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

修武縣的反正,使得懷慶府全境徹底光復,也爲順軍打開通往衛輝的道路。

衛輝府“南通十省,北拱神京”,西依太行,南臨黃河,東接齊魯、北通神京,其境皆爲平原,也是豫北衛河上的一個重要碼頭。

奪取衛輝不僅可以使東征順軍與山東順軍會師,也可將黃河北岸除彰德這個突出部外聯成一片,更能讓順軍依託衛河轉運軍糧物資,支持北伐,故而意義極大。

有鑑於衛輝地理的重要性,清廷這纔派漢軍旗名將祖可法鎮守。

順軍進駐修武后,對是否攻打衛輝城,第一軍提督高一功同第二軍提督劉體純有不同意見。

高一功認爲衛輝全境爲平原地形,極易騎兵作戰,因此建議留少量兵馬監視衛輝清軍,主力繞城而過直奔彰德,大舉殺往京師,“擒賊先擒王”。

這個方案的優勢在於機動,快速,可以大大縮短兵臨北京的時間。

劉體純卻認爲必須要拿下衛輝城,因爲如果繞城而過的話,後方糧道及衛河碼頭極易被清軍所趁。

並且由於衛輝城這顆釘子,黃河南岸的淮軍無法呼應東征主力,給予一定支持,力量上會被分散。

陸四問隨軍的左輔顧君恩意見,顧君恩建議可使第一軍在高一功的率領下北上彰德,拿下湯陰,將彰德同衛輝之間的聯絡切斷。第二軍、第三軍則合力攻打衛輝,不給河南清軍任何威脅大軍後路的可能。

陸四盤算時間尚很充裕,沒有必要爲了儘快拿下北京就在身後留下“釘子”,遂下令進軍衛輝,並定賞格,任何人等擒斬河南巡撫羅繡錦,俱原官晉三級,賞銀千兩。

.......

衛輝城中,清軍處境堪憂。

羅繡錦棄懷慶之後同總兵劉芳名一起收攏殘部約四千餘人退入衛輝,但衛輝總兵祖可法部也不過五千餘人,兩股人馬連同羅繡錦的撫標也不過一萬兩千餘人。

軍心士氣,由於懷慶的失陷,清軍更是低迷。

去年淮軍第五鎮張國柱部曾重創渡河南下的祖可法部,殲敵數千。其後第五鎮在旅帥謝金生的指揮下將祖可法圍在陽武城近半年,後更是兩次率部攻打衛輝城,雖沒能破城,但也極大打擊了清軍士氣。若不是清豫親王多鐸率軍自陝西東返,謝金生被迫退兵,衛輝恐怕已經易主。

七月十六日,河南巡撫羅繡錦向清廷發出了緊急求派援兵的奏疏,疏中稱:“順賊重兵北渡,賊首竊稱監國,冒李逆名號,濟源、懷慶先後失陷,賊焰囂張...臣看得順賊狡詐多端,領懷慶鎮、衛輝鎮死守衛輝,各縣之卒分別接應,又報黃河南岸賊兵沿河窺渡...伏乞敕部將臣前請滿洲大兵速催馬兵兼程前來協力掃蕩,而戰守俱有賴矣。”

十八日,羅繡錦再向清廷告急,稱:“臣實打探順賊此次入犯,有馬賊一萬餘,步賊十萬,後未到者還有五六萬,觀其克取懷、衛等府,今賊兵已至臣汛...賊之狡謀,臣意其不止在河南所屬,而意欲佔據河口,入犯北京。況大河以南,尚有賊氛,衛之東屬尤爲賊據,萬一三處通聯,勢所難圖。…伏乞亟敕兵部,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來,以濟救援。”

兩封八百里加急求援時隔一日發出,可見河南巡撫羅繡錦此時心中驚慌。

衛輝總兵祖可法給其養父祖大壽的密信中也對局勢感到悲觀,稱:“英王南下,豫王北上,中原之地竟無真滿,以致羣賊四起,倘衛輝淪於賊手,兒以爲京師實難保全,父當早圖出關。若父有他念,宜請早定。”

祖可法的密信還在半道時,衛輝西大門獲嘉縣就降與守,城內發生了爭執。

作爲衛輝的西大門,獲嘉的重要性自是不須多言。

河南巡撫羅繡錦派督標副將劉天祿領兵3000把守獲嘉城。城中還有河南右參政袁有龍、河南巡按田文啓等人。袁、田等人都是前明降官。

劉天祿隸漢軍正紅旗,早年是祖大壽麾下的副將,後與祖大壽於大淩河降清。當年祖大壽爲了降清殺死了袁崇煥的愛將何可綱,直接動手的就是劉天祿。

不過祖大壽隨後就藉口回錦州勸降重新歸明,劉天祿本是同祖大壽一同歸明的,半道被清軍騎兵追上。因此,劉天祿後來一直不得清廷信用,只在漢軍任了佐領一職。河南提督金玉和戰死後,方纔由北京赴任副將一職。

田文啓等聽說順軍在武陡殺光城中遲降的官吏士紳,修武縣又主動出降,心中均是害怕,又見順軍此來規模浩大,巡撫大人都帶人跑到了衛輝,因此力主開城投降,免全城官吏士紳爲順軍“玉石皆焚”。

河南右參政袁有龍心中也有降意,但營兵卻是歸劉天祿統領,劉不肯降,他若說出降恐怕立時就會人頭落地。

田文啓出主意不妨擒了劉天祿,遂重金收買劉部下一千總,趁劉不備突然拿住。

劉天祿被擒之後,袁有龍立即派人出城外順軍接洽投降一事。因聽說武陡縣是遲了半個時辰開門官吏人等就叫殺了個精光,故在順軍方面還沒有說城中原官留任時,田文啓就迫不及待的帶人打開城門。

“自即日起,大軍所至,不以屠城要挾,只以屠官要挾。”

“逾期不降者,文武百官連同家小盡數屠戮,以儆效尤。如此可使天下軍民盡知我大順軍令行禁止,免無謂傷亡。”

城門前,陸四親自下馬扶袁有龍、田文啓等降官起身,贊他們心中有家國大義,實爲有氣節之人。

入城之後,命將劉天祿等人盡數押來,袁、田又密奏某某官、某某人對於歸降大順心有抗拒。

陸四命一律拿來,不問不審,連同家小百餘口盡赴黃泉。

此舉便是明明白白告訴河南境內及北直、京畿爲清廷驅用官吏——不降,破城之後殺你全家老小。便是家小不在城中,記名之後,他日大軍至你家鄉,同樣綁來過刀。

當日,命袁有龍爲河南布政使,田文啓爲懷慶知府。

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