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在電腦前抓頭撓耳、偶爾打字、換衣外出跑步,這是西方婦女的紊亂和煩躁不安;老朱和瑪莎到廚房做飯,彼此無言,仿若無人。這個時候,聲音運用得極爲精妙:老朱的切菜聲、沖水聲、炒菜聲、移沙發聲,瑪莎的開箱聲、走動聲、洗手聲,有節奏地混合在一起,器物交雜的聲音反照了兩人有意的對抗。
這種簡單的對抗只是入題的方式,兩個老人的相識切入了中國傳統倫理的異國命運主題。爲緩解家庭內部矛盾,老朱來到社區教太極拳,認識了從tw到美國的陳太太,相似的際遇讓兩人如同天涯知己,生活似乎有了精神支柱,日子重新有了新的期待。然而,一個外人怎能輕易消解家庭重重矛盾,更大的“暴風雨”在代溝和文化差異中醞釀,隨時都會傾天而降,一泄千里。
二、傳統的現代命運
在高節奏的美國社會,曉生面對的工作壓力已經讓他疲憊不堪。對他來說,家本該是生活的溫暖港灣,消除勞累苦悶,享受天倫之樂。但是,當他回到家裡,妻子開始埋怨父親干擾了她的創作思路,抱怨應當買個大房子;父親開始訴說生活的無聊,用東方思維批判西方行爲{也就是批評兒媳}。身爲丈夫,作爲兒子,曉生夾在中間左右爲難,不得不忍氣吞聲的勸妻子穩父親。
老朱閒來無事出門溜達,走失於都市街頭。曉生找不到父親,將積壓心頭的怨氣、委屈頃刻釋放,打倒砸壞了廚房裡的器物,到外邊喝得酩酊大醉後回到家裡用頭撞牆,對着年幼的兒子說:“傑米比媽媽、爺爺都會照顧爹爹”。這句話的背後是媽媽和爺爺的莫大尷尬,也是這個家庭的難堪境地。曉生開始懷疑當初接父親團聚的正確性。他小心翼翼地維護家庭的安寧,沒有意識到已經背叛了傳統孝道。他想送父親到老人公寓,不巧遇到父親生病而無法開口。後考慮到父親對陳太太的特殊感情,便與陳太太的女兒“結盟”有意促成二老結合。陳太太無意間聽到兒女們的計謀,並告訴老朱真相。老朱感覺自尊受到傷害,當夜獨自出走。留給兒子一封情意深長的書信:
“兒子,謝謝你的好意撮合,可是我和陳太太這點志氣還有。老人家用不着你們趕,我自己會走。常言道:‘共患難容易,共安樂難。’想不到這句話卻應驗在你我父子身上。從前在國內多少個苦日子,我們都能夠相親相愛地守在一起,美國這麼好的物質生活。你們家裡卻容不下我來。唉,兩地相比,不由得我懷念起你小時候的種種可愛之處。不要找我,安心過着你們幸福的日子。我祝福你們全家,有空幫我問候一聲陳太太和女兒好。天下之大,豈無藏身之地?任一小屋,了此殘生。世事如過眼雲煙,原本不該心有掛礙。”
這封口語化的書信。字裡行間流露着老人的倔犟、堅忍、無奈、哀傷和失望。老人過去勇奪全國太極推手冠軍,年老身居異國不由得無可奈何地自嘲:“父親是民國高官,兒子是留美電腦博士。三代出了我這麼一個沒用的人。”走過滄海桑田,飽經風霜雪雨,經歷文革動亂,失去心愛妻子,本以爲可以在兒子那裡安度晚年,怎料等回的是無法承受的家庭問題。如是徹骨的悲涼,不由得讓人感嘆萬分,思考如何對待老人的命題。
以儒、墨、道、法爲代表的傳統文化,爲家庭種下了慈愛、尊敬、贍養等和諧的種子。千百年來,家庭倫理是社會倫理道德的核心。包括“齊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鄰里和睦”等。而今,這些傳統倫理受到強烈衝擊,不少年輕人對父母口出狂言,視爲“保姆”,當作“包袱”,兄弟姐妹竟相托辭拒絕贍養。甚至出現了虐待、遺棄老人的現象。
老朱和陳太太的眼角眉梢縈繞着老人的孤獨與失落,他們深切感到生命的終點近在咫尺。在時空的今昔對比與新舊衝突中,李安爲漸行漸遠的傳統倫理譜下一曲淡淡的輓歌,爲舊有的親密人際關係作深情告別。老朱和陳太太代表了傳統倫理精神,老而彌堅,不肯“爲老不尊”。然而,新社會、新時代、新倫理、新生活把他們推到了難堪的境地,需要經過一番掙扎和省悟,才能在淡淡的哀愁中接受這樣的事實。老朱和陳太太的故事,不是魂牽夢繞的故國追思,不是海外移民的甘苦追訴,而是對傳統倫理命運的無奈感嘆和無限眷戀。
三、構建和諧的精神家園
