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十五章,風華依舊(三)



聽皇后說的那個“桃花胭脂水”,符長寧也頗爲感興趣道,“這麼說,竟是和我母家的的‘芳華綻露膏’有些許類似。”

“哦?”

“我母家的‘芳華綻露膏’,只是最後一道水要煮盡了,直接用玫瑰花泥入膏,故而並不是水狀。”

“那倒是差不多了……”

“嗯,這次出來的匆忙,下次我給您帶一盒兒您瞧瞧。”

兩人聊得十分愉快,說着說着,御膳房的早膳就該擺了。於是皇后就留了符長寧用膳。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位李姓的皇后,是位儀態萬方的世家女子。世家女子有個特點,就是規矩重。和她一起吃飯,不論是誰都會覺得十分拘謹。

只是輪到符長寧這裡又是不同。符長寧可並非一般女子,她父是天嵐國的皇帝,母是天嵐國數一數二的世家之女。平日裡在宮中,從小就是極規矩。後來顛簸出了皇宮,她反而覺得不甚習慣。這時候同皇后用膳,符長寧看着那規規矩矩的一碗一箸,真是覺得無比熟悉與親切。

這頓膳雖是“食不言”,但居然讓符長寧的關係和皇后更近了一步——就哪怕是方纔兩人討論的那麼興高采烈,也沒有一頓飯來的要快。因爲世家女總是能同世家女相處到一塊兒去的,平時皇后看慣了裝模作樣還不甚習慣的那些女子,這會兒見着個渾然天成儀態萬方的慎敏公主,還真是打心眼兒裡有些開心。

用過了早膳,皇后又將符長寧帶在身邊,見了一下後宮的嬪妃們。

現在建蒙國的後宮並不十分壯大,從這一代皇帝開始,就不是特別願意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就更別說廣選秀女了——從這位皇帝登基以來,也就統共選過那麼三次秀女入宮而已。

所以現在念得上名兒的、來給皇后晨昏定省的,竟也不過就是那麼十一二人而已。

皇后逐一給符長寧介紹,“這是恭淑夫人,住在西邊兒的留芳殿。那是瑁嬪,是平暘殿的主子。”皇后指了坐在左邊兒下數一二的兩個女子,對符

長寧笑着說。

那兩個女子皆是微微欠了欠身子,笑着頷首,算是給符長寧打招呼了。

符長寧也回以微笑,卻矜持的沒有起半分身子。畢竟,就算這些妃子們會是她的“長輩”,但她卻是正兒八經的嫡妃,不能同妾一般而語。

皇后也沒覺得符長寧如此倨傲有何不對,接着指了她右首的女子,“這是良妃,住在東面的抱夏殿。她下頭坐着的是鈴嬪,和她一宮,住在九驪齋。”

又是兩個女子,只是這回,先開始介紹的那位良妃卻並未起身,只朝着符長寧點了點頭,只那位鈴嬪起身欠了一欠。符長寧不動聲色的記下了。

符長寧覺得,皇后這介紹人的法兒很有意思。一般來說,坐在主座的左右下首,都是身份僅次於主座之人的人物——當然了像是符長寧這種坐在皇后身邊的另算——按說介紹這個,就該是按照尊卑順序,左尊右卑,先介紹左下首,再是右下首,然後才輪的上第二第三。

而皇后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竟是先說的左下和左二,而那兩人一個是後宮之中僅次於貴妃的夫人位——現在宮中沒有貴妃,也不知道是不是現在的皇帝被先康貴妃膈應慘了,所以心中有陰影了。反正現在,夫人位無疑是除了皇后最尊貴的,這倒沒什麼。只是右首那位良妃,按說是夫人下第一位了,卻被介紹的排在了那位瑁嬪下面,這就不知是什麼原因了。

而良妃下面的鈴嬪也很有意思。後宮品級是這樣的,皇后下是一貴妃,貴妃下設四夫人,夫人下面是六妃,然後分別是嬪、貴人、婕妤、美人、常在。在嬪以上,是就可以住殿,掌管一宮的了,這看那位掌管平暘殿的瑁嬪就知道了。而那個鈴嬪,竟還隨着良妃住,沒有司掌一宮,就很奇怪了。

符長寧因對那鈴嬪笑道,“靈嬪,可是鍾靈毓秀的靈?”

