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幫建

……

“cut!!!”

……

“很好!!!”

……

唐謙看了一遍監視器回放,滿意的點了點頭。w w.. }

……

隨後拍攝才又繼續進行。

……

“action!!!”

……

他們再也看不到美好的明天,再也看不到正在建設中的了。安良爲他們難過得流下淚來。周處長和他的同行人看了也不時的嘆氣和流淚。

周處長由安良帶頭看了一下現場,見倒塌的磚瓦廠廠房現在已經成了一堆廢墟,大約有兩百平方米大,上面是陳舊的稻草和破瓦殘磚油毛氈與毛竹棍,到處一片狼藉,問在旁邊看的磚瓦廠工人,這廠房當時是怎麼倒塌的?

一個赤腳還穿着農民衣服的磚瓦廠工人對周處長說:這廠房本來蓋得就不怎麼好,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外面括大風裡面括小風,自己用土壞和稻草加油毛氈蓋的。昨天下了一場大雨,早上林社長他們來上班時,房子還沒有被揭掉,當時還好,只吹掉一些草披,大夥把草披重新遮遮好,又進去和泥脫壞做磚壞。當時有四個人在工作,兩個男的和兩個女的,後來磚瓦廠林廠長也進去了。不想他們沒做多久,就聽轟的一聲廠房就坍塌了。待人們趕快把磚頭油墨氈移開挖出那四個工人和那個幹部時,他們全都壓死了。有兩小姑娘腦袋都被壓扁了。他看了心裡十分難過。

包安良回到市區的培訓暫住房後,他腦子裡還一起在想着今天在工地上看到的事情,以致他的同伴們看到他時,還感到他呆頓頓的。從部隊一道來的劉文彬問他,“你今天去了工地回來怎麼一句話也不說,怎麼了?廠裡沒有批准你吧?我知道不會批你的,你不相信,回不去也吧,我家比你還遠呢,你在zj。你們還是相鄰的,我在河北定縣,我回家時比你還多兩三倍的路呢,你看我都安心在這裡,你爲什麼就不能在這裡安心工作?現在不能調,等以後有機會了再調嘛。”安良說:“今天我回到工地看到工地出了一起大事故,心中很難過。”

“哦。工地出了事故,出了什麼事故?”

“工地死了五個人!”

“啊------”劉文彬。聽了瞪着包安良半天說不出話來:“是怎麼回事-----”

安良如此這般地告訴他。劉文彬聽了後看着安良眼睛瞪得大大的:“五個人沒有了!了五個人-----這麼慘呀?”劉文彬聽了搖搖頭說:“54年鷺江前線炮擊金門時纔有過這樣的事情----沒有想到在和平時期建設也會發生這樣的慘事?”

這天來安良總是想着這樁事情。連晚上睡覺都想着這件事。

那天半夜裡。他又來到了白天看見過的工地,朦朦矓矓地聽到有人叫他:“小包師傅!”他回頭一看,不由大嚇,叫他的人竟是白天在那工棚裡看到的躺在地上的那五個人:一箇中年人,兩個青年,還有兩個年輕的姑娘。他們仍穿着當時穿的衣裳,混身是泥巴,頭上青一塊紫一塊,兩個姑娘額上和臉上仍舊沾着血跡。看見包安良他們忙悽慘地一笑。包安良見了他們驚嚇不已,“怎麼你們爬起來了?你們的身體沒有事了?”他一面上下打量他們,一面怯怯地望着他們說。

這時只那個中年男人向他說:“小包同志,你是個好人,你是個善良的人,你爲自己的事難得到工地來,今天你來工地。知道我們被壓死了,你還和周處長一起特地工棚裡看我們-----小包同志,我們死得好慘呵!我們死得好冤哪------!”

