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新武俠

武林新紀前卅六年間,江湖上曾出現兩次鬼泣神號的武林大戰。

第一次,發生在點蒼山,橫屍三萬,餓鷹蔽日。

第二次,武當山下,歷時約半月,死傷約十萬。

從此,武林中高手盡喪,江湖進入一段沉寂時期,歷時三十載。

表面上是干戈停息;實際上,暗流涌現。

其後,七十二股新興勢力隨之而起,合稱七十二路烽煙。

這就是武林新紀的開始。

片首的一段文字便是主人公--書生方紅葉的內心獨白,所謂江湖,無非是用傳說織起的,旁白使用得當可以簡潔明快,第一時間吸引觀衆。另外徐克沒有試圖具象地呈現當年廝殺的場面,而選擇以‘天色變化‘來抽象地表現餓鷹蔽日,羣雄盡喪,暗流涌動的情景。不僅聲畫配合出色,也流露出史詩般的宏大視野與氣魄。

不過,此片更吸引人之處恐怕還在於其細心營造的氣氛與懸念。

影片片名即富於懸念,“蝶變”,‘b

fly

s‘,究竟意味着什麼?是蝴蝶破蛹的嬗變,是故布迷陣誘人入轂,還是真有殺人蝶?觀衆帶着種種猜測與預期進入影片,在觀看過程中不斷修正先前的猜測,做出新的假設,這無疑是此類影片的魅力所在。

書生方紅葉以撰寫武林逸事爲生,耳聞江湖上有蝴蝶殺人的奇事,爲追查真相,來到事發地點沈家堡。沈家堡主沈青邀各武林高手到沈家堡。影片隨即便拋出一系列撲朔迷離的事件。

霸橋血案一個書生帶着八頁紅葉手札來到霸橋造紙廠,要求老闆將之付梓出版。

這看似平淡如水的戲被徐克表現得非同凡響。開場便是烏鴉飛來,爲整段戲投下陰霾。在其後的對話戲處理上,徐克一方面故意在窗紙上取洞。讓一束藍光打在掌櫃身上;另一方面又於較遠或較高處取景,使交談中的兩人被畫面前景的障礙物隔開;最後還選取巧妙的攝影角度,使前景中懸掛的紙張恰似將畫面分割。形成有實有虛的若干部分。原本常規的場面被徐克拍得異常蹊蹺與詭異,讓人隱隱覺得危機四伏。

盜墓蝶殺事件紅葉手札記載:新紀六年,中原旱災頻仍,山賊四起,民不聊生,出現子食其父,兄食其弟之慘像。

饑民中有力氣者競相以盜墓爲業。僅會陰一帶一夕之間十三王陵全數被盜。

山羊城蝴蝶谷西有一平南將軍墓,相傳墓內金銀珠寶聚斂甚豐。。。

隨即畫面顯示月黑風高之際兩饑民盜墓,全然不覺大片蝴蝶爲燈光吸引而來,悄無聲息地落在一旁。徐克當然沒辦真地拍攝殺人碟殺人的景象。於是巧妙地將蝴蝶伸出“蟄針”的特寫交叉剪輯盜墓賊因裸露顯得vene

le的身體的特寫,產生的效果彷彿“蟄針”已然刺入盜墓賊體內。

人物出場七十二路烽煙中著名的田字號首領田風出場,一襲黑衣,居高臨下,背後則是大片霧氣。似乎深不可測。

其後是機靈可愛的青影子,從畫外蕩過來,臉恰出現在畫左前景,顯出人物的調皮可愛。

除此之外,徐克也不介意使用一些常規的剪輯手法,只要確能以產生懸疑,驚悚等效果。比如沉家堡之行中的這段:田風等人進入沉家堡,卻發現堡中空無一人,眼前卻有一大幅幕布,似乎隱藏着什麼。田風頓了一頓,然後大步上前,掀起幕布。一條大龍豁然入目。攝影機前推幾步,產生的視覺效果卻彷彿龍頭前探,張牙舞爪,將田風逼入死角。其後一組鏡頭中,又利用景別的陡然變化造成驚悚效果。

