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

西線還是崩了。

陸四有西線不順利的思想準備,畢竟清廷放在西線的是阿濟格同多鐸的兩支主力,但崩的一點水花也沒有,卻讓陸四有點始料未及。

北京詔告天下說於潼關殲滅六十萬順軍,這肯定是多爾袞在吹牛逼,或者說是多爾袞在打戰略宣傳戰,因爲把李自成的所有家底湊起來也不可能有六十萬順軍。

真有六十萬大軍,這大好河山也輪不到愛新覺羅來坐。

一役殲敵六十萬,聽上去是很壯威風的,蒙古各盟、朝鮮那邊聽到再懷疑數字,也得豎大拇指誇一聲大滿洲,真英雄。

此役的宣傳對於滿清穩定山西、陝西、京畿、北直肯定是大有好處的,同淮軍現在大力宣傳馬頰河之戰是異曲同工。

不過一個是實打實,一個是可着勁的吹。

李自成到底是吃了什麼瘋藥放棄西安?

陸四想不通,從全局來看,阿濟格雖然出奇兵於塞外包抄陝北,但有高一功、李過在榆林死守,阿濟格也不可能把主力盡數撲向西安。

想要“蛙跳”的前提是高、李是死豬,可高、李這支順軍集團可是很具有活力的,日後堅持十七年的忠貞營也是以高、李集團爲基礎發展的。

不敢說高一功和李過能牽制阿濟格全部,牽制其兩三萬人是沒有問題的,如此阿濟格能用於西安之戰的兵馬最多不過五六萬。

河南戰局整體也是順(淮)佔了上風,就算多鐸拿下潼關,只要河南順軍能夠及時北進,多鐸這一部於陝西會戰也不可能全力以赴。

所以,丟了潼關,並不影響西安防禦。

陸四對清軍實力有個大概的估計,對順軍同樣也有個底,他判斷李自成在陝西的兵馬應該還有十萬人左右。

如此,進行一場西安防禦戰,並同時調動寧夏、甘肅、河南、荊襄、河南順軍配合戰役,鹿死誰手沒有五五開,也得有個四六。

雙方差距並不大。

可李自成卻直接不守,將他大順真正的首都西安給放棄了,這絕對是件讓人捉摸不透的事。

西安對於順軍而言,就相當於淮安對於淮軍。

老巢!

這一跑,對北方戰局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除了讓陝西崩盤外,也會讓甘肅、寧夏跟着崩盤,繼而便是李自成再一次如流寇般被阿濟格死咬不放,連喘息都不得了。

對於淮軍這邊,就是陸四寄予厚望的懷慶大反攻的效果大打折扣。

爲了配合這次河南順軍的反攻,陸四可是讓張國柱的第五鎮竭力配合的,如果不是多鐸派出蒙八旗增援衛輝府城,謝金生指揮的淮軍甚至能拿下衛輝城。

淮軍在山東對豪格集團的圍殲某種程度上也是配合這次河南的局部反攻,陸四原本是想順軍奪取懷慶後便令第五鎮、第六鎮共同用兵彰德,攆走滿清任命的河南巡撫羅繡錦,這樣即便淮軍佔據的河南地盤仍就不大,卻可以讓河南成爲一個緩衝區。

現在好了,張國柱急報順軍大將王體中全線退兵,董學禮同河南節度使呂弼周也受到潼關被攻破、李自成放棄西安的影響全線收縮,河南境內那些原本在觀望的土寇和明軍殘餘力量大多動搖降清。

相當於一夜之間,河南迴到了“解放前”。

李自成撤離西安後,清軍肯定會追擊,但不可能把兩支大軍都用於追擊李自成,所以八成多鐸要重新進入河南。

要是河南再崩下去,山東就是脣亡齒寒。

沒辦法了,陸四隻能亡羊補牢,下令高傑的第六鎮攻入北直隸地區。

“告訴高傑、李成棟、胡茂楨諸將,第六鎮於北直不以攻城掠地爲目標,以破壞爲目的。能燒就燒,能毀就毀。”

陸四知道這個命令一旦被高傑部執行,對北直地區的百姓無疑是個災難,因爲高傑部一旦鬆開勒在他們脖子上的繮繩,這幫人恐怕連屠城都幹得出來。

但他真顧不上了。

他必須盡一切手段打擊清軍在北直地區的戰爭動員潛力。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1645年,局面對滿清極度有利。

“傳令高進,不管他用什麼手段,花多少銀子,我要北直、河南、京畿降清的漢官夜裡不敢睡覺。”

陸四頒懸賞令,鼓勵燕趙好漢踊躍刺殺清廷任命的州縣地方官員,並將爲滿洲人效命的漢族官員、百姓定等處置。

人分三六九等,這漢奸自然也應該分等級區別對待。

陸四認爲應當客觀看待那些爲滿洲效命的漢人,他們當中有主動賣身的,也有被迫效命的,而滿清雖是建立在以滿州人爲主的旗人階層之上,但支撐這個國家的卻是數目比他們大得多的漢人。

因此不能一昧的將爲滿洲服務的漢人視爲漢奸,有的人是必殺的,有的人則不必殺,還有些人則可以給他們戴罪立功的機會,如此,才能瓦解滿清統治的基礎。

陸四提出漢奸九品制的說法。

一品漢奸指在在努爾哈赤起兵時就投降金軍的明軍將領,如佟養性、李永芳等人,在清官職爲三等昂邦章京以上。

二品漢奸指爲滿清出謀劃策的漢人讀書人,官拜大學士的。如范文程、鮑承先及寧完我、洪承疇等人。

三品漢奸指漢軍八旗將領,如孫得功、金礪、祖可法、張存仁等。

四品漢奸指綠營以及北京降清的官紳,這些人只要是在滿清六部,滿蒙衙門、地方衙門效命的,不問投降時間,不問官階,一律定爲四品。

五品漢奸指爲清廷服務的漢人細作,及各衙門充任筆貼式的漢人。

六品漢奸指爲清軍提供戰略物資的商人。

七品漢奸指在八旗旗莊擔任莊頭的漢人,或爲滿州戈什哈的漢人。

八品漢奸爲清軍打造軍器、鑄造火炮的工匠。

九品漢奸則指在漢八旗或綠營的普通士兵。

陸四希望通過對這些爲滿洲人效命的漢奸定品,並定下相應賞格,提高燕趙好漢刺殺的積極性,同時在北方形成一股“恐怖”氛圍,一種漢奸人人自危的白色氛圍。

自古以來,刺殺都是小道,擺不上大堂,也絕非王者手段,陸四行此極端手段,也是真急了。

“鋤奸!”

陸四親自定性。

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