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1章 讀書人的未來

皇帝發怒了。

“聽聞有士紳造反,攻破了縣城,那個知縣力戰被擒,卻不肯降,殉國了。”

神仙居的消費並不低,按照方醒當年給莫愁的意見,走的是中上路線,所以就餐的非富即貴,至少不是窮酸。

“都是些腦袋發暈的,這天下都安穩了,北邊也沒了馬蹄聲,南邊的倭寇也沒了,連那些泰西人都被擊敗了,那些士紳爲啥要造反?”

一個黑胖的商人在大堂裡肆無忌憚的說着:“我看都是人心不足,覺着以往偷了朝中的賦稅是應當的,連陛下都不能扳回來,可見他們的膽子之大,連陛下都沒放在眼裡。”

時至午飯時間,大堂裡坐了七成食客,大多都是商人,但有一桌看着像是讀書人。

“可不是嗎,當年興和伯說要是給他們機會,說不準第二天就要改朝換代了。”

“噓!噤聲!小心東廠的人。”

那商人被同伴提醒了一下,被驚出了一身冷汗,趕緊坐下四處張望。

那桌讀書人面色漲紅,有人起身道:“那郭候喪心病狂,和我等有何關係?以前還有武人造反的,那是不是武人都是叛逆?”

這話說的有理,可他們的身後有人嘀咕道:“武人再跋扈,可也沒聽說過有幾百起造反的吧?”

“胡言亂語!”

那讀書人原地回身,喝道:“武人粗鄙,如何能與我等爲伍?”

這是習慣性的話,估摸着都沒過大腦,說完這人就後悔了。

如今大明武人的地位可沒那麼低,而且武學不斷給各部輸送學員,現在的大明軍隊,漸漸的有了些精銳的跡象,紀律更加嚴明。

所以說武人粗鄙,這是犯忌諱的事兒。

大堂內靜悄悄的,要弟站在櫃檯後面,看着左側佔了一張桌子,悶頭喝酒的兩個男子。

那二人就是東廠的,而且很懂規矩,第一次先上門拜訪,只說借用一下神仙居打探消息。

要弟當時就想拒絕了,可莫愁卻叫人去問了方家,結果是達成了協議:神仙居給他們提供場地,他們用餐的費用按照七成計算。

這也算是皆大歡喜了,據說安綸在東廠都說莫愁做事大氣,比某些人好多了。

所謂的某些人,自然就是指方醒。

那二人拿着酒杯停住了,一人瞥了那讀書人一眼,然後和同伴碰杯。

先前說話的商人卻被這話給激住了,再次起身道:“什麼粗鄙?有人就說了,士紳於國無益,只是造糞的米蟲,可武人卻還能保家衛國,你們能做什麼?”

這話有些惡毒,而且造糞的米蟲這個比喻就出自於方醒,所以那些讀書人氣惱不已,卻知道這裡是方醒小妾開的酒樓,就沒敢肆無忌憚的辯駁。

但那股子氣卻不是那麼好消散的,大家重新開始吃飯,那些讀書人心情鬱悶,於是難免頻頻舉杯。

差不多有些醺醺然之後,一個讀書人說道:“霍大人是好樣的,可若非是要清理田畝,哪來這些禍事啊!”

那些商人雖然看到士紳被打壓也高興,可終究對這個局面覺得有些無謂。

許多人都認爲清理田畝,打壓士紳是多事之舉。大明富有四海,給他們佔了又如何,大不了到時候把那些活不下去的農戶移民到海外去罷了。

人口會越來越多,中原的田地會越來越值錢,這個是‘有識之士’的共識,所以現在侵佔土地,只是爲了讓子孫能握着不斷升值的財富罷了。

財富纔是大家的追求,至於其它,只能暫時擱在一邊。

於是大堂裡漸漸的安靜下來,只有筷子觸碰碗碟和牙齒咀嚼食物的聲音。

……

“動手了!”

解縉回來了,他滿頭大汗的,竟是這些年少見的歡喜。

黃鐘趕緊給他弄了毛巾,然後泡了茶水。

“解先生無需急切,伯爺在書信裡說了,南邊是該動了,否則工商蓬勃之後,那些士紳就會融合進去,到時候投鼠忌器,就成了毒瘤。”

解縉把毛巾放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舒服的說道:“他以前不是說要引導那些士紳去經商開作坊嗎?怎麼又不願了?須知爲政者要有定力,最忌諱的就是今日想這個,明日想那個,最後一事無成。”

黃鐘拿出一封書信遞給解縉,解縉慢慢的看了,說道:“戶籍要慢慢的融合,士紳也要慢慢的放手,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給了優待,遲早這些優待就會變成籠子,不但束縛住了那些士紳,也束縛住了大明,好見解!”

……

“興和伯說了,士紳以往以爲自己在幫朝中治理百姓,可朝中已經有了些風聲,以後會漸漸增加各地官吏的人數,這是什麼意思?”

曹瑾不喜歡這種角色,在曹安在國子監站穩之後,他更希望能頤養天年,然後看着外面的風雲涌動漸漸衰老,漸漸死去。

可精力充沛的方醒卻在南方攪動了風雲,而且還把他帶了進來。

不做不行啊!