類似的剪輯手法也可在隨後沉堡主向田風等一干人敘述沉家堡之前發生的諸起蝶襲事件中看到。比如下面這組眼睛特寫,剪接之下。似乎“偷窺者”反被“被偷窺者”“偷窺”,其實在轉瞬即逝的

eve

shot中,“偷窺者”與同樣作爲“偷窺者”的觀衆都未必看清什麼,不過都被嚇了一跳。

徐克似乎還刻意將一些對象聯繫起來,比如祭祖時所使用的雞即與被蝴蝶蜇死的雞相聯繫。而沉夫人繡花時被蝴蝶蟄時,返身一看所繡之物也正是蝴蝶。

而田風等人自進入沉家堡後,堡內又發生了n起蝶殺事件,

甚至沉堡主也不免於難。爲防止再次發生事故,田風下令將整個沉家堡用蔓布封閉。封堡這段戲紗布輕柔,樓宇巍峨,音樂唯美,但其真實意義卻可能是暗示田風等人的作繭自縛。

沉家堡宛如一個迷宮,方紅葉與青影子在其中調查,在啞婢的指引下,發現了堡內的蝶房與兵工房。

蝶屋內的空間同樣被分成若干部分,顯得撲朔迷離,適於隱藏與突襲

種種跡象表明,蝶殺案似乎是有人故布迷局,那麼幕後黑手究竟是誰呢。一個嫌疑人便是指引兩人進入密室的啞婢,她似乎特別形跡可疑。徐克更使用各種手法誘使我們做出這種假設。比如下面這個畫面。

前景中的啞婢處於黑暗中,悄無聲息地進入畫面,而其身形位置則完全ove

shadow了畫左的方紅葉,似乎暗示要對其不利。

當然,真相併不那麼顯然,這裡也不擬劇透。不過爲了分析需要。下面一段還是需要透一點。

則是有預謀的。但層層鋪墊讓觀衆信以爲真,這裡特別利用了電影優勢之處。畫面總是更能給人以逼真實感。讓觀衆潛意識中接受爲真實。比如贗本“紅葉札記”中的文字,用畫面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後,觀衆很容易信以爲真。}

值得一說的是,徐克在此片中大膽嘗試用科學來詮釋傳說中的武俠技藝。比如將刀槍不入的鐵布衫硬功化作真正的鐵甲衣;飛檐走壁的輕功則用飛索來實現;有爆炸性威力的神掌鐵拳自然變爲正式的火藥暗器。除了上以提到的火藥,機械,冶金外,還展示了造紙。活字印刷等古代中國重要發明,但有才之士不能團結,熱衷內訌,終使西方後來居上,拿我祖先的發明,製造厲害武器,來殺我人民,佔我土地。徐克其後許多影片中表現無遺的“動亂史觀”在此片以顯露端倪。但若說黃飛鴻系列中的闡述有些過於昭彰,此片中這一主題卻顯得有些晦澀。給我以深刻印象的倒是方紅葉這個人,在其他人自相殘殺兩敗俱傷之時。唯有這個全然不懂武功的書生看透形勢,得已置身事外,全身而退,此種情節設計在武俠片中至今仍屬罕見。影片開始,方紅葉翻掌,露出手中的蝴蝶那個鏡頭也頗令人回味,似乎只有這雙手才真正掌握了乾坤。

之所以能夠在1979年首執導筒得以在大銀幕上大展拳腳,皆因徐克在此前拍出電視劇《金刀情俠》這樣的佳作,於是令吳思遠大爲讚賞,並給他機會拍攝了這部《蝶變》。當年的《黃飛鴻》系列能取得如此大的反響。吳思遠也幫了不少忙,所以他是徐克電影幕後的一個重要功臣。徐克之於華語武俠片的巨大貢獻無須多談,其實他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武俠片導演,更是一個電影風格多變的導演,因此不少影迷都評論說:徐克的處女作《蝶變》,集奇幻。武俠,恐怖,神秘,懸疑等於一身。筆者在30年後的今天重溫此片,發覺此言非虛。