包安良說:“我知道。這我知道,你們是太冤了!你們真不應該這樣死的。可是你們現在是不是已經好了?你們現在可以回家了是吧?”包安良害怕地同情地從側面望着他們。

可那個幹部模樣的人對他說:“那裡好啊!現在我們已經回不去家了!只能在外面看看,我們還在磚瓦廠棚棚裡,我的父母和老婆孩子看着我的遺體。哭得死去活來。小包同志,我現在來告訴你:第一,我們死得冤枉,我們死了,可是廠領導聽說他們是我們自己緣故,說我們警惕性不高。發現廠房已經被大風吹破,就不應該再在裡面工作。說什麼廠裡有責任。我們自己也有責任。可是當時我們那想到廠房會倒呀?廠房突然倒坍了,我們逃都來不及,怎麼能說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呢?這樣說,這樣處理我們真是死不瞑目呀!

“第二,廠裡撫卹不公平!你要知道我家裡有八個人呀,上有老父母親,中有妻子和一個十九歲的弟弟,下有三個孩子,最大的才八歲,最小的才兩歲。一家人就靠我和我一個弟弟勞動生活。現在我死了,我家的頂樑柱就塌了!就靠我一個年少的弟弟,一家子以後怎麼生活下去呀?白天我父母和我老婆到你們工地去找你們的籌備處主任鄭部長,叫他們要對我們撫卹,你們的鄭部長說:“我們會考慮的,我們會考慮的。但說到底他們只肯給我們幾百元錢,因爲我們是臨時工,只能這樣了,說已經給我們放最大一檔來執行的了。對於我家裡的今後生活就不管了。說這是體制關係,如果是工廠的固定工,因公死了可以用家裡其他人來代替。我們是農民工,也就是說是臨時工,因公死了只能以臨時工的辦法來處理。小包同志,臨時工的家屬和固定工的家屬,不是一樣都要吃飯,都要生活的嘛?爲什麼要這樣的區分呢?難道我們臨時工的家屬就不用吃飯?我們臨時工就特別低鄙?包同志你想想幾百元錢有什麼用場?我家這麼多人,吃過幾個月就沒了,我妻子要求頂替,他們說我是農民工,不能頂替。我家父母妻子真是走投無路了呀,從今以後我這一家六七口人他們怎麼生活呢?我在九泉之下也無法安寧!我看看你是個好人,你不是廠裡幹部,也與我們無親無故,你偶然來到工地你都會來看看我們。你是個熱心人是個好人,我看你和勞動局周處長很熟。我聽你叫他的口氣好像在部隊時他是你們老首長。我希望你是不是能幫我們和周處長說一說,‘小包同志,我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想到了你,來求你在你方便的時候,給鷺江市勞動局勞動保護得的周處長說一說,讓我老婆或弟弟給與頂替一份工作。好讓我父母和孩子有一條活路吧!’”

那人說吧淚如雨下。安良不知如何是好,他訥訥地對他說:“這位同志。你的情況我知道了,我聽了你的話也很同情你們,可是我既不是廠裡幹部,更不是領導,我說的話他們不一定會聽呀,你既然相信勞動局周處長,那你們可以直接找他呀,他這個人還是平易近人的。你們去找他他不會不接待你們的。”

那中年人說:“他是個處長,聽說處長就和以前縣太爺差不多大。我們看見着就害怕。再說勞動局也是個衙門,這政府衙門我們也不敢進去呀。因爲我們不敢到勞動局去,這纔想到來找你。你雖然是個普通工人,但我們見你對人很熱情很關心,你又和周處長熟悉,你到工地還特地來看過我們,我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來找你的。”

包安良聽了點點頭說:“我替你們到周處長處說說可以。但估計我人微言輕,就是去了可能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那人說:“沒有關係,你只管替我們去說,成與不成我們不會怪你。總比不說的好,我們實在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才找你的。”