鈴嬪沒想到符長寧如此平易近人,竟還先與她說話,於是有些受寵若驚的不敢坐實了屁股,斜簽着身子回答她,“回公主,是鈴鐺的鈴呢。”

鈴鐺

的鈴?符長寧覺得這封號好有意思——哪有人用這個做封號的?但凡封號,都是美稱好字,再不濟也不會是個物件兒。但是礙着她並不知內情,怕人尷尬,於是便微笑着也不再說話了。

皇后又依次介紹,“那個是靈溪閣的芳貴人,她手邊坐着的是玉峰樓的蘊婕妤,這兩位都是恭淑夫人宮裡頭的。還有云央閣的雯貴人,曲文苑容美人,青荔苑的懿常在,這都是跟着瑁嬪住的。韶蔭館的雲貴人,萍芷齋的祿婕妤是屬在南邊兒的長信殿。至於說餘下的百芳苑玉美人,是和鈴嬪一樣,住在良妃宮裡。”

這就是些無關緊要的人了。符長寧隨着皇后的介紹一一看過去,倒也沒看到什麼尤爲出彩的面貌。那些品階不高的嬪妃,也都很是客氣恭謹,哪怕符長寧將來還小她們一輩。

因這些人瞧起來都老老實實的,符長寧對皇后笑道,“真是百花兒齊放。”

皇后微微一笑,還未待開口,那不甚恭敬的良妃這時候,倒是灩灩笑着接了話,“公主纔是生的一副好樣貌,讓人百聞不如一見呢。”

良妃聲音很好聽,特別脆嫩。符長寧瞧過去,這麼瞧一眼,卻發現她長得也不賴——彎彎的一道柳葉兒眉,一雙含情帶水的眼兒,薄薄的脣,下巴削尖,十分好看。

竟是要比在座所有人都好看一些,就哪怕是年輕極了的皇后,眉眼卻並沒有這位良妃生的精緻。

符長寧在心中“咦”了一聲。

但良妃說話時的神態卻沒多大恭謹,反倒像是逗貓逗狗一樣,故此符長寧便沒再理她,反而去尋了皇后說話兒,“要說這兒可真是春色滿堂,但卻是獨您一枝顏色最豔呢。”在嬪妃面前隨口誇了皇后兩句。

皇后果然很高興,頗爲慈和的說道,“公主年紀正好。”

兩人互相吹捧了一陣兒,底下嬪妃也是陣陣附和。

只有那良妃,符長寧注意到,似是因符長寧並沒有理她而頗爲羞惱。

這一下子下來,除去個別人物,竟還是賓主盡歡呢!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章,不明所以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章,之子于歸,宜室宜家(三)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章,出手相助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章,小產(一)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章,天上仙,水中月正文_第七百章,無聊至極的人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章,皇上醒來正文_第三百零七章,終於回宮啦(三)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章,開始打老虎(一)正文_第二十四章,前來請安正文_第五十六章,災情氾濫(一)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章,真實身份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章,有意接觸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章,不知分寸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章,佔據優勢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章,門口偷聽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章,苦差事正文_第七百二十四章,寧死不從正文_第兩百一十一章,一段良緣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章,女兒心事正文_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八)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章,開始打老虎(一)正文_第二百四十章,御前傳達(一)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章,和盤托出真相(一)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章,小產起風波(二)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章,商議正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章,身受重傷正文_第五百零六章,背後搞鬼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章,去拜月老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章,回府質問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章,他不如你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宮大亂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章,後宮妃嬪各顯神通(二)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章,榮登大寶(四)正文_第六百四十章,不懂憐香惜玉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章,功臣與佞臣(四)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章,出逃的一切(一)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章,被咬一口正文_第九十一章,異變突生起波瀾(二)正文_第七百一十五章,竟然沒死正文_第五百零九章,一個重要的人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章,祭天受傷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章,牢房之地正文_第三十六章,賠禮道歉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章,身體抱恙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章,知道底細正文_第六十六章,以命換命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章,接待貴客正文_第七百二十四章,左等右等正文_第五百零五章,爭風吃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章,已經長大正文_第三百零九章,命不久矣正文_第五十四章,小產正文_第四十五章,啞口無言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章,到底是誰的五子香(五)正文_第五百六十章,遭人誤會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章,懶着不走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章,夜深上山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章,無奈正文_第三百八十八章,不信臣妾?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章,出逃(九)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章,永無寧日正文_第五百三十章,再次出門正文_第八十一章,大晉禁毒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章,龍顏大怒正文_第七百零六章,得知妹妹心事(一)正文_第五百章,公主正文_第一百七十章,這人拎不清楚(七)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章,搜查皇宮正文_第四百零九章,已有意見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章,替人講話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章,正好撞見正文_第八十三章,好宴不散(五)正文_第六百九十五章,遇到山賊攔路(一)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章,後宮之中的胡女(五)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章,問個清楚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捱了敲打(一)正文_第四百四十章,成妃之路(四)正文_第二百六十章,病重之謎(五)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章,出乎意料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章,表裡不一正文_第二百九十章,計劃一切正文_第五十六章,爭寵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章,故意爲難正文_第五百零七章,落葉歸根正文_第一百二十章,官逼民反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后得病正文_第二章,重新活過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章,滴血認親正文_第二十三章,入京都安身立命(七)正文_第三百零四章,打圓場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章,前來相告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章,商量條件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章,分羹一杯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章,臨走看望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章,皇上康復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章,不想殺你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章,兩情相悅正文_第六百一十一章,讓人難以接受正文_第三章,其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