徐克導演在《蝶變》中構築了一個荒涼的江湖世界,全片意境頗有古龍筆下詭秘奇崛之風。而《蝶變》的內核遠不只是武俠片那麼簡單。可以說,在當時邵氏武俠片逐漸式微且羣雄並起的電影江湖中,此時的港片急切需要創新,需要革命。不安分的徐克顯然不會按部就班,於是他在首部大銀幕作品《蝶變》中便很取巧地借了一層武俠片的外衣,表面上述說着江湖恩怨,實則大玩驚悚懸疑,突破港片格局。

通過破格式的攝影與剪輯,不僅將沈家堡內衆人慘遭“蝶變”的幽僻氣息營造得相當逼真且扣人心絃,更奠定徐克詭異多變的電影風格。影片的場景即使大部分時間都侷限於一個近似密室之地,但編導的奇招突出和運鏡剪輯的皆見功力。而“蝶變”的奇觀則是影片的一大亮點。隨着劇情的推進,最終真相大白,更將電影的獨特風格推向頂峰。武俠與懸疑並舉,不落俗套的劇情,徹底打破了當時xg武俠片的格局。作爲一部反傳統的武俠片,《蝶變》的武打設計雖然無法同後期的徐克武俠片相較,但不沾半絲邵氏武俠片的影子,已見創意十足。因此也使得《蝶變》擁有極強的生命力,即使放在今天高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下來看,也絲毫沒有過時的感覺。而徐克對於電影創作與生俱來的那種敢於突破,劍走偏鋒的態度,也讓當時的xg電影人大受啓發,開闢出港片又一新路,從而席捲出堪稱電影變革的“新浪潮”。無可否認,《蝶變》的誕生,不僅直接顛覆了整個港片江湖。更是對xg乃至華語影壇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說,徐克身上的創新精神值得學習和借鑑。

作爲徐克的第一部導演作品,《蝶變》的確極具創新精神。徐克在其後拍攝的《地獄無門》和《第一類型危險》也延續了這種精神、。當年的徐克更和一衆電視臺的編導,如許鞍華、蔡繼光等闖入影圈。拍攝了不少在當時屬於破格的電影,引領一衆影人步入被稱爲xg電影“新浪潮”的輝煌時期,一時轟動香江影壇。而震驚世人的《蝶變》在“新浪潮”衆片中未必最賣座,卻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部。

徐克多年來一直力求創新,堅持自我。在《蝶變》之後,徐克還在上世紀80年代拍出《蜀山劍俠傳》,該片是xg第一部禮聘美國《星際大戰》特技小組支援特技鏡頭的科幻武俠片。雖然特效先進且羣星薈萃,但是因爲劇情方面的凌亂不堪而遭人詬病;90年代的《妖獸都市》中簡陋粗鄙的特效更是xg科幻片的又一失敗;新世紀,老怪再推《蜀山傳》,但濫用特效且劇情爲0怎能被稱爲經典?可見,在“創新”這條路上走火入魔的徐克,已經難復當年之勇。於是,在2005年,徐克帶來正兒八經的《七劍》。整體卻難脫平淡無奇。2008年推出《深海尋人》再玩驚悚懸疑題材,卻落得個瘋魔過度邏輯盡失,令人不禁問道:玩起風格來不懂得收斂的徐克究竟還能走多遠?

徐克“混亂三部曲”。乃是這位越南兄弟跑路到xg後所拍的頭三部電影,分別是:《蝶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這三部戲分別拍攝於1979、1980、1981,誕生於xg新浪潮電影的前夕。

由於年代久遠,這三部戲一直沒有一個較好的版本面市,所以一直以來水準如何也是知者甚少。但慶幸的是,法國hkv公司修復了這三部電影,並且還推出了《第一類型危險》的兩個版本。這套4d9的數碼修復版dvd,終於使得影迷們瞭解到鬼才徐克,早期作品的種種亮點。、

藉着這套dvd,筆者也是大爲驚歎。將近30年前的電影。除開一點點時代下的老氣,三部作品裡透露出的種種靈光,都使人不得不折服於徐克的執掌筒之下……

武俠不過如此!《蝶變》

1979年,自立門戶的吳思遠看中初出茅廬的徐克,幾經周折,終於同意讓他擔當導演大旗。拍攝一部在當時炙手可熱的武俠題材。我琢磨着,以徐克以後的性格,這種老里老套的武俠片,他估計是不怎麼樂意拍的,不過當時愣頭青的他,也沒什麼可以跟人談判的資本,於是只能老實的接下了這部戲。看看同期的張國榮,不也被吳思遠脅迫來拍了《紅樓春上春》麼?