“包同志,”接着。兩個小姑娘中一個較大的,頭上帶着血跡的那個,也求告地對包安良說:“包同志。剛剛我們磚瓦廠廠長,我們公社的老社長對你說的情況,是千真萬確的,還有我們兩個姐妹,也是這樣的。我們公社林社長{也就是磚瓦廠廠長}知道我,我的爸爸在南洋,他去了多年,從來也沒寄過錢來,解放前生下我們的弟弟後就出去了,我家現在還有一個爺爺,一個母親,一個弟弟,本來全靠我和妹妹在工地上打工賺來的一點工錢生活。這下子我們倆姐妹在陽上全都歿了。我家的母親和爺爺晚昨天到工地去找你們鄭主任和那個勞資科葉科長,聽說也只能給我們幾百元錢,別的什麼都不管了。我家這樣上有老下有小,這以後的日子叫她們怎麼過呀?我們倆個是再也回不去了。就是能回去也沒有用場了,身體都殘疾了,還有啥用場!求求你好心的包同志,白天蒙你來工地看我們,我們對你非常感激,就象我們老社長說的,你與市勞動局周處長熟悉,千萬拜託你!求你向周處長約我們說一說,是不是給我們家的家人一口飯吃。要不然我們在地下也難以安心呀------”

接着是還有那兩個青年也求他,說他上是家裡的老大,上有父母下有弟妹,現在沒了他無法生活的話。安良聽了是既同情又無奈,他感到自己真的是沒有什麼力量幫他們。可是他們五個人,血污連拉地站在他前面流着淚求告過不停。安良聽了他們的話向他們點點了頭,說我去試試看吧。這五個人向他深深一鞠恭,一下就隱退了。

包安良醒來,天還墨黑。想起剛纔的事,才知道他是做了一個夢。想起夢中的事,這五個人依稀就在眼前,他們說的話一言一語都還記得。這是他們來託夢給他呀!夢中怎麼看見他們都像活着一樣。可他對他們一點也不嚇,這是他們來向他託夢訴苦來了呀!想想他們的情況,確實是叫人同情。但是他想到他現在還是個學徒,什麼都不是,沒有一點權力拿什麼幫助他們呢?,也就是和周處長熟一點,他去講一下可以,可是人家會不會聽他的?雖然周處長——這個人很好,他也是從部隊剛轉業下來的。原是他在部隊的老上級,但這是牽涉到政策的大事。是農民工和正式工的重在區別問題。頂替的事情能不能辦成他是一點也沒有把握。但是他們既然這樣相信自己,他一定要去找周處長去說一說的了。

第二天包安良向培訓廠裡請了個假,到鷺江市勞動局的勞動局安全處去找周處長。他這個培訓廠離周處長的勞動局也只有裡把路,當時勞動局在市政府裡面。勞動局的招待所他們剛從部隊下來還未到工廠時住過一陣子,所以熟悉。走了一刻鐘就到了。來到勞動局,給門崗說一下他要見周處長。那門崗說你進去好了。

他走進去見周處長這時正好坐着在看文件,見包安良來找他他很高興,忙立起身來說“小包,難得你來,來來來,坐坐坐!”一面客氣地招呼,一面還親自倒茶給他喝。還說當年在部隊裡的同志。現在能在這裡見到你們,感到很高興。“我在這裡工作。你是常來看我的幾個戰友其中之一,你有空應該常過來走走,咱們也好聊聊天呀!”

原來周處長當年在部隊就是包安良所在的部隊的,包安良在觀通連當報務員時。周處長在團部當,周經常下去視察。當時包安良是觀音嶴觀通站的先進人物,對他也很熟悉,那時包安良入黨,提升爲報務級長都經過他的手,他對包安良很是欣賞。本想把他提爲軍官。可是由於連裡一些幹部對包安良有看法。說包安良驕驕傲自大,不尊重領導,沒有同意,結果把他調到炮團指揮排當報務員。也不久也調到炮團當,他們又碰到了。後來包安良復員了。不久也轉業到地方工作。周處長被分配到市裡的勞動局勞動保護處,而包安良這時已經到鷺江甘蔗化工廠當了電工。前天周處長來到出事故的鷺江甘蔗化工廠工地處理事故,又碰到了包安良。

包安良現在來到老首長的辦公室。也就比較隨便。他一屁股坐下來後任老首長替他倒水喝茶,他開門見山地問他們廠裡磚瓦廠事件處理好了沒有?周處長說還沒有。說這椿事件不好處理。包安良問是不是責任沒有弄清?周處長說:“是啊,工地說他們自己警惕性不高。這樣破的工棚裡,昨晚剛刮過大風,旁邊圍着的草披都吹掉了,當時就不應該再在裡面工作。說那個磚瓦廠廠長自己也有責任。

包安良說:“可是我聽工地上的人說:“他們知道廠房已經不牢了。但沒有想到會突然倒塌呀!他們當時堅持在這樣破爛的工棚裡工作應當及時關心他們纔是,廠裡對他們平常不關心,現在廠房突然倒坍了,還說他們自己也有責任,建磚瓦廠是籌備處領導決定的。作爲工廠領導出了事故都應該負責任的。怎麼能把責任推到死者身上去呢?”

