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改天換地

千百道紫宵雷柱,從遮閉雷雲島的烏沉雷雲中倒劈上來。

在紫宵雷柱將要轟及小瓏山之際,似有無形之手從雷霆銅柱中伸出,將諸多紫宵雷柱抓住。

衆人就見一道道令涅槃境真君巨頭都避之不及的紫宵雷柱,在小瓏山的邊緣湮滅於無形,重新化爲更純粹的雷霆之力,聚成雷霆銅柱頂端的電弧雷光……

烈陽雷盾也能承接雷霆轟接、聚集雷霆之力,但頂天能承受數道紫宵雷霆的轟殺,哪裡像雷霆銅柱能同時承受數以千計的紫宵雷霆轟劈過來?

“小瓏山與玄辰遺寶雷霆銅柱,果真不愧是極珍異寶啊!”看到雷霆銅柱御使雷霆之力的異能如此強悍,飛熊道人也歎爲觀止。

雷霆銅柱本身就是雷系中品道器,又與小瓏山融爲一體,控御雷霆的異能,要比想象中更強出一截。

唯有如此,纔不枉陳尋他們這些年的辛苦。

“此山安放何處?”苦庵真君問道。

脫離最凜冽的九天罡風層,銀鱗蛟龍能稍借雷雲島無窮無盡的雷霆之力,就能勉強使小瓏山懸浮於空中,但這已經是耗盡銀鱗蛟龍的全力,最終小瓏山還需要與雷雲島的天地之勢徹底融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禦敵於島外,使強敵莫能越雷池半步。

“那裡!”陳尋指着雷雲島中央南端的一座盆地。

非是小瓏山落於此地,會與雷雲島的天地之勢最爲契合,實是要在雷雲島找一塊三四百里方圓的完整平地,實在是不大容易。

安放他處,會壓斷山脈,對雷雲島的天地之勢破壞嚴重,唯有落入地勢相對平緩的盆地之中,影響最小……

很快,蒼古巨龍將陶景宏、常曦他們有驚無險的從九天之外接下來,銀鱗蛟龍控制着小瓏山,緩緩往雷雲島中南端的盆地降落。

十一件道器,陶景宏、常曦、六蛟、紅茶、赤海、蛇無紅他們都已分別祭煉數年,此外還有三十七件絕品天器,一千三百餘件天器,封存於虛元珠中。

wWW ★тт κan ★¢ ○

陳尋是二一添加五,將這些天器法寶一分爲三,雷雲島、澹州各得其一,還有三分之一,分給蕩魔盟最爲核心的成員,提升實力……

苦庵真君、松鶴真君、飛熊道人雖然修成元胎,但都沒有趁手的道玉,但從絕器、極品天器裡,挑先合手的成套法寶,好好祭煉,所能發揮的戰力,未必就比下品道器稍弱。

而倘若不想九首岐蛇直接殺到雷雲島來,有些事情還只能僅限數人知曉,對外則宣稱這批天器法寶來自於沉入附星海底的小瓏山。

小瓏山緩緩降下,棲息盆地的大羣牙虎等獸慌不擇路的往外奔逃。

小瓏山看似極緩的降落,但衝擊之勢,還是壓得外圍的山嶺石壁紛紛崩裂。

時間緊迫,陳尋不能等天地之勢自行演變,將小瓏山及雷霆銅柱完全融入進來。接下來十數日,他與熹武帝、松鶴真君、苦庵真君、飛熊道人、陶景宏、常曦六人,皆是以無上法力祭煉雷霆銅柱,與此時在雷雲島佈設已達九座的龍蛇伏雷陣,強行連接起來。

小瓏山的落入,對雷雲島的天地之勢還是有極大的影響,好在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衝突,但想要完全融合爲一體,在局部區域還會產生巨大變化。

要是讓天地之勢自行去演變,山嶺沉降或擡升,可能需要數百年、數千年才能完成,陳尋他們沒有這個時間,就只能以無上法力,強行塑造外圍的山嶺,使天地之勢融爲一體。

當然,這需要陳尋對天地之勢有着極高的參悟。

十數日來,山嶺隆隆震動不斷,功成之日,雖然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細觀也能看到小瓏山周邊的山嶺,都有數丈到數十丈不等的擡升或沉降。

這不是簡單的轟塌一片山嶺,實是令周圍千餘里的山嵴地脈,整體的擡升或沉降。

陶景宏、松鶴、苦庵、飛熊、常曦五人,對天地之勢的參悟還極爲有限,但查看氣機流轉、融融無礙,便知這事成了,雷雲島的天地靈氣,已能圓融無礙的流轉到小瓏山來,爲雷霆銅柱所借用。

而雷雲島的雷煞,似乎也有大半被小瓏山與雷霆銅柱鎮伏,常年籠罩雷雲島上空的烏沉雷雲,一下子就消弱近半。

梧山數千弟子已在月牙城整裝待發,待進入雷雲島,將九座龍蛇伏雷陣完全啓動起來,雷雲島的風雲雷電之力,就都在小瓏山及雷霆銅柱的掌握之中。

這纔是真正的天地護山法陣,雷霆銅柱頂端吞奪的,也是色如赤血的電孤雷光……

赤血神雷!