不過,徐克畢竟是徐克,他依然在被吳思遠限定死了的框架裡,拍了一部反傳統的武俠片,《蝶變》。

本片開場就是主角書生方紅葉的獨白。這段獨白數分鐘,勾勒出了一幅壯闊的江湖世界。少林武當爭雄,大決戰後死傷無數,江湖因此進入沉寂期。隨後七十二路諸侯崛起,史稱新紀元……正當觀衆隨着方紅葉的敘述進入電影世界時,發現只不過是被徐克耍了個大圈子,本片裡沒有血流成河的江湖,有的只是一個城莊內的疑案和疑犯。

最精彩的段落就是方紅葉一層層揭開真相。城莊鬧鬼,蝴蝶殺人,催命文書,心懷鬼胎的弟子,種種元素盡顯在這個室內劇裡,除開那些現在看有些過時的武打設計,徐克講故事的功力你不得不佩服故事的真相原來會讓人大吃一驚,那些江湖紛爭,也不過如此。

與《蝶變》對比同期尤其是邵氏的武俠片,你就能看出明顯的差距。邵氏的武俠片還停留在正邪對抗等等正兒八經的江湖世界裡,而徐克這部《蝶變》,早已脫出了已經有些走到末路的邵氏武俠片風格,如同其標題,求變。最大的變化就是主角乃是一個完全不會武功的書生。在這個險惡的江湖裡,他卻能泰然的行走於其間,與其他所謂的高手們對峙。

嚴格說來,《蝶變》還算是一個懸疑片。故事的核心,是方紅葉揭開蝴蝶殺人的真相這在武俠片中,亦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特別是最後的那套莊主鎧甲……現在看會讓人驚呼:這不就是

ot嘛!

扮演莊主的高雄,當年還年輕得要命,雖然現在看到他就想起《槍火》。而劉兆銘扮演的方紅葉和米雪扮演的小賊,都是有着自己的韻味在裡面。徐克能在一個陳腐的題材裡玩出這麼多新花樣。實屬難得。而徐克的大名,也隨着本片,註定在xg電影史上劃上一道不可磨滅的傳奇。

想及《蝶變》中全然不懂武功的書生方紅葉,確與徐克日後的武俠作品如《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之流相得益彰。同樣是爲男主角,徐克卻一反“武藝高強”的常態,將人物的生存之術不再僅僅愚鈍地歸結爲技藝上的成敗,而切實融入了精神上的力量本源,極力放大了美好品性的真知。想來。所謂“劍宗”與“氣宗”的對峙恐怕亦是這番境界。——陸支羽或許真如人所言,《第一類型危險》纔是徐克最具“新浪潮”風格的代表作品,其間的虛無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毫不避諱地直指xg社會的黑暗內核,更在當年榮獲了xg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五項提名。但就徐克導演本身的“武俠夢”而言,我以爲《蝶變》纔是他心有所屬的真正的第一,這從他日後締造的“蜀山”系列抑或“倩女幽魂”系列等一連串悽豔空靈的武俠經典中便可見一斑;或者換句話說,《蝶變》中實而正蘊含了徐克導演從始至終的一整個夢境,就像一次預示性的提前概覽,執拗而又深遠地影響着日後的一系列徐式幻想;又或者說,透過《蝶變》這個細小的鏡面,我們足以窺見徐克導演的一段段奇幻遐思,就像窺見到一個氣勢奢龐的經典武俠王國。

