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出兵(下)

翌日清晨,臺北港口靜靜停泊着一百餘艘大小不一的船隻,萬名士兵連同物資早已在半夜登船完畢。上船之前,才召集所有的果尉宣佈計劃,由果尉到船上通傳所有的伍長,再轉達給兵士。

碼頭上,張偉負手而立,凝視着眼前的這些兵船戰艦,歷史在此時已然由他的撥動而改變了方向。原本到待數十年後,方由鄭成功率四百餘艘戰船,近三萬人攻臺南,現下船隻和兵力減少了一半還多,只是這位歷史支流的推動者,心中卻絲毫不以爲意,數量上固然是少了許多,質量上可也高出許多……此戰必勝,纔是這位初臨戰場的統帥現在內心的想法。

“諸位統領、校尉,兵士們士氣如何?”

由於嚴令兵士說話,明知眼前的這些戰船上搭載着滿滿的士兵,卻渾然不知船艙之內那些軍士的情形如何。

“回爺的話,兵士們知道是去打荷蘭鬼,雖說初戰有些緊張,不過對去打紅毛鬼卻是沒有一個人有二話說。您放心吧,戰場上就能看到兵士們的表現了。”

張偉輕輕點頭,笑道:“前面的話也罷了,到是後面那句很對。到底如何,還是隻能在戰場上看。”

轉頭向馮錫範道:“我們現下便要登船,一會你同何爺回去,安排人手役夫整治炮臺,封鎖碼頭,鎮內的事你不必管,由高傑負責,鎮外若是出了什麼紕漏,那我唯你是問!”

見馮錫範躬身應了,又向羅汝才吩咐道:“汝才,你要派出細作留神打探,不論是內地,還是鄭芝龍,都得給我留神。有什麼變故,立時派人尋我報告,不得怠慢。”

囑咐了兩人,回頭見高傑亦在不遠處,見他看來,立時在臉上擠出幾分笑容來,張偉一見,竟覺得有幾分親切,他此番離臺距上次去福州已有數年,此去又是與荷蘭人開戰,兵兇戰危,雖說心內把握十足,到底還是有些不安,勉強將情緒提起,向送行的何斌笑道:“廷斌請回,請放心,就等着飲我們的得勝酒吧!”

說罷揮手而別,與施琅登鎮遠艦,聽那施琅下令道:“起錨,開船!”船上頓時一陣忙亂,起錨,絞索,整帆,衆水手經英人數月訓練,一應事務早就諳熟於心,不消一會功夫便諸事停當,那艦船慢慢離了港口,向大海中駛去。

張偉不理會這些細務,只站在船頭目視着這龐大的艦隊,打頭的二十四艘運兵船,大半是張偉的飛騎衛,雖說無法騎馬,但武藝精良又身着甲冑的飛騎衛,正適用於與荷人搶灘肉搏。還有四百名槍法精良的三衛兵士,兵船僞裝成運糖船的模樣,待駛近大員島碼頭時,便由他們先行上岸,而後以飛騎協同火炮上岸,壓制敵方火力,在後續的四艘戰列船及十艘小型炮船的掩護下,六十二艘運輸船滿載着兵士和物資,浩浩蕩蕩跟隨着前行的船隻,向那臺南而去。

“指揮使大人,我代表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對您獲得貴國政府的任命,表示由衷的祝賀!”

張偉正沉思間,猛不防聽到有人操着蹩腳的漢語和他說話,回頭一看,卻正是那英國海軍軍官勞倫斯,因其與張偉聯絡有功,由東印度公司上報回英國,此人已由上尉升至少校,薪水待遇自然也水漲船高,固而對張偉着實是感激的很。現下見張偉也得了官職,料想這個年輕的中國人自然也是喜不自勝,現下歔見張偉一個人在船頭髮呆,便殷勤地跑來向張偉道賀。

“聽說閣下的官職可是貴國的上等軍職了,當真是恭喜的很。”

張偉到是全然不在意自已得了什麼官職,那不過是虛名罷了,見這勞倫斯鄭重其事,反道覺得好笑,聽他不住奉承,只淡淡一笑道:“這也沒有什麼,謝謝少校先生。”

見勞倫斯眨巴眨巴雙眼,顯是很不理解自已的態度,又笑道:“我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故而官員也比英國多的多,向我這樣的官職,也是尋常的很。不過,閣下的漢語學的不錯了啊,這到是真正值得恭喜的,以後咱們溝通便方便的多了。”

勞倫斯聞言得意道:“這是自然。由翻譯溝通到底不如咱們直接交談方便。”又

轉頭四顧,低語道:“再說有不少機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張偉讚道:“少校這番見識當真不凡,我喜歡的緊。這樣罷,知會你們公司上層,日後凡派人來臺灣,都要學好漢語,我日後定個級,過了漢語四級的,除了你們公司的薪水外,我另外發給補助,少校,從這個月起,你便可以每月領五十兩銀子!”