老朱離家後,來到一箇中式餐館打工洗盤子,因動作不嫺熟被老闆漫罵,情急之下發生衝突。他施展太極推手絕技,任人推拉巋然不動,打退了中國流氓,打傷了美國警察,最終被強行帶進監獄。曉生和瑪莎看到了相關電視新聞報道,趕到警局接出老朱併爲他佈置了新房間。監獄裡,曉生追悔莫及跪在父親面前痛哭地說:“我的家就是您的家呀”。或許是心灰意冷,或許是豁然開朗,老朱只是要求一間公寓獨立生活,中國式的家庭夢想在西方環境下不得不做出妥協和退讓。
陳太太與老朱同病相憐,迫於無奈地住進了老年公寓。他們站在紐約街頭,觀望森林般聳立的都會樓羣,感嘆天高雲淡風和日麗。可是,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未來是否會如天氣般陽光燦爛?兩位老人似乎要走在一起,相互扶持共度晚年。對於這個可能存在的圓滿結局,陳太太用一聲“沒事”作爲了結,留下了廣闊的遐想空間。
無疑,這個結局有種無從依靠的傷感,因時代變遷、世事無常、家庭潰散產生的哀傷。李安沒能給“新家”一個完美未來,卻用他獨有的溫情處世送給“新家”祝願。這種態度就如同太極推手的義理,要以“天人合一”作爲最高境界。對待人際關係、天人關係以及新舊、中西文化衝突,當如“推手”的圓柔方式應對。需要相互調和而不能硬頂硬撞,這也註定了李安的精神家園必是充滿溝通、理解與文化相融的和諧之家。影片一開始沒有奢華的開場,沒有高深的攝影技巧,影片從一開始就沒有多餘的語言。僅用靜態的肢體語言把人物間的矛盾,一一暴露出來。
一個骨子裡透露着東方含蘊的老人,在西方最發達國家——美國生活,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儘管,老人沒有多說話,身爲觀衆的我卻深深感到老人難以喘息的生活所帶來的鬱悶、孤獨。一根菸卷,一輪明月。一肚子的鄉愁,對未來的迷惘……
然而,華人似乎永遠是一個喜歡熱鬧的民族。導演李安深知華人這種性格,所以唐人街便成了《推手》中,一個最特殊的場景。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大家見面就分外親切,包餃子、蒸包子、耍太極、學華文。一切都辦得有聲有色,爲的也只是一解大家對故鄉的思惘。所以。對於老朱來說,也成了他無謂生活中唯一的一筆亮點、一絲期盼。
在《推手》裡,可謂是無處不太極。招招步法。套套拳術,融合了以老朱爲代表的中國人的做人態度。其實李安自己也說過:“我覺得中國人的武術與人生哲學有關,和西方以衝突來解決問題是很不同的。在西方釘是釘、鉚是鉚,不亂套的,中國人則是什麼都是通的。”{《華人縱橫天下李安》2005,張克榮}中國人講求潔身自好、講求忠孝禮儀、講求互敬互讓、更講求一個節氣。而這些是與西方所大不同的。既然有差異,有衝突,就必然有反映衝突的創作。
市場上現如今,對於反映中西方隔閡與文化差異的電影,不勝枚舉。但是。李安的電影秉持的是溫暖、傳統的風格。《推手》作爲李安的處女作,也是李安“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對於家庭關係得反思、欲蓋彌彰的家庭矛盾、傳統思想在新民主思想下的衝擊等等,都通過東方特有的細膩手法一一展現在熒幕上。讓人看了時而欣喜、時而嘆息。
正因爲《推手》把華人種種的文化品格與絕望無奈完整的呈現出來,所以它奠定了李安的片緣,也牽動了無數華人的內心情感。曾經有個朋友。看過後告訴我說,簡直就是一部喜劇片,從頭笑到尾,從那時起,我與這個人逐漸減少來往,如果說能把這部片子當作喜劇片看待的人,我猜測自己與他她必定無法成爲知己。而看懂它,其實並不難。
滿滿的無奈和悲哀。