想及《蝶變》中全然不懂武功的書生方紅葉。確與徐克日後的武俠作品如《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之流相得益彰。同樣是爲男主角,徐克卻一反“武藝高強”的常態,將人物的生存之術不再僅僅愚鈍地歸結爲技藝上的成敗,而切實融入了精神上的力量本源,極力放大了美好品性的真知。想來,所謂“劍宗”與“氣宗”的對峙恐怕亦是這番境界;心無旁騖的運“氣”之人註定將比藉助外力的運“劍”之人要強大得多。而再觀《蝶變》中那些各自心存歹念的武林高手。他們的死滅與敗露便有了十足的深度依據。想必,人所言徐克的高明之處亦在於此,巧借武林的陰謀與紛爭,毫不刻意地來隱示現實的黑暗面;而這種隱示亦唯能借助觀者對影片的讀解才能達成,徐克從來不會像一個擅於說教的江湖術士那般,刻意而爲。

再言《蝶變》中蝴蝶成災的傳言,亦確與希區柯克經典《鳥》中羣鳥翔集的場面如出一轍,一羣羣停駐於窗櫺的“殺人蝴蝶”,就恍若一場場血債血償的復仇迷霧,經由一連串的死亡事件,步步爲營地解開真相的面紗。而細想來,徐克的《蝶變》與希區的《鳥》卻註定是有所不同的,“蝴蝶”意象顯然更具東方神韻,一如“莊周化蝶”的遙遠典故般充滿邪性的詩意;而“羣鳥”意象則顯而不似那般輕靈可觸,更像是一種蓄謀已久的動物性的報復。但是,兩者更大的不同則在於,《蝶變》最終證明了這只是一場糊弄人的假局,真相是久已失傳的御碟術重現江湖;而希區的《鳥》卻至終都不曾揭示謎題,轉而演變爲一場無根據的冤孽。或許,在看慣了西方電影的無解式收尾之後,我會果真忌憚於給《蝶變》一個結局,即便那是切實可行的懸念收縛,也會顯得扭捏作態。而遺憾的是,我終於無可能拋開中國化的觀影方式,縱使結局再如何狗尾續貂。卻終究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回溯影片中的配樂,略帶着電子風味的詭異和迷亂,彷彿籠絡着一股黑棟棟的戾氣;而閃動於空氣中的鬼魅光線,則若一寸寸虛妄的狂想漫溯過陰暗的浮光與絕望的墓地。你可曾看見。那密室中形色各異的蝴蝶標本,正貼在薄如蟬紗的屏風上,就像一場盛大的噩夢如此緩慢而又迅疾地綻開來,再綻開來。竟原來,它們既點綴着世界,亦破毀着武林。

《蝶變》一直以來被熱愛xg電影的朋友們鼎禮膜拜,至少有下面三方面的原因:1徐克的電影處女作。

2xg電影新浪潮的標誌性作品。

3xg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劃時代或者說是拉開xg武俠電影新時代序幕的作品。但凡一部影片承擔起這樣一個驚天動地的名分,必定折射出那個時代前身的光芒黯淡。

《蝶變》的懸疑色彩始終是江湖恩怨的變形,蝴蝶殺人的怪異事件在江湖閱歷豐富的高手眼裡一眼就能辯出來是場陰謀,但衆人抱着各自不可告人的秘密,以仗義之名行齷齪之事,惟獨不懂功夫的書生藉理想情懷而一探究竟。對於江湖而言,寫書的人只是局外人,江湖的真相以局外人的身份道出。多少反映了武林中人的混沌,無知。多年以後,徐克在《東方不敗》中把江湖的概念延伸到了人世。那一場場的血雨腥風自然是人性泯滅的童話註解,可以看出,徐克憤青姿態,在處女作中已初露端倪。

有點象當今新聞媒體對社會熱門現象的披露,以寫書人方紅葉的視角關注整場陰謀並最終破解,是對強權勢力的反諷,武林高手在追逐私利的過程中終究是無能的,這層寓意充滿了顛覆意味。

作爲xg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蝶變》中的動作設計雖然沒有逃出當時硬橋硬馬一招一式的傳統模式,但它在拍攝技巧。影象效果,造型設計等方面的成就是值得稱道的,三年以後的《蜀山》將這些亮點放大,誕生了xg電影史上的另一部經典。

xg新浪潮代表作,徐老怪處女作,這是一部罩着諸多光環的電影。

先提一下創作背景。上世紀70年代中、末期,xg的電影工業正處於低潮,李小龍死後,xg影壇已再沒有人能吸引觀衆入場看電影。像邵氏這樣的盛極一時的大廠牌開始走下坡路,正是在這個蕭條的大背景下,給了徐克、許鞍華這樣的一批電視臺出生的年輕導演發揮想象力的空間。

