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審卷

按紀雲所想,一共二百多個考生,就算只有兩個改卷的考官,一人一天改五十份好吧,兩天不就改完了?到這旮旯來卻要十天,效率可不是一般的底。這個縣試的流程,卻不是紀雲想的那麼簡單。

大順太祖的時候,曾出過一場轟動全國的科舉舞弊案,作案手法非常高明。行賄的考生和考官事先商定好,考生試卷裡必定會多次出現某個偏僻字。並且這個字的寫法與常規寫法不同,要麼這一筆長點,要麼那一筆短短點。

這種辦法,本來是很難被識破的。後來卻有一個考生在醉酒後泄露了出去,引起了朝廷上下極大震驚。然後由這個考生爲源,順藤摸瓜,查出了一大批舞弊人員。涉案考生千人之衆,全部取消功名,且終生不能再考。涉案官員達到上百人,爲首的十六人全部腰斬。

這個案件發生之後,改卷規則進行了變更完善。考生考完之後,所有的試卷都由專人重新抄寫,寫完之後糊上名字,然後再進行改卷。這樣一來,基本上杜絕了舞弊的可能。這次縣試的主考官乃是學政王孝舉,爲了這次縣試,專門從衙門裡帶來了五個書寫速度快的書辦。這五人完全是臨時抽調,來到蓉城之後,更不許見外人。抄寫完試卷之後,馬上送回,根本就沒有和改卷的考官會面的機會。

光是試卷的封存和抄寫糊名,就需要五六天的功夫。然後便是改卷,判定名次,這個相對費時少,兩三天就差不多搞定了。這麼前後一加,就需要**天的功夫,再留上一兩天的緩衝時間,十天還真不算太長。

若是事先給紀雲知道了改卷流程,紀雲說什麼也不會苦練這麼長時間的顏體書法。丫的,白瞎了這麼長時間的功夫了,有這個時間,我多去和文蘭溝通溝通感情多好?不過字寫的工整還是有好處的,這樣抄寫的人就不會抄錯字了。

參與這次改卷的,一共是三個副考,一個主考。三個副考先從二百多份試卷裡,初選出五十份考卷。然後三人會審,再從五十份考卷中精選出十六份。最後把這十六份考卷遞交給主考官,由主考官判定名次。本次縣考的錄取名額,就是十六名。當然,在此之前,副考們也有一個內定的名次。

再過兩天,便是放榜的日子了。貢院之內,三個副考經過兩天審卷,層層篩選,已經精選出了十六份考卷,正聚在一起敲定名次。學政王孝舉則拿起旁邊厚厚一疊落選的卷子,仔細看了起來。每個人的眼光都不一樣,歷年來都少不了有考官看走眼的卷子。王孝舉素以嚴謹治身,見三個副考還需要一段時間纔可以審好,便先從落選的卷子看起。

大多數的卷子,王孝舉不過是看了兩眼,便放到了一邊。有個別的,多看了兩眼,也嘆息着一併放了過去。二百多份落選的試卷裡面,只有三份讓王孝舉遲疑不定,單獨放到了另一邊。

忽然,副考那邊突然間爭吵了起來,並且聲音越來越大。王孝舉轉頭望去,見三個副考分成兩幫,一幫手裡拿着一份試卷,正吵得面紅耳赤。

“住口!你們這是幹什麼?成何體統?還有沒有一點朝廷命官的體統?還有沒有一點讀書人的斯文?”王孝舉一拍桌子,大怒道。

其中一個副考拿着一份考卷怒衝衝地走了過來,將自己手裡的考卷遞給王孝舉。

“王大人您瞧瞧這份考卷如何?以下官愚見,這份試卷非案首莫屬!他們兩個卻胡攪蠻纏,非說是他們看中的那一份好。”

這種副考之間的爭論,歷年來都是少不了的事,王孝舉絲毫不以爲怪,板着臉說道:“那我就先看看這份考卷吧。”

王孝舉不但是爲人嚴謹,也主張爲文要嚴謹,這份考卷卻正合了他的心思。這份考卷,文字上還嫌稚嫩,但章法及其嚴謹,雖說因此略顯枯燥,但也是難能可貴了。看了一遍,王孝舉不由點頭讚道:“這篇文章算是寫的不錯了,完全有定爲案首的功底。不知另一篇文章又是如何?”

