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

不算陸四自己這個文宗,淮軍中高級將領中識字的就三個人。

其中兩個是福建人黃昭和楊祥,這兩位不僅識字,還通曉外語,一口地道的日本島津薩摩腔。

黃昭是鐵甲衛統帥,楊祥是第二旅的標統,同小袁營出身的程思華、金聲桓部出身的孫武進一樣,屬於淮軍高級將領中的“外來戶”。

另外一位是曹元,他和趙忠義一起指揮騎兵旅,因陸四對騎兵的高度重視,所以給這二位淮軍僅有的“騎將”苗子授的是旅帥軍銜,算是高級將領。

其餘如夏大軍、左潘安、徐和尚、謝金生等都是大字不識,但基本上能把自己名字寫出來,而那鎮守通泰的賣油郎和沈瞎子直接連名字都不會寫,以致通泰方面送過來的文報都是那個投降的前明通州知州袁大仁寫的,落款是五個圓圈。

兩個圈代表程霖,三個圈代表沈大富(沈瞎子全名)。

兩人之間又爲了加以區分,程霖的圈飽滿一些,沈瞎子的苗條一些。

高級將領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下面的可想而知是個什麼情況了。

陸四都沒心情做個“普查”,因爲他知道肯定慘不忍睹。

倒是收編的明朝降將識字率挺高,如那史德威的中軍蔡一清,四川遊擊劉興等人都識字。

李棲鳳和胡尚友這兩個沒有帶兵的降將也識字,並且前者據說還是個秀才出身。

除此外,扒不出來了。

不識字,怎麼看軍令,怎麼讀旗號,怎麼知進退。

除了旗牌兵人工口語傳令外,陸四想到的就是這好看的煙花了。

也沒搞那麼複雜,目前就定了“穩住別動”和“一起上”這兩個煙花令。

事實證明這套簡單的戰場訊號體系是站得住腳的,比派人傳令還要快捷有效。

要知道戰場人數一旦上萬,那就不是集中在一塊,炸喝一嗓子個個曉得了,而是最少都要拉出幾裡地的。並且因爲距離遠近原因,命令的及時性也無法做到,好比陸四下令全軍攻擊,但等到命令傳達完畢後,肯定會出現有的已經行動,有的則剛剛纔曉得的狀況。

如此一來,有什麼比在半空中炸響的煙花更一目瞭然,並且第一時間就能做到全軍動作的一致。

“一起上”的命令很快就被各部接收並迅速被執行。

“弟兄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願意學習文化但不肯識字的徐和尚喊完陳不平給他總結的那句口號後,將自個大刀朝前一指,兩腿一夾催動麾下的騾子帶頭向着被己方炮火打得東倒西歪的明軍衝了上去。

徐和尚的部下們也是士氣高昂,吃都督喝都督,關鍵時候不賣命怎麼對得起都督!

發現徐和尚的第二旅比自家第一旅快了一步後,夏大軍不佩服了,提刀就朝前衝去。

他不敢騎騾子,因爲覺得雙腳不着地是個危險的事,萬一騾子發起瘋把他顛下來就得不償失了。

謝金生那邊肯定也不會落後,先是活動下十個手指頭,“叭叭”的響指不斷,這是他以前彈棉花時養成的習慣。

準備工作過後,進攻的手勢便落下了。

“出戰,記功!”

已經升爲第三旅營官的原明南都內守備標兵把總曹彥虎看到旅帥手勢,大刀一揮帶頭衝鋒,不是硬着頭皮,而是心甘情願要賣命。

這年頭,在哪當兵能比得上在淮軍呢!

“殺!”

第一鎮上萬將士從東西長達三四里的戰場上如潮水一般嚮明軍涌去,光聲勢就嚇得那些被淮軍炮火收割一片的明軍生了懼意。

“舅舅,讓我去殺幾個賊兵吧!”

十六歲的李延宗叫大軍衝鋒的架勢弄得很是激動,提着手中的紅櫻槍躍躍欲試。

“小心些!”

陸四就喜歡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當下讓齊寶領一隊旗牌兵隨外甥上陣。

其餘旗牌隊和鐵甲衛根本沒動,因爲這兩支兵馬是陸四的拳頭力量,也是淮軍的總預備隊,非到決生死分勝負的關鍵時候他是絕不會輕易出動的。

不管打什麼仗,手頭一定要有預備隊,這是陸四前世某位常打神仙仗的將領給陸四的教誨。

勝負,其實已經分出。

被淮軍炮火打得丟盔棄甲、伏屍一片的明軍根本不可能在淮軍的總攻勢前做到拼死一擊,絕地求生。

遍地身上都在流血的屍體嚇的明軍中一些不久前還是農民的夫子膽都破了,再看前方黑壓壓衝過來的淮軍,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呼號快跑就直接轉身往後方潰逃了。

爭先恐後的潰逃中,不少明軍被自己人撞倒在地,不等他們爬起就被無數自己人踐踏而過。

衝鋒而來的淮軍手持長矛,後面是邊跑邊射的弓箭手,不時有明軍或被長矛捅穿,或被箭枝射中。

姚文昌拼死彈壓潰兵不果,已然決定先跑,勒轉座騎轉身時,視線內看到一支約千人左右的“淮賊”喊着整齊的號子,踏着整齊的步伐以一個“人陣”嚮明軍推來,而這些“淮賊”手中端着的不是長矛,是一根根粗長的竹篙。

這個“人陣”是第一鎮第三旅的竹槍兵,也是第三旅的主力標。

竹篙,這個在淮軍起事創立之初立下過赫赫功勞的簡陋武器沒有因爲淮軍的壯大,武器的“正規”化而被拋棄,反而被陸四正式定爲淮軍的標準裝備,並在第一鎮第三旅大量裝備。

“紅黑紅,紅黑紅!”

一千名竹槍兵隨着自己的號子聲,邁出左腳再邁右腳,始終保持一個整齊的方陣。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紅就是左,黑就是右。

鑑於不少士兵分不清左和右,所以操練時常常鬧出笑話,陸四使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左腳穿紅鞋,右腳穿黑鞋。

向左轉就是紅鞋轉,向右轉就是黑鞋轉。

等到士兵們完全熟悉紅與黑並形成本能反應後,再代以左右,如此就能解決這個時代很多人不分左右的毛病。

手拿千里鏡的陸四一直關注着第三旅,他想看看已經制度化的竹筒隊是不是能表現出更強的戰鬥力,進而可以判斷他們在面對騎兵衝擊時的表現。

可惜,沒有。

不是竹篙這個土武器沒有用,而是當面明軍跑得太快。

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