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長安學宮

“弟弟,老師剛纔去了長樂宮,聽說匈奴女王烏雅已經遞交了稱臣上表,這個烏雅我曾經見過一次,她與老師的傳聞想必你也有所耳聞吧?”昭陽殿內劉細君一副心境未平的樣子說道。

“真不是這個烏雅是如何做到的?女王.....這可是亙古未有的吧?她究竟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讓匈奴臣民臣服於她的?”劉進也是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發生了太多的大事,大將軍不僅下令幾處戰線上轉守爲攻,更是出現了匈奴內部分裂,女王主動上表稱臣的事。他知道明日的大朝會恐怕又有許多的事情要發生了。

“不是這個烏雅厲害......而是咱們這位老師太厲害了。恐怕爲此他已經謀劃多年了,佈局深遠環環相扣,真不愧是咱們大漢的鎮國柱石啊!”劉細君滿臉崇拜的說道,只是她那眼神之中隱隱有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姐姐您說,咱們私下裡拉攏那些朝臣,還有安排史氏子弟擔任要職,老師是不是已經對我們不滿了?自返回長安,除了每次朝會或例行公事,老師從來不私下見我們,我感覺陰華她們都已經心生不滿了,老師心中恐怕也多有不滿!”劉進如今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他從內心敬重霍光,更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霍光給他的。但是作爲未來的大漢皇帝,又有一個聲音在時刻提醒着他,要提防霍光,要建立自己的勢力。

“弟弟不用擔心,你覺得咱們那些小動作能瞞過老師的眼睛?他沒有找咱們,其實就是默許了我們的行爲。弟弟覺得老師是怎樣一個人?是真的一心爲蒼生社稷?還是一個貪戀權勢想要登臨至尊之人?”劉細君沒有多少意外和擔憂,最後的一問也是不加掩飾。

劉進沒有立刻回答,關於霍光是個什麼樣的人,他不止一次在心中問過自己,可是都沒有得到答案。過了許久之後劉進才說道:“若是後者,老師沒理由放任我們的所作所爲,或許老師真的事一心爲蒼生社稷吧?”

這語氣說是劉進的答案,不如說是他在反問劉細君。

“或許在老師眼中,我們只是兩個沒長大的孩子......只是有些事情我們也必須去面對,做好我們認爲該做的事吧......我想這樣是應該不會有錯的!”劉細君其實也不知道答案,她只覺得她們應該去做她們該做的事。

“也對,連祖父都不是老師的對手,我們想這麼多又有什麼用?”劉進倒是有些釋然了,連一代雄主漢武帝都在與霍光的交鋒中妥協了,他還只是皇太孫,完全沒必要考慮那麼多,關鍵是目前他與霍光其實並無任何衝突。

安陽侯府後院,如今卓文君已經下葬多日,而她曾經居住的小院如今依然有奴僕侍女,一切與卓文君在世時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只是少了那個人,少了那張琴!

古琴綠綺,這個卓文君身前最珍愛的東西,在她死後被霍光直接下令陪葬了。它的命運與號鍾、繞樑一般,從此世間又少了一張絕世古琴。而古之四大名琴,除了尚未出現的焦尾,其三已經絕跡於世,是爲人間一大憾事!

“自卓老夫人去世,侯爺便未曾踏入此地,今日怎麼又來此地?”金瓶站在霍光身後,將披風掛在了霍光的肩頭,如今已是秋意漸濃,夜晚的長安已經開始有了寒意。

“所謂睹物思人,若真要思人,又何須睹物?”霍光仰頭看着天空一鉤彎月,思緒已經不知飄到了何處?

“侯爺曾說會帶妾身去看那河西風光,還有大漠狂沙,有異域風情,妾身真是期待這一天啊!”金瓶也仰着頭看着天上的殘月,滿目憧憬的說道。

如今金瓶可以算是霍光在長安唯一的家人,而這數月以來也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時光。這次霍光回長安,也真如當年離開時說的那般,對金瓶已再無半點生疏,甚至還與她說了許多的閨房之話,比如那個帶她遊歷西域的承諾。

“會有那一天的......”霍光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語氣平靜卻讓人感覺到說不出的惆悵。

九月初一,又到了每月一日的大朝會。因爲昨日大將軍轉守爲攻的戰略部署,還有匈奴女王上表稱臣的事都已經發生,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朝會必定不簡單。

當霍光來到未央北闕的時候,所有能上朝的長安朝臣都來了。

“恭迎大將軍。”一聲聲問候此起彼伏,霍光腰掛着配劍走到衆人之前。

“上朝。”霍光沉聲說了一句,而後便率先向未央宮內走去。他身後的朝臣們自然排好隊列,跟在後面徐徐而行。

宣室殿中,霍光和朝臣默默來到各自的席位,而後劉進也準時的出現在了御階之上。朝臣們都起身躬身行禮,而霍光只是站起了身,卻並沒有行禮,反倒是御階之上的太孫對着霍光微微點頭。

朝會一如既往的開始,最先宣讀的自然是霍光昨日頒佈的幾個命令,昨日霍光是以大將軍身份,直接以軍令的形式頒佈,而今日這些命令則是以大漢帝國的名義再宣佈了一次。

“臣有話要說。”當一些朝臣紛紛上奏了一些事情後,霍光的聲音突然在宣室殿中響起。

當霍光聲音響起,整個宣室殿都一下安靜了不少,劉進坐在御階之上看向了霍光,而後客氣的說道:“大將軍請講。”

霍光沒有離席,也沒有起身,只是身子微微一動,比先前坐直了一些,而後緩緩的開口說道:“今有司馬遷、落下閎、鄧平等人合力編撰全新曆法,新的歷法已於數日前修訂完成。此事我已與陛下商議過了,決定即日起開始實行全新的歷法,務必儘快推行天下。新曆法名爲《太初曆》。另行改元,從今年起便定爲太初元年。”

霍光只是將一件已經訂好的事情在朝堂上宣佈了出來,這不是上奏給劉進,也不是拿出議題來供朝堂討論,而是真正的宣佈!

