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一章,壽果成精爲龍麟(三)



皇太子和這位壽郡王的差距,就好比像是寒門子弟和世族子弟的差距,這是一個道理。你能說寒門子弟就沒有優秀之人嗎?世族子弟就沒有害羣之馬嗎?當然不可能。但是寒門子弟,在身份上,一輩子都別想讓人拿他同世族相提並論。那根本就是雲泥之別。

當然了,自然也不排除皇太子腦子有問題的情況,但現下就是,皇太子不僅腦子沒問題,還挺能裝好人,十分聰明。所以只要不是皇太子突然作死,壽郡王這一輩的失敗,也就是天生註定的了。

這不免就讓壽郡王生出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涼心思。

他和他的王兄鬥到了最後,皇帝榮登大寶了,也沒停歇。壽郡王的母親當真是個極厲害的女子,她不僅沒在皇帝死後被皇后清算了,還榮升做了太妃,又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自己多麼的晚年寂寞,不想自己兒子出京“受罪”,於是竟這麼着,讓壽郡王留在了京裡。這件事,大概是她這一輩子,最敗筆的地方了。

不讓壽郡王出京,去往封地。

剛登基的皇帝也看似被脅迫於庶母之威,妥協了,於是康平太妃和壽郡王不免就覺得,這一仗,他們也不算輸的徹底。

天下人都在瞧着那對母子的笑話。

其實這件事情,也就只有他們看不明白了。皇帝就這麼一個活下來的親兄弟,不用防着別人,就把這兄弟往京中好吃好喝的那麼一養,不給他兵,不給他地,不讓他做官兒,看他還能上進幾時?這就是最好的蠶食了。

皇帝還怕他們突然開竅兒,非要要那郡王應有的封地,然後自己帶了康平太妃去封地上買馬養兵,蓄勢造反呢!那樣,可就真的控制不住了。

要不怎麼說,這深宮女子終歸是女子,沒什麼遠見。又是康平太妃這種,一輩子沒見過大世面的。要說在內帷裡頭小意溫柔的伺候皇帝行,在女人間勾心鬥角也行,但是在大方面,她就敗得徹底了。

誰讓壽郡王除了他母親的話,誰的話都不聽呢?他可是覺得,誰勸他出京,那就是在害他。——他也不

想想,人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他就算是在京裡一直死不要臉的扒着,又能翻出什麼大天兒呢?一幢房子一塊地,養個富貴閒人的事兒罷了。

到了現在,皇太后和康平太妃都死八百年了,就連他和他的皇兄都不是什麼年輕人了,這壽郡王的腦子,卻還是那麼一如既往的拎不清——都是自小兒就讓康平太妃給教壞了——他一直覺得,皇帝沒兒子,那就是他的好機會到了!

但其實他也不想想,滿朝文武誰不知道他那熊樣兒?單就說這十好幾年都沒跟皇帝提出去封地招兵買馬的事兒,就知道這人蠢極了。更何況他教出的兒子還是個紈絝?哦,用符長寧的話說,還是個處處惹麻煩會殺小媳婦全家的紈絝。

不過倒也是,哪怕壽郡王再不堪,他兒子再紈絝,那一旦皇帝駕崩了,皇帝沒兒子,他的繼位就是名正言順的了。

也難怪壽郡王這麼個眼界兒小的人盼望着皇兄絕後。這樣的人,真慶幸就這麼一位,若是建蒙國再多了這麼幾位“皇兄”“皇弟”的,整個國家非被蠢亂了不可。

但誰又料到了,皇帝其實還留着這麼一手兒?壽郡王乍一得知皇帝突然多出了個“兒子”,差點捂着胸口就在家門口兒背過氣去。

所以他在朝堂上,沸反盈天的炸着窩要鬧。竟然還說出皇帝昏聵的話!

皇帝氣死了。

這沒腦子的蠢弟弟!

皇帝終於反省,自己是不是這麼多年太縱容這個弟弟了,就是到現在,這個弟弟還傻不拉幾的不知道自己地位如何呢?真是的,這樣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最討厭了!跟這樣的人,真是說都說不清——你要怎麼告訴他才能讓他明白,現在的你,根本就是人家案板子上面待宰的魚肉,你沒兵沒權,空佔了個好身份有什麼用?現在皇帝有兒子了,你就連身份上唯一的優勢也沒了!

皇帝覺得,他在位的時候還好,若是他以後真的去了,這弟弟就是再傻,那也是兒子他親叔叔,這身份更要命了,是不能不給面子的。這若是他弟弟真是鬧,自己豈不是在給兒子找麻煩找

不自在了?

不行,皇帝決定了,這蠢弟弟,必須得在兒子登基之前,收拾了他!

於是下一次,壽郡王再一次在朝堂上撒潑打滾的時候,皇帝沉着臉開口,一開口就是大招,“朕賜陵南與你。”

……啥?

