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

“我聽那道人說,這王靈官名叫王善,本是薩真人薩守堅弟子,其在湘陰城隍廟當需隍時不知何故提罪了薩真人,結果被薩真人一惱之下轟雷致電,焚燬了城隍廟,這才四處雲遊...玉帝欣賞王靈官疾惡如仇,敢作敢當,便封他爲豁洛元帥,賜金印掌監察之職,後被道家尊爲護法神。”

城中靈官殿內,高皇后陪着丈夫李自成一起坐在王靈官神像前,卻不是向這位道家護法神祈禱什麼,夫妻二人就是同百姓兩口子般坐着,時不時說些話。

“這道教也是我大順的國教,我還封那宋獻策做咱大順的開國大軍師,不想這人...”

李自成微微搖頭,起初田見秀他們說宋獻策降了韃子他還不信,直到前天在城上親眼看到宋獻策同韃子站在一起,這纔信了,當時真的是極度失望。心情大概就同崇禎聽說洪承疇沒殉國反而降了滿洲韃子差不多。

高皇后將裝好菸葉的煙槍遞在丈夫手中,道:“怪人家宋軍師做什麼?樹倒猢猻散,這道理你又不是不明白。再說自打你從北京退出來,有多少臣子背叛了你?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吧?這麼多人,又何必介意人家宋軍師一個,他要不降的話,滿洲人能饒過他這大順大軍師?”

“我沒怪宋獻策,就是覺得他不該降的這麼快,我這不是還沒死麼。”李自成苦笑一聲。

“你沒死,人家降了才能保命,你要死了,人家降了還有什麼作用。算了,別去想了,再想你就一夜白頭,跟那伍子胥一樣了。”

高皇后比夫君想得開。

“伍子胥一夜白頭,總是過了那昭關,朕若是白了頭也能過此關,那寧可全白了。”

說到這,李自成忍不住長嘆一聲,拉住高皇后的手道:“桂英,兩年不到,朕的大順就跟蓋起的樓房似的一夜就塌了,文官們跑的跑,散的散,降的降,武將們也是各自打算,那王得仁和王體中朕待他們不薄,誰曾想這兩狗賊...唉,不過兩年,兩年,桂英,就這短短的兩年呀,朕到底是錯在哪裡!……”

李自成的眼中竟泛出淚水來。

高皇后瞧着也是難受,嘆口氣道:“他們說你錯在不應該放棄山西,放棄西安,可照我這個做妻子的說,你最大的錯是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

李自成愣了下,一邊用袖子抹去淚水,一邊拿起煙槍“吧嗒”抽了兩口,卻咳了起來。

“還是別抽了吧,”

高皇后將煙槍拿到一邊,“你說田見秀婦人之仁害得咱們被韃子追着跑,可我瞧你這永昌皇帝是婦人之仁在先,纔有今日被困之局面。”

“這是說的什麼話?”

李自成實在不解自己何時有過婦人之仁。

高皇后“唉”了一聲,道:“你李自成是泥腿子窮百姓造明朝的反,跟着你的人也都是窮苦百姓,那些明朝的官紳還有地主都是你的敵人,可你最後怎麼就信了那幫明朝的降官降將?你要是同在北京一樣狠生對付那幫明朝的官,把姜瓖、白廣恩、唐通那幫降將都殺了,把那幫欺壓咱們百姓的地主都殺了,就信咱窮苦人出身的老兄弟們,咱們會丟掉山西?山西沒丟,他韃子能打咱們的老家?逼得你連西安都不要?”

李自成若有所思,卻不怎麼認同高皇后的意思,他搖頭道:“你不懂,當初我要不納這幫降將降官,這些人一定會拼死與我爲敵,那北京城怎麼會輕鬆拿下呢。”

“你這麼急着拿下北京幹什麼?他崇禎手裡沒兵沒將,沒錢沒糧,空守着一座京師有什麼用?你一步步來,跟從前一樣,打下一塊地盤就把那幫明朝的貪官污吏連同鄉間的土豪劣紳全殺了,這些地盤怎麼會輕易叫人顛覆,讓你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難道百姓會造你李闖王的反?”高皇后真是痛心。

李自成久久無言,半響方嘆道:“已經錯了還能怎麼辦,或許,這就是命吧。”

見丈夫氣餒灰心,一點也沒有當年的鬥志,高皇后忙道:“你也別喪氣,咱們還有不少糧食,只要你這個皇帝不灰心,總能守一段日子。我兄弟同你侄子還有好幾萬兵馬,他們要是能趕到的話,韃子說不定就解圍了。”

李自成卻搖搖頭,落寞道:“桂英,兵法上說三軍不可奪氣。幾年前南原大戰,朕敗得很慘,突出重圍後身邊只剩下十幾個人。可那次朕雖然敗了卻沒叫明朝嚇住,心裡也不服這口氣,結果沒多久就東山再起...可這次,不瞞你說,朕真的累了...桂英,朕現在最想的是找個山野無人知曉的地方隱居,下半輩子種種地,打打獵,甚至釣釣魚,做個悠閒的老農。”

“你怎麼能這樣想?”高皇后驚住。

李自成沒有回答,卻問她:“那枚印呢?”

高皇后道:“我收着呢。”

李自成說的那枚印是他於西安登基時刻的玉璽,上面是“既壽永昌”四個大字。

自傳國玉璽下落不明後,明朝皇帝自己刻印,前後多達二十四枚之多,不過這些玉璽連同崇禎生前使用的大印都沒有在宮中被發現。

有人說這些玉璽在城破之後被太監私自偷走,也有人說被崇禎給了三個兒子,但李自成卻沒有在崇禎三子那裡尋到玉璽。

李自成的這枚玉璽上刻的是“既壽永昌”四字,其年號“永昌”也是源於此。

“你問這個做什麼?”

高皇后心中沒來由的蒙上陰影,覺得丈夫似在交待後事。

果然,李自成竟說:“萬一守不住,我讓雙喜保着你衝出去。你若能見到你兄弟和過兒,就把朕的大印給過兒,讓他替朕報仇。”

高夫人怔住,許久方道:“你侄兒未必想要你這大印。”

李自成沉默,侄子李過的心性他這個做叔父的豈能不瞭解,根本無意皇位。

“你告訴過兒,他要不當皇帝也行,但千萬不能投降滿洲人。朕沒能擋住這些韃子,百姓一定罵我李自成禍國,過兒若再降了韃子,我李家世世代代就要被罵得不能翻身了。那樣,我可沒臉見祖宗。”

李自成說完,悽慘一笑。

“百姓不會罵你,你李自成永遠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大英雄!因爲,是你李自成帶着他們反抗不公,是你李自成讓他們不做家中餓死的孤魂野鬼,是你李自成告訴百姓活不下去起來殺官造反沒有錯!”

高皇后凝視着丈夫,“哪怕你敗了,死了,我相信後世子孫在遇到不公的時候,一定會想起你。”

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六百零二章 大順也有八旗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們辦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