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

商州。

夜深人靜,原知州書房中卻是一燈三人,在那徹夜交談。

三人者,大順淮侯陸文宗、吏政府侍郎顧君恩、陝西總督孟喬芳。

自商洛山區接到由袁宗第、張鼐護送而來的高皇后及大順官兵兩萬餘人後,陸四即引衆人先往商州。

當天即在商州知州衙門宴請高皇后同義侯張鼐、綿侯袁宗第、右威武將軍劉汝魁、右果毅將軍田虎等人。

高皇后同老營與丈夫李自成在新野南部失散後,李自成命義子張鼐帶一千兵前往尋找,只是張鼐找到高皇后時,南下襄陽的道路已被清軍佔據,不得已只得帶兵護送高皇后前往裕州。

裕州那裡有河南節度使呂弼周部駐紮,雖說此人是明朝降官,但降大順之後一直忠心耿耿,前番更是帶人接引李自成至南陽,隨後自請前往裕州收拾局面,比在泌陽的定南侯董學禮要可靠。

半道之上卻遇到綿侯袁宗第派出來的快馬,這才知道淮侯帶兵西進商洛,欲斷清軍糧道的事。

張鼐當時就在馬上長嘆一聲,要是義父能知淮侯此略,堅守新野不出,哪裡會有今日之大敗!

高皇后也沒有想到丈夫招的這位淮侯女婿竟然於危難之間敢率兵千里西進,唏噓不已,悔當初沒有勸說丈夫留於新野,錯過這翻身的大好機會。

既然淮侯帶人去斷清軍糧道,張鼐自是不必再送高皇后去裕州,當下隨袁宗第的人前往南召。沿途又收攏了三四千潰散兵馬,其中就有突出來的右果毅將軍田虎。問起陛下那邊情況,田虎等人都是不知。

因擔心被清軍追上,張鼐等不敢於南陽左近耽擱,數千人於四天后到達南召。城中袁宗第早得探馬報訊,帶人出城來接,兩家一合,倒也有兩萬之衆。只是多半都是潰散將士,甲衣兵器都缺,糧草也十分緊張。

有關陛下從新野突圍的消息袁宗第也是早就知道,見到皇后同張鼐他們,一時之間也不知說什麼好。

高皇后等人到達南召的第三天,劉體純派來的快馬便將淮侯領着大夥攻破西安的好消息傳了過來。

南召城中歡聲雷動,人人都說天不絕大順!

因擔心淮侯初下西安,兵力薄弱,袁宗第便同高皇后商議決定放棄南召,全軍前往西安,以期能助淮侯穩定西安局面,守住商洛糧道,逼迫清軍退兵。

然而當衆人到達富水堡時,卻有噩耗傳來,說是陛下於襄陽被牛氏父子出賣遇害身亡。

消息是在尚可喜軍中的顧君恩使人傳來的。

全軍頓時哭聲一片,袁宗第同張鼐更是悲痛欲絕,自小被李自成當親生兒子待的張鼐幾次醒來,幾次暈撅,當真是肝腸寸斷。

然高皇后卻是不落一淚,這位老闖王的女兒走到悲痛的衆人面前,厲聲斥道:“誰人無死?陛下之死乃是爲國家,死便死了!爾等都是追隨陛下多年的將士,豈能在這哭哭啼啼,如小兒女狀!皆於我打起精神,陛下之仇還要你們來報!”

沒有人比高皇后更心痛丈夫被害,可這位奇女子卻比任何一人都知道大順已經處在懸崖邊。此時必須有一個新的希望,新的目標來激勵將士重燃鬥志,否則丈夫的大仇何人能報,何時能報!

在高皇后的帶領下,兩萬餘痛失君王的大順將士由富水堡入商洛。富水堡守將是淮軍的營官鄭千乘,其一方面將堡中屯糧分給順軍,另一方面快馬向西安急報。

知道消息的陸四第一時間做出決定,由他親自前往商洛迎接高皇后一行。西安城則由妻子李翠微坐鎮,劉體純、趙忠義等輔佐。

差不多與陸四出西安同一時間,顧君恩自尚可喜軍中秘密返回,於商南追上高皇后一行,隨後與高皇后等一同在陸四的接引下抵達商州。

宴席之後,陸四便召孟喬芳、顧君恩夜談。

因爲用心傾聽顧君恩述說李自成遇害及阿濟格在襄陽的情況,本有尿意的陸四竟然沒了尿意。

“叭”的一聲,陸四一巴掌拍在大腿,將手掌攤在油燈下一看,也是吃驚,這巴掌竟是拍死三隻蚊子,且生前是個個飽餐過,害他掌心都粘了不少血。

“先生你繼續說。”

陸四扇動手中的蒲扇,五月的天,是真熱,扇子扇出來的都是暖風。見顧君恩同孟喬芳的茶碗都空了,又起身拎起茶壺爲二人斟滿,渾不在意他淮侯陸文宗已是這顧、孟二人名義及實質上的“主上”。

“現在看來,這尚可喜生性狡詐,此人就是反正來歸,都督將來也不能太過信他。”

顧君恩說完看向一邊的孟喬芳,“心亭兄久在滿洲那邊,對這智順王當比我還了解。”

孟喬芳點了點頭,以他對尚可喜的瞭解,此人現在就是在觀望。一日局面未分明,這位滿洲的智順王就一日不會動搖,哪怕都督威脅殺他尚部家眷。

“有意思,有意思。”

陸四連說兩個有意思,尚可喜真的有意思,這位智順王不愧有個“智”字,竟能以己之短搏他陸四之長。

很聰明,表面看陸四以尚部家眷威脅尚可喜反正,尚可喜卻吃準淮軍方面要他反正的迫切之意,所以他哪怕現在不反正,但只要沒有表示出堅絕跟隨滿洲人的意思,他及他部下的家眷反而會安全。

因爲一旦淮軍方面真的殺害尚部家眷,就等於逼着尚部那幾千漢軍與淮軍徹底爲敵,所謂不死不休。

不到最後,淮軍方面不可能動手的。

顧君恩道:“想要讓尚可喜反正,就得讓局勢明朗。”

“先生的意思是?”陸四問道。

“阿濟格部清軍主力追到襄陽去了,這是上天給侯爺千載難逢的機會...”顧君恩認爲應當趁清軍主力在襄陽未及北返的當頭,趕緊調兵封堵。

可設兩道防線,一是於南陽、襄陽交界。

二是於伏牛山區。

陸四認真聽着,將阿濟格堵在荊襄地區不使其北歸,等於斬了多爾袞兩條腿,問題是他現在沒有兵馬可以派往設防截堵。

“襄陽一地不足以支應阿濟格大軍,其若想北歸則必須有糧草可食,如此必先攻打荊州等地搶掠糧食...”

孟喬芳判斷阿濟格北歸的時間至少還要拖兩個月,因爲清軍無糧。但那樣一來,清軍肯定會同明軍交戰,而湖北明軍是左良玉部,這些連順軍都打不過的明軍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

“如此不是更好?”

顧君恩捋須道:“阿濟格無糧北歸必拿明軍開刀,如此明清定然無法聯手,縱是左良玉部望風而逃,將湖廣精華盡予清軍,對我軍反而極爲有利。”

“這?”

孟喬芳有些不解,清軍在湖北打的越順,怎麼就對這邊有利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一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