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修路

短短一個月不到,河內各地就變成了規模龐大的工地。

數以萬計的民夫丁壯駕着馬車,攜帶着各種工具,開始修整道路,之前由於朝廷財源枯竭,道路年久失修,即使是主路都早已被碾壓得坑坑窪窪崎嶇不堪,車輛難以通行。

朝廷沒能力管,地方豪強自然也懶得去修路,在他們看來,這路越爛越好,天下越封閉越好,這樣他們就可以安心當土皇帝,將家業一代代地傳下去。

如今劉備把手伸到了河內,這些地方實力派的思想觀念,也得跟着改一改了。

“想不到這區區一條道路,其中竟有如此多的門道,老朽活了五十多年,今天算是開眼界了。”朝歌城內,某座宅院之中,一老一少正在寬敞的庭院裡對坐歡飲,酒過三巡之後,老者放下手中酒杯,有些唏噓地嘆道:“好路爛路都能走車馬行人,劉使君又何必如此下血本?”

老者已經在城外的工地上參觀了整整六天,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有些顛覆。

別人修路都是填填補補,把坑窪崎嶇之處和深深的車轍填平,再反覆夯實便可,劉使君麾下這些工匠民夫們卻不一樣。

工匠們拿着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攀高爬低,重新規劃出道路的走向,民夫們擡着長杆、繩索和裝有白灰的鐵皮漏斗,在地面上畫出兩條相距三丈有餘的白線,緊隨其後的民夫們揮動鋤頭和鎬頭,開始刨土挖溝,與此同時,另一批工匠們將挖掘出來的泥土石塊分開,並開始和泥燒陶了。

掘地五尺之後,民夫們開始回填工作,他們把拳頭大的石塊鋪設在溝底,足足有一尺多厚,又在其上鋪設了一層碎石、黏土和砂礫的混合物,然後用牛馬等牲畜拖動沉重的石碾,或是人力打夯,將其砸壓得平整堅實。

在老者看來,如果當初沒有挖那麼深的溝,單單是一層石塊和一層混合物,就完全可以代替原有道路的作用,接下來的工序,完全是浪費錢財了。

因爲在混合層之上,民夫們又把燒製好的各種陶板砸碎成小塊,再次填了上去,並且又一次進行夯實。

最後,民夫們或是就地取材,或是從附近的山區開採石塊,又在已經相當堅實的路面上鋪設了一層厚逾尺許的石板,而此時的路面,已經比旁邊的地面高出一尺。

按照老者估計,這樣一條道路,怕是任由車馬行人走上幾十年也毀壞不了,只是修路的速度就有些太慢了,就拿他參觀的一段路面來說,足足六天時間,數百名民夫才修了五十多步長。

這樣算下來,這數百人背井離鄉,累死累活一年,也就能修成十里長的道路。

“敢問公孫先生,劉使君徵發這麼多的民夫服勞役,就不怕他們忍受不了勞苦或是惦念家人,偷偷跑了?”老者沉吟片刻,試探性地問道。

“王公說錯了,不是勞役,而是僱傭。”年輕人笑着說道:“這兩年河北遭了旱災,河流湖泊裡的水源不足以灌溉太多農田,故而劉使君決定推行輪作,農田一年種麥,一年休耕將養地力,省下來的勞力不能閒着,就讓他們外出務工賺取錢財養家,一舉兩得。”

王姓老者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旱災等於減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算拼盡全力也只能減少糧食產量的損失,如今劉備大手一揮,又讓半數農田休耕,剩下的一半農田能確保原有人口吃上飯嗎?

可是當他將心中疑惑問出口之後,對面的年輕人卻再次搖着頭笑了。

“這種事情王公不懂,在下也不太懂,但我與幽州最有名的農學家交往甚密,聽他講過幾句,莊稼和人不一樣,不是把一碗飯分給兩個人吃,就能讓兩個人都活下來。”年輕人解釋道:“種地講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需要多少水肥是有底限的,將一畝田需要的水肥分攤到兩畝地,得到的或許就是兩畝結不出穗的稗草了。”

“原來如此。”王姓老者點了點頭,隨即又疑惑地問道:“農學家,可是諸子百家之中的那個農家?”

