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十一章,昭告天下(一)



符長寧凍的打哆嗦的時候,就聽見嬋衣娉衣幾個,腳步匆亂氣喘吁吁的從遠處抱着衣服追過來,“公主、公主等等奴婢——”

呼,關鍵時候,還是她們頂用啊。符長寧恨恨的踢了一腳雪。

待捧着衣服的幾個丫頭小跑到近前,給符長寧披上了,纔敢小心翼翼的問上一句,“公主,咱們回嗎?”

“回什麼回!”符長寧疾言厲色,“半分沒個眼力勁兒,我剛出來就問我回不回去,真個蠢笨如斯!”

問話的妱衣被罵的一臉委屈。

符長寧沉沉呼出一口濁氣。

她覺得衝口而出的惡氣,一直盤根在心頭縈繞不去,就算是朝着沈從景說出那麼多誅心的話,她仍覺得不痛快。這是怎麼了呢?

符長寧看着太液池結冰的水,覺得眼眶發酸,幾欲落淚。

她這會兒就有點兒後悔了。她總是這樣傷害自己身邊的人吧。

符長寧有些低落的嘆了口氣。

但是她實在是有些控制不住,不知爲什麼,平日裡還是很能忍的一個人,卻總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是這樣。

符長寧沉沉的嘆了一口氣——還希望,這個並不太平的年,趕快過去吧。

也許是老天爺聽到了符長寧的祈禱,也許是真的覺得這個年真是過得太過坎坷了,剩下的幾個月裡,還真就是平平靜靜的,並未發生什麼事情。

符長寧在那日衝口而出的氣話之後,也再沒見到過沈從景。聽說是一日比一日忙,沒空過來。

符長寧低眉耷眼的嘆了一口氣。

這個年過得頗沒滋味,就算是守歲的那一夜,皇后邀她去正和殿同他們一起過,也讓符長寧拒絕了。

符長寧覺得很沒意思。

守完了歲,這個並不太平的年總算是過去了。禮部也開始正式擬稿,準備幾日後的冊封大典。

冊立太子的大典是有例可循的,所以這些事情準備的非常輕鬆。冊立的時間擬在元月初五,欽天監卜出來說,這是個萬中挑一的好日子。

皇帝很開心,大筆一揮,將日子定在了此時。

這個時候,年味還沒有散盡,各家各戶的紙窗上還黏着大大小小的紅貼紙窗花,窗子外頭還飄搖着大紅燈籠,連街道上都是皇帝給撥派下來的燈籠。

這樣一看上去,竟像是舉國在爲冊立太子而歡騰鼓舞一樣。

冊立太子的那一天,符長寧起得非常早。這一日雖沒她什麼事,但她被允許遠遠地觀禮。符長寧上一次觀看冊立太子的大典,還是在她三歲的時候,被乳母牽着手,坐在她母后的身邊。三歲的孩子能記起什麼來?因對大典的一切事情,符長寧實在是沒什麼印象了。

但是這一次不同。

頭一日,皇帝派去祭祖的人已經順利歸來了。皇帝雖有人代替去祭祖,但是仍舊是要在宮中的牌位前燒香進祝。

第二日清早,皇帝先派去了使臣——太傅徐淮山,宰輔趙春暉爲正使,禮部尚書王貞明、兵部尚書李振爲副使,一隊人馬迤邐到達了承乾宮。這幾人是負責將皇帝所授的寶印、玉冊以及御杖放置於御緞所鋪的石案長桌上。然後另一邊,沈從景加冠加冕,授衣帶袍,由欽天監主簿的指引下,同皇帝一起祭天。

待進行了三跪九拜的祭天之後,沈從景再去往承乾宮,跪與案几之下,由太傅徐淮山及宰輔李春暉授以玉冊,由戶部尚書王貞明、刑部尚書李振授以寶印。待授寶印寶冊畢,面朝正東方,行沈從景三跪九叩的謝恩禮,正副二使隨之向沈從景再行禮。隨後再由東宮內監手捧寶印寶冊,行至皇帝之處覆命。

最後,由四使將御杖送到皇帝宮中,報之冊立典禮完成。

這就是冊立皇太子一天的行程了。

這一天下來,別說是沈從景和皇帝了,就連徐淮山在宴席散了以後,一見着符長寧,都咬牙切齒的喊着老腰疼。符長寧笑嘻嘻的拍了拍徐淮山的背,親切的說,“太傅大人呀,沒想到您真是深藏不露,這麼大裝一整日跑來跑去的,還是活蹦亂跳的欺負小輩啊。真是老當益壯!”符長寧朝他豎起大拇指。

然後

徐淮山一巴掌拍過來,符長寧靈活一閃,然後看着徐淮山扭曲的表情,帶着幾個丫頭就笑意微微十分端莊的離去了。

這算是,正式的昭告天下了。

這些時候,其實符長寧也沒閒着,因爲她正在籌備封妃大典——沒錯,就是太子剛剛冊立完畢以後,就要進行封妃大典了。也不怪皇帝這麼着急,因爲天下動盪,他必須藉此機會來安定人心。