“封地溪水以南,水草豐茂,適合人居。”

羣臣都傻眼了,就是壽郡王,也不鬧了,張着嘴巴看着皇帝,半天,沒回過神兒。

什麼?聖上說什麼?“朕賜陵南與你”、“封地溪水以南,水草豐茂,適合人居”這兩句話,是他們想的那個意思吧?

這是要……開竅兒了?

“不日啓程吧。”皇帝沒給他們過多反應的機會,面色疲憊的嘆息了這麼一句,拍板定下,退朝了。

留下譁然的衆人。

壽郡王在京都待了三十幾年,現下,竟要被派逐封地了!

壽郡王混混漿漿的回到了郡王府。他那妻子正訓斥叔先瑜——郡王家世子。“你這渾孩子!是不是又去了那歌姬處?是不是?早跟你說了別和那種狐媚子廝混的!”

叔先瑜滿臉的不耐煩,“去了又如何?我已給靈悅贖了身,她早都已經是我的人了!非是什麼狐媚子了!”

“你這小兔崽子……”

“夠了!”壽郡王頭疼欲裂的爆喝一聲。

壽郡王費和叔先瑜都傻眼了。今兒個,壽郡王怎麼脾氣這麼大呢?

“爺……?”壽郡王妃遲遲疑疑的喊了一聲兒。

“完了……”壽郡王失魂落魄的喃喃道,“都完了?”

“什麼?”

“咱們舉家,要給人趕出京城了……”

這道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當頭閃下,給壽郡王一府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來。

壽郡王在京都中住了這麼多年,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皇帝沒別的親人在世了,基本上他在京都,那算得上是說一不二的人物。但就這麼一位,現下竟是“好日子”到了頭,要被“驅逐”出京了。壽郡王非常的想不開。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章,還君明珠雙垂淚(四)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章,反目成仇正文_第四百零一章,開始打老虎(四)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章,小洛神(二)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章,不安好心正文_第六百一十章,尋求幫助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章,自立爲王了(二)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次大選(八)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章,醫者仁心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章,後宮之中的胡女(一)正文_第一百五十章,品賢殿中又起波瀾(二)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章,後宮之中的胡女(六)正文_第六十二章,風水寶地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章,瓊嬪之女早夭(三)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章,身體抱恙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章,聖寵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章,你死我活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章,知道底細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章,口是心非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章,要個丫鬟正文_第一百零四章,衆人皆知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章,逃走之意正文_第四百零六章,開始打老虎(九)正文_第五百六十四章,如意郎君正文_第五十一章,往事不堪回首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章,門口偷聽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章,因果循環(二)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章,捱了敲打(二)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章,共商大計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章,怎能放她離去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章,深藏不露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章,情真意切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章,鴛鴦戲水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章,通風報信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章,見死不救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章,又能如何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章,良宵短(三)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章,鴛鴦戲水正文_第六十章,萬事伊始(三)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子”(四)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章,女兒心事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章,懶着不走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煞費苦心正文_第七百二十四章,左等右等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章,皇后娘娘有喜啦(三)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章,保守秘密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章,性命無憂正文_第四百一十章,擊鞠大賽(三)正文_第七百二十九章,粘着母后(二)正文_第七百二十二章,說漏嘴(二)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章,要落下帷幕(四)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章,醫術高明正文_第七百三十七章,聖上的孩子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章,臨危不懼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章,蓬船聽雨聲(十三)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章,這人拎不清楚(四)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章,賞菊宴波折頗多(二)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章,夜深上山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章,佳人難再得(二)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章,中宮昭儀就位(二)正文_第七百二十二章,留在宮中正文_第十二章,忍痛承受正文_第五百一十章,酩酊大醉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章,另有辦法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章,二等丫頭(二)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章,又能如何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章,苦差事(二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章,逃走之意正文_第一百章,峰迴路轉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章,蓬船聽雨聲(九)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章,尋找神醫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章,開戰了(一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章,株連九族正文_第一百五十章,上門拉攏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章,來到青樓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章,連根拔起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章,無需多說正文_第二百八十章,號脈手法正文_第三百零七章,終於回宮啦(三)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章,適得其反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章,慎敏公主正文_第七十九章,置之死地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章,英雄救美正文_第四百七十章,迎接貴客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章,被人陷害正文_第七十九章,好宴不散(一)正文_第三章,其人之道正文_第五百八十一章,下落不明正文_第八十二章,安然無恙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章,終於來信啦(一)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章,目的不明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章,成王敗寇,天下勢明(二)正文_第三百八十章,上府抓人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章,後宮之中的胡女(二)正文_第四百零二章,稟告一聲正文_第二十四章,舊事舊人仍難忘卻(一)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章,下定決心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章,名門望族(五)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章,捉姦在牀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章,失魂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