如同開頭我所講的那個故事,悲哀並不在於我的一位朋友終於屈服,並且欺騙了父母,欺騙了深愛他的人,欺騙了未來的妻子甚至是可能降生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終究欺騙了自己。真正的悲哀在於,我所知道的,甚至認識的這樣的人,在身邊存在無數。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或許《喜宴》裡的偉同和他們相比,還要值得讚許更多。我所知道的或是認識的很多人。他們無懼於社會的壓力,並不在乎身邊是否存在那麼多嘲諷的眼光,他們在自己的生存圈子裡往往努力上進,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年華。但是來自家庭的壓力終於打敗了一切對於未來美好的希望和憧憬。成家,同一個女人得過且過,生子,朝九晚五的日子,下班回家,同妻子談笑,同孩子嬉鬧,而後以工作爲由留守在電腦前,待妻兒睡去,急匆匆打開同志網站,沉浸在意淫的快感裡,抽完最後一支菸,嘆口氣,上牀睡覺。
日復一日。
最初,當聽到有人自欺欺人決定以結婚來結束一切的時候,我無比慌張,手忙腳亂髮短信打電話,甚至是約出來見面談心,妄圖告訴他們,這不是結束,這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餘下的人生會化作一筆粘在一起的糊塗賬。
十有**,他們說:“你不會了解。你還沒有這樣的壓力。”而後漸漸避免接我的電話。終於有一天,我無奈的發現,自己像個小丑一樣擔心朋友會義無反顧出賣自己的靈魂,以及所有愛他們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他們不會理會我,甚至不會理會自己,當有任何一個棲身於對立面的念頭出現,立馬慌亂的轉移注意力。告訴自己說,我可以愛女人,我可以有孩子,我可以像所有“正常人”那樣過“正常”的生活。
片子裡的偉同稍好一點。決定以假結婚的方式來應對極其傳統的父母。於是一場鬧劇上演。雪白的婚紗。鮮紅的旗袍,一派熱鬧祥和的喜宴。可在深知所有內幕的觀衆面前,卻顯得滑稽可笑,也顯得無可奈何。李安客串的喜宴來賓,在片子裡有一句臺詞:“這就是中國五千年來性壓抑的結果。”其實能看明白的人,完全瞭解,這部片子所代表的人羣並不侷限在同性戀這個話題之上。我們身邊的太多人,如片子裡的主人公一樣。自欺欺人的妄圖以各種方式逃避生活的難題。可是今天我並不想從這個角度評論這部電影,我只是想靜靜的告訴所有身處於這個人羣,或是關心這個人羣的人。我所有的一些感觸。
動人的電影,其實並不是那些讓你痛哭流涕的片子。真正能讓人有所感的片子,會讓你哽咽着說不出任何話。《喜宴》我大概看過四遍,每一遍自然會有新的發現,但不變的,是一路沉默的憋悶。全片裡,唯一讓我含着眼淚的部分,是高爸爸和simon坐在海邊,開口講出了英語,於是我們知道。他其實是懂得英語的,也就是說,他原來是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
當你學業已成,工作穩定,任何一個父母所想的接下來的一步,都是結婚。但無奈的是。就像高媽媽的那句臺詞:“不跟別人做什麼交代,那還結什麼婚?”我們自出生一刻,便漸漸清楚,原來自己的生命並不是爲了自己而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我們爲太多人而活,身心疲憊,卻必須打破牙齒混血吞。
於是衆多並不愛女人的男人,最終成家生子,過完餘下的一生,那些之前的事,只有默默的鎖在生鏽的餅乾盒裡,一面捨不得扔掉,一面沒膽子開啓。
我在這裡想說的,其實是《喜宴》所傳遞的另一種意義:那就是勇敢,坦然以及信任。片尾我們知道,高家父母各自都清楚了兒子是同性戀這個事實。只是一切都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氛圍裡慢慢隱沒在機場的通道里。讓人感動的也在於此,他們的接受,來自於保護這個家庭。而正是由於這一點,我相信最後他們會理解這些生活在各種壓力裡,而又不斷強迫自己壓抑某種情感的孩子,那些痛苦的孩子。