封妃大典就定在二月十五的日子。

由於皇太子妃是別國公主,所以皇帝派遣使者至皇太子妃孃家的這一道環節,就略去了,而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這些事,也因二人並非初婚,故此略去。

而且太子妃是在太子冊立之前迎娶的,故而並不用行使那些繁沉冗雜的禮儀步驟。但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太子側妃太子良娣跪迎太子妃入主東宮。

是而,皇帝不日下旨,將太子太師之女穆憐秋、驃騎大將軍之女納入東宮,設爲二側妃。第二日,由皇帝使臣去往皇太子妃符長寧暫居的鳳鳴宮,請太子妃出門。行至東宮門前,由太子行射禮。射禮畢,二妃跪於東宮正門前,迎接皇太子妃入主東宮。

這就是全部過程了。

說起來似是十分輕鬆的一件事,但實際上,太子冊封的那一日,沈從景——現在更名作叔先元淳,他是什麼時辰被人喚起的符長寧不知道,但是符長寧寅初就被人給喚起來大妝了。

要知道頭一日符長寧是近子時才睡,第二日寅初起來,統共睡了不到兩個時辰,符長寧覺得,若是這封妃大典還不結束,就封不成了——妃快要被累死了。

而沈從景這傢伙更是可氣。就在射禮結束之後,她繃緊着精神準備接受二妃跪迎,再說出一溜兒備好的說辭之時,就見沈從景大踏步走過來,握住她的手,然後用只二人可聞的聲音對她說,“幾日不見,你愈發形如鬼魅了……”

當時符長寧一聽見這話,險些沒一掌呼他熊臉上。氣得她臉上的大裝都露出了一絲裂紋——形如鬼魅,其實這成語用的是十分貼切的。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章,不簡單正文_第七百零五章,雙生兒皆體弱身虛(二)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章,冒名頂替正文_第五十七章,災情氾濫(二)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章,佳人難再得(一)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章,終於來信啦(二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章,分羹一杯正文_第一百六十章,瘋癲少女正文_第七百三十七章,聖上的孩子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章,押至中宮處正文_第十一章,驚動府邸正文_第六百三十章,罪惡滔天正文_第一百三十章,掌捆事風波(四)正文_第九十三章,胭脂水粉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章,只不過是夫人正文_第二十六章,顏面盡失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章,未能得逞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章,名門望族(六)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章,兩名殺手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章,醫者仁心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章,不知所蹤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章,對付惡人之法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章,二等丫頭(一)正文_第四百零六章,開始打老虎(九)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章,執意如此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章,反目成仇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后有賞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章,毫無關係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章,打消念頭正文_第五百四十章,另有玄機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所思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章,發現秘密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章,風度翩翩的美中年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章,信或不信正文_第一百二十章,官逼民反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章,見死不救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太后之死(一)正文_第二百五十章,一朝得盛寵(三)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章,口中無甚正形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章,功臣與佞臣(二)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章,蜜瓜(六)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章,蓬船聽雨聲(七)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章,遭人背叛(八)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章,八字相剋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章,自立爲王了(四)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章,醫術高明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章,同一條船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章,欠個人情正文_第兩百零七章,天造地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章,成王敗寇,天下勢明(二)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章,苦差事(二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章,“妙不可言”(六)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章,新年前的暗波涌動(五)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章,仇人想你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章,性命堪憂正文_第七百二十三章,萬般惱怒正文_第八十三章,心照不宣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章,生不如死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章,國有大喪,天下舉哀(三)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章,鶯鶯燕燕們(一)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章,二等丫頭(一)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章,通風報信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章,這人拎不清楚(四)正文_第三百五十章,因果循環(一)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章,一個條件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章,前去救人正文_第九十三章,異變突生起波瀾(四)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章,蓬船聽雨聲(二)正文_第七百一十一章,好事將近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章,品賢殿中又起波瀾(四)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章,安慰下屬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章,準備一切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章,品賢殿中又起波瀾(四)正文_第五十八章,萬事伊始(一)正文_第七百二十章,狸貓換太子(三)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章,進入賭坊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章,惡魔皇子(二)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章,擅闖杜府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章,人比花嬌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章,賞菊宴波折頗多(一)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章,機靈巧辯正文_第八十六章,借酒消愁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章,掌捆事風波(二)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章,前來送行正文_第七百二十一章,決定出家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章,安慰下屬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章,神秘少女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章,適得其反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章,如意算盤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章,蜜瓜(一)正文_第五十四章,小產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章,快馬加鞭正文_第六百五十章,憑姿色正文_第四十六章,初入宮(二)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章,惡魔皇子(三)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章,冬雪出現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章,問個清楚正文_第三百五十章,因果循環(一)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品賢殿中又起波瀾(三)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章,甘犯大不韙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