弟,我也是你的叔祖父,難道還能騙你害你不成?文瀾侄孫,很多武夫強盛一時,自以爲得勢,結果不得人心,最終還是敗亡。說句難聽的,你現在和董卓,黃巢沒甚區別,真的把天下攪和亂了,大明失了江山社稷,後人最後怪的還是你!”

張瀚原本不怎理會這些人,說是親族,長大到現在也沒見過幾回,不需要太當回事。當然禮貌還是有的,這年頭宗族觀念深入人心,城裡的養濟院纔有些用,鄉下一般不會有孩童沒人照顧,就算全家死絕了還有宗親,宗親要是不管族人的子女或老人,這個家族就會在別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祠堂,族學,撫養族人中無力自給者,這就是宗族的作用,也是宗族強大的根由。

城裡的宗族關係要淡薄很多,主要是人人都得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宗族隔的很遠幫不上忙,時間久了自然就淡了。

但萬萬想不到,自己居然被比成黃巢和董卓一流的人物,想想真是又好笑,又好氣。

張瀚搖頭一笑,說道:“叔祖,我從行商到起兵伐北虜,可曾對大明的人動過刀槍?就算官職現在也還在身上,朝廷並無明旨傳諭剝奪,援助十三山我還立下大功,有這樣的董卓,黃巢?”

“話不是這樣說。”鬚眉皆白的老頭子大搖其頭,一臉坦然的道:“你有本事做董卓那樣的人,你便是董卓!”

“原來是這樣……”

張瀚先是啞然失笑,接着便是沉吟不語。

這種邏輯確實很混蛋,但這種看似不要臉的邏輯也不是憑白無故來的。

唐末藩鎮之禍,天下戶口減半都不止,武夫們攻伐不休。

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

天子,兵馬強壯者爲之。

這一類的話和記錄太多,導致了人們對武夫無節制使用武力的厭惡。

這種厭惡不僅是皇帝,士大夫,當然也包括百姓。

開疆拓土,豐功偉業,那是後人瞧的熱鬧,種種戰爭,在書上看時才覺有趣,好玩,但如果你是唐末五代十國時的普通人呢?

家族離散,親人死於溝渠,甚至被抓去磨成肉末吃掉呢?

五代之後,武夫就受到極爲嚴密的約束,從宋至明都是如此,這也是天下人的共識,並非純粹的文官壓制武臣。

連武夫自己,對此也並非沒有認識,沒有人願意回到五代時的那種光景,連武人自己也並不願意。

張瀚此時隱隱有些覺悟,自己的形象已經到了一個相對危險的程度了。

並不是說張瀚沒有苦心經營,在北方他的形象一直很好,等於白手起家的經歷,容易引起小人物的共鳴和代入,還有宗族不和,父祖早逝的背景,更容易叫人同情。再就是行商和手段向來平和,講究信用,對地方有很大的回饋,加上醫館有意不賺錢行善博名,張瀚的形象其實早就好到不能再好了。

但也有危險的地方,攻伐北虜,一次又一次的大勝,青城,套部,現在又是察哈爾的林丹汗。

那些在人們心裡無比強大北虜首領,一個接一個的被和記的商團軍斬落馬下,一個接一個的被俘虜關押,順義王都認了張瀚當叔父,好歹這個蒙古汗是大明正式冊封的王爵,現在認了張瀚當叔,地盤也歸了張瀚,到底誰纔是順義王?

加上漠北歸順,到此時人們才突然醒悟過來,原來和記的商團團練根本不算什麼狗屁團練,就是不折不扣的一支強悍的軍隊!

這支軍隊十分勇猛,彪悍,所向披靡,將北虜打的節節敗退,草原都直接給和記佔了。

到這種時候,張瀚苦心經營的形象果然有崩盤的危險。

人們不禁會想,那麼仁德良善,一心爲百姓考慮的張東主,怎麼沒言聲的就養出了這麼多虎狼之士?

而且這麼強的兵力,打了這麼多的仗,底下是不是要對大明揮動刀槍?

並非人們多慮,而是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普天之下只有一個皇帝,以天下奉一人,所有的權力和財富集中在一個人手裡,除了皇帝之外誰都只是狗屁,包括皇后和親王在內,所有人都是臣,是跪着的,只有皇帝一個,高高在上,江山盡在掌握!

這種誘惑,多少才德俱德的人都抵禦不了,一個“篡”字當然難聽,可是現實的好處不比名聲要強過百倍?

先秦之後,中國就沒有封建,只有集權,在集權之下,皇帝的權力也是不停的增長着的,這也是一個大趨勢,地方被中央集權,中央被皇帝集權,天下大權,總於一人,就算不叫皇帝,也會叫別的什麼東西,只要是集權制度之下,就難以避免會出現這樣的人物。

就和眼前這些蒲州過來的族人一樣,誰都會想,張瀚有這麼強的兵力,這麼高的威望和充足的財力,他會安心滿足在北邊的草原上當一個草頭王,會忍住誘惑不南下?

“果然養望不成,天下人也沒有對大明絕望。”張瀚在內心苦笑一聲,不過也不乏慶幸,從來就沒有覺得可以用純粹的武力來征服人心,那樣的人心也不如不要。

“我一直在想着既要忠,也要孝。”張瀚神色平靜的對一羣族中的老者們說道:“忠是對大明,孝是對先祖。然而,北虜欺我,乃有用兵之事,仗越打越大,也越打越順,這豈是我的罪過?二百年來,北虜屢犯我大明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今我伐之,難道有錯?如果諸位長輩覺得我行事對大明有威脅,那麼要我怎麼做纔好呢?”

幾個老者面面相覷,一時說不出話來。

張瀚的態度平靜,話語卻是有些咄咄逼人。

-----------

感謝書友14724552成就至尊,把我的月票榜推到從未有過的高度,很令人開心。

也希望大家能一道支持,一路走來不容易,也還好有大家的支持和幫助這本書才能走到現在的地步。從質量上來說肯定是比我以前的所有書要強些,一本要比一本強麼,成績來說還是有待提高,水準也還是有待提高。我一直期待自己能寫出比肩晚明那樣的小說,事實證明我還要繼續努力。

一個人能沒有天份,但絕對不能缺乏努力,也希望大家能陪我繼續走下去。

另外呼籲我的一些讀者們,你們在此之前可能看的是盜版,我在這裡懇請大家,作者要養家餬口,如果每一個作者大家都不願花錢,那麼網絡小說是維持不下去的,沒有生存哪來的好的作品?網絡支付很方便,掃一掃充值十元錢就能支持很多你們喜歡的作者了。如果願意就全訂閱,如果不然的話花幾毛錢訂閱一下我的第一章就行了,幫我衝一下高訂,這對我續約相當重要,真的,拜謝大家,我在縱橫中文網鞠躬等候。

第九百二十九章 捐贈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縱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七百章 行禮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七章 決絕第四百八十一章 穿插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九百八十章 疑兵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懲罰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行復行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昏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七百章 行禮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百五十六章 瀋陽第一千零二章 財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