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讓皇帝不開心

“馮翊侯對此,也是贊成的嗎?怕是馮翊侯不會願意吧!”

聽到皇帝說了這麼多遷都的理由,秦真是道。

這話,秦真是故意這麼說的。他有自己的懷疑,所以要試探一下。

劉協聽到秦真這麼說,他是說道:“馮翊侯並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事實上,這事還是馮翊侯牽頭,由韓融等老臣,聯合向朕進言的呢!”

其實,劉協就算不喜歡長安,這個時候,他也不會提遷都這回事的。

遷都可絕非兒戲,這點劉協也知道。如果他提出,而大臣反對,那麼,那時他要怎麼辦?

難道他要自己撤銷自己的提議,從此閉口不提?這太有損皇家威嚴了。

他剛掌權不久,而政令就不得通行,這對他的威信,打擊可是不小。

所以,他還是暫時隱忍了下來。

但是呂布他們一串頭獻言,正中劉協下懷,這下,他是有了理由了。

所以,他是決定,把國都遷回洛陽。

洛陽本來就是正都,是光武帝爺爺定下的國都。

他劉協只不過是返本復原,可不算標新立異。

他是有道理的,劉協自認爲。

這就是了。

聽了皇帝的話,秦真心想。

董卓遷都,獨攬大權。

現在呂布他們又要遷都,這也是準備着要把皇家的權力,收攬在自己的手中啊!

看來,權力真是一個吸引人的東西。

而呂布,也從董卓那裡,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陛下,遷都,這事陛下可是都已經準備好了嗎?”

“聽說當初董卓逼陛下從洛陽遷都至此的時候,爲了斷絕陛下的退路,可是把整個洛陽城,都是焚燬了的。城裡的百姓,也是大量的遷徙。”

“如今,陛下要回去,洛陽各方面的條件,都能接收皇帝迴轉嗎?”

“殘破的洛陽,要怎麼樣重新修建,皇帝對這些事情,都想過嗎?難道皇帝想在洛陽那些殘垣斷壁之間,辦公,處理國家政務?”

“陛下,雖然新帝新氣象,但是,遷都,茲事體大,皇帝還是要對此,多加參詳,不能一時衝動!”

秦真是毫無保留地,對劉協說道。他的意思,自然是在這個時候,遷都,不合時宜。

董卓上次遷都,就已經是荒唐,沒有經歷過準備過程,大家就一窩蜂的遷都。

但是那次,大家可以說都沒有辦法,是被迫遷都的。

不遷,董卓直接把人家的房子都燒了,人們還能不遷嗎?

那是野蠻拆遷。

但是正常情況下,遷都可絕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皇帝怎麼能夠在這個時候,說什麼遷都的事情呢?

這個時候,正是皇帝大赦天下,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時候呀!

皇帝折騰這些沒意義的事情,是爲了什麼?

只是爲了體現皇家威儀,告訴別人,看,皇帝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這多麼威風!

這是劉協的意思嗎?

秦真真的想對劉協,大聲地說出他的不滿來。

不過,皇帝這也可能只是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蠱惑,才這樣的。他也不一定確定就要在這個時候,進行遷都。

所以,事情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秦真也不必對皇帝過於苛責。

“洛陽的重修,馮翊侯他們說,可以從軍費中挪移一部分出來,而且各州錢糧,也該交上一部分來了,有了這些國?,洛陽重修事宜,應該能夠提上日程。”

“有着這次的大興土木,洛陽周邊,應該也能繁盛一陣子,帶動周邊的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共享太平。因此,這事,也算是一件好事,有諸多的益處。”

“鎮國公以爲,是不是這樣?”

劉協是對秦真說道。他語氣還是挺謙遜的。

但秦真聽了,卻是不以爲然。

雖然這聽起來,好像古代人也知道利用政府投資,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的發展。

粗看好像很有經濟頭腦。

但是,這事可絕不是這麼簡單。

用軍需軍費去重建國都,這事可不可行,這還另說。

天下各州,如今分崩離析,對中央的調令,是不是會絕對聽從,劉協有考慮過嗎?

如果到時候,各州的稅賦錢糧,中央都是收不到,那要怎麼辦?

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這時候已經不牢固。劉協除掉了董卓,就以爲天下已在手中,是不是有點太大意了呢?

