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九魔神典韋

一百九十九.魔神典韋

在帝士兵的呼嚎聲裡,城牆上被軍官們踢打喝罵着趕上城牆的辰韓士兵面如土色,他們根本想不到漢軍會在黎明前發動攻城戰,而且是一次性地投入了全部兵力。

當城牆上的辰韓士兵形成有效的隊形時,發動進攻的帝士兵已經將攻城梯架上了城頭,那些帶着強弩的帝士兵則開始了掩護射擊,跟隨許褚和典韋的兩千名士兵中,只有三百名士兵攜帶了單人使用的強弩,至於其他人則全部爲他們攜帶弩箭。

“把箭全都射光,一支都不剩。”帝的軍官們呼喊着,而持弩的士兵則分做三隊,不斷地上弦,射擊,利用手中的強弩那恐怖的殺傷力壓得城牆上在射程內的辰韓士兵擡不起頭來,掩護着登城的帝袍澤。

穿着重甲的典韋和許褚親自帶隊攀梯攻城,對自知沒有什麼將才而言的兩人來說,他們能在戰場上建立的功勳便是靠着這最直接的廝殺掙取。

身軀龐大的典韋一邊攀着攻城梯,一邊不時抽出背上所負的純鋼手戟,靠着強悍的腕力,不斷地收割着城牆上冒頭的辰韓士兵的性命。

只是片刻間,典韋在己方弩陣的掩護下,第一個登上了城牆,緊隨他的是一直跟在他身後的許褚還有兩人的親兵部隊,雖然只是區區的三十多人,可是這些更是典韋和許褚的親兵都是他們從雒陽帶來的老部下,每一個人都是身雄力壯,能使陌刀的彪形大漢。

一登上城牆,典韋便抽出了自己的兩把重戟,如風車般殺入了辰韓人的隊伍中,而許褚亦是帶人從另一邊如凶神惡煞般殺了起來,守住了他們登上城牆的攻城梯。

城牆下,無數的帝士兵涌向了典韋和許褚他們的攻城梯,手腳並用地飛快地爬了上去,加入到了城牆上的戰場中。

抵抗地辰韓人幾乎都快絕望了。面對身着加重鎧甲的典韋和許褚這兩個魔神般的漢將,他們的兵器毫無作用,即使是近距離射出的箭矢,也難以穿透那重甲,反倒是讓這兩個魔神般的漢將更加兇悍。

殺紅了眼地典韋嚎叫着,厚重的鎧甲上插滿的箭矢讓他看上去就像不死的怪物一樣。而他腳下則躺滿了被他的雙手重戟分屍的血肉之軀。

被典韋赤紅的眸子掃到,即使是辰韓士兵身後有軍官提刀督戰,心中也生不出半點與之對戰的勇氣。典韋可不管那麼多,只是往人多的地方殺去,最後竟是憑着一人之力橫掃了大半城牆上地辰韓人。

當前面面對典韋地潰兵到卷而回打亂隊形以後。更可怕地便是那越傳越誇張地傳言。到了最後幾乎是典韋一出現在那些辰韓人地視線裡。那濺滿血肉。插滿箭矢地黑色鎧甲和巨大身形就足以讓這些辰韓士兵再無鬥志。只需要典韋一個衝殺。他們就像崩壞地堤壩一樣一潰千里。

和典韋一樣。許褚也是差不多。只是揮舞加重陌刀地他沒有典韋那般可怕地面容。對辰韓人地心理難以形成典韋那種宛如魔物般地威懾。可是饒是如此。面對他橫掃千軍般地加重陌刀。與他爲敵地辰韓人也是大股大股地敗退。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城牆上地戰鬥已經接近尾聲。倉猝應戰地辰韓人幾乎是在典韋和許褚登上城牆上後便開始了潰敗。在這個冷兵器主宰戰場地時代。兩個萬人敵地猛將其威力不下於一支精兵。更何況跟隨這兩名猛將地士兵更是一等一地悍卒。而他們地敵人也只不過是比烏合之衆稍好一些罷了。

從部下手裡接過帝旗。典韋親自把它豎在了城牆上。此時東昇地太陽已自驅散了最後地黎明。將陽光灑在了大地上。充滿殘肢斷體地城牆上。鮮豔如血地帝旗在晨曦中迎風弩綻。典韋完成了他在進攻前地豪言。日出之前他要親手在這裡插上帝國地軍旗。

北城門被攻破地消息隨着潰逃地士兵很快在城內傳開了。本就人心不穩地城市變得更加混亂。帝還未從北門開始發動進攻。城裡面地秩序已經隨着那些逃回地潰兵失控了。

趙雲也沒有想到典韋和許褚地進攻竟是如此地犀利。不過小半個時辰就已經攻破了北門。而他纔剛準備進攻而已。面對如此順利地情勢。趙雲放棄了原本地進攻打算。而是抽調了一千騎兵直接去北門和典韋還有許褚匯合。直接進攻城內地王宮。

