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

荊襄會戰二十餘萬軍民調動,不管是於明、於滿,於大順,都是前古無人的一次大動作。

當年多爾袞決意揮師入關,動員舉國兵力,連十二歲以上的孩童都徵發,從正月初范文程獻策入關到四月最終定策,前後歷時四月之久。李自成自西安決策東征,調集主力精兵六萬,也耗時半月之久方纔渡過黃河。

陸四這次傾半數身家投入二十萬餘軍民參加荊襄會戰,無論各集團軍調撥,還是錢糧軍械運輸,亦或支前民夫出役等事,無不是繁瑣至極,因此不可能會戰命令一下,各部就能立時投入戰場的。

因此,李定國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荊襄會戰部署,首先由距離阿濟格集團最近的第十軍黨守素部向南陽發起進攻,牽制阿濟格部,從而避免尚可喜遭到左夢庚部同阿濟格的東西夾擊。

整個戰役能否成功的關鍵就着落在尚可喜部,因此必須保證尚可喜部的安全。

其次,由謝金生統領第十三集團軍從汝寧府黃土關進入黃州境內,表面作出大舉南征跡象,實際是增援接應尚可喜部。同時在尚部的配合下,從黃州府向西攻入德安,迫使阿濟格屯於荊襄的主力分兵。

這是戰役第一階段,李定國指出第一階段重點就在於迫使阿濟格集團分爲兩支,即一東一西,從而爲後續圍殲其一部做鋪墊。

兵政府侍郎賈漢復補充一個意見,認爲第十軍同第十三軍一旦對阿濟格動手,史可法很有可能會以五省總理的身份調令左夢庚支援阿濟格。

“左夢庚雖是個紈絝子弟,不過他爹左良玉給其留的家底子也着實夠厚,其麾下不但有二十餘萬人馬,更有馬進忠、徐勇、李國英、王允才、金聲桓、張勇、盧光祖、徐恩盛這些人爲其所用,故臣以爲對左夢庚當施以招撫策,使其不敢派兵助戰阿濟格。”

“那就派人去招撫左夢庚,嗯,既然弘光封他爲秦王,朕這邊也可以讓他繼續爲秦王。”

陸四明白賈漢復的意思,擁兵二十餘萬的左夢庚雖然並不能實際控制麾下那幫將領,但有南明這個朝廷大義在,又是脣亡齒寒的道理,左夢庚再是愚蠢也不可能坐觀阿濟格覆沒,因爲那樣的話,順軍下一個攻擊目標就是武昌。

且事實上招撫左夢庚還是有很大把握的,前世歷史上左夢庚就是在擁有重兵的情況下向阿濟格投的降,可見左良玉這個兒子骨子裡很是貪生怕死。

所以陸四隻要給出既能保命又能保富貴的籌碼,不怕左夢庚不上鉤。

當然,爲防萬一,也要對左部有可能北上做出預案,這就是第二階段作戰方案了。

李定國排兵佈陣,第二軍在提督劉體純的帶領下自開封南下,爾後直接開進黃州,如果左夢庚願意受撫於大順,則第二軍立即投入對西線阿濟格的決戰。如左夢庚執意與大順爲敵,則第二軍直接渡江攻打武昌,迫使左夢庚老實呆在武昌別亂動。

“第二軍是我精銳之師,拖住左良玉留下的那幫烏合之衆綽綽有餘。”

李定國對劉體純統領的第二軍印象深刻的很,他與孫可望在陝西境內曾被這支同滿蒙兵血戰多次的順軍精銳重創過。

陸四認同李定國的排兵佈陣,他對左夢庚麾下將領有印象的也就是李國英、徐勇、張勇、金聲桓等人。

那個李國英是個督撫人才,治政很有一手,實際帶兵能力卻不出衆。徐勇、張勇都是明末歷史上的名將,尤其張勇還是滿清所謂河西四漢將之首,平定吳三桂這傢伙出力甚大。

不過那個所謂河西四漢將另外三人卻都在大順,其中趙良棟就是甘陝總督孟喬芳節制的總督標營遊擊。孫思克是後金時期投降滿洲的孫得功之子,現在京東地區作田奴。

至於王進寶,則就在陸四的侍衛隊伍中。

在歸順之前,王進寶一直在同鄉張勇手下當兵,不過他另外有個老鄉叫劉曉亮則在大順軍中。

劉曉亮在歸順之前是甘肅總兵李棲鳳的親兵,歸順之後在徐州組織的大比武中脫穎而出,成爲時淮軍最精銳的百人隊一員,後來調到陸四身邊擔任親兵副隊長。

有一次陸四與親兵們閒聊問起他們家鄉情況時,劉曉亮說自己有兩個同鄉在明朝那邊,一個是當了總兵的張勇,一個則是跟他從小一塊長大的王進寶。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由於當時淮軍還不算強大,充其量算一支地方義師,而不是北方霸王,因此陸四對於招攬已經是左良玉麾下總兵的張勇不抱希望,但對於招攬可能只是個小隊長的王進寶倒是極有信心。

於是很自然的劉曉亮就寫信託人帶給同鄉王進寶,信中對淮軍這邊自是一頓猛誇,然後讓王進寶到淮軍這邊來,兄弟倆往後一起跟陸大都督幹。

張勇雖也是王進寶的同鄉,但張勇對於這個小自己很多的小老鄉其實並不重視,因此王進寶在明軍那裡很不得志。收到同鄉劉曉亮的信後,王進寶立時動心,不是對自己投過去就能拿五十兩白銀動心,而是對自己投過去能當營官動心。

在一次隨隊伍外出打糧時,王進寶帶着幾個弟兄開了小差,併成功帶人潛到了順(淮)軍控制區。

陸四並沒有第一時間見到這個來投奔自己的河西四漢將,因爲他當時從徐州出發去了河南,但走之前將這件事對留守的侄子廣遠提了一下。

廣遠便按叔叔的意思將王進寶安排在軍中當了營官,劉良佐率部襲擾徐州時,王進寶帶兵堅守蕭縣。後來陸廣遠親自率徐州駐軍攻打劉良佐,王進寶又自請爲先鋒,帶領所部死士披甲夜襲劉良佐。

此戰不僅嚇得“花馬劉”再也不敢打淮軍的主意,也讓王進寶的本領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戰後便晉升爲標統。

僅僅半年不到時間,便從一名低級武官晉爲中層將領,這在明朝那邊是無法想象的,至此,王進寶對大順可謂是忠心耿耿。

後來隨部北上攻打洪承疇,又參加了順軍主力圍殲多爾袞集團之戰,積功升任副旅帥。

陸四在涿州接見有功將士時纔想起王進寶來,連忙將其調入自己的親軍羽林軍,同陳威力一起成爲樊霸的左右手。

羽林軍現同重甲合併爲第十四集團軍,本領出衆又“簡在帝心”的王進寶自是再升一級,成爲第十四集團軍所轄的第三十三鎮甲旅旅帥。

招攬王進寶過來的劉曉亮則在第三十五鎮任副旅帥,官做得反而比王進寶小了一級,主要原因是劉曉亮一直跟着陸四行動,無法獲取大的戰功。

如果左夢庚那小子膽敢不受撫同大順爲敵,且張勇率兵與順軍對陣,陸四便會讓王進寶與之對陣,看看河西四漢將到底哪個本事大一些。王進寶不行就跟孟喬芳要來趙良棟,再不成就把那個田奴孫思克調來。

三打一,倒要看看他張勇有多大本事。

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