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

醉仙樓三層,棉花商會包場,元善這些人身上穿的都是純棉布製作的休閒唐裝,從進入三層的時候就格外引人矚目。

棉花商會在長安城現在可是出名了,棉花瘋搶的風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這一度造成了長安城及周邊馬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商會的會員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大量的棉花與棉線從成都運往長安,利薄可是穩賺,長安的各大布行都開始進行預訂業務了,主要供給王侯勳貴們,而且價格可不便宜,沒辦法誰讓棉花做成的衣服能禦寒呢。

太子到來的時候,元善這些人正在商量種植辣椒的事情,元善覺得也不能一個勁的坑他們,於是辣椒項目同時開展起來,種植量不會太大。

跟糧食不同,辣椒還需要普及,讓大唐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元善,本太子來了。”李承乾走過來道。

元善這些人圍在一起談辣椒的事情談的入神完全忽略了李承乾,這兒才反應過來,衆商人開始跟李承乾打招呼。

“剛纔正在研究種植玉米的事情,正好太子殿下來了,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會議。”元善說道。

衆人開始圍在一起坐着,這是來醉仙樓之前就要酒樓安排好的,二十三名富商代表,加上太子和元善,整好二十五人圍在一起談事情,氣氛非常嚴肅。

李承乾還是第一次見識這樣的場面,頓時虛榮心爆棚,一副小大人的樣子,是很認真的聽着衆人發言。

李承乾是非常聰慧的,聽着這些商人說事跟那些大臣們說事風格不同,簡單直接,這讓他更容易理解談話的內容。

要不是跟着元善一起,他也不會知道原來商人會有如此大的能量,隨隨便便花點錢就能僱傭上萬人爲他們工作,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能量,但是他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商人的作用,畢竟這個時代商人是被看不起的。

地位連農民都不如,身爲太子就更不屑一顧了,但是現在他似乎找到了一些人的東西。

“玉米種植項目太子殿下佔一成,諸位有沒有意義,舉手表決,很好全體通過。”元善道。

“祝賀太子殿下,從現在開始你就是玉米項目的股東了,咱們一起爲玉米行業的發展努力。”元善說道。

接着衆人開始鼓掌,李承乾有些發懵,但是他明白了,這玉米生產以後會跟他的收入掛鉤,雖然還不知道能有多少好處。

有太子坐鎮,棉花商會在幾年之內都會順風順水的,從而也能凝聚一下商人們的情緒,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

送走太子的時候元善還送給他一輛攻防內最新拼裝出來的木架自行車,是有剎車的改良款。

一路蹬着自行車回去,李承乾那叫一個開心,這滿大街的人都在看他。

回到東宮之後更來勁了,這裡的路可比街道好太多了,速度就更快了,這個兩輪的自行車可比他那輛三輪自信車輕便多了,車輪上都壓上了非常結實的皮子,減輕了顛簸。

“太子殿下,終於找到你了,陸學士(文學館學士)正等着您講經呢,這都派人找個好半天了。”東宮來人道。

這會兒纔想起了,今天翹課還吧陸德明這事兒給忘了,緊忙將自行車讓人推回他的住處,就快速跑去上課了。

李承乾還是很尊敬老師的,小時候是這樣的……

今天的冬天長安城大街上人普遍比往年多一些,一家老小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出來閒逛,遇到賣冰糖葫蘆的還會買上一串給孩子。

元家莊園內院的餐廳內,云溪正在帶着廚娘們製作糖葫蘆,少了上百女工廚房的工作量少了很多。

今年冬天的山楂價格提升了一些,因爲糖葫蘆這個生意十分火爆,鄭家都沒有放過這冬天賺錢的機會,糖葫蘆也開始出現一些新花樣,比如芝麻糖葫蘆等。

元家莊園的山楂全都是元善偷偷摸摸從商城買的,又大又圓,三大車山楂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被預定一空,糖葫蘆的價格同比上一年售價提高了一些,但是銷售量有增無減,收益都快接近千貫錢。

今年開始鄭家就開始種植山楂了,未來很可能就不用他總是兌換山楂了,但是眼下還是要做的。

這都十二月了,原本應該熱鬧的莊戶們,基本全都出工去幫着盤炕去了,錢賺的根本停不下來,就連現在元善僱傭幫工的價格都普遍提到了每天五十文起。

五里莊莊戶家家戶戶都告別了茅草房,現在有一小部分人家都住進了水泥木頭搭建的房屋,寬敞氣派,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這些人蓋的房子基本都是一樣的,而差些錢的寧肯攢錢要跟鄰居家建一樣的房子,這就讓五里莊莊內景象更加的獨具風格。