周處長說:“我也是這麼說的,可是你們廠的領導姿態不高。大概是死的人太多了,感到事故重大。害怕追究領導責任。”

安良說:“我還聽說,對他們的撫卹就給一點錢,聽說家屬也不能頂替?”

周處長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他們不是固定工,是農民工,也就是說是臨時工。臨時工死了,只能以臨時工辦法來處理。這是體制的關係,廠裡也無能爲力。”

安良對周處長說:“我聽說這五個農民工家裡都還很困難,他們大都是家裡的主要勞力。這樣處理叫這些家屬是接受不了的。”

周處長說:“誰說不是呢?是不公平呀!同樣爲廠裡生產,固定工因公犧牲了可以頂替,可是農民工死了就不能頂替。給一些錢就了事,是不大合理。”

包安良說:“不是不大合理,是太不合理了!同樣是人爲什麼要用兩種方式對待呢?”

周處長說:“我給他們說過也沒有辦法。”

“周處長,你可不可以向省裡反映一下看?聽說那個負責磚瓦廠的幹部人家本來也是公社的一個幹部。聽說還當過公社社長。雖不是正式的國家幹部,但也是地方上的一個幹部。他家裡負擔又很重,父母老婆和一大堆孩子,就他一個勞力,他死了一個家就塌了。我們是國家,他當年也爲農村的事業作過貢獻,現在到我們工廠因公犧牲爲什麼對他們就不顧不管了呢?”

“你說的在理。我向局長向省勞動廳反映反映。要不我打一份報告。送上去看看。”

安良說:“對,周處長,你打個報告好!你如果能爲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不但這五個犧牲的家屬會感激你們,就是犧牲的五個亡靈在地下也會感激你的”

周處長說。那我就打個報告試試看吧。不過要想上面支持他們,我想先要把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弄弄清楚,要把事故的責任進一步弄清楚。對事故現場前天我們看的匆忙,還沒有仔細看過,我想明後天我們得要再去詳細地檢查一下,要把事故的真正原因弄過水落石出。

周處長叫安良到時候也一塊去看看,安良說好的。我向培訓廠個假。

第三天,包安良接到周處長的電話。叫他一塊再到工地去看看那倒塌的磚瓦廠廠房,並帶一個工程師去。

原來因爲當時大家都辦廠,造廠房需要很多磚瓦,工地上訂購不到磚瓦,要完成建設廠房的任務,就想自己辦磚瓦廠自己動手來燒磚頭。那時有個號召叫:“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當時廠籌備處領導也很支持,說只有這樣才能大幹快上。

當時鷺江甘蔗化工廠是個投資2000萬元的大廠。2000萬。在今天看來不算多,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恐怕就相當於現在的十幾億了。當時建這個廠的投資在鷺江也算是最大的工廠之一了。計劃是2000個工人,日榨白沙糖2000頓。有兩座熱電站,有蒸發罐,製糖罐等幾百臺大大小小的設備。有壓榨車間、蒸發車間、製糖車間、動力車間、石灰窯等六個大車間。要造30多萬平方米廠房,工地上一時無法買到這許多磚頭造房子。也想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於是他們從農務科調了幾個本地幹部,找了一些身體比較棒的農民工自己來辦一個小磚瓦廠。

這個磚瓦廠當時只有十幾個工人,自己建窯自己建廠房。用毛竹杆和木樁當柱子,用土坯和草披當牆壁,廠房因陋就簡地建成了,他們就自己挖泥、自己和泥、自己脫坯、再自己來燒磚。事情就出在那個自己用土壞搭起來的廠房上。當時大家誰都沒有蓋過房子。只是一位幹部帶着部分泥工到人家正在燒磚瓦的磚瓦廠裡去參觀了一下,看了一看,問了一下,回到工地就自己幹起來-------

