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宴客(下)

三人回到偏廳坐定,張偉方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施琅,施琅猛拍大腿,怒道:“鄭老大委實是鼠目寸光,放着臺灣的千里沃野不要,白白便宜了荷蘭人,現在鄭老大擁兵數千,海船數十艘,佔了臺灣,募民墾荒,將來便是設官立府,自立爲王,也不是不可爲之事。現下顏老大一死,他便要棄臺灣於不顧,這可真教人寒心。”

張偉勸道:“話也不是這麼說,現在鄭老大佔了澎湖不過半年左右,歸附的海船雖有數百,又掃了一些小盜,但海上紅毛鬼和官兵也爲數不少,還有幾股大盜對鄭老大並不買賬,海上生意的根基究竟是在海上,你讓鄭老大把心思用來開墾土地,這也是爲難了他。”

何斌也道:“志華兄說的沒錯,強擰的瓜不甜,鄭老大志不在此,你又何苦總是逆他的意。”

施琅苦笑道:“我又何嘗不知道老逆着他的意並不討好,我看鄭老大對我是越來越不喜歡,以前還顧忌有用的我處,現在他勢力坐大,投奔來的好漢成天是不絕於海上,我看我總有一天,會被鄭老大下令處死。”

張偉招手令下人上茶,又令人端上了些從內地運來的時鮮蔬果,下令廚房整治酒菜,一時間亂哄哄人來人往,三人便不再說事,只端坐閒談。

約莫快到月升時分,三人聯袂來到後院小花園賞月,花園到也不大,只一個小池塘,裡面放養着一些金魚,此外便是幾株花樹,左右不過是梅蘭竹菊,花樹中央,便是賞月用的小亭,亭中放置着三個石凳,平日裡也是張偉與人下棋閒談消遣之處。

張偉讓着兩人坐下,因是圓桌,到也不分賓主,團團圍着石桌坐了。何斌先舉懷道:“本來這酒是要志華兄先敬,不過愚兄先僭越了。借賢弟這杯水酒,謝過賢弟上次大義相助。”

施琅不知就裡,張偉卻只一笑,說道:“些須小事,不要總是放在心裡。如此,我滿飲了此杯就是。”

原本何斌也用不上張偉幫忙,他是鄭芝龍的心腹謀士,鄭芝龍早就給了何斌三艘海船,何斌之富,除鄭氏兄弟外到也不做二人想。敦料天有不測風雲,何斌留在內地的家產突然被抄,因又花錢打點,那銀子用的與流水一般,正巧又是進貨的時候,何斌去尋鄭芝龍週轉,鄭卻因自已要進貨而婉拒,卻沒有想到張偉平日裡交情只是一般,在何斌急難的時候,卻將大把的銀子先借了何斌,讓何斌的商船不至於閒置在碼頭,自已卻少買了不少貨物。何斌因此事對張偉大是感激,平日裡到也不說,只是有什麼事都先關照着張偉,今日後院飲酒,因知道施琅與張偉交情非同一般,故而借水酒公然向張偉道謝。

施琅到也沒有細問,自顧自的喝起悶酒來,張偉看他左一杯右一杯的下肚,又擡頭看看天色,只見那月亮剛剛升起,只不過是個白月牙,便笑道:“施琅,你這般喝酒,到不如先給你一罈,你回屋裡喝去。咱們好友三人,來這後院是喝酒賞月,談心閒話來了,你如此灌悶酒,成何道理。”

施琅無奈,只得先放下酒懷,擡頭看了一下月亮,渾然不覺有可賞之外,卻也不敢說走,他的倔強脾氣,只是在外人面前敢發,在張偉這待他一直不薄的大哥面前,到是不敢亂耍倔驢脾氣。

張偉見施琅老實許多,便開口道:“兩位,此番請二位來此,一則是飲酒敘舊,二則,卻是要和二位商量大事。”

何斌咪眼自飲了一懷,笑道:“志華,有何事情你儘管說來。除了讓我去捅死鄭老大,任何事情都成。”