這是能令涅槃上三境逆天強者都望而生畏的赤血神雷!

熹武帝心裡的震駭就強烈多了,他修煉到涅槃第二境巔峰,已經是初窺第三境天地法相的門庭,當然清楚在陳尋主導之下,將小瓏山強行融入雷雲島的天地之勢中,難度有多高。

並不是說將周圍千餘里的山嵴地脈擡升、沉降數十丈、數百丈有多難,而是對天地之勢的精準掌握,使得周圍千餘里的山嵴、地脈擡升、沉降,能將小瓏山恰到好處的融入天地之勢中,是難以想象的困難。

陳尋在修爲境界上,遠遠沒有達到涅槃第三境天地法相的層次;就算是修煉到天地法相的境界,熹武帝暗感也極難在十數日之內,就做到這樣的程度。

唯一的可能就是乾坤之道!

十大聖道之一的乾坤之道!

陳尋所悟的第三條大道,竟然是乾坤之道。

齊雲島一戰,熹武帝就隱隱猜到,陳尋可能掌握三條大道,他當時明確知曉的,陳尋修成天道真龍、掌握天武真意,但陳尋掌握的第三條大道到底是什麼,傳承又是得自於哪裡,熹武帝看不透、猜不透,也不便細問。

他沒想到陳尋掌握的第三條大道,竟然是十大聖道之一的乾坤大道!

雲洲中千小域,怎麼可能會有乾坤大道的傳承?

難道說陳尋與常曦一樣,都是轉世之軀,乾坤大道的傳承,是他與生俱來,在轉世之前就深深的烙印在神魂血脈的深處?

細想陳尋百餘年的修行歷程,熹武帝暗感確實是有這樣的可能。

陳尋幼時在蟒牙嶺迷失,而投北山九族,從此正式踏上修行之路,百餘年就修成天武真軀,距離涅槃也就數步之遙,然而在陳尋投北山九族之前,到底是不是與其父離散後迷失道路,並無人確知,只是當時沒有人會質疑一個十齡幼|童的說辭。

此時認真想起來,陳尋投北山九族之前的人生,完全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啊。

倘若猜測成立,這意味着陳尋在十年幼齡之前,就已經覺醒了前世記憶,這纔在投北山九族時,有意將此前的人生掩去,不留一絲痕跡予人有跡可循。

至於陳尋爲何要百般遮掩,這似乎也不難理解。

陳尋神魂血脈深處有乾坤大道這種便是上古姜氏都不具備的強大傳承,卻沒有在宗門內轉世,要麼其所在的宗門已經被強敵滅亡,要麼令他身殞道消的強敵,就藏在宗門之內,使陳尋不得不百般遮掩行蹤,在宗門之外轉世、重歷修行……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陳尋身上都揹負着此時雷雲島或者說澹州遠不能承受的驚天秘密!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熹武帝都覺得他應該將這個秘密深藏心底,絕不能有半點提起。

熹武帝卻不知道,他的猜測離真相已然不遠,但離真正的真相還是有那麼一點距離沒有穿透。

而這一切熹武帝暫時說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十數日將小瓏山強行融入雷雲島的天地之勢裡,使得他對天地之勢的參悟提升到一個極高的層次,爲他修煉涅槃第三境天地法相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機緣。

待小瓏山徹底融入雷雲島的天地之勢,從此就將是雷雲島的真正中樞之地;陳尋就將鬼頭礁靈池從虛元珠中取出,放於小瓏山南麓的一座山谷之中。

松鶴真君、苦庵真君、飛熊道人都知道陳尋此趟回雲洲,是要將鬼頭礁靈池與小瓏山及雷霆銅柱帶入雷雲島,但事前知道與真正見到鬼頭礁靈池,則完全是另一種感受。

除了仙道十宗、上古四族外,天鈞西陸能擁有靈池大陣的宗族、宗族就屈指可數了,他們是萬萬沒想到雲洲竟然存有一座天生地成的靈池大陣,品質極可能要強過仙道強宗手裡掌握的靈池大陣。