可這磚瓦廠怎麼會突然倒塌的呢?問問在場的人也都說不明白。

周處長和勞動局來的一個工程師,就跟着安良在塌坍的廠房邊蹲下來仔細察看起來。那個勞動局的工程師他挖出幾塊土坯磚,看看牆體下腳,發現沒挖幾塊土坯磚就見到原來地面的本土了。本土上面還有一些枯黃的草皮,這說明砌牆的時候,牆基根本沒有挖下去過。再看看其他幾面牆腳也都是這樣,都是從原來的地坪上直接疊起來的,都沒有挖過牆基。

他看了一會站起來對周處長和大家說:

“一般的來說,造房子砌牆,即使是造幢臨時低平房,砌牆的時候,四面牆基也要挖一下,而且四面都要挖得一樣平整的。那高低不平的地方就要把它挖平,高的地方挖得和低的地方一樣平。然後再把磚塊一排排地放疊上去並用泥漿把它粘牢。可是這個磚瓦廠當時沒有這樣做,你們看,它是隨地而起,在打牆的時候,低的地方從低的地方壘起來,高的地方也就從高的地方疊起來。看起來這樣做,因地置宜,節省了勞力和時間,但卻埋下了隱患。因爲四面泥土土質是不一樣的,有的鬆有的實,有的硬有的軟,有的有草皮,有的沒有草皮,草皮也有厚有薄。牆體這樣隨地坪就地而起,疊得七高八低,這就使四面牆基牢實不平衡,造成牆體的受力也不平衡。

“而且你看看,牆體裡面沒有豎縫灌漿。也就是說就靠橫向一點水泥漿粘結一點,立體卻沒有一點粘結東西,沒有一點‘骨頭’牆體立體不堅。再說你們看這土坯牆,凹進凸出,不在一個立面上,他搖搖頭說,“這牆怎麼能這樣砌的呢?這也是倒坍的一個原因。

“但就是這樣壘起來的牆,沒有其他原因,一時也還不一定會倒塌的。”

他又仔細的四周察看了一下,發現磚頭倒塌得最多的北面牆體,下面的牆腳有被水衝過的一條溝埭。泥土還是新的,他叫周處長他們擡頭向外看,“你們看!”大家循着他指的地方看去。

只見前面是一座小山似的丘陵,這條溝壑正是從那座大丘陵上衝下來的。黃工說看來這條溝壑與房子倒塌有關。黃工又請在旁邊來看熱鬧的幾個工人把牆邊的一大堆磚塊搬開,察看這裡牆腳的情況。

當工人們搬開牆腳邊的一大堆土磚塊時,這才發現,這裡的牆腳已經被衝開了一個大缺口。走到裡面看了一下,果然裡面也有條溝壑鑽過牆角又從另一個牆角衝出去了。而溝壑的一旁正好有一大堆做好了的土磚堆在那裡,之前還沒有發現。黃工程師說,“看來這就是廠房倒塌的重要原因了,下大雨以後這堵牆的牆腳就被水衝空了。以致大風一吹牆體就搖搖欲墜。這樣的房子與牆體的關係猶如木桶效應。一隻木桶有一塊木板缺損漏水,整隻木桶也就沒有用了。這種沒有圈樑沒有鋼筋混泥土做立柱的房子與牆體關係也是這樣,一處牆體倒塌,屋頂失去平衡,房子就坍下來了。”

周處長聽了點點頭說,“看來這起事故的原因已經很明顯了。”