將手中酒懷一頓,何斌睜開雙眼,對張偉道:“志華,你不會是想離開鄭老大,一個人單幹吧?雖然你現在有些根基,但鄭老大在海上經營已久,你此時決不會是他的對手。”

張偉笑道:“廷斌,切莫緊張,你知,我自然也知。我怎會有背叛鄭老大之意。我思量了許久,自覺不是做海盜的材料,象鄭老大那樣在海上與人好勇鬥狠,實在不是我能做到的,又一直聽施琅兄弟臺灣如何的好,因此,聚了些浮財,想招些人手,自去臺灣做個田舍翁。剛巧,今日又聽說顏老大死了,依我之意,待鄭老大宣佈撤臺之前,向他陳情,讓我去幫他把碼頭、船隻,財物、撤回澎湖,卻只讓他留些人手助我,至於如何在臺灣發展,自不用鄭老大操心。”

施琅本在發呆,聽得張偉如此一說,大眼圓睜,大叫道:“大哥,你當真是我再生父母,如果此事能成,小弟願終生侍奉大哥,奉大哥爲龍頭。”

張偉喝斥道:“休要胡言,此事成與不成,是鄭老大的事,且我二人都以鄭老大爲首,下次切莫胡言,小心傳到鄭老大耳中,先要了你我二人的性命。”

何斌思忖半響,方言道:“此事,或許可成……”

第39章 賄賂(上)第47章 遼東(八)第60章 鼎革四第70章 決戰(八)第69章 相峙(五)第61章 伐明(十一)第70章 決戰(十五)第50章 和談(三)第48章 滅鄭(五)第19章 甘蔗(下)第35章 兵制(中)第58章 呂宋(五)第59章 爪哇(二)第69章 相峙(六)第72章 法度(一)第27章 協議(下)第61章 伐明(八)第48章 滅鄭(四)第10章 赴臺(下)第16章 綁架(下)第63章 倭亂(六)第65章 治平(一)第64章 關寧(三)第64章 關寧(十)第12章 安身(下)第63章 倭亂(二)第64章 關寧(四)第67章 激戰(七)第64章 關寧(二)第49章 鎮倭(十)第71章 定鼎(七)第61章 伐明(十)第16章 綁架(下)第35章 兵制(中)第63章 倭亂(五)第39章 賄賂(下)第64章 關寧(十)第57章 試探(五)第69章 相峙(二)第65章 治平(三)第50章 和談(三)第36章 崇禎(上)第43章 攻城(上)第57章 試探(二)第31章 立威(下)第70章 決戰(九)第15章 臥龍(下)第46章 制約(中)第67章 激戰(一)第36章 崇禎(上)第30章 械鬥(上)第43章 攻城(中)第1章 回到明末第31章 立威(上)第23章 閱兵(上)第57章 試探(二)第43章 攻城(上)第70章 決戰(六)第64章 關寧(九)第35章 兵制(中)第60章 鼎革(十五)第47章 遼東(三)第47章 遼東(十一)第40章 出兵(下)第70章 決戰(十二)第58章 呂宋(一)第51章 騎射(二)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0章 鼎革(十二)第1章 回到明末第59章 爪哇(六)第51章 騎射(三)第20章 會議(下)第63章 倭亂(五)第22章 新竹(上)第47章 遼東(九)第73章 南洋(三)第65章 治平(十二)第42章 圍城(下)第71章 定鼎(三)第57章 試探(三)第49章 鎮倭(十)第67章 激戰(四)第45章 設縣(上)第14章 情動(上)第67章 激戰(一)第70章 決戰(十三)第58章 呂宋(六)第16章 綁架(上)第49章 鎮倭(一)第16章 綁架(上)第6章 結交(下)第53章 造反(二)第27章 協議(下)第49章 鎮倭(九)第65章 治平(八)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5章 治平(八)第73章 南洋(九)第60章 鼎革(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