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

“哎,我這就下來!”

孫武進可不想被騾子牽着走,嚇得趕緊翻身跳下,“噗嗤”一聲雙腳一下就陷了進去,只見泥不見鞋。

“都督,這鬼地方連個像樣的路都沒有,這得走到什麼時候才能到安東?”

孫武進擡腿想攆上前面的都督,可一擡腳那鞋重的跟石頭似的,費了好大勁才把腳從爛泥裡拔出,其中一隻鞋子都沒拔上來,氣得他把另一隻鞋子脫了下來“叭”的一聲拍在騾子屁股上,騾子吃疼嘶鳴一聲往前奔去,差點沒把孫武進帶趴在地上。

“先前叫你跑不跑,這會跑得倒快!真他娘是畜生聽不懂人話!”

孫武進好不來氣,叫前面的人把騾子攔住,他個大活人總不能跟個畜生嘔氣吧。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別說,這爛泥地還是光腳走得利索輕便些,就是冷的很。

陸四沒理會孫武進,同齊寶他們一步步的在爛泥中艱難前行。

幾乎所有的淮軍將士手中都有木棍,一是防滑,二是支撐。他們不是空手人,一個個身上都揹着二十斤重的糧食,包括陸四也是如此。

這鬼地方是哪,陸四也不知道,只知道昨晚安營的地方是山陽縣東境的羊寨地區,那裡也是范公堤的盡頭。

鹽城縣北境只有兩條官道,一條是通往淮安府城的,一條就是通往羊寨的。

高歧鳳獻策擒賊先擒王,直取安東是對的,圍困淮安城的幾股明軍彼此互不隸屬,能在淮安城下圍到現在完全是漕運總督這個招牌在那鎮着,協調着,因此若能擒斬漕督路振飛,就相當於把這幾股明軍之間的聯繫給掐斷,再有臨淮總兵徐大綏的“義舉”,沒有了路振飛這個居間人協調督促,明軍必然會分崩離析,各自退兵,如此淮安之圍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化解。

但是淮軍要想攻打安東,要麼走淮安那條路,要麼走羊寨這條路。淮安那條路肯定沒法走,有走這條路的實力陸四也不至於去打安東,直接率淮軍與明軍對決就好。

麻煩的是羊寨這裡沒有到安東的官道,倒是有條路去海州。淮軍要從羊寨直奔安東,就必須走那種鄉民的小路,否則,無路可走。

“兵貴神速,我軍此次攻打安東重在奇襲,留輜重在羊寨,其餘各部輕裝疾行!”

陸四做出了輕裝的決定,羊寨無路直通安東雖然增加了淮軍行軍困難,但同時卻也給淮軍這次襲擊行動提供了天然保護,安東那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想到無路可走的地方會冒出“賊兵”來的。

路振飛從淮安城逃出後就在安東沒去任何地方,除了此地離淮安很近外,恐怕就是因爲此地的安全有保障。

對淮軍而言只要有路走,不管大路還是小路都行,因爲他們這次攜帶了大量的騾馬驢,糧食和甲衣之類都是靠騾馬馱運,不僅機動性得到提高,也極大減輕了士卒負擔。

然而,陸四什麼都算到了,就是沒算到天氣。

在他率部自鹽城縣出發後的次日,老天爺就開始跟他做對,不停的下雨,氣溫也較前陣春暖花開時明顯下降,老輩人管這叫“倒春寒”。

氣溫下降穿得多些不要緊,下雨也沒事,頂多是軍中攜帶的火銃用不了,但路卻沒法走了。

羊寨西北的那種鄉村道路沒有一條是用磚石鋪成的,都是純泥路,只要雨水一泡立時成爲真正的“水泥路”。

當地百姓出行還罷了,左右就那麼點人,可淮軍幾千人的隊伍打這種路過,簡直就是災難。

前面的隊伍通過時還算撐得住,後面的人上來基本都是雙腳直接在泥裡了。

騾子、驢和馬這些牲畜也沒法在這種爛泥地裡揹負太多物資前行,將士們不得不在泥濘中拽拖,使得本就不快的行軍速度變得更慢。

沒辦法,陸四隻能下令將糧食卸下用人背,自己也是以身作則背了二十斤。除了盾牌、甲衣等純靠人力背太過吃勁的物資沒卸外,其它的東西包括帳篷和棉被等只要能揹走的都背了。

如此,才使得速度稍微提高了些。

沿途百姓對於出現在他們家門口的淮軍隊伍一開始肯定是恐懼的,但在發現這支隊伍的口音和他們差不多,並且並不騷擾村民搶東西要吃的,百姓們膽子漸漸的就大了起來。

一些村民在淮軍問路時主動帶路,使得淮軍少走許多冤枉路。當發現淮軍需要人手扛東西后,這些百姓沒用淮軍開口就主動幫忙。

陸四肯定不會讓百姓白出力,叫人給了他們一些銀錢銅子,結果消息傳開,來替淮軍幫忙的百姓越來越多,這會隊伍後面少說也有幾百人。

對此,陸四是樂意看到的,他相信經過這一路行軍,至少在山陽和安東百姓耳中,淮軍的形象肯定遠遠超過明軍。

直到傍晚雨也沒停,不大,但也讓人發厭。

隊伍是在一個叫鹽河的地方安營的,當地有百來戶人家。陸四以爲此地既叫鹽河,那說不定就有一條直通海邊的河,結果被當地人告知從前是有條打海邊運鹽到縣城的河,可後來黃河發大水過來淹了這條河,只地名保留了下來。

有關黃河改道淮安的事情,陸四是知道的,如果他前世的地理知識沒有出錯的話,安東就是蘇北境內的漣水縣。

這個地方打過仗,有個姓張的將領在這得瑟過,結果後來被人家引到山東去幹掉了。

下雨天在野外紮營和有個屋子能睡覺是兩個概念,陸四卻嚴禁淮軍任何人入住村民的房子,哪怕是空房子。

軍紀這一塊,陸四向來抓得很嚴,他要是允許士兵進入百姓家借宿,深更半夜萬一有些事發生就不好了。

誰家沒有姑娘,誰家沒有女人呢。

要什麼,陸四都可以給,只要你肯賣命。但是陸四不允許的事情,你要是犯了,他翻臉比翻書還快。

齊寶這個馬伕什麼事都幹,這邊剛跟旁邊一個村民買了些木柴在帳中生好火,就去隔壁弄吃的去了。

陸四坐在火堆旁烤火,腿上的泥都被烤乾了,輕輕一敲就整塊整塊的脫落。

“當地村民說這裡離安東縣城大概有七八十里遠,的確有個什麼部院去年底到了安東...”

孫武進正說着,外面傳來腳步聲,他起身出去一會後回來說旗牌隊抓到了兩個村民,問他們幹什麼去兩人也不說。

陸四搓了搓腳丫縫裡的泥,擺了擺手:“殺了。”

“殺了?”

孫武進一愣,“要不我審一下,問個明白?”

“別費事,殺了。”

說完,陸四擡頭朝孫武進看去,“這大冷天又下雨的,什麼人深夜半夜不在家睡覺往外跑?”

“都督懷疑這兩人是想去安東通風報訊?...萬一不是,殺了豈不冤枉?”孫武進有些猶豫。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我寧願這兩人被錯殺,也不希望我的數千將士枉死。”

陸四拍了拍手,都是灰。

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