黃工程師說:“是啊。由於建造磚瓦廠的時候,既沒有工程師,也沒有技術熟練的泥瓦匠,由對造房子一竅不通的農民工們自己土法上馬,在施工中也沒有很好地挖掘基礎,夯實地基,就這麼就地放上土坯磚堆築起來。那廠房自然構築得不牢固。再加廠房選址不好。造廠房選擇地基是很講究的。而造在山坡或丘陵腳下害處是很多的。這個廠房正好造在一個丘陵的坡地下。大概是因爲這裡颱風很多,怕颱風來了颳倒。但由於地勢較陡,下雨後大水從坡上衝下來,事先又沒有挖條出水溝,大水正好衝到廠房的牆腳上,下面地基被水衝空了。但是上面還看不出。廠房本身就不牢,再讓大水在牆腳下一衝,本來就搖搖欲墜,當一陣強風颳過時,這堵牆就再也站不住了,結果就出了今天磚瓦廠突然倒塌的大事故。

大家聽了都點點頭,感到他分析得有理。

由於這起事故一下子壓死那麼多人。當時震驚了整個工業區和鷺江市。

鷺江甘蔗化工廠這起事故教訓十分深刻,磚頭沒有燒出來,撫卹費倒要賠償好幾萬。又造成那麼大的影響,還使那五個農民工的家屬們難過的痛不欲生。使五戶人家一下子沒了丈夫兒子和兒女。

事情到此就清楚了。經過市勞動局給廠領導做工作。周處長對他們知道,磚瓦廠出事故,事故出在工人身上,廠房也是工人們自己造的,但是他們在造廠房時沒有派去一個懂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指導他們,土法上馬,這樣做是根本不符合建築廠房規範,廠裡要負很大責任。所以事故出在工人身上,責任卻在領導身上。鷺東甘蔗化工廠領導要負主要責任。五個工人因在廠裡幹活時被壓進去犧牲了。鷺江甘蔗化工廠應該很好地給給予撫卹。而在撫卹的政策上週處長對他們說,他們的意見,工人因公犧牲,不顧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應該一視同仁,家裡有人頂替的應該讓他們來廠裡頂替。廠裡見勞動局這樣說,也不再堅持他們自己的偏面意見。把主要責任由廠領導頂起來。

因爲這起事故死了五個人,影響很大,於是省裡通報全省。叫大家吸取教訓,類似人土法上馬的磚瓦廠就不要再辦了,這會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不久周處長給代表勞動局向省勞動廳打一份報告也批下來了。同意鷺江市勞動局的意見,把那五個在磚瓦廠裡勞動時授犧牲的工人和幹部,除了給予一定的撫卹費外,爲解決犧牲的員工家屬生活的困難。家裡有人可頂替的都給予頂替進廠當工人。

政策落實到廠裡,不久那五個當時犧牲的工人都派來了一個人來頂替。那幹部由他的十九歲的弟弟來頂替。兩個姐妹由她們的母親和一個弟弟來頂替。還有兩個工人也各出了一個人來頂替。他們有文化的被派到車間裡當工人,文化水平較低的就派到食堂和農務科工作。進廠的工人還都以二級工待遇給他們。

那天晚上,包安良睡在市中山公園旁邊的一個間小房間裡,一陣暖風吹過,他見那位農民幹部和那兩個小姑娘與其他兩個工人又都來到他房間,高興地來向他道謝說:“多虧包安良師傅,及時向勞動局反映,在周處長的關心下,解決了他們在陽世的家屬生活困難問題。他們現在也安心了。爲此特地來感謝包師傅。”

那個幹部還告訴他。由於他生前在公社裡當過社長,到了工廠裡又當過磚瓦廠廠長,人間安全諮詢所所長包公把林社長調到“人間安全諮詢所”的建築安全部裡,建築安全部長魯班部長就叫他當個建築部的副部長。還有兩個小姑娘阿芬和阿芳也被按排在人間安全諮詢處當接待員。

家良聽了很是高興,問他們:你們的安全諮詢所在什麼地方,他有空也好去找找他們聊聊天,坐會喝一杯茶。那個幹部告訴他他們的“人間安全諮詢所”就在鷺江市思明區中華路鷺江圖書館斜對面的一條弄堂裡的484號的一座老房子裡。“歡迎你有空去走走。”說着他們一行五人一陣風似地就走了。

