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水落

西南是劉平蠻份內之事,他可不願賈雨村指手劃腳,搶了他的風頭。

彷彿是一夜春風,一夜之間京師之中朝野上下幾乎全部知道了賈環的事情。

而他們對這件事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對於朝堂中的文官和士子而言,震驚之餘,對於賈環的事件該怎麼處理,一如賈環所猜測的那樣,大部分士子認爲不該與柯固講和,賈環的好,應從輕發落;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認爲賈環該重判,比如楚文淵、馮紫英等一類人,羨慕嫉妒恨之類的心情交織,他們都很希望賈環被重判。

而至於皇親勳貴之類的,聽到這個消息,震驚之餘,其實對該如何處置賈環他們的態度也有分歧的,忠悌王等與賈環有經濟往來的自然是希望對賈環的處罰越輕越好,這些人佔絕大多數;而水溶、劉平蠻自然是希望越重越好,不過這些人份量極少。

而他們的態度體現在朝堂上那就是爭論!

第二天一早,當景陽鐘響起,大臣入朝,天泰帝講環賈環劫船、西南事變,問策臣下的時候,對於西南之變,羣臣倒是衆口一詞,那就是作好準備,靜觀其變。

而對於賈環衆臣卻是炸開了鍋,先是文子博出列,堅持昨天意見,只是具體處理意見具體了些,建議讓賈環去京畿地區開原縣當縣令。

然後梅知學、楊儒林等一大批大臣附議。

而緊接着關內侯、威武大將軍候遠出列,認爲賈環確實有罪,不宜入翰林院,可調到西關縣當縣令。

景山公、明遠大將軍等一大批武將勳貴附議。

而緊接着張越出列,據理力爭,認爲法不容情,賈環必須死罪。

張越學生、江浙鄉黨刑部待郎楊林、工部尚書林通之等附議。

意見並不統一,但卻讓天泰帝摸清了朝堂對如何處置賈環的上下限,同時天泰帝有些奇怪爲什麼在處置賈環的問題上勳貴一派居然和文子博一派態度一致——所謂開原,西關,以及忠義王所提的清河縣,實際上是緊挨着京師的三個縣!

從地理位置這個角度講,這樣處置賈環就像沒收到處置!

這裡面好像有問題!林通之在張越的授意下慷慨之時,天泰帝驀然想到。

但微微一思索,想起戴權的彙報,天泰帝也就明白了,忠義王、關內候等人爲賈環說話,是因爲他們在賈環的什麼萬寶林裡存着銀子。

而對於萬寶林的作用,就是現代普通人也沒法全部弄清,何況是這個時代,這個君子恥言利,君主重農輕商的時代,而且現在的錢莊其實都是雛形,因此天泰帝對萬寶林作用的認識並不足,只是覺得他們他們想從賈環賈環身上搞銀子而已!

從這個角度出發,天泰帝又覺得賈環像個受氣包子,完全沒想到利之所至,人心所移!

因此等林通之慷慨陳詞完畢後,他隨意一揮手,示意林通之退下,然後向忠信王問道:“皇兒有何意見?”

心裡己把忠信王立爲皇儲,天泰帝很在意忠信王的意見,當然政事、人事難斷,這也是天泰帝故意培養他。

這時對該如何處置賈環,至此忠信王己經完全有譜了,因此他出列回道:“啓稟父皇,孩兒認爲賈環確實英才,可免其一死,其餘還請父皇聖裁。”

雖然有譜,但此時忠信王顧慮其它皇子,也顧慮天泰帝的猜忌,他還是不願意鋒芒畢露。

而天泰帝實際上是一個喜歡大權獨攬的人,把賈環這個問題拋出來只是詢問一下意見而已,因此忠信王這話極合他的心意,因此他點了點頭,‘哦’了一聲。

而見天泰帝點頭要聖心獨裁了,衆臣立刻鴉雀無聲。

所及天泰帝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衆位愛卿,西北大旱,流民遍野,而國庫餘銀不多,該如何處之?”

……

暮靄西斜,東牢的牢房裡,賈環負手而立,靜靜的看着天邊的火燒雲,而他的腦海裡各種念頭也像火燒雲般翻翻滾滾……

而其實賈環本人也沒想到來到這裡需要考慮這麼大的一個‘非法’的問題,這個問題即使是前世他也沒想過!

