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直懟魏徵

大唐雖然國力繁榮,可是偏遠地區下州下縣的水平並不是那麼好,窮人還是挺多的,於是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人大有人才,幾經調查大概統計出了至少十萬人願意過去,田產由朝廷出自購買,讓他們換成銀錢,到東海州之後,保證他們會有一份工作,但是若干不好需要執行統一調配,最次等的都是力工,但是收入穩定,只要不偷懶存下的錢財比種地要強。

很多人都欣然接受了,主要接受的是年輕人與孩子,年長者會根據情況繼續留在當地或者聽從當地衙門的統一調派,但是土地是不會沒收的,怎麼都會有一口飯吃。

經過這麼一弄,倒是給東海州就解決了不少的人口問題,但是同樣國庫必須出錢購買百姓的土地。

於是大臣們都沉默了,矛盾險些有要接話的可能,一方面朝廷發佈均田的制度,另一方面這次又要花錢將百姓的土地從他們的手中購買回來,在文臣的心中不是矛盾是什麼。

長孫無忌帶頭支持,房玄齡等人都安靜的聽着沒有反對的意思,朝臣們看這架勢似乎沒有人要說點什麼,衆人紛紛看向魏徵。

李世民也正拿不光打量他,心裡是真的不想讓他站出來了,到時候恐怕又要鬧一場了。

“陛下,臣有話要說。”魏徵站出來了,頓時引來衆人的目光。

李世民感覺頭有些疼了,這個魏徵難纏的緊,這會兒站出來準沒好事。

還真是讓李世民料定了,魏徵開口道:“均田制乃先皇與陛下制定實施的國策,是穩定大唐百姓生活的保障,不論以何等方式收回都極爲不妥,若是朝廷這麼做,百姓們恐怕會惶恐,臣以爲當另尋辦法,此事不妥。”

李世民想解釋,可是看到這傢伙他的心情就不美麗,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唐儉立刻站出來說道:“魏大人,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什麼叫百姓惶恐,百姓移居東海州,朝廷出現購置他們的田地,他們會得到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到了東海州之後自然會有當地都護府安置他們的生活,還會爲他們尋找工作,百姓生活會越來越富足,怎麼會惶恐呢。”

唐儉說道有理有據,魏徵倒是啞口無言,只是事情的會是這樣嗎,魏徵新羣一律再次開口道:“唐尚書說的只是目前的好的形式,東海州建設完工後呢,到時候會有大量的人失業,百姓失去土地到時候用什麼來生活,再說朝廷用錢收回土地需要花費多少銀錢,當屬是損失了的。”

兩人說的倒是都有道理,元善都無法反駁,魏徵說的沒錯,東海州現在發展建設當中所以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作爲支持,但是等集中大量的工程結束之後呢,社會矛盾因爲工作的事情肯定會發生衝突,解決幾萬人的工作問題對於東海州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可是當面對十萬人,幾十萬人呢,到時候城市發展沒有那麼快,這些人將怎麼辦,唯一的可能就是回去種地。

可是到時候誰纔能有種地的資格呢,人口增多田產減少,想想還真是這些問題,但是對於元善來說這些是爲題嗎,可以說是,也可是說不是,大量的就業崗位等着呢,至少東海州的幾處船廠可是需要大量的人,還有東海州的漁業發展更需要大量的人口,再說誰說東海州不種地了。

元善男得站出來了,魏徵幾次三番不知道是不是針對他,還是針對大唐陛下甚至所有人,這種時候不能忍了。

“陛下,臣以爲魏徵大人說的很有道理,不如東海州百姓的問題就由他來負責好了,目前東海州可以一次性接納三十五萬人口,聽到魏徵大人如此有想法,解決這個事情應該不難,陛下您覺得呢?”元善站出去說道。

衆大臣本來想看好戲的,現在確實是好戲上演了不過主角換了,一直支持魏徵的官員們見到藍國公出來他們全都有意無意的縮了回去,都知道這位是個不好惹的主,撒潑起來可不管你是誰。