農家是戰國時楚國人許行所創,宣揚順民心、忠愛民;修饑饉、救災荒;農本商末等學說,在董仲舒勸說孝武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迅速衰落,許行的著作也流散得不知所蹤,時至今日,只有一些博學之人才能從其他著作中的隻言片語裡找到有關農家的記載了。

這位王姓老者名叫王謙,是山陽高平人,祖父王龔曾經擔任太尉、父親王暢曾任司空,家學淵博,對諸子百家頗爲了解,故而知曉農家的典故,如今乍聞農家死灰復燃,不由得大爲驚訝。

“非也,此農學雖然與前人之學同名,卻不涉及爲政之道,而是專心致志鑽研種植之術,爲天下萬民造福的學問。”年輕人笑着說道。

說來說去,原來就是出類拔萃的農夫啊。

王謙笑了兩聲,神態中有些不以爲然,也不再糾結什麼農田的問題。

反正他聲名在外,家裡還有些資財,即便有人捱餓也輪不到他,何必再爲這些下等人的事情操心呢?

年輕人將王謙的表情變化盡數收入眼底,雖然臉上仍然是笑意盈盈,心中卻是暗歎不已。

這年輕人複姓公孫,單名一個琰字,出身於渤海公孫家,自幼喜愛讀書,對有才學之人頗爲仰慕,後來前往幽州拜到鄭玄門下,成爲幽州書院的一名傑出弟子,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劉備陣營,如今正在基層歷練。

此次前來河內,公孫琰也是抱着結識當地士人的心思,他聽說山陽王謙正在朝歌隱居,又聽說王謙之子王粲年少有才,便起了結交之心,但一番交往下來,王粲倒是不錯,但王謙表現出的,卻是與公孫琰往日裡見到的庸碌之輩並無不同。

真是沒意思。

公孫琰陪着王謙閒聊,心中卻打起了算盤,想着怎樣能把那個今年才十八歲,身材瘦削且其貌不揚的王粲拐騙到幽州,去給自己當師弟了。

第四十一章 平息第二十章 分兵出擊第五十九章 托育院第十五章 重臣歸來第七十一章 整治第一百章 相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想想第一百六十一章 孤軍深入第六十七章 弄死你第五十五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零五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二十二章 小天師第十八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零四章 鷹犬第五章 是個人才第六十三章 裴羲的分析第五十三章 太原王氏第九十一章 你也沒問啊第三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七十一章 挖坑埋自己第一百章 夷州都護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三章 我也要去第二十六章 無差別攻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無可奈何第二十六章 無差別攻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舉一反三郭奉孝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們是在自殺第十五章 釣魚要用餌第一百一十二章 用戟的高手第三十章 壞出技術含量第一百一十五章 自古以來第七十六章 但求解惑第二十五章 皇帝要跑第二十八章 天縱奇才第七十四章 漢江,漢城第一章 幽州商會第七十六章 齊射第一章 餘波第十七章 徐州來客第九十六章 想做事,先生兒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變目標第二章 背叛第四十四章 往第五十七章 這纔是完全體第五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七章 如何是好第十二章 大盜歸來第十章 梟雄 英雄第七十八章 血與火第五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六十五章 被山寨了第二十五章 皇帝要跑第一百零八章 聶壹後人第二十五章 給你們交個底第二十三章 無力迴天第四十二章 該補補了第一章 薊城見聞第二十四章 休假結束第三十三章 殺進去第三十二章 毒士入京第六十五章 撤軍與追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沒經驗第四十三章 忍耐第一百四十二章 這個和那個第七十一章 整治第二章 到底想做什麼第二十章 玉璽歸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曹操的決意第三十二章 惡貫滿盈的趙雲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們不一樣第一百一十二章 悲哀第四十八章 袁氏故吏第三十八章 爛泥塘第一百一十八章 背井離鄉第八十八章 浮橋(下)第四十四章 料事如神第一百章 河內司馬第二十八章 愧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戰略安排第七十二章 計劃強渡第六十九章 沒那麼便宜第九十七章 流言第二十五章 你腦子沒壞吧第五十四章 船要沉第四十九章 意料之中第二十五章 皇帝要跑第六十章 飛、飛昇?第七十五章 荊州水師第七十八章 狗奴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購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追擊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重要事第一百零九章 馬邑之謀第六十二章 田裡刨食沒前途第四章 生意火爆第一百六十三章 肉沫國第二十四章 從國事到家事第六十章 飛、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