然後四里莊,三裡莊也開始效仿起來,到了年底一統計全年收益,獨孤若蘭,杜千羽,看着賬目上總計的十萬零三千貫錢都應麻木了,現在大量的黃金白銀銅錢都堆在她們腳下的地下室內,摺合黃金一萬零三百兩,這還沒有算鄭家的水泥尾款。

上一年的元善家境算是富裕一些,一年過去了這一下子就成了富賈。

這一年的冬季運動會場面就更加的隆重了,連續開了三天,而且是對外開放的,經過前期的大力宣傳,這一開始就引來了好多人。

今年運動會是棉花商會出的贊助,鄭奇等人還制定出了一些小遊戲,猜謎語,吟詩作對贏了獎品就是糖葫蘆。

糖葫蘆都是鄭家生產的,棉花商會進行採購,這鄭奇很會利用機會賺錢,還有薛凱等幾名商會大掌櫃們則是承包了大米花的生意。

在冬運會上還搭建了一個小吃服務站,專門賣小吃,元家莊園的特色煎餅攤也加入其中,平時價錢高到這裡價格再次翻倍,一套煎餅三十文錢,其實並不算宰人成本就要七八文錢。

大米花便宜太多,了一文錢能買一塊,無論大人小孩人手基本一塊。

龍舟製作的更加的精良,規則逐漸的完善,獎品更加的豐厚,比賽的時候更加的專業化了,競技味道十足。

運動會還增設了小型冰球比賽,速滑冰車項目,對撞冰猴項目,還有一些雜耍班子都主動過來參加表演,而重頭戲則是郭守義之女郭香的劍舞表演。

這是元善閒着無聊編排的一個節目,要不是郭香來前來找他討教太極劍,元善差點都把小郭香給忘了,無形又多了一個女徒弟。

郭香在獨自站在高臺之上,清麗脫俗,白衣若雪,亮白仙劍臨風而立,髮絲飛揚,有一種獨特的空靈感覺。

隨後郭香開始舞劍,以動靜開合,揮灑自如的表現形式展現了這一套經過改良版的太極劍,在高臺之上看到的滿是劍影(反光),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後來人羣就跟着呼喊起來道:“女劍仙!”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哦,給幾張推薦票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市第五百七十九章 火車項目第六百三十三章 近視鏡第五百二十五章 防曬霜第三百四十章 宣傳廣告第七百四十三章 歡樂鬥地主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三十八章 蛇膽川貝第五百五十二章 車載大炮第三百八十九章 馮智戴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五百零三章 茶話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商業合作第八百二十五章 和親使團第一千零二十章 皇帝出動第二章 救了秦瓊第六百七十四章 圈地建商貿行第七百六十五章 林興的秘密第十三章 藥材到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六百七十章 樣板房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二百四十章 調任兵部侍郎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十六章 傳奇公主第五百六十七章 外來戶第七百六十九章 船尾漏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海選目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築培訓課程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女人花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享基肥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三百三十五章 若蘭的反常第八百三十八章 赴宴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淳風的求知慾第六百二十七章 小商品牙刷產業第一百七十章 渭水之盟第二百零五章 拜訪孔穎達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七百零五章 國公們再次投資第七百五十七章 炮擊第九百三十一章 壟斷與監視第二百章 攤上事兒了第一千章 打幽州的主意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開口五十萬貫第四百四十章 獨自行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獅武社第七百八十章 回到滄州第二十二章 長孫王妃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一章 一支菸的思考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七百四十二章 認女兒第六百九十九章 “打土豪”的銷售模式第九百四十五章 狗不理包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燕北的車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解救人質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彭徼巡的難題第二百九十章 黑膏藥第六百六十二章 蘭州鐵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史局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望遠鏡微調器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二百七十章 撕名牌大作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再次虛弱第二百六十六章 有了事業心的女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九百九十六章 副都督張亮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八百八十四章 洗衣設備訂單第七百四十章 下一站越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八百九十章 薛凱要開小賣鋪第八百一十章 遠來是客第四百四十六章 喜憂參半第五百五十二章 車載大炮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八十四章 單芳芳第九百一十二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第六百七十四章 圈地建商貿行第七百八十章 回到滄州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三十四章 女婢家丁第七百七十八章 武媚娘第五十二章 我會對你好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子遠庖廚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九百六十一章 地方兵權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