世上存在着對你不離不棄,包容你的所有過錯以及任性,而後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多的愛你的人麼?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你的父母。既然一切的出發點源於愛,那麼幸福就是終點。孩子如果能夠得到幸福,對這些已有白髮的老人,將會是最大的慰藉。
我有兩個朋友。他們已經交往了近七年。戀情發生在他們的大學,故事的開始是冬天。仍然是一起在教室裡自習,在有月亮的晚上握着奶茶散步,一起考研,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戀愛兩年後,毅然決然在一個晚上,輾轉於兩家父母之間。之後一個人的被耳光扇出了鼻血,另一個被茶杯砸破了頭。那天凌晨,他們走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淚流滿面,而後又破涕爲笑,在路邊親吻擁抱。後來其中一個人含着眼淚告訴我說,那是一生裡最幸福的事情,也是一生裡最輕鬆的時刻。
可是之後的過程確實也不輕鬆。雙方的家長相互約見,決定要齊心合力鉸斷這出“畸形”的戀愛。又過了兩年,除夕夜裡,兩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餃子。朋友的父親笑着告訴他,自己有了兩個兒子。
他對我說,其實他知道父母經歷的心酸和壓力。一些一輩子都想不到的事情居然戲劇性的發生在自己的家裡,的確夠讓人措手不及。
“可他們愛我。”他說。
所以,仍然有這樣的例子不是麼?對於父母,爲什麼不能用信任取代憤恨,爲什麼不能用坦然的誠實取代摔門而去的自暴自棄呢。
只要愛存在。那麼一個家,必定也不會因此而破裂。畢竟它的存在。就是爲了愛而來的。
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男女之間尚且不能終老,何況在這個根本不用對彼此負責的圈子裡。既然遇見了或者說會遇見一個對你不離不棄的人,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讓一切自欺欺人的行徑埋沒對於生活和愛的追求。能夠快樂並且健康的生活已屬不易。何必用自己的一生作爲賭注,試圖去博取那些虛幻的並不可能的幻想呢?
你當然可以一遍一遍告訴自己說,我其實是可以結婚的,我其實是可以對父母對親戚對那些所有的存在所謂“需要負責”的人有個交代的。那麼,你大可找一個“心怡”的女人,同她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而我,只想告訴自己說。勇敢的去愛。如果生命失去了這個可以爲之奮鬥的理由,那麼,它也不能稱其爲生命了。自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後,李安在紐約整整“蟄伏”了六年。這六年是默默無聞的六年,是前景黯淡的六年,是內心苦悶的六年,但同時,也是韜光養晦的六年。這六年李安做了什麼?李安自己說。他不是不能去片場工作,像很多人一樣先接近電影,先養家餬口再一步步追求理想。但他認爲編劇纔是一個導演最重要的,所以,在看似“家庭婦男”生活的六年裡,李安其實是在沉下心來鍛鍊內功。接下來,纔會有六年後憑着《喜宴》、《推手》兩個劇本在tw獲得劇本大獎從而贏得執導機會的人生大轉折。儘管如今的李安是徹底大紅大紫了,不過在我看來,他的電影中最好看的,還是李安自己擔當編劇的“父親三部曲”,這是李安的人生情結,是從一個華人的血液裡流淌出來的。
正是編劇能力。給了李安這個性情靦腆、甚至自己承認不擅長人際交往的人在電影圈裡一飛沖天的機會。{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娜斯的博客裡有一篇文章分析像李安這樣的導演在大陸的電影體制裡是很難存活下來的,分析得很是在理。}然而,編劇能力的積弱乃至缺失,卻是我在看國內許多電影時越發感覺強烈的一點。