“陛下……”還沒等魏徵說完,李世民立即應道:“說的好,魏徵愛卿一向有想法,既然有想法那就用來解決問題吧,省的唐尚書爲此事奔波數日,三十五萬人口的事情對於魏愛卿來說不是什麼問題,朕準了,就按照元善的提議辦,魏徵朕現封你爲東海州府民事主管,限你一年之內完成此事。”

塵埃落定,魏徵是啞口無言,他是個諫官,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行了麼,怎麼突然給t他派活了。

“陛下,此時當屬民部之事,臣斗膽請陛下收回成命,臣……臣……”魏徵心中悶氣,一直沒說出來。

李世民當即說道:“好了,既然爲愛卿以官職的困擾就不必了則日期,你可在民部兼任侍郎一職,全權負責此事,至於換購土地的事情就當朕沒說過,都有你來自行處理,一年知道東海州府新增名額三十五萬戶,完成即可。”

魏徵蒙了,從諫臣一下子別調到了民部,即便是兼職,他上哪裡弄三十五萬人去,愁了,想不到竟然還有這種手段,他這次是如坐鍼氈了。

因爲魏徵的事情,朝會草草結束,魏徵的境遇沒人怎麼樣沒人向理會,一直支持他的官員們現在見到他都避之不及,完全就是一副老鼠見到貓的樣子。

魏徵感嘆世事無常,竟然有一天他會遇到這樣的麻煩,他是想到了可能出現的問題,可是真的到讓他解決事情的時候他才發現,一切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甚至可以說很難。

他決定等一下便去陛下面前求情,現在唯一能夠讓他擺脫的就是陛下的金口玉言,大不了折損一些臉面又何妨,可是他想到的,很多人都想到了,尤其是李世民,退潮之後就直接閉門不接待了。

讓魏徵等了好久都無果,幾個時辰之後疲憊異常便匆匆回家了,而此時剛剛回到家中的大臣們則是都在思考着今天的事情,有的人忽然發現他們一如既往的魏徵似乎好像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朝堂的話語權貌似陛下竟不多加理會,他們在思考問題出在哪兒。

第九百八十七章 被氣笑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子遠庖廚第九百一十六章 蘭州菜刀第九百三十七章 鳳州來信第五百一十九章 安有林第六百一十八章 錢行初設第三百零七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七百零五章 國公們再次投資第六百一十九章 建設基金納入錢行業務第六百一十三章 貞觀七年第六百三十九章 嶺南碼頭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拍賣會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梁州第二百零五章 拜訪孔穎達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六百六十章 建造十艘寶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醉酒的衆女第六百九十七章 恢復四郡第一百零四章 蒲州店鋪開業第六百章 自行車貨運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淵讓出太極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月事巾第九百零四章 長壽酒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三個火車頭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八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五百萬貫第七百四十三章 歡樂鬥地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五百一十九章 安有林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一百六十四章 打吊瓶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九百三十五章 隱人耳目第三十四章 女婢家丁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二百五十一章 用地緊張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第六百四十二章 扶桑三武士第五百零八章 程知節議党項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九百一十章 蘭州鋼鐵廠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齊王李佑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六扇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秀寧的表白第四百三十七章 相親活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京兆府探監第四百九十四章 元善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八百五十七章 雖遠必誅第七百一十二章 出售軸承製作設備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九百一十五章 發展提速第六百二十章 教育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三百三十七章 硝石製冰第七百零七章 不淡定了第九十一章 推銷水泥第八十七章 開業吃火鍋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四百零一章 招標計劃第三十六章 三輪自行車誕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哨箭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壺茶五百文第八百一十七章 加密信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六百零一章 作詩助興第五百六十四章 千羽隨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解救人質第六百四十六章 五百美女第三百零二章 跟鄭奇談注資第七十章 大唐灌鋼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五百六十六章 鳳州第九百八十二章 妙蓮的求助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九十章 黑膏藥第七百三十三章 鍋爐設計圖第三十七章 成製藥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吐蕃後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洛陽水泥廠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一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商人們第七百七十九章 南北通商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靜待風雲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子學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臺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