他是感激方醒的,而且曹安和方醒有這些緣法,以後說不定有些意外收穫。

所以他才撐着一把老骨頭在四處奔走。

他覺得自己最多十天就會倒下,然後方醒來看望,他會把曹安託付過去,最後安然死去。

可他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精神了,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

一羣讀書人在仔細聽着,他們都是這次清理行動的犧牲品,被收走了不少土地。

曹瑾端坐着,腰桿筆直,“士紳協助官府管理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以後就是官吏專管了,老夫問一句,那時候的士紳何去何從?”

大堂裡熱烘烘的,越年輕的出汗越多,曹瑾反而只是額頭微溼。

他見這些讀書人都在沉思,就繼續鼓動道:“到了那時,中了進士的自然可以爲官,可千萬人才能中一人,剩下的去幹嘛?坐吃山空?哪家有這等財力?若是有,老夫覺得不如去經商,好歹還能給子孫多留些錢財。”

他的話沒有什麼冠冕堂皇,很簡單的道理,直接剖析了讀書人未來的道路,讓人信服。

這些讀書人很迷茫,而曹瑾最近很活躍,並且他和方醒的關係帶着點緣分,所以他召集了之後,就來了不少人。

“你等想不通爲何要清理,可那些百姓該怎麼想?”

曹瑾知道方醒對儒家的態度,見這些讀書人迷茫,就下了個重錘。

“興和伯說了,天下四民都是陛下的子民,本就沒有什麼高低貴賤,現在有,以後會慢慢的拉近,最後……沒有。”

方醒當初給曹安說這番話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最後肯定還會有高低貴賤,但朝中的目標就應該是不斷拉近這些人之間的距離。

不斷,這就說明方醒對人性和人心很是瞭解,知道桃花源只是臆想,當不得真。

所以大明才需要一個堅強而有力的皇帝,否則那些官員會漠視這些距離。

曹瑾心中微嘆,最後說道:“興和伯還說了,咱們以後的活路得自己去找,不然萬民奉養,咱們可擔得起?”

士紳階層真的是萬民奉養,可回報了什麼?

有人說道:“是擔不起,可好歹也得給條活路吧。”

“活路啊!”

曹瑾想起方醒的話,就苦笑道:“朝中以後要興教育,要不少先生,還有不少地方也要讀過書的人,就怕讀書人下不去這個臉啊!”

第2550章 萬歲第908章 哀鴻一片第2077章 強硬安排第12章 妖言惑衆第2035章 什麼叫做盟友?第720章 明察秋毫的朱棣第1835章 不墜上國之威第2386章 少年心動 新第736章 古道熱腸的金忠第1942章 那是一道光第1710章 沉重的打擊第1991章 再進一步,死!第793章 讓異族聞大明之名而喪膽第211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250章 家族傳承第1924章 耐不住性子第2320章 這是誰家天下第670章 討伐不臣的意志堅若磐石第945章 襲擊皇太孫第1918章 天佑大明第410章 中官貪婪,交趾生變第803章 身死異國第533章 朱棣惱怒,黃儼躺槍第671章 睿智的老太太,果斷的朱瞻基第140章 恩公容稟第52章 富貴如浮雲第62章 要去京城了第994章 來自於朱棣的信號第2095章 我是奶爸第1646章 一人兩面第1553章 播撒種子人離鄉賤第419章 領先時代的傳播技術第1153章 出現,包圍第1988章 戎裝的皇帝第2415章 倔強的土豆第2311章 同時動手第1623章 陳瀟被人給坑了第314章 潑墨山水畫,沒卵子的貨色第2559章 四海集市第27章 攔路伏擊,黑夜殺人第2371章 不夠親密的盟友第1352章 燃燒的烈火第794章 蒲公英飄飛第2297章 暴怒的朱高煦第160章 太子力挺第86章 錦衣衛潛入第2565章 感恩還是仇恨……第130章 忠僕辛老七第408章 解縉是怎麼死的?第1057章 對付魏國公的炮彈第1362章 濃霧中的殺機第1240章 王師來了第793章 讓異族聞大明之名而喪膽第1417章 幾方發動第963章 狗咬狗第476章 一百零三丈的神蹟第1914章 迴旋鏢第809章 大敗第1596章 人生如戲……第66章 發現馬匪的蹤跡第2577章 哭,笑第894章 莫名其妙,霸道的大明第2226章 式微的國子監第461章 挖方醒的牆角第31章 威嚇失敗第960章 起火,逃跑,厚黑,第58章 忠心的家丁,短視的決定第1062章 名士風流第1965章 常宇落淚,動手第1701章 正面交鋒第2152章 浮世翻滾第2204章 不做朋友,那麼就做對手第519章 你,你想造反?第1108章 北征!北征!北征!第1885章 你當年那麼老實……第1042章 反賊,報信第53章 震住了薛華敏第1396章 滅口第2460章 碩鼠第29章 秦孟學死了第2284章 絕望,嘶吼第2033章 鄭和歸來感謝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第554章 令人不解的進攻第1394章 斥候大戰第212章 老狗上門敲詐第810章 不講理的大明水師第1692章 針鋒相對第1576章 斷水第926章 朱棣的算盤,婉婉燒鍋底第732章 頹廢的朱棣第693章 遭遇倭寇第48章 辣椒豐收第1451章 驕狂的哈烈遊騎第2164章 這世界的惡意第761章 擒獲紀綱第1105章 世界之王的野望第2190章 一家三口第1557章 霹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