隨着帝從北門發動的進攻,整座城市陷入了分崩離析的狀態。從北門逃回的潰兵根本沒有再戰的勇氣。而其他三處城門的守軍將領雖然得到了王宮的調令,可是此時已經心思各異的守軍將領。又有幾個肯去城內抵擋漢軍,此時那些潰兵帶回來的傳言已經被誇大了無數倍,攻進城的漢軍個個都是殺人如殺豬屠狗的魔鬼,刀砍不入,箭射無傷,全是殺不死的怪物。到了最後,三處城門的守軍只派出了不到千人的部隊去王宮救駕。

入城的帝保持着自建寧圓年以後靠着嚴格訓練和優厚軍餉養成的軍紀,快速向王宮方向推進,一路上沒有一個士兵離開隊伍去搶掠。反倒是從北門逃回的潰兵一路席捲而過,到處姦淫燒殺,打算在逃走前多搶奪一些財物。

這些逃走的潰兵不敢從北門逃走,也不敢走有漢軍盯着的男門,最後倒是把西門給衝了,而西門的守軍將領很顯然也不是什麼忠君愛國的人,當北門失守的消息傳來時,就派人接了家眷到軍營,等那些從北門逃來的潰兵要開城門逃走時,他直接帶着自己的親信和家人一起逃跑了。

西門守將這一跑,很快就牽動了東門和南門的守軍,兵無鬥志已經不足以形容這兩處守城的士兵,兩支守軍上下幾乎沒有多少人想着該怎麼抵抗漢軍,反倒是盤算着怎麼逃跑。

就在西門守將逃跑的時候,典韋和許褚已經和趙雲派出的一千騎兵殺到了城裡的王都,比起外面的城牆,這王都倒是修建得更加牢固。不過在典韋和許褚那種兇悍的進攻下,人心浮動地王宮軍也挺不了多久。

面對王宮來人的催促,被趙雲死死盯住的南門守將直接斬殺了使者,他覺得自己逃也沒用,不如索性降了漢軍,說不定不但能保命。還能得到榮華富貴,這可比給辰韓王賣命值得多了。

於是在城外帝士兵錯愕的眼神中,辰韓人自己打開了城門,然後派出人來投降了,投降得是如此徹底,全軍上下居然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反對。然後他們就這樣順利地進了城。在劉宏身邊待久了的趙雲雖然保持着武人本色,可是有一點卻是受到了影響,那就是他並不鄙視那些會在戰場上主動向帝國投降的敵人,相反趙雲在見到那位會說一口流利雒陽官話地城門守將時。反倒是好言撫慰,讓這位棄暗投明的守將恨不得立刻親自帶兵打進王宮,向趙雲證明他對帝國的赤膽忠心。

就這樣。一支手臂上綁着白布的越兩千人義軍作爲帝的先鋒,殺向了王宮的方向,然後這支義軍按照趙雲的吩咐,做出了回援的樣子,騙開了王宮的大門,接着毫不留情地砍殺起那些放他們進去地王宮守軍。

戰鬥就這樣變得毫無懸念,趙雲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帶着騎兵,長驅直入,一路坦途地殺進了王宮。而在另一面進攻的典韋和許褚也很快殺進了王宮,那些原本還在抵抗的王宮守軍在突然間自行崩潰了。

僅僅一天時間,趙雲就控制住了整座城市,出賣了自己國王地南城守軍則成了城市裡僅次於帝的存在,趙雲放縱了他們野獸般的行徑,城市裡無數原本的貴族和富戶被抄家滅門,他們的財富被集中到了南城守軍手裡。

儘管趙雲本身並不喜歡這個決定,可是他的參謀長,一個近乎冷血的帝參謀說得對。帝國需要在辰韓扶持一個傀儡,而這個傀儡必須有着種種惡行,在三韓不得人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傀儡緊緊地依附帝國,而且帝國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好處。

在國家利益面前,趙雲個人所堅持的原則便顯得不再重要,城市裡地搶掠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天之後,趙雲下達了恢復秩序的命令。通過吸收敗軍潰兵已經膨脹到五千人的原南城守軍中一些已經被淹沒了理智的人不肯收手。直到帝上街,一路斬殺了數百人以後。這支已經淪爲野獸一樣的軍隊才安分了下來。

原本三韓最富饒的城市就此變得滿目瘡痍,不過對於帝來說,卻並沒有什麼可惜的,與帝國爲敵的必將毀滅,這是這些每天接受隨軍參謀薰陶的帝士兵認爲天經地義地事情。成爲了帝爪牙的辰韓人義軍,最後在城裡搶掠的財物裡有四成上繳,而城裡那些年輕漂亮的女子也被抓了起來,送到了帝的軍營,而這些女人全都沒有被人碰過,至少那位原南城守將在這一點上倒是很清醒,他不認爲那些強悍的漢軍會對被碰過的女人有什麼興趣,於是他很好地約束住了自己的部下。

連同王宮裡的近千宮女,帝地軍營裡一下子多出了四千名年輕貌美地女人,不過讓這些惶惑不安的女人唯一安心地是,她們雖然被關了起來,可是那些兇悍的漢軍似乎沒有動她們的意思。