當看完《無極》。字幕上打出編劇陳凱歌的名字時,我無語,繼而想:也好,自己打自己耳光,片子爛也不能怪編劇了,因爲這是陳凱歌“自己的兒子”。我不想對此片進行評論,我只覺得,陳導演賺錢心切,一心媚俗,以至將人民羣衆當白癡了。片中有幾處頗現陳導“文學功底”的對白,但在這樣一部片子裡只覺得異常刺耳、搞笑。這是一部不能稱其爲片子的片子。我甚至納悶,這和《霸王別姬》怎能是同一個人導的呢?陳導的編劇,讓自己晚節不保。
張藝謀的編劇能力自然沒什麼誇耀的,從來攝影纔是他的強項。《活着》、《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梁》等,這些成就張導名聲的無一不是來自國內文學名作,有深厚的文學作品爲劇本,加上色彩之魅,張藝謀的早期片子確實風格獨樹一幟。可是等到《英雄》、《十面埋伏》等出來,我疑心張導對編劇的選擇,對劇本的眼光都開始喪失了,除了色彩的炫耀,連一個像樣的故事都沒有講出來。《千里走單騎》據說請的是國內有名的編劇操刀,可是,這部被認爲是迴歸親情的片子,“裡子”是極爲虛弱的。我只在片裡看到做作、虛僞、說教,彷彿有個人在旁邊不厭其煩地講解:“看看,多感人的父子情,你還不流淚嗎?”如果沒有對“你想拍什麼,你要說什麼”有深入的想法,張導的片子即使色彩再眩目也激不起我的興趣。要命的是,我看了一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劇情簡介,硬要將《雷雨》演繹成一個古裝片,我懷疑該片很有可能和《英雄》、《十面埋伏》組成張導一路延伸的“武俠三部曲”。
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了,對於初當導演的她來說,值得鼓勵。不過,將茨威格的小說改編成發生在中國亂世裡的愛情電影,我覺得這樣的電影意義不大,而且。劇本也實在容易討巧。不過,看了博客“老徐”之後,我纔開始真正失望了。徐靜蕾一直討人喜歡,也有“才女”的光環。我不否認她的“才”。不過我覺得,相比她的名聲和地位來說,這個“才”顯然還太薄弱了。而她博客的結集成冊讓我覺得她很沒有自知之明。說她是文學青年我勉強認同,不過,要成長爲真正一流的導演,光看很多電影是用處不大的。從來是“功夫在詩外”,電影也是如此。
我真正喜歡的的導演是賈樟柯。這個同樣是以編劇勝出的小個子山西男人。看他的片子覺得“言之有物”,覺得別有一番情懷。這是一個真正關注小人物的導演,除了《小武》、《站臺》,連他被許多人批評的《世界》我都覺得很好。真實,是我看《世界》最大的感受。賈導對小人物的刻畫和關注永遠令人心動。有意思的是,之前看蔡康永採訪tw導演蔡明亮——同樣是“編而優則導”的導演,突然覺得蔡明亮和賈樟柯很有一點相似:都愛用固定的那幾個演員,都不走明星路線。都是給自己喜歡的演員量身訂做劇本,都和自己的演員發展出一種深刻的瞭解。這種拍電影的方式令人動容。看起來,這似乎是一組簡單、直接而又不可調和的矛盾:兒子是留美白領。父母是傳統老人;兒子是gay,父母盼着抱孫子。同性戀,無論在傳宗接代的意義上還是這種感情模式本身,都不可能見容於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威力強大的家庭倫理,深入無意識的文化心理因素,以及對父母那份濃濃的親情,都成爲了兒子的羈絆,他不能擺脫責任,更不能斬斷親情。按照老外的處理方式,這或許可以作爲黑格爾式的悲劇——個人自由與親情責任的衝突。最後至少犧牲掉一方,衝突和解,對立統一,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合題,至於倒黴的那個,也就是悲劇之所以爲悲劇的意蘊所在。但是中國的方式不喜歡搞的這麼慘烈。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父母包容兒子的性取向,兒子媳婦離婚但留下孩子確保血脈流傳。
然而,這真的高明麼?