一會安良醒來,回想剛纔之事。原來是南柯一夢。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十分感慨。第二天他特地到廠裡去看看,打聽一下,廠裡果真有那麼回事嘛?到了廠裡他一問,工人們說,死去的五個農民工,廠裡已經給他們落實了政策,能來頂替的都已經來頂替了。而且都算正式工。安良甚還到下面農務科去看過那幾個頂替的職工,其中那個社長弟弟挺象死去的那個林社長,安良見了不勝欣慰。老林在夢中對他所說之事是真的。

他有機會要到中華路去看看,有沒有他們說的“人間安全諮詢所”這個民間機構?難道他們真的會在那裡活着?那我就變成陰陽兩界都走得通的人了?想當年他的太爺爺——包公,傳說他日裡能審凡間案件,夜裡能審陰間案件。難道他現在通過夢境和到“人間安全諮詢所”也能陰陽兩通了?那他也能幫辦一些人間不能解決的事情了?

一個禮拜天,安良在好奇心驅使下,他獨自己一人。來到那老陳對他說過的中華路鷺江市圖書館斜對面的一條弄堂裡,他按老陳告訴他的思明路484號的門牌號碼。他問問人家都說不知道。但他也不灰心。在城裡人都是這樣的,大家走進屋裡把防盜門一關,誰也不顧了。就是住在對面的人家,他們姓什麼,做什麼的,從那裡來的。也一點不知道,他們也不會去探聽人家。所以安良感到當地的人不知道當地住的人和單位並不奇怪。他毫不灰心地繼續一條弄堂一條弄堂地去找。

當他終於在一個弄堂的盡頭,找到一幢很古舊的破牆門時,門上果然有一塊解放前掛着的藍底白字的老門牌“思明路484號”。上面用很老練的棣書寫着:“人間安全諮詢所”的字樣。但見那牆門油漆剝落,壁板開裂,房屋已經破舊不堪。只是兩個碉着獅子的鐵環。還沒有爛掉。隨手推它一下,依舊能弄出叮叮噹噹輕脆的聲音。於是安良就把那兩個鐵環搖了兩下。裡面有個老人聲音問是誰呀?一會。從裡面悉悉索索地走出一個白鬍須飄飄的老人來。老人問:“你找誰?”

安良問:“你們這裡就是人間安全諮詢所?”

老人說:“是呀。你有事嗎?”

安良說:“我想找一個朋友。”

老人問:“你朋友叫什麼名字?”

包安良訥訥地說:“叫什麼名字一時倒想不起來,人家都叫他老林老林的,他當過公社社長和磚瓦廠廠長,他是剛到你們地方的。讓我進去看一下,看見他我就認識了。”

那老人說:“好吧,你進去自己去找吧!”說着他把門打開了。

包安良邊走邊看,原來裡面還有一條很長的弄堂,青石板地面,石板路縫中長着一些千斤草和車前子草。雖然是已經風化的老舊石板路,走過去倒也平直,不會絆跌。他走了有一刻鐘功夫,再走進去轉個彎,只見牆上寫着“人間安全諮詢所”字樣。來到一個石庫牆門。走進裡邊,纔看到裡面是一個座很大的房子,房子有好幾進。這房子都是老式的磚木結構的舊房子,但是打掃得很乾淨。他走進一個廂房裡。

************************

見他進去裡面走出兩個打扮入時相貌姣好的年輕的小姐來,爲頭的那小姐一看包安良就睜大眼睛驚訝地說:“呀!這不是恩人呀?恩人!沒有想到還是你呀!來來來,恩人,快進來!快進來!”安良感到奇怪,這個小姐怎麼會認識自己?還稱他是恩人?