在建寧以後,帝的軍紀中,最重要的三條就是不得姦淫,不得濫殺,不得私掠,觸犯這三條軍紀者,除了死罪,絕不會有任何的寬宥。所以儘管趙雲的部下里不少都是未成家的士兵,但是他們依然剋制住了自己的,長期以來的艱苦訓練的軍紀的灌輸,都讓他們有了近乎鋼鐵般的意志,當然也有少數幾個自制力不足的人,不過最後都被處決掉了,當然爲了顧及他們的名譽,他們全都被算上了陣亡名單。

當趙雲在城中停留了五天以後,押送各種軍械物資的大部隊纔開到,當然一路上先前趙雲來不及處理的抵抗力量也全被掃乾淨了,三韓中的辰韓基本上失去了任何意義上的抵抗力量,各個小邦國都向帝投誠,痛斥已經死去的辰韓王。

帝的軍事行動很快便傳到了與三韓毗鄰的高句麗,高句麗雖然早就猜到了帝國遲早會對辰韓動手,畢竟辰韓根本就沒有把帝國的要求放在眼裡,三韓的沿海地區,帝國要求修建港口的地方,那些三韓人居然連一處都沒建起來,如果帝國不對此做出反應,倒是怪事了。只不過高句麗怎麼也沒想到,在三韓中屬於最強的辰韓居然就這樣一個月不到就給打垮了,帝的進攻實在是過於可怕。

高句麗很快就做出了迴應,其實在他們原本的計劃裡,是打算帝在辰韓進攻時,出兵附翼,這樣也好名正言順地撈些好處,只是沒有想到帝居然這麼快就把辰韓打下來了,於是只能以勞軍的名義派遣軍隊,運送一批物資前往辰韓,盤算着怎麼也要搞些好處。

三韓大大小小的近百個邦國部落,對帝國來說管理上也是個麻煩,所以對於高句麗這個主動送上門來的麻煩解決者,自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

於是負責處理朝鮮半島事務的耿臨在接到高句麗人前往辰韓的消息以後,也動身前往辰韓了,朝鮮半島上最主要的勢力就是高句麗和三韓,讓二者彼此仇視乃至互相殘殺,而帝國居中平衡則是最好的手段。

當然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耿臨覺得讓高句麗先從三韓身上佔點便宜更好,雖然高句麗比三韓強大,可那是因爲三韓只是名義上的統一而已,論人口土地,三韓要比高句麗多得多,他倒是不介意高句麗替帝國當一回奴隸販子,順便爲帝國日後殖民三韓,掃除些多餘的人口。

一百零七檀石槐的死穴兩百八十三降卒七威儀兩百三十六倭人九十三曹操和袁紹的交情九千字大章四十七章 董卓二十八帝國細柳營兩百八十五大漢條約組織九十一曹操的天性一百十被動局面五十九貪婪兩百十八忠誠即信仰六十三處置兩百七十三白子兩百二十三暗戰開始兩百三十最後的敵人一百七十六帝國蹴鞠神話劉宏的野望兩百零二劉備的魅力兩百三十二霸權和榮光兩百七十一同盟兩百五十六文化和武力六十三處置四十八別營兩百十二奇兵一百零九狼與虎兩百三十九鬧劇般的戰鬥六十三處置兩百零四學術上的入侵兩百五十五被召回的劉武九十七金城風起兩百四十八西進軍團七十三勝負何足道兩百六十一我們的理想一獨裁者五十白馬氐一百六十六來自羅馬的艦隊歷史的岔道兩百十五帝國銀行下兩百八十四女財神一百八十八月夜血戰六十四廷尉府的刑房五十六太平道兩百八十三降卒一百二十五經濟爲先七十五神秘的莊園一百四十七機密任務兩百九十七霸業的起點一百四十一風起幷州一百三十五殖民地計劃一百二十新儒學六十九英雄樓一百六十五爲未來做準備一百九十三高句麗和三韓一百七十帝國需要奴隸一百四十七機密任務四十四月寧侯兩百七十一同盟兩百四十四降伏六十顏良之勇兩百八十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兩百十三劉宏的世界霸權戰略九十二欺詐戰略兩百二十六反應兩百三十五日本列島九十八謠言對謠言一獨裁者兩百八十五大漢條約組織一百三十三吏治到死也不能放鬆一百七十五唯有利益才能團結一切一百六十車師三國一百三十八絕域軍魂一百七十九劉備單刀赴會兩百八十五大漢條約組織一百三十二官僚都是欠管教的七十九官營工商業兩百八十八移民二十九賈詡的初次獻計一百三十七提前登場的名馬兩百蘇伊士運河四十九殺雞儆猴一百六十八哈漢兩百十四帝國銀行上兩百三十四帝國之鞭一百七十五唯有利益才能團結一切一百零三朕與你們同在與帝國同在與大漢同在兩百二十九決定十舉才尚書檯六十六還是禽獸了一回六十二局勢逆轉一百八十一曹操的狠四十七章 董卓一百五十六大戰落幕五十白馬氐一百八十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兩百三十奉大漢天子詔命誅殺安息王一百零七檀石槐的死穴兩百十七角鬥士學校兩百六十八耶路撒冷兩百三十最後的敵人兩百五十四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