先從“喜宴”說起。
這是一場典型的中國式的宴會,充滿了中國特色的喜慶氣氛和娛樂手段,也許今天的婚宴未必都是如此,但我並不認爲導演有所誇張,更毫不懷疑類似、甚至更過分的場面今天依然在上演。只是,當導演像一個形式主義者般“讓石頭成爲石頭”,當他使這熟悉的生活與我們拉開距離、而又完整地呈現出來,我們纔會發現:這是一場何等糟糕的宴會,瘋狂,混亂,齷齪,荒誕……連導演李安也忍不住安排一個橋段親自發表議論:
一外國客人不解地說:“我原以爲中國人都是內向的數學天才。”
一中國客人{李安客串}說:“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sexualrepression}的結果。”
一語中的。
性,在中國一直處於尷尬的分裂的兩個極端。一方面它作爲實際行爲被視爲骯髒的、醜惡的,因而是避諱的,難以啓齒的;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卻是無比的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以至於“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以至於我們理直氣壯地三千佳麗妻妾成羣。而橫亙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正是建立在血緣親情基礎上的儒家倫理。
本文無意深究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不多論證,血緣親情對於中國文化確實有着奠基性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從這個起點出發如何分裂出兩種對待“性”的極端態度。血緣的根本意義絕對不在於兄弟姐妹團結友愛,而在血脈延續、家族繁衍,還是性的作用和意義所在。但僅止步於生物性層面,作爲一套倫理體系的地基格調不高說服力也不夠,於是由血緣而自然生髮的親情成了更爲重要的理論支柱。在這種溫情脈脈的情感基礎上,又建立起禮法、政治……如此這般。在禮儀的樓閣之上,承擔着傳宗接代的偉大使命,鄙俗原始的“性”才被理解爲一項光輝的事業——作爲手段,經由它目的的高尚而獲得自身的合法性。又爲了與這種高尚相統一。具體的行爲、過程的意義則被遮蔽,性成爲了一個虛無的概念,一個抽象的空殼。然而,無論怎樣拔高、抽象一種形式上的意義。性本身是不能被省略的。天子種地儀式可以自欺欺人地祈求豐收,但誰也不能不**就生出孩子。背謬就出現了:性作爲繁衍種族的必要手段,是文化的一塊基石,但是性活動本身卻又與這一文化中的道德準則相沖突。{我們的文化多麼有趣!}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分裂:作爲工具的性在禮教的粉飾和抽象中被擡高,而房中之術、牀幃秘事則要壓抑和避諱;性活動本身成了對目的有害的副作用,兩個人的愉悅成了爲一個沒來的人而辛苦。更可怕的是,當這套倫理不能再靠一個假設的情感來維繫。就意味着從本我到超我的階梯全部被抽空,禮教成爲一個僵化的空中樓閣,從自然情感出發的體系反而與自然情感對立。這時,如果你再想追溯仁義禮智的根基,或許竟然直接跌落到本我的世界——沒有溫情和人性,完全是**裸的動物性。
五千年的性壓抑,多麼辛苦,多麼不易。可能只有喜宴是最好的釋放了。賓客們可以起鬨、灌酒、揩油,新人則被要求表演意味豐富的小遊戲,在喜慶氣氛的掩護下。誰也不用承擔道德敗壞的責任,一切都是那麼理所應當。然而,不用精神分析都能看得出來,這些行爲的目的絕不在於營造喜慶,而是使性在這樣的場合中,成爲可以被談論的東西,可以被娛樂的東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分享的東西。這種分享又不是把性當作正常、必要、健康、美好的東西來分享,而是把某種平時因齷齪而避諱的東西在這一特殊場合揭露出來,供大家宣泄和戲謔。