仙道強宗的弟子修煉三五百年,動輒就修成天人之軀,除了仙道強宗手裡掌握一流仙法真訣外,掌握靈池大陣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在雲洲,天元巔峰往後想修煉元丹,即使是以常曦的資質,即使是在龍門宗靈氣最爲充裕的九蓮聖峰,也足足閉關了七年。

而陳尋、杜良庸以元液代替靈氣吞吸,僅用兩三個月就丹成功就,其中還有小半時間在摸索元液的用法。

雷雲島從此之後,掌握一座能源源不斷煉取純陽元液的至寶,都難以想象背後的價值會有多大。

與天器的分配原則一樣,鬼頭礁靈池所產生的純陽元液,雷雲島、澹州各得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分給蕩魔盟最爲核心的成員。

雷雲島的雷煞大幅收斂,月牙海灣以東的烏沉雷雲也陡然散去,風和日麗,露出難得一見的碧澄晴空。

紀烈、胡太炎、顧馨月、雷萬鶴等人,此時就率三千弟子從月牙城起程,分乘三艘雲蒙黑鱗船,渡海飛往雷雲島。

雷雲島以往雷煞最暴烈時,龍蛇伏雷陣僅能守住夔龍峽谷底萬丈方圓巴掌大點地方。

雖然雷雲島極適宜修煉雷煞煅體秘法,但諸弟子不能隨時隨地都修煉雷煞煅體,大部分進入天鈞的弟子,因此平時都在月牙城修行,唯有左青木、蘇守思等少數人,駐守雷雲島。

此時天地護山法陣布成,不管血洗魔劫何時會來,雷雲島都已成爲梧山的宗門根基所在。

大部分弟子,自然都要從月牙城千到雷雲島。

陳尋站在小瓏山之巔,正要迎諸弟子入島,此時卻有十數道流光從西南方向快速掠來。

看來者是友非敵,但對方已欺近雷雲島的邊緣卻無稍作停滯、通知一二的意思,就直接往雷雲島中樞之地小瓏山飛來……

見竟然是有一段日子未見的澶州姜氏嫡子姜蜀等十數人如此無禮的直接闖入雷雲島,身後還有那黑甲戰將護送,陳尋眉頭微微一蹙,暗中問熹武帝:“帝君,姜蜀怎麼似從永明島方向飛來?”

第81章 玄雷陣第154章 分身第16章 引發雷劫第129章 故人臨門第76章 元液之秘第160章 潛入第207章 神秘銅殿第46章 重構肉身第123章 錢塘老妖第102章 大道真言第5章 蠻荒的生活狀態第39章 暫退強敵第31章 少女蘇棠第25章 霧海木城第77章 齊雲王府第63章 代理人戰爭第133章 神王級修羅第68章 不畏死乃有生第55章 天地道符第100章 天道執念第6章 封印魔墟第23章 報信第80章 天道蕩魔軍第107章 法寶洪流第141章 追兵第30章 靖海陣第118章 走人第69章 戮魔帖第34章 破谷第159章 收穫(一)第132章 利益爲先第169章 應對之策第20章 後會有期第90章 誅蛇第157章 蛇妖老巢第4章 賺大了第34章 修靈玄功第10章 以勢壓人第40章 男人的左手第30章 小姐,別裝了第110章 分道第41章 舊識應相識第64章 渾水摸魚第105章 肉身圓滿第193章 帝釋峰第12章 元武新城第59章 北斗玄將印第112章 拳風鼓盪第74章 爲獸解困第84章 途中第129章 魔蠻入侵第64章 激將之計第28章 修練要吃藥第31章 潛入第68章 勸和第26章 一個不落第89章 祭煉戰車第81章 蜃龍屍骸第20章 後會有期第38章 收穫第72章 億萬世界第84章 兵出赤火山第62章 慘敗第97章 洞府第76章 戰魔第138章 神庭山第213章 輪迴殘石第147章 秘密第128章 蘇旦第169章 田族之議第39章 棘虎第107章 風雲漸起第54章 橫渡星域第154章 突破之道第79章 玄衍陣第13章 深山不易進第218章 突襲第7章 刺魔小隊第155章 斬殺第73章 血河魔功第76章 獅子大開口第32章 劍勢疊浪第79章 半人半蛇第25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4章 千劍宗第64章 見者有份第218章 突襲第195章 援第32章 八荒玄冥塔第106章 靈池島第25章 三百死士第90章 仙殿出世第7章 是入夢還是魂海第168章 青鸞第69章 戮魔帖第83章 自立門戶第76章 元液之秘第17章 天炎之道第44章 大勢已去第202章 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