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

淮軍現在很缺錢,相當缺錢。

爲了解決缺錢這個迫在眉睫的大事,陸四年都沒過安穩。

除夕是在濟寧過的,呆了兩天就南下徐州。途中還不斷停留視察當地的屯田及民生恢復事項。

正月初十,一路走走看看了幾天的陸四抵達徐州。

進城之後,便同準備前往濟南出任山東節度使的侄子廣遠吃了頓飯。

這頓飯吃的很長,足足吃了兩個多時辰。

就叔侄倆在,沒有旁人,因此沒有人知道陸四到底同侄子說了些什麼。

第二天,廣遠就帶人出發前往濟南,陸四沒有去送,而是去往單縣視察當地的民生恢復工作。

徐州位於山東和淮揚的中間,承北啓南,是山東戰區的後盾,淮揚的前哨,因此徐州的穩定對於抗清大業至關重要。

一個地方的穩定,只看一個指標。

那就是老百姓有沒有田種,有沒有糧食收成。

有了吃的,地方就會穩定。穩定了,才能提供淮軍抗清所需的人力和物力。

那麼多百姓追隨李自成、張獻忠他們造明朝的反,就是因爲沒有吃的。

徐州的人口統計數據早在去年十二月就已經被統計出來,情況比山東要好,各州縣包括山東南逃的難民竟有140餘萬人,比山東全省人口的一半還多一些。

算上淮安的560萬人口,揚州的658萬人口,如此淮軍實際控制區的總人口多達1500萬人。(淮揚人口數據採納萬曆三十一年二府地方誌數據,有所出入,但不會太大。)

1500萬人,放在陸四前世的江蘇一省,不過是總人口的六七分之一,擱現在,卻也是實力雄厚了。

滿清治下的山西、北直、遼東、陝西及河南部分地區加起來,恐怕人口也沒有這麼多。

不過比起南都的弘光政權又差得遠了,畢竟單是江南一地就有兩千餘萬人口。

人口實力雄厚,給了陸四繼續打下去的底氣。

但前提是必須將治下人口有效轉換爲生產力,有了生產力才能進一步轉換爲錢糧物資。

山東戰區的設立實際就是給淮安、揚州、徐州三州之地提供一個安全的保障。

有山東戰區數萬淮軍將士於北線死頂清軍,三州纔可以安心發展民生及經濟。

將農民動員起來最有效的手段自然是組織。

在單縣,陸四對隨行的官員強調一定要將農民組織起來,稱只有農民得到了組織,淮軍纔能有堅強的後盾。

給濟南府尹武愫的命令只有一個,就是徐州必須學淮揚地區,打破地方原有宗族制,讓“皇權”下鄉到村,整合實際控制區內所有的人力和物資,做到只要一道命令,徐州所轄各州縣的人力、物力就能快速動員。

“我們的武器並不比清軍強,我們的兵馬也不比清軍多,我們的地盤也不比清軍大,但是隻要我們的動員力度比他們強,動員百姓的速度比他們快,我們就能贏!”

“不要怕百姓們不願意支持我們,只要我們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我們能帶給他們的好處更多,那便不存在不肯支持!這個好處要能看得見,摸得到!”

什麼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好處?

土地和薄賦。

徐州境內由於阿巴泰清軍入寇及劉澤清同董學禮的拉踞,人口損失很大,不過人口的損失必然導致土地的“多餘”。

陸廣遠出任淮揚徐三州節度使後,便開始組織對徐州境內土地的重新丈量和分配,期間以通匪罪名打擊了一些地方豪強,使得絕大多數徐州百姓都能分到自己的土地。

其後武愫進一步完善,至陸四回徐州前,所轄各州縣的耕種都較去年得到了極大恢復。

另外,有三千餘名淮軍傷員從山東撤下轉入徐州,充任各縣、鄉、村的公所衙門人員,使得淮軍對地方的掌控得到加強。

薄賦大意同淮揚地區實行的稅收政策一樣,就是通過在鄉村設立公所制度,將原先地主士紳、衙役代收這一環節去除,從而使農民得到相對的實惠。

“各縣境內所有土地都要重新造冊換契,對於個別耕地緊張的地方,原先的地契超過百畝的都要重新丈量審覈,對於那些支持我們的地主,我們可以給其一定的贖金將多出來的土地贖回,分給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耕種,從前附庸在土地上的人身租佃關係也一律解除,對於不肯支持我們的人,就將他們從肉體上予以消滅。”

“不要怕殺人,如果殺一些人可以讓我們獲得百姓的支持,那便要殺,狠狠的殺!”

亂世用重典,確保徐州穩定,陸四自然要放權。

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讓百姓種地只是解決辦法的一種,同時也要大力發展副業,將因爲戰亂而倒退的商業發展起來。

陸四鼓勵官員們去恢復停擺的廟會、市集、對小商小販採取免稅政策,從而能讓徐州的民間商業再次起來。

同時弄了一個計劃表,就是分別于徐州靠近運河,交通便利的地方設立淮軍的後勤工廠。

如被服廠,鞋帽廠等等,這樣可以通過淮軍對軍需的採購帶動當地百姓就業,還可以刺激當地種植淮軍需要的棉花等軍需物資。

此外還有兵工項目,如鐵廠等。

陸四又令淮安府、揚州府將境內南逃的山東及徐州難民勸返,他估計這兩部分難民人數不少,畢竟北方一有動亂,百姓第一想法就是往南邊逃。

大體思路有“計劃經濟”的影子,陸四也不管徐州府尹武愫能夠理解多少,先做起來。

正規手段之餘,歪門邪道陸四也要使用,是謂奇正相輔。

比如淮安那邊的以糧換官,

即借鑑明朝“捐慄納監”的辦法,允許百姓通過捐糧獲得府縣鄉地方政權的職位;如果不想當“官”,則根據出借糧食多少額定多少利息,是謂“借糧條”。

引進淮揚商人前來徐州恢復商業流轉也是十分必要的,淮安那邊鄭標已經開始對運河的疏通,以確保揚州段運河至山東濟寧的全線暢通。

同明朝一樣,淮軍對運河同樣依賴,如果運河能夠全線暢通,等若人體內的血管,將淮軍治下的1500萬人口緊密串連起來,如此商業自然會得到恢復。

在從徐州府尹武愫手中“刀下留人”後,陸四便尋思應該去見一見他的“對象”常寧了,海州那邊卻傳來消息,說有倭人雜賀黨大名至海州聲稱可借兵助中國驅逐韃虜。

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閣部又犯病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二百章 打爆都督的莊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