{正如我們傳統中對性的避諱也不是由於尊重個體的**。不是把性的私密作爲道德的合法地位,而是恰恰是由於性在道德上的卑下地位。}在喜宴上,氾濫着人們的壓抑的libido,欺負伴娘的傳統無非是小規模的**放縱,而鬧洞房的壓軸大戲則充斥着**的變態演出,客人們不知羞恥地張揚着自己的窺私癖。而新人則自願不自願地充當暴露狂,一場當衆的情趣遊戲,而誰也看不到自己的醜陋——禁止即引誘,越禁止越引誘,得到才越刺激越滿足,過度壓抑的**在難得的婚禮機會上、藉助扭曲的遊戲形式宣泄出來,就像經過高壓水槍的小孔噴射而出,或許這種刺激竟也不比今天的開放來得遜色?難怪人們千百年來樂此不疲。
接着上面的論點:性只有在傳宗接代的意義上才獲得它的合法性甚至高尚性。來看看父親這個形象。
可以說,在電影前面大半,父親不過是一個傳統的老人。抱孫子的願望竟可以使他從鬼門關上掙扎回來,開頭的這一筆似乎暗示出傳宗接代在他心中非同尋常的分量。但總的來說,他與各個影視文學作品中的老人沒有太多不同,因而,他的傳統思想,他的業餘愛好{書法},他在妻兒面前的絕對權威,他的虛榮愛面子,他抱孫子的強烈渴望——他身上的一切特質都是我們有些不喜歡但又絕對可以理解接受的,就像我們身邊的老人;以至於我們真的相信,以這個老頭頑固的思想、急躁的脾氣和脆弱的身體,兒子若坦白自己的性取向,無異於間接弒父——足夠他一氣歸西。
電影中多次出現父親半躺在椅子上小憩的情景:老朽的軀體,僵硬的表情,似乎隨時會斷掉的呼吸,讓人厭惡;然而就是這個腐朽陳舊的思想同**,卻又時時營造着壓抑的氣場,讓人恐懼。有一場戲兒子看到睡着的父親,忍不住去探了探他的鼻息,這一刻,他或許真的希望父親死去,這是他潛意識中的弒父的邪念,是他對沉悶的傳統的反叛。父親睡覺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那是一個讓人尊敬而又反感,讓人想擺脫而又欲罷不能的傳統,一套已經老化、腐朽而又頑強發揮着壓抑和震懾作用的觀念,那是深入我們血脈的文化心理和集體無意識。
於是我們真的相信了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就是這樣一個象徵,我們也許會責怪他固守着傳統觀念而不顧兒子個人的幸福,但是我們又可以理解和包容他,這樣下去故事就成了老套的倫理片——兩代人雙方都沒有錯,卻都過得如此辛苦。
然而,情節出現了突轉:原來父親懂得英語,原來他早已得知兒子安排的整個騙局,可是隻要不影響他傳宗接代的大業,他竟可以因勢利導、將錯就錯,默許這場戲演下去。或許有人認爲父親與simon的談話是父親對同性戀的理解,是矛盾委婉的解決,因此有些感動了;但在我看來,一貫可愛的郎雄爺爺卻從未像這一刻如此讓人噁心!父親通過英文勘破了兒子的秘密,但是最終用中文道破了本心:“要是不讓他們騙我,我怎麼能抱得上孫子呢。”只要能抱上孫子,他不管事情真假,他捨得犧牲兒子的幸福,他也不考慮兒媳婦的處境,他甚至比普通的傳統老人做的更絕——艱難地{我想應該是艱難的},默默地吞下兒子同性戀的事實,然後自己痛苦、也看着兒子痛苦地把戲演完。只要他能抱上孫子,一切都值得。在一個更崇高的目標{傳宗接代}的感召下,個人幸福是無關緊要的;與一個更高的道德標準{孝,無後即不孝}相比,騙婚行爲的不道德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在高尚的、抽象意義的“性”的統籌下,具體的、甚至與傳統價值背離的“性”{同性戀}都是無傷大雅的。他不介意兒子與一個不愛的女人結婚,然後又包容兒子與同性享受真愛;而這在本質上與傳統的娶妻生子,然後在外尋歡有什麼不同?戳穿了所謂的溫情,其背後只是可怕的動物性——兒子不過是生育的工具,兒媳或許連工具都算不上,不過是一個可以隨時替換的零件。這樣的父親讓我涼到心底,如果他還表現得溫柔敦厚的話,那隻不過是這種文化薰陶出的一貫氣質,以及他還有顆感到些歉疚和包容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