首先這是一部純粹商業電影,目的就是讓觀衆爽,製片方有錢賺。如果你看過上世紀以邵氏爲代表的武俠電影,那種在極少數的攝影棚場景下打鬥近90分鐘的玩意,在超級巨星隕落後,老花樣再也不能激發出觀衆的腎上腺素了。所以徐克嘗試了許多新的東西,幸運的是,他並沒有用力過猛,討巧的造了一個奇異的武俠式懸疑故事。

故事開始,第一人稱的自述,方紅葉,一個撰寫江湖故事的書生。把一個小白臉放在江湖紛爭的背景下,戲劇衝突非常明顯了,習慣了小人物成長爲大英雄的觀衆不免對這樣的情節感到詫異,等待我們的,遠比一個打殺的野蠻遊戲有趣。

書社被屠殺,盜墓人被奇異的蝴蝶殺死,驚悚的氣息開始貫穿起這部電影,迷局一點點露出線索。主要情節都發生在沈家堡中,這是一個孤立的世界,劇情衝突全部聚焦在了幾位武林中人的身上,經典的密室偵探設定,導演用江湖人物來引出這個懸疑的故事,比故弄玄虛賣弄血漿和義氣要高明的多。

當然,既然是新浪潮的代表,光有這些結構上的特別還不足以讓觀衆體會到導演的野心。於是,徐老怪在處女作中就用出了殺手鐗,天馬行空的武功招式,超時代感的重型火器,詭異的羣蝶殺人,冷兵器時代的科幻感迎面撲來。人物身上都透出一絲冰冷的邪氣來。所以雖說是一個柯南式的故事,這場兇殺案還是展現出特別的吸引力。

既然披着武俠的外衣,就免不了要來幾場武戲。這也是傳統的武俠電影硬傷,衆所周知。在打鬥戲時,劇情就必須停下來,等着這些人們殺完以後再接後來的線索,從而造成故事的拖沓和節奏的緩慢,如果打鬥又不夠精彩的話,就變成了催眠劇。徐導演明顯的在淡化這個弱點,去掉了不必要的大場面。在劇中安排了各路的怪異武功高手,用新奇感來增加武戲的分量。甚至在影片最後的大決戰中,他們在用摔跤分出勝負。哦,還有那個可愛的神火飛鴉。

它也不是完美的,一個很明顯的瑕疵出現在8分10秒處,兩個盜墓人在挖墳的時候被蝴蝶殺死,隨後出現了老三這個醬油的詭異面孔,這一段插曲是爲了營造恐怖氣氛的無關情節。卻又和事情的事實相反,丟掉了邏輯。好在無傷大雅。

結尾,方紅葉站在大漠上。看着一片狼藉。而徐克,也準備好了踏上xg影壇的征程。專職記錄武林事件的文士方紅葉,受沈家堡堡主沈青之邀,與十色旗主田豐等人齊赴沈家堡追查蝴蝶殺人事件,一時間各路人馬齊聚沈家堡,一場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陰謀一觸即發。方始拍完電視劇《金刀情俠》的徐克,因對影像的不凡掌控之力,得吳思遠相中,開拍這部電影處女作。

從頗具末世之感的蒼茫曠野,到幽閉死寂的沈家古堡。該片美術已與過往武俠作品迥異,攝影、動作、剪接、道具等技術層面的天才掌控,更讓全片始終行進在神秘驚悚的張力之中,筆法之新奇大膽爲港片之前所未見。視古龍武俠、日本電影、希區柯克爲心水的徐克,開創性地冶此三者爲一爐,在疑雲叢生的節奏中。道盡人性奇詭,老怪鍾愛的家國隱喻,亦於此初現端倪。雖票房慘敗,那股子見神殺神的鋒芒和天馬行空的創意,卻已註定了徐克時代的到來,也在同時拉啓了xg電影新浪潮的大幕。

