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

北京,三月十八日夜。

京師已無望,死氣沉沉,城垛守兵十不復一二,只宮中內侍持刀站城,各門關要皆由太監把控。

作爲兵部尚書,實際已無一兵一卒可調的張縉彥在太陽落山後,還是盡了他本兵職份帶人巡城。

各城門巡來,或百來兵,或十幾兵,或空無一人,沿途所經,十戶有七戶空,街巷之上無一行人。酒肆店鋪同那青樓衚衕,也都不見一家開着。有居民在門口擺了香案供桌,不知是爲何。

一派大廈將傾,王朝末日的景象。

張縉彥心中傷感,沉默不言,走到正陽門時卻見城上燈火通明,不禁奇怪,便要人停下轎子上城察看。

到了城上,卻見城樓正中設有酒宴,而那席上只坐了一人,旁邊皆是幾個青袍宮中內侍。

兩側城牆之上,拿刀執守的也都是宮中的夥者,難得看到幾個京營兵。

“是本兵爺來了!”

宮中內侍有識得張縉彥的,有幾人迎了過來,獨坐在席上那人卻紋絲不動,只朝張縉彥看了眼便又繼續夾菜喝酒。

張縉彥不識得那人,又見內侍對那人十分恭敬,不由困惑,低聲問過來的內侍:“那是何人?”

內侍遲疑了一下,低聲道:“不瞞本兵爺,是城下的都督爺。”

“什麼!”

張縉彥大吃一驚,失聲道:“賊將怎能上城來!”驚怒之下便欲令人上前擒賊。

衆內侍都是慌張,爲首的趕緊道:“本兵爺勿怒,有手諭。”

“手諭?什麼手諭!”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 號【書友大本營】 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張縉彥更是驚疑。

有內侍匆忙拿出一紙來,乃是皇帝御書草紙,上面以硃寫四字“再與他談”。

字跡,是皇帝親書!

張縉彥倒吸一口冷氣,看了看衆內侍,再看那端坐不動只顧吃喝的賊將,哪裡不曉得出了什麼事。

最終,輕嘆一聲,問那爲首內侍:“怎麼談的?”

內侍忙說順軍要陛下遜位,可降爲親王,太子諸王可封公侯,順朝禮待,永享富貴。

張縉彥嘆了一聲:“陛下怎麼說?”

“陛下那邊遲遲不決,怕是想拖延,等關門那邊兵來,具體奴婢們也不是太清楚,只奉命招待這位城下的都督爺...“

內侍正說着,卻聽遠處有人謾罵着上得牆來,怕是受了什麼氣,謾罵聲很大,一路來一路罵着。

等燈籠近了,張縉彥認出來的是監軍太監杜勳,司禮太監王德化。不過那杜勳不是已經降賊了麼,怎的竟在城中出現的?

張縉彥不解,那杜勳識得本兵,卻絲毫不怕,反而“呸”了一聲對身邊的王德化道:“他太不曉得好歹,我來來回回與他說幾次,哪個不是爲他好?倒頭來,反是我杜勳是奸人要害他不成!這種人,就該給他進琴絃及綾帨,讓他自去,如此,不也是成全了他。”

王德化卻是不吭聲。

張縉彥聽得糊塗,上前兩步喚了一聲:“二位公公深夜所爲何事?”

“本兵爺回去歇着吧,”

杜勳竟是理都不理張縉彥,直接從這位兵部尚書身前穿過,兀自摞了一句:“大順兵強馬壯,城外有百萬雄師,鋒不可當,本兵爺好自爲之吧。”

張縉彥愣住,疑惑看向王德化:“陛下那裡?”

王德化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但什麼也說了。

張縉彥也是微微搖頭,知道事無法挽回。

杜勳走到那吃酒賊將前低語幾句,後者聽後桌子一拍便以繩索下城,城上人隱聽那賊將似在說今夜就破了這鳥京師,看他還想拖到幾時。

當夜,大順軍未經抵抗不費吹灰之力爬城而入,攻佔外城。

聞聽外城淪陷,崇禎火燒眉毛,彷徨殿廷,計無所出。內官張殷上前請皇爺速降,崇禎大怒揮劍砍死張殷。又叫內侍去皇親鞏永固、劉文炳等處召集家丁護駕,卻皆說人心已散,無法可想。

崇禎猶不死心,手持三眼銃帶着一幫太監沒頭蒼蠅向齊化門、安定門亂竄,卻均碰壁而回。不是順軍已至,而是守軍不讓陛下出。

由此,殉國已成定局。

次日,大順軍由大將劉宗敏帶領由外城通過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進入北京內城,軍容甚肅。

京師百姓皆在門口設立香案,大書“大順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字樣,甚至有人在帽子上也貼上“順民”字樣,往來奔走京師,一切如故。

後李自成入宮,明太子朱慈烺跪迎於門左,李自成命人將太子扶起,又搜獲永王朱慈烔,定王朱慈煥。

兄弟三人皆身穿民間破衣,帽子上亦貼“順民”二字。

“今日即同我子,不失富貴。”

李自成命人給崇禎三子換上新衣,囑咐他們不必害怕,隨後將太子和二王交劉宗敏營內看管。

待在後宮看到被崇禎殺死的幼女昭仁公主,砍傷的袁妃和長公主,和被逼自縊的周皇后,李自成大爲震驚,令扶去本各加以調理養傷。

然始終不知崇禎下落,尚璽卿黎志陞奏稱崇禎可能藏在民間,必須立即滿城搜捕,絕不能讓崇禎逃出城去。

李自成立即下令諸將遣兵城中搜捕崇禎,又令兵持牌於城中大呼凡能出首崇禎者賞金千兩,敢有藏者誅全家。兩日後,方有內侍在煤山發現崇禎所騎的馬,尋蹤找到已經吊死的崇禎屍體。

李自成親至現場,發現崇禎衣袖上寫有“因失江山,無面目見祖宗,不敢終於正寢”一行字。

另有一行字,爲“百官俱赴東宮行在。”

李自成命將崇禎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衆,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

.........

千里之外的淮安城外,陸四忽的心緒也是不寧,旋問左右今天是什麼日子,待答說是三月十九日,陸四一愣,勒馬立住徑直看向北方。

神情有些許哀傷,也有些許振奮。

“都督在看什麼?”

徐和尚縱馬過來一臉不解。

陸四沉聲說了一句:“咱們要抓緊,大敵馬上來了!”說完一甩馬鞭,縱騎奔向淮安。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