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

李自成有點悲哀。

倚重的三大謀士,牛金星降清,宋獻策降清,這個顧君恩歷史上是隨李過荊州之戰後心灰意冷歸隱山野。

而這三人,論對大順政權影響最深的,還是顧君恩。

李自成於襄陽建立新順政權後,有三個戰略方案供李自成選擇。

一是牛金星的“先取河北,直走京師”的方案。

二是楊永裕提出的“先取江南,斷明朝漕運,再事北伐”的方案。

三便是顧君恩的先取關中策略。

顧反對楊永裕的理由是“先據留京,勢居下流,難濟大事,其策失之緩。”

反對牛金星的理由則是“直搗京師,萬一不勝,退無所歸,其策失之急。”

顧認爲“關中之地,爲元帥桑梓之地,建國立功,旁略三邊,資其兵力,進取山西,後向京師,進退有餘,方爲全策。”

最後李自成採納了顧君恩的策略,可惜這個方案雖好,但設計者顧君恩從頭到尾都沒有考慮關外滿清方面,而清軍已經數次入寇,最後兩次更是以圍魏救趙的手段“救援”闖軍,從而使明朝徹底被農民起義放乾鮮血,由此可見滿清決策者的戰略眼光有多強大。

因此,大順軍真的攻打北京,關外滿清豈會坐視不理,任由新興的大順取代腐朽的明朝,成爲滿清的勁敵?

要知道清軍入關,表面上是吳三桂引東虜,是一次意外,實際根本早有預謀。

所以,顧君恩這個謀士的眼光還是差了些。

從後來人角度看,陸四也不欣賞牛金星的策略,這個方案過於冒險。反而楊永裕的方案倒是不錯,顧君恩認爲楊的方案過於緩慢,然後此時北方完全依賴南方的漕運,可見中國的經濟重心徹底轉向南富饒的長江中下游,若李自成率大軍渡江攻取江南,有千萬錢糧爲資,有數千萬人口爲根據,怎麼也比殘破的關中更有利於順軍的發展。

要知道大順的敗亡除了李自成的戰略失誤外,與其大肆宣傳闖王來了不納糧有極大關係。

“三年免徵”是能收取民心,可免徵之後幾十萬順軍吃什麼喝什麼,最後只能追贓助餉,從而弄得北方地主士紳紛紛叛亂,京畿站不住,山西站不住,一路退,最後落得皇帝被圍,順軍分崩離析,地盤幾乎沒有,倒是大順名義上的臣屬淮軍坐擁二省之地。

若李自成納了楊永裕的策略,明朝滅亡是肯定的,因爲沒有人再給崇禎輸血。

有江南半壁爲基,李自成也不可能一戰就失了本錢,滿清也一定不會如現在這般順利。

不過這個楊永裕也是下落不明,不知道是死在亂軍中,還是也歸隱了。

顧君恩給李自成的方案是不全面,但眼光也算是這個時代的一流了。

“我倒是想降清,可我怕那滿洲人會與本侯算那萬顆人頭的賬。”

降清這個念頭,陸四直接排除,想都不想,真要降的話,當初和洪承疇扯屁時弄個平南王,玩玩滿洲公主不挺好,何必打生打死,光着膀子扛大刀,又喝酒來又撒尿。

“降明?”

陸四冷笑一聲,“我十萬大兵怕叫他朱皇帝覺都睡不安穩,怎麼降?”

潞王那個天子是他陸四一手扶立,陸四肯跪下稱臣,怕潞王都不敢站着受。

“淮侯是要自立?”

顧君恩身子前傾,眼神之中有些許期待。

陸四正了正頭上的斗笠,道:“陛下尚在,又嫁女於本侯,本侯如何自立?”

顧君恩則道:“陛下若不在呢?”

陸四知道這位李自成謀士的心思,要是袁宗第也在,他倒認爲這是順軍將領在爲將來籌劃,可獨一個顧君恩,還是悄悄的過來,這位侍郎不是想換門面纔有鬼。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陸四直接挑明。

顧君恩聽後精神一振,繼而默不作聲向陸四作揖一拜,方道:“以淮侯之兵力,成小霸可以,卻不能成王業。欲成王業,淮侯須收取李、高所部十萬將士,有這十萬將士,再有淮侯本部,則王業必成!”

顧君恩少說了一句,還有他這決心換門面的謀士相助。

陸四眉頭一挑:“如何收取?”

顧君恩吐出二字:“大義!”

“陛下尚在,我有何大義能取大順官兵?”

李自成就是繞不過去的坎,有李自成,陸四就是跪着去舔李過、高一功他們,這幫人也不可能跟他幹。所以,他感覺顧君恩有點脫褲子放屁。

顧君恩卻不語了,但臉上神情分明是在告訴陸四,他有辦法。

陸四心中一動,拱手作輯向顧君恩一拜,誠懇道:“先生有何策略教我?”

顧君恩也不避,坦然受了這一拜,爾後竟道:“只要使滿洲人知道淮侯意欲何爲便可。”

“什麼意思?”陸四不解。

顧君恩接下來說的讓陸四着實吃了一驚,因爲這傢伙竟然想讓清軍知道有支順軍要斷商洛糧道。

“新野城破之時,陛下必會使義侯李雙喜護送皇后突圍,屆時淮侯只需帶兵接應皇后便可。”

顧君恩臉色平靜,絲毫不提李自成。

陸四更是驚詫,心道你勸我不要老丈人,把丈母孃弄給我做什麼?

“陛下玉璽向由皇后娘娘保管,淮侯如今兵強馬壯,據有二省之地,又是大順駙馬,若能救出皇后,大義便在淮侯之手,屆時以皇后之名傳令李過、高一功率部東進,這十萬將士就是淮侯的了。”

顧君恩將他的方略全盤托出。

陸四沒吭聲,許久才道:“陛下就算殉國,大順的皇帝寶座也輪不到我這個女婿。”

顧君恩卻道:“當年陛下殺羅汝才,殺袁時中,軍中不曾有疑議,只要淮侯善待皇后與公主,大順官兵必定效忠淮侯。”

陸四沉默,顧君恩的話歸結起來就是無毒不丈夫。

“收得李、高所部後,淮侯當速下江南,北方殘破,百姓十不存一,滿清難以持久,時日稍長便陷入崇禎局面。屆時淮侯於江南經營兩三年便可率師北伐,以現那明太祖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之榮光。”

陸四愣了下,這不是楊永裕的方案麼?

你顧君恩當老子真是泥腿子,沒讀過書?

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二百零七章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