影片講述了沈家堡頻繁發生蝴蝶殺人事件,沈家堡的堡主沈青請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十色旗旗主田豐,以及專門記錄江湖佚事的書生方紅葉前來破解此事。而前不久江湖上流傳的那個方紅葉手札上也記錄了蝴蝶殺人的怪事,被傳得愈演愈烈。田豐和方紅葉來到沈家堡時,這裡已經不剩幾個人了,沈青和沈夫人都躲在地下室裡。結果他們剛到這裡不久,就又接連發生蝴蝶襲擊人的事情,連沈青都被蝴蝶咬死了。根據沈青的遺書,天雷堡“天雷三相”中的郭力、李劍也前來幫忙破解此案。而天雷堡和十色旗又都是爭奪霸主的對頭,這次聚頭沈家堡,必然暗中醞釀着危險……好吧,我就不羅嗦了,此處省略5000字。

影片的情節幾乎是滴水不漏,但還是有一些讓人想不通的漏洞。比如,沈青作爲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他僞造方紅葉的手札,利用它在江湖上散播殺人蝴蝶的謠言,以混淆視聽。既然手札是沈青僞造的,那麼爲什麼他還要把方紅葉請到沈家堡來呢?這不就明擺着讓方紅葉當場識破手札的真僞了嗎?沈青最後被方紅葉揭露出真面目之後,連說“我太低估你了。”依我看,是他太高估自己了吧!

這些小漏洞暫可當做沒看見,但這不能妨礙此片對武俠電影的突出貢獻,那就是顛覆。片中,十色旗主田豐、無敵盔甲人沈青和“天雷三相”中的郭力、李劍,無一不是武功高強,都擁有爭奪江湖霸主的能力。他們原本應該有一方或多方成爲最後的勝利者,但是他們統統都敗給了一個文弱書生方紅葉。方紅葉只是給武功高手記載事蹟的文人,儘管平日不動聲色,但誰料他早已參透這件殺人蝴蝶事件的前因後果,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尤其具有宿命意味的是,影片最後各路武俠高手決一死戰,最終全部埋在土中,只有提前離開沈家堡的方紅葉存活下來。動手的不如動腦的,會武功的不如不會武功的,這樣的武俠世界還是頭一次見過。

多元化產物徐克是希區柯克的影迷,希區柯克作爲世界影壇營造懸念的頭號大師,吊觀衆胃口的技巧已經是他的看家本領。徐克顯然攻讀了他的很多作品,所以將他的看家本領化爲自己秘笈。《蝶變》中的殺人蝴蝶貌似是借鑑了希區柯克的《鳥》中的殺人鳥,都是一些原本性格溫順的動物突然反過來襲擊人類,這樣的噱頭就足夠引人側目的了。

在影片的氣氛渲染上,除了希區柯克懸疑片的影響,徐克更是博採衆長,融各國各類型片之特色,形成了他極具個人風格的影象。空曠荒涼的事發地點沈家堡、多元對立的人物設置,都與美國西部片中的主要元素如出一轍。角色的服裝和深沉詭譎的,又能讓人嗅出日本武士電影的味道。而片中盔甲人血腥的殺戮,讓人怎麼看都能跟美國的b級片聯繫到一起。徐克骨子裡的cult趣味不僅在這部電影中有所體現,更在其後的《第一類型危險》等片中發揚廣大。當然,別忘了這是一部武俠片。對於蓬勃於70年代的新生代導演徐克來說,古龍武俠小說和楚原的武俠電影都是他最初構建江湖世界的啓蒙作品。只是,徐克只將他們的精髓保留,表現形式則進行了大換血。所以,看上去《蝶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血兒,它內在流淌着混合多元化電影的血液。但它又是徐克一人的產物,因爲目前來看還沒有哪部作品能做到像它這樣詭異又現實。

