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

清軍大營中,一衆滿洲將校正焦急的看着順軍大營方向,已經兩個時辰過去,卻還不見承郡王他們回來,這不禁讓一衆滿洲將校感到憂慮。

“王爺,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碩爾惠剛剛接報,有一支順軍騎兵突然從東邊的琉璃河往北邊開了過去,約有三千人的樣子。

在此之前,雖然琉璃河一帶也有過順軍騎兵活動,但多是些探馬,今天突然有大股順軍騎兵出現在這一帶,讓碩爾惠難免有些緊張。

“兩國已經議和成功,我朝廷業也離京出關,當不會有什麼變故。”

羅洛渾認爲可能碩塞同瓦克達他們正與順軍就他們如何出關進行磋商,所以遲遲未回。

貝子博洛也沒什麼好擔心,和約已籤,朝廷已走,多爾袞又已死,順軍即將成爲中國北方的新主人,大清對他們而言已經重爲關外的滿洲,不再是他們一統中國的阻礙,如此自是沒有任何理由攔阻清軍出關。

真要存了殲滅他們的念頭,雖說經歷昨夜內亂兩白旗損失了近三千人,但大軍元氣尚存,順軍想要吞掉他們也得崩掉一嘴牙。

說難聽點,窮寇莫追。

現下兩萬多滿蒙八旗將士個個急於出關回家,順軍除非瘋了纔會跟對他們已經構不成威脅的清軍決戰。

“蘇克薩哈,正白旗的人馬你要領起來,也要看住了,要是有人膽敢出營投奔順軍,丟了我滿洲的臉面,我第一個找你蘇克薩哈算賬!”

博洛不擔心順軍會食言,倒是擔心多爾袞雖然死了,可兩白旗畢竟是他的老家底,昨夜又有不少忠於多爾袞的軍士自刎而死,所以兩白旗內肯定還有很多多爾袞的餘孽潛藏着,萬一這些人中有人串連鬧事,甚至出營投順,那就大事不妙了。

葉臣和圖賴等兩白旗的重要人物都被關押,便是防止這些人起帶頭作用。

蘇克薩哈也知此事關係重大,早已做了部署,便是將軍中甲喇以上的軍官都集中起來,這樣沒有軍官的帶頭,下面的人就算想造反也沒人領頭。

不過博洛同蘇克薩哈沒有想到的是,此時卻有一幫低級軍官在一座帳篷中藉着酒勁發泄着對攝政王之死的不滿。

這些軍官是正白旗第四參領所屬第八、第九、第十七三個佐領的,職務最高的是第十七牛錄的佐領圖勒慎,其餘是第八佐領的糾兵官門都海、壯大雅什它、奇木納等,另外是第九佐領的的驍騎校圖巴和伊溝。(此處人員致敬反清復明的滿洲好漢子)

主子攝政王爲大清出生入死,又帶着八旗兒郎入關佔了北京城,現在卻落個被誣衊謀反的下場,這幫人心中豈能不悲憤。

酒是第九佐領的的驍騎校圖巴拿來的,這壇酒圖巴可是藏了好些日子。

壯大雅什它已是喝了兩碗,心中不無悲涼道:“主子死了,咱們這些人就算回到關外,恐怕也要被人家另眼相待。”

“說是不追究咱們,真等出了關,還不是任由他們擺佈?漢人有句話叫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真到那時,咱們也只能學主子一樣把腦袋伸出讓人家砍了。”圖巴端起剩下的半壇酒給衆人一一倒了一碗,模樣既悲憤又頹喪,似乎這壇酒是他們這些人生平喝的最後一頓。

第八佐領的糾兵官門都海“咕嚕”一口大酒下去,呼了口氣,看着一衆絕望悲觀的同僚,忽的咬牙道:“大不了不回去!”

“不回去?”

十七牛錄的佐領圖勒慎愣了一下:“不回關外,咱們去哪?總不能跑到英親王那吧。”

英親王大軍遠在幾百裡外,怎麼可能跑過去。

圖巴和雅什它等人都是苦笑一聲,知道那是癡人說夢,他們眼下是無處可去,只能任由六旗的人擺佈。

“實在不成,咱們就投漢人!”

門都海不知道是酒多了還是心中對旗主之死恨意難平,竟將碗猛的朝地上一砸,大碗碎裂同時也是割傷了他的食指。

可他卻連眉頭也不皺,任由鮮血從指中流出,只瞪着衆人。

“投漢人?!”

一幫人叫門都海的話驚住,他們想過很多,卻獨沒想過投漢人。

再說,那漢人能接受他們嗎?

“投漢人也不是不可以...”

佐領圖勒慎晃晃悠悠的站起來,打了個酒嗝,呸了一聲道:“就算回去之後咱們這幫人的性命能保住,難道以後就要看着他六旗的人在咱們白旗頭上拉屎撒尿?”

言語竟是支持門都海的投漢人一說。

衆人猶疑起來。

“投了漢人,咱們就做不得滿洲人了。”奇木納有些咂舌。

“現在漢人可不是從前的漢人,咱們滿洲人也做不得從前的滿洲人了。”

門都海搖晃着身子,紅着臉走到角落拿起一把匕首從袖子割下一條布來,然後跪在地上用流血的食指在上面寫了兩個字。

是滿洲語“中國”二字。

衆人迷糊,不知什麼意思。

“滿洲不過十年,中國卻有千年,從前中國無人,我滿洲可以縱橫。今中國有人,我滿洲斷難匹敵...如今連一心爲我滿洲的攝政王都叫秦檜們害死,我等當重爲中國之人,保那中國天子,以爲百世之功,不然,便是不被小人所殺,也必爲中國所滅!願隨我投漢人的,便按了手印,大家從今而後就生死同命,進退同心!”

說罷,門都海“叭”的一聲將血手掌按在了布條上。

“好,便跟你門都海!”

壯大雅什它、奇木納也是二話不說割破手掌拍上了掌心。其餘諸人彼此看了一眼,有覺得門都海所說不失好前程按上去的,也有是酒勁上頭怕被別人看輕按上去的。

佐領圖勒慎也按了上去,然後端起酒碗環顧衆人:“要做便縮不得,乾了這碗酒,咱們就是中國人!”

“幹!”

一衆要反的正白旗軍官人人臉色通紅,端起酒碗一飲二淨。

門都海直接抱起罈子灌了幾口。

壇碎,碗碎,刀出鞘。

六旗不仁,白旗當反!

.........

永曆之自緬歸也,吳三桂迎入坐輦中,百姓縱觀之,無不泣下沾襟,永曆面如滿月,須長過臍,日角龍顏,顧盼偉如也。有滿洲人見之,以爲真天子,遂有密謀以圖中興者。事泄,誅四十餘人焉。——《廣陽雜記》

四月二十五日,上暴崩,東宮亦遇害,是日晴天無雲,忽霹靂大振,雲霧塞天,大雨,平地水深三尺,滇人老雉悲慟。逆賊吳三桂營中,有割辮欲討賊反正者萬人,機泄,具爲賊所害,共見有黑白二龍上騰天際雲。太后、中宮同日自盡。——《皇明末造錄》

時滿師有甲喇章京,少年驍勇,陰連滿人之壯健者,自稱平漢王,刻印繕裝,乘城中演戲,約以戲場舉事。欲先入王府,然後劫上駕入秦,盡殺漢中大營,故以平漢爲號,已佈置定妥。會章京性頗嚴急,有小子犯過,撲責將斃,置之馬房,小子乘夜走出,報與白旗卓固山。擒章京以下共十一人,具疏磔之於市。——《狩緬紀事》

以上史料不收費。

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