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

“臣等恭迎監國凱旋歸京!”

盧溝橋前兩蹲石獅前,顧君恩率前來郊迎的百官下跪行禮。

陸四內心對跪禮不滿,但考慮時代實際情況,也只得無奈受之。隨後下馬上前親扶顧君恩、寧紹先、陳不平、文彥傑等人,並親切示意文武羣臣起身。

侄兒廣遠未與百官同來,現在遵化同降臣、原清遵化巡撫宋權部署漠南蒙古事。

“此地離京城不過幾十里,我直接縱馬回了就是,大夥何必如此辛苦...你們心意我領了,但以後卻無須如此。有這功夫,於那堂上爲國家多辦幾件事也是好的...”

對顧君恩搞出的百官郊迎,陸四嘴裡批評了幾句,心裡卻還是受用的。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顧君恩道:“此典制,不可不從。”

“典制也是人定的,既是人定的便能改嘛。”

負責禮政府堂務的馮銓正畢恭畢敬的侯在寧紹先身後,陸四一眼便瞧着了對方,下意識便微微對這馮侍郎點了點頭。

老馮,是有功的,也是能辦事的。

前番籌建大順中央政府時,雖禮制沿用永昌元年規制,但內中也有很多地方不太合適宜,故而在陸四實事求是的指導精神下,馮銓熬了幾個通宵將永昌禮制進行了針對性改動,其中最大的改動就是使本繁瑣的禮儀程序變得相對精簡,這讓陸四十分滿意。

關於自家是繼統還是繼嗣,大順如何從李姓合法合理轉移到陸姓、老丈人李自成的政治待遇安排怎麼個“蓋棺定性”法,馮銓在當中也是出力甚多。

加之布木布泰和陳圓圓,以及通州的陸氏宗親集訓班,不客氣的說,馮銓雖沒有替大順斬殺一名滿虜,但對大順的貢獻卻是有目共睹的,故而陸四有次在行營笑着對已經赴寧夏出任知府的侄孫義良說道:“這個馮學士,能頂一個鎮啊。”

馮銓那邊發現監國竟特意朝自己點頭示意,頓覺祖墳冒青煙,無比親切感動,激動的立時腰桿一直,一行老淚險些流出,看向監國的目光更是十分虔誠。

如看大英雄,如看大豪傑,如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百官郊迎出徵歸來的監國爲禮,並無政事要稟。

陸四這邊又將孫可望、李定國等西營歸降文武一一向顧君恩介紹。顧前些日子已得行營諭令,知孫可望將出任戶政府尚書,李定國將出任樞密院右使,對二人任職並無意見。

可能是順西同源連帶的親近因素。

換作是清廷或明廷降臣出任此重要職務,顧君恩勢必要勸諫。

另一方面,孫可望出任戶政府尚書雖說是大順的財政大管家,但戶政府受政務院領導,堂官以下官員盡是吏政府任命,並非孫可望私黨,也沒有西營出身的官員,因此根本不必擔心孫可望會在戶政府結黨營私。

李定國出任的樞密院右使是負責大順軍隊作戰事務,兵政府方面則負責軍隊將領任免、封賞、建設事項,兵政府不對樞密院負責,只對政務院負責。同理,樞密院也是直接向皇帝本人負責,因此李定國這個樞密院右使即使有異心,他也根本不可能在軍中安插親信。

在顧君恩這個李自成謀士面前,孫可望同李定國即便貴爲曾今的大西四將軍,也都是以晚輩身份見禮。

雙方初次見面也帶有觀察性質,所言也皆表面。

陸四看在眼中,笑了笑,在百官簇擁之下縱馬回京。

到了北京城又發現竟有上萬軍民,於城門下列隊恭迎監國凱旋而歸,組織者是順天府尹方大猷。

氣氛很是熱鬧。

即使知道這是方大猷同一些官員搞出來的馬屁形式主義,陸四依舊下馬親切同官紳百姓交談。

不想,那方大猷突然率領衆人跪地,恭請監國即大順皇帝位。

就在陸四詫異方大猷是自己起了搶功心思,率先帶頭打第一炮,還是有人授意時,顧君恩等已然上前勸進。

“監國,此古禮,須三辭。”

原先行營掌學士,現任通政使的姜學一知監國對禮制不甚熟悉,在邊上低聲提醒。

陸四噢了一聲,是啊,這封建時代就是王八當皇帝,也得三辭三就。

沒辦法,禮。

出於尊重時代特色,陸四必須假意推辭,稱當日得高太后看重,於危難之中暫行監國事,不敢有竊登大寶之念,也絕不僭位。

又無比感慨道:“大順乃聖武天王所立,今天王屍骨未寒,我何德何能敢稱天子?再者,興國公李過乃天王嫡侄,我又豈能越過於他。”

這話也是半真半假的場面話。

顧君恩不緊不慢取出興國公李過等西北文武百官的勸進表。

從勸進表遞呈時間來看,竟是陸四剛出潼關那會就已經快馬遞京了。

陸四心頭很是暖和,大舅子打仗不行,做人處事還是頂呱呱的。

再看聯合署名文武中,還有前番被他調到山東做佈政,現調任河道總督,負責全國河道整修事務的叔丈人李自敬。

前世歷史上,李自敬被李過推出成爲李自成的繼承人,後在荊州陣亡(一說棄軍),李過方纔成爲順軍第三任領袖。

現在李自敬同李過都表達了對陸四的臣服,這個大順對李家而言,其實已經是過去式,這一點無論何人都看得清。

所以,陸四登基稱帝是板上釘釘,現在只是履行一些基本程序。

“你們這是何苦來哉?我於淮揚起事,乃心繫百姓...今據半壁江山,武賴將士奮勇殺敵,文賴羣臣鼎力輔佐,我於當中又有何功勞,何至黃袍加身?”

既然是逢場作戲,陸四覺得也當有所發揮。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主角,而不是龍套。

“監國此言差矣!”

震耳之聲出自馮侍郎,只見這位四朝學士一臉通紅,擲地有聲道:“當年國家不幸,燕京淪陷,滿虜破關,永昌西狩,北方亡於一旦,百姓皆爲異族之奴...若非監國舉義師北上,驅逐滿虜,恢復中華,我中國今日只怕已是遍地腥羶,文明斷絕。故臣以爲,監國不做天子,何人能做天子,何人敢稱天子!”

老馮這人,貴在能說真話,敢說真話。

陸四對馮銓的評價一下又上了一個檔次,這傢伙不是值一個鎮,是值一個軍啊。

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