引領新浪潮1978年,徐克爲佳視電視臺拍攝了電視劇《金刀情俠》,這部作品因其出衆的導演水準而成爲xg里程碑式的電視劇。由於徐克在其中表現出高超的商業片掌控能力,而被吳思遠相中,後來他便與吳導一同合作,拍攝了電影《蝶變》。由於是處女作,徐克沒有受到電影行業中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而吳思遠也給予了他足夠的自我發揮空間。《蝶變》在xg20多家影院上映,最終只收回100多萬的利潤,票房慘敗。但是這部電影在業內的口碑卻出人意料的好。同一時期,許鞍華的《瘋劫》、章國明的《點指兵兵》、翁維銓的《行規》陸續上映,引領了一股新的電影潮流,隨後這場新浪潮在方育平、譚家明、餘允杭等人的推波助瀾下逐漸走向**。

《蝶變》在這場新浪潮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與當時xg電影的大背景有密切關係。整個七十年代的xg影壇其實還繼續處在邵氏功夫片的一枝獨秀中,雖然其中也有嘉禾的李小龍引領的功夫片曇花一現,但邵氏提出的“新派武俠片”已經使得這一類型片牢牢把握着xg觀衆的視神經。不過在這段時期,邵氏武俠片已經略有疲軟的狀態,流水線式的大片廠制讓武俠片被反覆推銷,觀衆早已習慣劉家良在少林寺裡舞刀弄槍,習慣了姜大衛和狄龍的雙劍合璧。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徐克將《蝶變》中迷離另類的風格推向了市場,重塑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大氣凜然式的武俠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將一個完全不懂武功的書生作爲影片最後的倖存者和勝利者。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更,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四章 滿足大牌導演的需求第二百零一章 義氣相挺第四百一十四章 可以來我們公司發展第六百八十一章 兄弟第四百一十章 演唱會場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線難尋(月票3040加更,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症後羣第八百零一章 實力不容有疑第一百零三章 吻戲指導第十章 選角第六百七十章 最後的機會第五百零五章 演技成熟了的鄭伊健第七百六十九章 風馳速度第六百三十六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六章 順“市”而爲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價版權費第六百一十六章 演員陣容愈發充實第一百五十五章 監製片場發狂槍殺導演?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第七百九十二章 關鍵第六百一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六十三章 極品主力第七百九十章 登場第八百二十七章 硬拼第二百二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演技的中國男演員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着痕跡,如沐春風最爲上乘!第八百一十五章 責任第八百零二章 生涯開啓第二百零一章 義氣相挺第八百三十八章 年華第八十六章 投入第九百八十章 不同第九百三十五章 寧靜第六章 飯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謙來了(保底第一更,求月票!)第五章 天王接班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憂鬱、陽光、野性美第六百四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保底第二更,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第五百六十五章 複雜場面大戲第二百五十五章 假戲必須真做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更,求月票!)第八百九十八章 淹沒第二百二十七章 2001繼續期待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場突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NG的效率第七百章 不像話第八百一十七章 實力對比第四百一十六章 自私的緣由第九百一十五章 明言第七百五十五章 需要提高第八百一十八章 風華看臺第四百零二章 偷窺有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吳孟達與杜汶澤的顛覆演出第六百六十三章 情路坎坷磨難多第五百三十三章 最勤快的劇組第七百二十六章 憶往昔第八十七章 一路順風第七百三十二章 小小的曖昧情緒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馬王者第二百零九章 紅毯誰最閃第八百八十五章 發現愛第八百三十六章 續講第八百三十一章 長路要走第一百零九章 世紀發展(求月票!)第二百三十八章 片酬從優,包吃包住!第八百四十九章 保鮮期第五百零三章 避免穿幫第一百三十九章 去年欠影帝,今年賠出個最佳導演?第七百二十八章 久違的微笑第二百二十七章 2001繼續期待第三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七百五十二章 到底算幾流第二百二十三章 哭窮是沒用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需要陽光(月票4050加更,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代歌后第六百八十章 要求太多第三百五十五章 拯救張國榮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作考量第三百六十三章 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好萊塢第七百六十六章 能力不夠第六百三十九章 東風起第四十六章 唐謙金像獎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福的華仔第六百三十五章 黃蜂尾後針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帝也惡搞第八百一十章 放空第七百八十章 快狠準第七百四十四章 無視勝利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拍《廚神》你拍《大唐》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爲追捧第九百零六章 喜慶之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七百零九章 馮氏電影第二百七十六章 發哥影帝今年拿不如明年拿第八百七十八章 忙於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