方案很多,最先的一個方案是遠頓海外,自立家園,但這個方案很快被賈環推翻——不說現在在這裡已經有很多人無法捨棄,就是能捨棄,去海外也不一定能比在中原好,畢竟在這裡已經有了些根基,去海外倒是一窮二白了。

何必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第二個方案是像鑽山鷂、殺千刀他們那樣呼嘯山林……這就又合了《紅樓夢》中賈環的結局!這個暫且不說,關鍵是當寇匪沒什麼前途,看看殺千刀混的模樣就知道。

而賈環也知道即使他去了當寇匪頭目只怕也過不好,因爲現在大虞朝雖然流寇頗多,但總體穩定,即使發展了,大軍一到,一切化爲煙滅。

想來想去賈環感覺只有一條路或許可行——靜待時機,建一塊自己的地盤!

而時機在哪?地盤該怎麼建?這是個很大、很難的問題,望着天邊的火燒雲,賈環不禁皺了皺眉。

而就在這時鐵門‘咣噹’了一聲,估計是送飯來了,賈環轉過了身,往桌子邊走去。

而他剛到桌邊,戴權和一個小太監就出現在了牢門口,小太監手裡提着食盒,而戴權則習慣性的彎着腰,只是和昨日相比臉上掛滿了笑意。

賈環一邊行禮,一邊心裡一動。

而在小太監放好酒蠱、碗筷之後,戴權立刻笑道:“恭喜兄弟,賀喜兄弟,兄弟這一關算是過了……”

雖然早有預感,但乍聽之下,賈環還是有一種大石落地的感覺,急忙問道:“大哥,這是怎麼回事?”

“兄弟,今天早朝議論了你的事……”

隨後戴權將早朝的事向賈環訴說了一遍,在他想來天泰帝不殺賈環己借忠信王之口定下了調子,而建議讓賈環留在京畿的又佔絕大多數,而這些人要麼是天子近臣,要麼是股肱大臣,天泰帝一定會從諫如流的。

一句話,賈環留在京畿地區差不多已是鐵板釘釘!

第一四一章:悔心第一三四章:托拉斯第六十二章:賈蓉歸來第二二三章:風雲第八十七章:絆子第一三六章:步步(二)第五十七章:底線第三十三章:小天下第三十五章:核心第一六二章:付款方式第六十六章:污衊第九十三章:出手第四十三章:吹皺第七十五章:心術第一八七章:投機第十七章:所謂風頭第二十八章:自然而然第一四七章:回馬槍第一六五章:參觀第二二八章:準備第四十九章:明月樓第二零一章:不順第九章:習武與讀書第一六二章:付款方式第四十五章:奼紫嫣紅第二十二章:別樣滋味第一一六章:拒絕第一四九章:爲僧第二二二章:所思第六十七章:長吁第一三九章:興衰第二章:變化與求符第八十七章:絆子第二零三章:遠方第十二章:幾不能行第二三一章:人才第一四六章:小事第一九七章:厚與薄第一七九章:因素第二零五章:藥物第八十八章:聽說第一七六章:賀客第一四六章:小事第七十章:大勢滔滔第二三一章:人才第一九八章:怒第一三四章:托拉斯第一六四章:意氣第三零二章:吐露第二一九章:牽連(二)第一六一章:拿來第一零四章:明與暗第十二章:幾不能行第十二章:幾不能行第八十三章:消息第一八三章:尺度第一零六章:大觀園第一六七章:心靈(求訂閱)第一四七章:回馬槍第一七零章:態度第一二九章:背後之人第一四一章:悔心第一二二章:追隨第一八四章:殿試第七十章:大勢滔滔第一零八章:熹光第六十四章:焚心第三十八章:摔玉第一二三章:情仇第一六八章:興致第一四五章:登門(二)第二零酒章:青絲第一零三章:筐子第一五一章:如露如電第一一三章:準備第八十二章:慟哭第八十八章:聽說第一四八章:寂落繁華第四章:家學第九十六章:連環第二一零章:信第二一五章:交加第一九五章:擋箭牌第一零四章:明與暗第二一七章:嘿嘿第五十二章:焚稿第二二四章:爭辯第二零一章:不順第二零八章:憐惜第二二九章:滅燭第一四零章:見色第六章:驚心第六十一章:人生之初見第二零七章:人間第一七一章:脫繮第一五八章:成蹺第二零五章:藥物第八十九章:投石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