如果到時候錢糧收不到,修建了一半的國都,是否要停下來?

那這豈非成了兒戲?

“陛下對此事,還是要慎重考慮,不能率性而爲。此事關係重大,陛下還是要三思啊!”

秦真並沒有明確的表示反對,說不讓皇帝遷都。但是他的意思,卻是已經明確的表達出來了。

重建國都,如果到時候全國不能協調,那修建了一半的國都,難道能停下來?

此事勞民傷財。

他是必定要對這事,持保留意見的。

劉協聽到秦真一直沒有對他的遷都計劃,表示贊同,他也知道秦真對此,是什麼態度了。

因此,他心裡是有些不高興。

“鎮國公的意思,我會考慮的。這事,現在也還在商議之中,也不是一定就要進行。朕會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最後做決定,絕不會做對不起列祖列宗之事,危害江山社稷。”

劉協說道。言語的出發點還是很高的。

這次的商議,沒有任何結果。

從皇帝這裡出來,秦真是皺起了眉頭。

“皇帝不喜歡這裡,是他想要遷都,呂布那些人,只不過是投其所好罷了。我們這次要勸他,只怕是有些難度,他不會願意聽的。說不定由此,還會對我們,生出意見來呢!”

薛寶釵是對秦真說道。

這個事情,內核應該是這樣。

遷都的起始點,應該是皇帝,而他們兩府,這個時候要反對,那肯定會惹起皇帝的不高興。

皇帝對誰不高興,以後心裡就會記住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找些小鞋,給這人穿穿。

得罪了皇帝,可不是好事。

薛寶釵分析的,很有道理。

而這個時候,薛寶釵自然會經意不經意間的,把自己和秦真這方,看做是一個整體。

她們兩方,現在是站在同一陣線的。不能有立場上的偏離,否則,事情不妙。

聽到薛寶釵的這番分析,秦真心頭沉。

第一百二十四章 去哪裡後悔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士第八十四章 呂布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去河東第三十六章 雙英破呂布第八十一章 空宮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虎相遇第一百章 郎情妾意第十九章 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第四十九章 第一步第一百六十三章 曹仁含恨第七十七章 惠而不費第五章 黛玉之威第三十九章 花花心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遇風雲便化農第一百二十章 廷上之辯第五十二章 忘了我是誰第三十四章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四章 跪令第八十九章 去河東第七十七章 惠而不費第五十一章 回宮第一百九十九章 先遣隊第十八章 復仇者聯盟第一百八十六章 層層誘進第四十一章 老祖宗的後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士第九十九章 意外小少婦第八十九章 去河東第六章 我的地盤系統第一百三十四章 擬出巡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定要鎮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秦真的大膽想法第九章 二奶奶請秦真去第四十九章 第一步第六十三章 無奈第五十一章 回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厲害的獵手,也狡猾不過狐狸第一百九十五章 炸堂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真的青青草原第五十三章 封賞第五十一章 回宮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定要鎮壓第三十二章 一身紫鎧衝呂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先遣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點彩第四十一章 老祖宗的後事第十三章 李傕之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亂制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顧一切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軍第九十七章 干戈化玉帛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真要修仙第一百一十章 給我個面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炸堂第四章 跪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蛻變第八十四章 呂布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出城第八十五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虎相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公從此逍遙第一百八十二章 英文第一百六十八章 肥料理論第一百七十三章 雪滿長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秦真的大膽想法第二十八章 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走向太平時代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三十四章 擬出巡第一百零八章 認命了的貂蟬第一百九十九章 先遣隊第三十八章 呂布大敗第一百四十三章 敵我形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蛻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炸堂第一百九十章 聯合第二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真的青青草原第三十八章 呂布大敗第一百零八章 認命了的貂蟬第一百二十章 廷上之辯第二十一章 王夫人第二百零六章 明修棧道第七章 超級賽亞人第五十章 煙消雲散第一百七十二章 全民發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走向太平時代第七十八章 病熙鳳第一百四十六章 盆栽第二百一十五章 猜一猜第一百四十三章 敵我形勢第二百一十章 對禰衡的處置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吃泯恩仇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定要鎮壓第一百三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一百六十二章 甄宓姑娘要出嫁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