“啊啊,當真是萬分感謝閣下!待打下臺南,我便立刻知會公司和下屬,大傢伙努力學習,一定能成!”

張偉噗嗤一笑,不再糾纏此事,因見施琅過來,便問道:“何時能到大員島附近海域?”

“明日一早,先讓假的送糖船靠近,然後炮船到鹿耳門外水域,將外海控制,等候荷人戰艦決戰。”

張偉皺眉道:“這些都還好辦,只是鹿耳門水道低淺,四艘戰列艦都進不去,無法對臺南的赤崁城構成危脅,該當如何?”

此事一直是臺南之戰最困擾張偉的地方,當年鄭成功攻臺,戰艦落後,兵器原始,若不是向臺南時鹿耳門水道突然漲水,船隊得以從避開熱遮蘭城的炮臺,直接從臺南的禾寮港上岸,搶奪了荷人囤積的糧食,站穩了腳跟。

現下張偉雖在戰艦及武器上遠超鄭軍,火炮也不比荷蘭炮臺遜色,但修建了堅固城防的熱遮蘭城到底是心頭大患,他可沒有想過自已也能“有如神助”,大股船隻直接停靠到臺南碼頭。

施琅笑道:“這到也不算什麼。我與勞倫斯商議過,荷人在大員島駐紮了一千士

兵,臺南本島反而只駐了五百人不到,雖說那熱遮蘭城內有十餘門大炮,不過大半是對付船隻的實心彈,對人員殺傷極小,待我們打下了大員,用小型的運輸船大舉進逼,那十門火炮能打死咱們多少人?待咱們上了岸,咱們的火炮可比他們多多啦,是以大哥你不必擔心。”

“不過,若不是這荷蘭人重視大員那個小小的沙洲島嶼,而是把重兵佈防在臺南本島的話,咱們此仗還真的不容易啊。”

“荷人現下不過是把臺灣當成貿易中轉站,那臺南是多好的地方,荷人一上岸,便選了一處有淡水河流經過,土地肥沃野獸成羣的地方,附近還有不少沼澤,裡面都是經年的大魚,若是有意移民開墾,這些年下來,只怕早已不復當年模樣啦。”

施琅見張偉如此說,便笑道:“這荷人如此,不是等同老天把這一塊上好的土地送與大哥你麼,這可當真是鴻運當頭。”

又問道:“這些年大哥一直派人打探臺南情形,卻不知道究竟如何?”

張偉未及回答,那勞倫斯便搶話道:“臺南及外島大員共有普羅岷西亞和熱遮蘭兩座小型城堡,除軍人以外,還有荷蘭商人、平民、醫生、傳教士等兩千餘人,圍繞兩座城市,方圓數百里內,住有漢民數萬,原住民數萬,加起來十萬人左右。漢民以農耕爲業,閒時漁獵。原住民則完全以漁獵爲生,這些年臺南賣向海外的鹿皮,大多是原住民的獵物。”

見張施二人詫異,勞倫斯傲然挺胸道:“當初大英帝國也對臺灣感興趣,是以一

直在蒐集臺南的資料,現下有了張偉閣下做盟友,也就不必隱藏什麼了。”

張偉按捺住心中的不悅,將身一扭,向海面看去,只看到船行時那海面上一股股的波浪涌起,湛藍的海面上不時有飛魚海鳥掠過,再加上星星點點航行在四周的戰船,看起來當真是美麗非常。看着這如斯美景,張偉心內暗道:“此裡你們還敢亂打主意,待我控制了整個南洋,看你們還敢不敢!”

那勞倫斯不知張偉心中正是不悅,他卻正是說的興趣,又向張偉道:“當日我們與荷蘭人共同進攻澳門,死傷頗多,還有數十名英國人被澳門葡人扣押,連同一百多荷蘭人給他們修炮臺,待咱們打下荷蘭,可以合作再攻擊澳門,趕走葡萄牙人,到時候澳門可以給英國做爲租地,東印度公司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機會,也必將會重重感謝閣下。”

張偉聽他說起此事,不覺冷笑道:“少校,不要把事情想的太過簡單!當初租澳門給葡萄牙人,也是因明朝官員收受了賄賂,朝廷早有收回的打算。這些年你們幾次三番的在澳門開戰,早有官員報了上去,我現在身爲大明的官員,夥同你們去打澳門,我可怎麼向上司交待!”

“啊,這是我的疏忽,我向您道歉!”

說罷掬了一躬,以示陪罪。張偉卻突然笑道:“不不,這沒什麼。閣下適才的提議,到讓我想起一件事來,不知道有沒有商量的可能。”

“閣下請說,只要有可能,我們必當效力。”

“你們知道,因爲我與鄭芝龍的衝突,我不可能做南洋的貿易生意。雖然趕走荷蘭人後,我們雙方可以通過臺南港口加大影響,擴大生意,不過終究是杯水車薪,是以我的意思,是想與貴方擴大合作的規模,一同聯手,將荷蘭人從整個東印度趕走,你們看如何?”