“恩人,你忘了?最當年我們在陽上被壓死在磚瓦廠的草棚裡,是你特地來看我們的。後來你們爲我和我的母親和弟弟在你們廠裡安排了工作,如今我一家人,得能幸福安定的生活,這可全靠你和周處長幫我們解決的呀!你可不是我家的大恩人嘛?嗯人,現在讓我先向你拜一拜吧!”說吧那姑娘就要跪下去行大禮,安良忘叫“起來!起來!快折煞我了,我這算什麼恩人!我沒有爲你們作什麼,只是替你們秉公記了幾句話。看到你們當時的悲慘情形,和你們家裡的無助情況,誰都會這樣做的。”當她們感激地擡起頭來,安良看出來這兩個姑娘的確是她們,因爲當時她們躺在地上,穿着沾着血跡的破衣服,現在她穿着嶄新的綢衣服,臉上也打扮過了,自然不同於原來的可怕狼狽樣子了。安良說:“哦,我聽你林廠長說起過,你們都在這裡。”忙不把她扶起來:“你們磚瓦廠的林廠長在那裡呢?”

“林廠長在建築安全部。我帶你進去。”

阿芳把安良帶到一間老式房間裡,只見一個人在低着頭劃寫着什麼,阿芳在門外就高興地叫他:“林廠長,你看誰來了?”

裡面低頭劃寫着什麼的一箇中年人聽得叫忙擡起頭來看,一看見包安良忙高興地立起來說:“啊呀,還是恩人呀,快進來快進來!你倒是怎麼摸着的?這裡地方沒來過是很難找到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友善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拍你的戲可以減肥第五百一十一章 華麗出場細節銜接第九百四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五百五十章 咬牙堅持第五百一十二章 古裝範兒逐漸升華的古天樂第七百六十五章 國少希望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謙片場薪水高第五百三十二章 北美聖誕檔期拼票房第六百二十四章 藝術來源於生活第七百九十七章 好受第六百四十章 成功的道路很坎坷第三百二十八章 情景劇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人物剖析唐謙之心態第八百一十七章 實力對比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的女朋友很強悍第五百四十九章 演得好也要打得好第八百八十六章 隨之打響第九百三十二章 級別差距第五百七十章 影迷的體諒第七百九十三章 榮耀第六百一十二章 喜上不加喜第七百七十三章 取勝王道第五百九十八章 兒女情長第七百七十七章 正視第三百二十三章 電影界音樂人,音樂界電影大師!第七十八章 安慰第三百三十六章 《迷失》&《放-逐》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做砍死你第六百六十八章 再聚首第五百七十五章 起勢苗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性格轉折點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電腦特效第二百零一章 義氣相挺第三百八十一章 梁朝偉VS古天樂第四十二章 得與失第三百九十九章 內心夜戲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拍效率第七百零四章 內幕第六百三十六章 巧遇第一百八十章 《無間道》華麗亮相第七百四十三章 註定第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人可以威脅我第九百八十六章 真實第二百零一章 義氣相挺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人氣偶像導演不是那麼好做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什麼玩笑(月票120130加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巧遇第四百四十章 性格轉變第三十章 籌建公司第二百一十六章 魅力無邊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的粉絲很兇悍?第四百二十八章 甩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可以來我們公司發展第三十三章 再創輝煌第八百九十七章 迷人第九百三十章 上逮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無知者第三百二十八章 情景劇手段第八百章 別等太久第一百八十五章 香港電影教科書第六百四十三章 聽誰的話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更,求月票!)第九百一十二章 不得不停第二百六十八章 上位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九十章 會中國功夫的外國性感俠女?第十八章 香港效應第五百二十三章 元奎自主研發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喜慶第一百四十一章 慶功(月票180190加更,求月票!)第九百三十四章 仔細第三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章 風暴四襲)(月票90100加更,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馬王者第二百二十四章 春晚邀請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演好韋小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破繭成蝶第四百一十四章 可以來我們公司發展第五百零四章 好萊塢《無間道風雲》殺青第五百一十四章 《臥虎藏龍》就是尋歡客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好萊塢第二百五十三章 偶像的力量第七百零四章 內幕第四十九章 誠意之作第三百九十六章 放眼戛納第六百八十七章 這就是愛第二百七十四章 抱一抱那個抱一抱第三百四十二章 終極無間華麗首映第七百零四章 內幕第三百二十八章 情景劇手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放眼戛納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是大導演(月票150160加更,求月票!)第六百四十章 成功的道路很坎坷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用管第十一章 老戲骨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更,求月票!)第八百三十三章 雙人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黑胖子vs黑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