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

“當年阿瑪身邊的高學士曾對阿瑪說過,明朝人皆知我國怕豆子,所以要提防他們用出痘之人傳染我軍...”

“多爾袞七月令我領軍南下時,我便曾說過未到冬季不可輕易南下動兵,我本人也尚未出過痘,多爾袞叫我這未出痘之人領軍,分明就是想要害死我!可京中有誰聽我的?就是你們也勸我要隱忍,現在好了,軍中生痘,治都沒法治,怎麼辦?”

豪格沒有染痘,他所說的高學士是在明天啓二年,同范文程等一起應召入文館贊畫機要的漢人高鴻中。

高認爲滿洲人一直居於關外寒冷之地,一般不生痘疹,但進入中原之後一旦染上痘症,極少能倖免於難。

而豆子通常在夏季流行,冬季很少傳染,故高建議若對中國關內用兵,應當選在冬季。如果萬不得已要在夏季出征,就必須派出一些出過痘的將士。

皇太極採納了高鴻中的建議,其後數次入關寇掠明朝都選在冬季。如迫不得已夏季用兵,所派將領大多也是出過痘的,以此避免痘症對滿洲用兵的影響。

幾年前多爾袞率師入關時,皇太極領滿洲將校送行,結果多鐸因爲害怕出痘不敢送行,爲此還被皇太極很生責罵了一通。

按理說,有豆子這一對滿洲極爲不利的病症在,多爾袞不應該強迫沒有出過豆子的豪格南下,可這位攝政王還是強迫侄子領軍。

所以豪格的埋怨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多爾袞的強硬逼得剛剛重獲自由的豪格不得不領軍出征。

沒有人替豪格說話,這讓本應該繼承大清皇位的豪格自是難以嚥下這口氣。

南下之後,豪格於軍中其實也做了很多防疫的準備,只是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痘役,眼看這麼多滿洲將士於痘疫中苦苦掙扎,豪格那心真是如刀絞般。

因爲這些正藍旗的滿洲將士是他旗主最忠實的追隨者,每死一個,都意味着他這個旗主的實力被削弱一分。

而且,沒有補充。

到底是怎麼生的痘疫,議政大臣機賽時等人詳細調查過,最後猜測可能是淮賊故意將豆子病疫傳播。

證據是一開始生痘的幾個滿洲將士都是受了淮賊箭傷,在此之前清軍無論滿洲還是漢軍都沒有出過豆子。

但究竟是淮賊故意傳播,還是自然生出的豆子,於此時也都不重要了。豪格現在要做的是馬上撤軍,要不然痘疫繼續蔓延下去,他這個未出過痘的肅王恐怕也難逃一劫。

可是,怎麼撤?

“若退兵,我就算不被豆子害死,也要被多爾袞害死!”

豪格臉色鐵青,這位肅王現在就如被架在熱鍋上的螞蟻,是進不得,退不得。

十號強攻濟南的失利已經註定清軍不可能再進行類似的強攻,再來一次就算能拿下濟南,清軍也不過是從一個絕地換到另一個絕地而矣。

機賽時、希爾艮、碩兌等正藍旗的滿洲將校們也知道主子就此班師的下場,所以哪怕他們心裡都想趕緊班師撤回北京,也不敢說出真實想法。

甲喇章京碩兌的辮子沒了,卻是前些日子在濟南城中被淮賊的大火燒掉了,碩兌可以說是僥倖撿回一條命來,要不是跑得快,很可能就葬身火海了。

恭順王孔有德的部將孫龍更是被那場大火燒壞了半邊臉,到現在臉上還敷着藥呢。

重重壓力之下,豪格讓機賽時同淮賊談,可是談來談去雙方除了知道彼此都不可能打下去外,根本沒有進展。

守住濟南城的淮賊開出的條件已然非豪格能答應的,這位肅王實際上除了嫁出女兒外,根本做不了任何主。

不說山東、河南兩省的歸屬,就是淮賊提出的千萬兩白銀,豪格也給不了。

大清的實權掌控在他叔叔多爾袞手裡,沒有多爾袞首可,豪格就是答應,也沒錢給。

洪承疇和張存仁幾次請求肅王撤軍,二人都認爲大軍已經沒有在濟南堅城下繼續圍困的道理,並且洪承疇已經將濟南攻城失利奏稟了北京。

這是洪承疇的權力,他雖然是漢官,可卻有便宜行事的特權。

北京的多爾袞在知道豪格沒能拿下濟南,並且軍中生疫後,卻沒有給豪格是否可以撤軍的“指示”。

或許這位叔父是擔心豪格的班師會將天花病毒傳染給在京八旗將士,又或許是想侄子能夠死於這次爆發的痘疫之中。

洪承疇還是竭力向濟南供應軍糧,但是撤軍還是不撤軍,這位招撫南方總督大學士也沒能給太宗長子一個可靠的參考。

痘疫已經控制不了。

張存仁在給肅王的秘信中指出唯一可以阻止痘疫蔓延的辦法,就是將染疫的士兵全部誅殺,並焚燬屍體。

豪格做不了。

如果他下令將染疫的士兵盡數殺死焚屍,他這個太宗長子在八旗之中就將徹底被孤立,沒有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

二十四日,淮賊的使者賈漢復向肅王亮出最後的底牌,如果和談不能達成共識,淮軍可以允許肅王班師,但孔有德部必須留下。

豪格可以理解淮軍爲何視孔有德部爲眼中釘,因爲孔部不僅僅是淮賊眼中的“漢奸”,更因爲他們的存在可以讓清軍不費吹灰之力炸塌城牆。

只是,豪格不可能拋棄孔有德部。

二十七日,經過三天的反覆權衡,豪格決定撤軍,先撤到德州再說。當天,清軍就開始拔營放棄對濟南的進攻,陸續北撤。

清軍的撤軍一開始還是很順利的,二十九日真滿漢軍連同民夫阿哈將近兩萬人就撤到了距離濟南僅幾十裡的齊河縣城。

濟南城中的淮軍沒有尾隨追擊。

但是,此後清軍的北撤之路就變得無比艱辛。

在確認豪格沒有“拋棄”孔有德的打算後,淮軍都督陸四下令執行對清軍的封堵計劃。

禹城、平原等地先後遭到淮軍騎兵襲擊,伴隨襲擊的同時,一些清軍北撤的必經道路被淮軍的“工兵”使用鐵鍬挖毀。

北京方面,此時卻完全顧不上山東豪格集團了,因爲順軍在九月下旬分別在山西、河南發起反攻。

九月二十七日,順軍進犯河南濟源縣城,懷慶總兵金玉和率部前去救援,到達之後縣城已經淪陷。

金玉和在荒野紮營,夜半順軍發起襲擊,金玉和率部力戰,中流矢而亡。

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四百五十四章 智順王的心思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