“這……請恕我直言,閣下現在的實力太弱,不足以負擔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而且,雖然我國也極欲控制東印度羣島,不過荷蘭人先來一步,從這裡掠走了大量財產,故而在歐洲人稱‘海上馬車伕’。坦白說,他們的海軍實力並不比大英帝國差上什麼,是以在我國準備與荷蘭爆發全面海上戰爭之前,我們只能與其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衝突,偶爾假扮海盜搶搶他們的商船,若是想打下整個東印度,那非得正式宣戰不可,目前的形勢,好象是不大可能。”

張偉點頭稱是,答道:“確是如此。是以我的意思並不是讓你們主攻,只需在明年繼續向我提供戰艦即可。”

又笑道:“我亦知你們爲難。前番若不是急着想打開貿易渠道,連這四艘也不會賣給我。說是讓我幫你們打荷蘭人云雲,其實只是想坐山觀虎鬥罷了。也罷,若是戰艦不方便再賣給我,我想請你們公司從貴國招募一些造軍艦的人才,我自已花錢打造戰艦,這總該可以了吧?”

勞倫斯初聞張偉又要買船,正在爲難,不知如何回絕纔好,又聽得張偉放棄買艦,只是要提供造艦技師,便概然答道:“只要閣下提供優厚之待遇,我國造船的技師卻有的是,我幫閣下去英國本土招募便是。不過,閣下究竟能仿製出怎樣的軍艦來,這我可不能擔保。”

張偉冷哼道:“我國沿海造船技術並不比貴國落後多少,只是這大型戰艦沒有造過罷了,待你們提供一些技師,我仿製一下,只怕也未必比你們落後,甚至領先你們,亦不是不可能。”

勞倫斯聞言訕訕一笑,表面上不與張偉爭論,心裡卻是不以爲然,在他眼裡,這些東方人也只是會燒些瓷器,紡些絲綢罷了,至於大炮軍艦,還是不要亂造的好。

當下各人又閒聊片刻,便各自回艙休息不提,來日便要有一番大戰,自是要提前養足精神爲是。

到傍晚時分,張偉令人用旗語詢問了其餘諸船的情況,方入放心入睡,原以自已

必將輾轉難眠,卻不料一挨枕頭,便已是兩眼一黑,睡將過去了。

第67章 激戰(六)第48章 滅鄭(四)第22章 新竹(上)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0章 和談(一)第68章 滅明(五)第5章 初會(上)第48章 滅鄭(八)第56章 返臺(五)第34章 開礦(上)第7章 機遇(下)第65章 治平(八)第60章 鼎革(二十)第36章 崇禎(上)第64章 關寧(五)第10章 赴臺(下)第42章 圍城(下)第22章 新竹(下)第67章 激戰(一)第67章 激戰(二)第53章 造反(一)第58章 呂宋(四)第9章 爭拗(下)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6章 北伐(八)第35章 兵制(中)第54章 反間(一)第49章 鎮倭(一)第59章 爪哇(八)第65章 治平(十二)第67章 激戰(四)第60章 鼎革(九)第11章 北港(上)第42章 圍城(中)第6章 結交(下)第48章 滅鄭(二)第69章 相峙(一)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0章 鼎革八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37章 會晤(下)第69章 相峙(三)第65章 治平(五)第66章 北伐(十二)第25章 宗族(下)第68章 滅明(三)第27章 協議(上)第2章 獲救第65章 治平(十二)第64章 關寧(十)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63章 倭亂(六)第56章 返臺(四)第7章 機遇(下)第60章 鼎革(十六)第65章 治平(五)第39章 賄賂(上)第56章 返臺(三)第25章 宗族(下)第11章 北港(上)第49章 鎮倭(六)第65章 治平(八)第47章 遼東(三)第60章 鼎革六第56章 返臺(二)第66章 北伐(六)第65章 治平(三)第51章 騎射(二)第15章 臥龍(下)第55章 偷襲(九)第4章 火拼(上)第66章 北伐(八)第7章 機遇(上)第55章 偷襲(一)第61章 伐明(六)第60章 鼎革(十二)第47章 遼東(三)第67章 激戰(五)第59章 爪哇(七)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73章 南洋(十一)第66章 北伐(六)第20章 會議(下)第70章 決戰(十三)第62章 江南(一)第36章 崇禎(上)第69章 相峙(五)第35章 兵制(下)第58章 呂宋(四)第48章 滅鄭(二)第23章 閱兵(下)第50章 和談(三)第60章 鼎革八第49章 鎮倭(七)第67章 激戰(一)第62章 江南(七)第10章 赴臺(下)第53章 造反(一)第70章 決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