另外兩個副考此時卻是恢復了平靜,其中一個副考把手裡的考卷遞了過來,笑道:“王大人一看便知。”

王孝舉接過試卷看了起來,看了兩眼,神色漸漸凝重,忍不住輕聲唸了起來:“是故作於上者,無異教也;由於下者,無異學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當明也,故學爲明明德焉……”

讀到此處,聲音漸大,喜悅之情躍然而出。讀完之後,尚自捨不得放下,嘆息道:“此等文章漫說是縣試,便是鄉試、會試裡也不多見啊!完全把大學之道解釋的通透透徹,解釋的酣暢淋漓!這篇文章乃當之無愧的案首!讀完此篇,再回想剛纔那篇,則完全不能入眼了!”

說到此處,當下取筆重重劃了一個圓圈,定爲案首。然後纔去讀餘下的十五篇,斟酌再三,圈定下了名次。開始看的,本來甚合他意的那篇,卻是被定在了第九名。

先前推薦這篇文章的副考氣了個倒昂,無計可施。原來林家和這位副考有故,暗地裡找上了他,並贈與紋銀千兩。這位副考也不知道考題,卻把主考官的偏好透露給了林慕白,又令林慕白作文的時候,在第二段、第三段的第十個字,都寫成‘之’字。

改卷的時候,這位副考一目便是一篇文章,專門找這兩個之字。林慕白的文章終於給他找到,於是便層層篩選進了決賽。本想再出最後一把力,將之定爲案首,無奈另一篇文章寫的實在是太出彩了!在絕對實力面前,這些小伎倆完全沒用!算了,自己也算是盡到這份心了,由他去吧!

圈定好名次之後,王孝舉把十六篇文章都封存起來,單等兩天後開榜。

第42章 等待放榜第27章 鼓動第57章 一潭渾水第25章 無限震撼第24章 可敢和我一賭第57章 吞併(下)第24章 可敢和我一賭第43章 棲鳳樓第56章 吞併(上)第13章 英雄救美第58章 下山第8章 他日必成文壇北斗第49章 論武第2章 紀大將軍第40章 神級服裝展覽會(中)第29章 暗香疏影第54章 火槍隊(上)第44章 拜見座師第26章 商機第11章 好雨知時節第4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第35章 忘情寶典第31章 香河南流第29章 暗香疏影第24章 這九式我沒試過第10章 南詔之路第24章 可敢和我一賭第2章 紀大將軍第51章 親事第32章 招攬第33章 局裡局外第1章 拜訪大將軍第53章 聖旨第50章 富貴還鄉第2章 變故第17章 算計第22章 寒園文會(一)第二十 卷益友第24章 寒園文會(三)第13章 放榜第38章 預演第9章 震撼第38章 按察使第54章 火槍隊(上)第52章 佈局第11章 患得患失女兒心第7章 菊花詩會(下)第5章 變成少爺了第4章 粒粒皆辛苦第12章 青天大老爺第48章 狀元第28章 瓊冥春色第4章 趕赴漢關第5章 詔獄第21章 四大世家第26章 死局第44章 結案第39章 領取准考證第62章 第一課第8章 佔桃花第43章 棲鳳樓第10章 你們喜歡什麼視頻第52章 密謀第9章 撿了個妹妹第2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3章 寒園文會(二)第57章 一潭渾水第37章 范陽紙貴第32章 包圍第40章 會試(一)第18章 楚河漢界第55章 火槍隊(下)第12章 立志紈絝第2章 李夫子第25章 狩獵第48章 破傷風第50章 製造黑火藥第2章 患難見真情第1章 新皇登基第3章 兩個臭皮匠第1章 異界也能聯網?發達了第15章 兩個選擇第32章 火燒響水城第51章 親事第15章 仙人臺記第35章 嘔血譜第4章 趕赴漢關第7章 昧昧我思之第74章 拒絕第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3章 五年之約(下)第5章 富貴論第18章 楚河漢界第6章 預告第60章 招聘先生第19章 拜師第7章 菊花詩會(下)第57章 一潭渾水第28章 衣冠冢第1章 新皇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