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範圍試用

“陛下這是錢行整理的計劃與方案,上面發行錢票的事情全都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請陛下過目。”元善道。

馬和將材料接了過來放到李世民的桌案上,但是李世民卻沒有看一沓實在是太多了,一時半會哪裡能夠看得完。

“你且說說吧,最近這個錢票倒是鬧的沸沸揚揚的,一些文臣對此事可有一些反對的意見呢。”李世民道。

“發行錢票其實從利益角度來說,臣以爲比銅錢,金銀更加的節省成本,而且攜帶方便結算簡單,若是這樣便利之物都會遭人反對,臣倒是不知道他們是何種居心。”元善疑惑道。

李世民點點頭但絕對不是表示贊同,說道:“便利是一方面,讓人顧慮的其實是印刷成錢票的事情,若是印刷無度我大唐貨幣豈不是毀之一旦?”

“其實陛下不用擔心,當前的錢票發行數量都是跟大唐的金銀銅錢儲備數量是一樣的,換言之就是錢票真的開始流通,將會按照現有的貨幣數量來進行兌換,折損的部分將按照科學統計進行補充,並不是想要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元善說道。

“那你怎麼能夠保證不亂印?”李世民問道。

“可以按照大唐國庫的金子儲備數量來進行決定,有多少金子儲備就發行多少等價值的貨幣,就這麼簡單,所以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目前錢票的發行就是用錢票換取等價的銅錢。”元善解釋道。

“照你這麼說,豈不是完全可以拿紙來當錢用了?”李世民道。

“差不多,但是紙幣的製作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它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還能夠輕易讓人鑑別真僞,而且關鍵的是必須有錢行的登記錄入才能夠發行,並不是一張紙那麼簡單。”元善繼續解釋道。

元善繼續說道:“爲了加強錢幣發行的安全及規範,發行方案中有明確的記載希望朝廷能夠成立一個錢幣監管部門,專門負責監督則錢幣的印刷與發行,另外還可以根據市場進行統計分析的機構,這樣錢行負責印製發行流通就有保障了。”

李世民陷入思索,原本他擔心的事情元善都解釋的很清楚,所以以照發行錢幣其實還真是省去了麻煩,大量的銅幣可若是有人想要製造是輕而易舉,比如南方的諸王,他們都可以在自己的領地上發行錢幣,只要有足夠的銅,完全可以在大唐境內買到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

若是換成錢幣,便不可能輕易的仿製,他拿到的錢票已經叫工部的人研究了,到目前第一關的造紙技術就沒有任何成果,所以不用擔心會錢幣會被僞造。

再有一旦錢幣發行,整個大唐的錢幣流通就等於抓在了他的手上,監管部門可以是朝廷的名義但是實際上可以全都用他的人,一想之下好處多多。

“既然如此,你可以多印刷一些先看看是否被百姓接受。”李世民鬆口道。

“陛下,這個臣目前還做不到大量的讓錢票發規模發放,小投入目前只能投放面額一百貫,實在是時間與人手無法滿足需求,不過若是登上幾年或許可以實現,所以請陛下放心,錢票的事情是不能操之過急的。”元善道。

意思很明白想快都快不了,目前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了。

李世民訝然沒想到事情是這樣他,他還以爲印刷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呢,完全沒有考慮過人工。

“先試發行,人手不足可以和調派,場地不夠可以興建,只要能利國利民這便是值得的。”李世民道。

元善有些佩服李世民這個思想覺悟了,不是一直都是爲了貴族服務的麼,話說的真是隨意說變就變。

“臣盡力吧,還請陛下出些人手,因爲印染錢票可是絕對機密的事情所以人員必須要可靠。”元善道。

“需要多少人?”李世民問道。

“五百人。”元善道。

“只能給你抽調一百人。”李世民道。

“謝陛下。”元善恭敬道。

事情辦妥可以回家了,元善繼續道:“臣告退。”

“先別走,兵部的事情還有很多,既然你來了計劃又是你出的最瞭解,正好幫忙,咱們繼續剛纔的事情,義務兵制度……”李世民道。

元善想走沒有走了,於是陪着兵部的人研究他們的事情,到了晚上困的實在是不行了,才被放出御書房,而李靖,李績等人可就沒他那麼好運,還在繼續奮鬥呢。

剛出門口,一看是武媚娘還候着呢。

“武才人,這麼晚了你怎麼還在這兒?”元善疑惑道。

“媚娘找了一名掌燈太監,準備送藍國公出皇宮。”武媚娘說道。

“哦,武才人有心了,天色不早我趕着回去,告辭。”元善道。

元善心知肚明,看出了武媚孃的厲害之處,就是執着,當一個人有了執着的信念便可以一直延續走下去,他不知道武媚娘接下來會如何做,他這個變數在這還真是好奇。

剛出皇宮就見一輛馬車過來,元善好奇一看是權萬紀。

“藍國公,太子在車上等你半天了。”權萬紀道。

“等我?”元善納悶,但是人家車都準備好了他能不上嗎。

“太子殿下這是何意思啊,難不成咱們要去平康坊喝花酒?”元善隨口道。

“沒錯就是去喝花酒。”李承乾眼睛一轉立即說道。

“太子殿下有什麼事情就說吧。”元善看出他可不是無事獻殷情的人。

“錢票的事情結果如何,我父皇答應了嗎?”李承乾問道。

“已經答應先行小範圍試用,太子殿下有什麼想法?”元善問道。

“我父皇答應了,那作爲太子必然要帶頭推行,元善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宣傳辦法,本太子可以出錢,出人,出力。”李承乾道。

元善明白了這是太子要賺取一些功績,看來這個主意多少又是權萬紀那人出的,其實要是不耍陰謀詭計他倒也是一個可用之才,就是不知道他的殷勤能不能用對地方。

第六百七十七章 洛陽工程隊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第六百零六章 城市規劃圖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五十九章 飯前唱首歌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三百六十三章 聚集在藍田縣第三百零七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六百七十一章 豆腐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魚第三百章 六名女賬房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子學車第三十八章 蛇膽川貝第八百零三章 噶爾·欽陵贊卓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八百二十五章 和親使團第六百七十三章 油炸食品第九百八十四章 皇子喝高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馮智戴的突然來訪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請做出選擇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一百零九章 手榴彈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平坊商城開業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名談判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八百七十二章 百姓的態度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四百一十章 新豐縣的變化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十九章 元家莊園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五十四章 棋如鬥智第九百九十八章 甲乙丙三級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三十五章 開窯燒石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死守王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六百零三章 婉柔與玲瓏第六十六章 快餐飯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鍋店相遇第一百章 突厥入侵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扯到科考第五百三十章 戶部侍郎高履行第五百七十九章 火車項目第一百二十八章 尉遲寶林大戰李君羨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唐皇家學院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 墨鏡第七百零九章 商業家族第二百九十章 黑膏藥第五百八十九章 煙花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四百一十八章 鳥瞰圖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認女兒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活捉夷男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六百零七章 單車幫第四十三章 孫真人的下落第八百九十七章 張文毅的信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公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衙校場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藍田經濟開發區醫館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第五百一十八章 購買人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五百美女第七百一十八章 落戶風潮第九百二十一章 回到元家莊園第三百六十九章 非賺不可的買賣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莊園第九章 枯茗羊肉第七百一十六章 考生們的暫住問題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千套軸承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九百零七章 下金蛋產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八百二十九章 女婿不好當第一百一十七章 給程將軍的泰式按摩第六百五十七章 達爾達出手第四百五十章 元善到滄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財務危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一千零九章 授旗儀式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二百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四十九章 麪條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請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