原本改元這些也算大事,如今卻被霍光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給定下了。不過一考慮到這是大將軍與陛下已經商議過的,朝臣們都沒有覺得意外。

“陛下聖明......”朝臣們齊齊出聲。

漢武帝依然是這個國家的皇帝,即便他沒有出現在宣室殿,朝臣們還是念叨着他的聖明,當然這更多的只是一種形式。

劉進看了看霍光,這些事去漢武帝和霍光都沒有與他商議過,就在他正欲開口的時候,張安世突然出現在宣室殿外,手中還託着一卷錦緞。

當張安世出現在殿門口的時候,便對着殿內大聲喊道:“陛下有旨,衆臣接旨!”

張安世的聲音響徹整個宣室殿,先是大殿之中所有人微微一愣,而後御階上的劉進站起身來,接着朝臣們也都起身相迎。所有人的心中都在猜測,自皇帝退居長樂宮大半年來,可是從未再下過詔書,也不知今日爲何又會突然在宣室殿大朝會上下達詔書。

漢武帝的這份突如其來的詔書,事先沒有和任何人商議,連劉進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內容。只是大多數人都猜測,或許與霍光轉守爲攻的戰略改變有關。

與所有人的好奇與疑惑不同,唯有霍光依舊一臉平靜,他也跟着緩緩站起了身,目光隨意的瞟了一眼張安世手上的錦緞旨意,而後又微閉雙目,看着自己的腳尖。

紙張普及之後,一般公文往來都是紙質,但是在一些特別重大隆重的事情上,依然保留了錦緞書寫這種奢華的方式。以錦緞承載詔書,不用想就知道漢武帝要宣佈的也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張安世走到御階之下,對着滿殿朝臣緩緩展開手中卷軸,而後便朗聲宣讀道:“朕居長樂數月,上體天心,下顧民意,思量日久,決意效仿古之稷下學宮,於長安再立學宮。朕意以四方閣、共濟醫館、天機院爲基礎擴建,取名長安學宮。學宮廣招天下賢士,無分國別、年歲、資歷,無論流派、觀點、主張,皆可入學宮著書立說。長安學宮設祭酒一人,秩兩千石,位同九卿。封落下閎爲渾天侯,食邑三百戶,爲長安學宮首任祭酒。”

一份並不算長的詔書,也不是衆人以爲的與眼下戰事有關,而是一個完全違背原本國策的旨意。所有人都知道,漢武帝這道旨意一下,就等於改變了原本奉行了數十年的獨尊儒術國策,而變成了百家爭鳴的全新格局。

“陛下聖明....”宣室殿中又響起了這一句很形式主義的話,不過這一次卻只有一人開口,而這人就是大將軍霍光。

“陛下聖明.....”霍光的聲音剛落下片刻,羣臣的聲音又一次整齊的響起。

沒人知道這究竟是漢武帝自己的意思,還是與霍光已經商議好的。只是眼下大將軍都當衆同意了,加上皇帝又是明文詔書,可以說這件事已經無法改變了。衆人甚至已經能夠想象到,要不了多久長安城就會匯聚無數的學術流派,許多早已銷聲匿跡的諸子學說又會重新出現了。

原本突然這樣大張旗鼓的重立諸子學說,肯定會顯得突兀和受到儒家的大力抵制,但是隨着大漢烽煙四起,墨家再次出世,長安又建了共濟醫館,天機院這些明顯帶着諸子道統的存在,重立諸子學說是又在多數人的預料之中了!

這一日的朝會註定要被載入史冊,大漢軍隊在幾大戰線上不僅由守轉攻了,還頒佈了新的歷法,又是改元又是設立長安學宮,從戰略到國策,整個大漢在這一天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全新曆法的推行有一個過程,而長安學宮的設立也不是幾日就能完成的。不過北方戰線和幽州戰線轉守爲攻的戰略部署,卻是很便傳達到了兩處戰線的最高統帥處。

當廣成的樑王收到霍光軍令的時候,便已經開始準備出擊衛右渠了。經過這半年的戰爭,他與劉康的十萬大軍也折損了三四萬,不過這番折損卻使得剩下的不到七萬人經過了戰火的洗禮,雖然還不能算是精銳,但是已經有了一戰之力,加上原本廣成還有近萬的真正精銳,兵力上他們已經有了略微的優勢。

而就在樑王準備的時候,王元祐的三萬蜀郡軍隊已經通過江水順流而下了,只用了一日時間便已經到了江陵。估計再有兩三日便能換成樓船出海,半月左右就能抵達朝鮮王險城。這支只有三萬人的軍隊,雖然皆是步卒,卻是如今大漢最擅長攻城拔寨的軍隊,而這支軍隊的統帥也是目前大漢公認的最擅長步兵作戰的統帥。

膚施的上官桀是最早收到霍光軍令的,因爲這裡距離長安最近。這半年來他與匈奴大軍也進行了多場交戰,不過上官桀卻多以失敗告終,那何師道精於算計,將二十萬匈奴兵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如果不是膚施城高牆厚,加上霍光又帶來了六萬騎兵,雙方兵力懸殊上不大,恐怕這裡早就被匈奴攻破了。

雖然膚施還在,不過整個膚施以北的大漢國土早已被匈奴弄了個面目全非。好在半年前有霍光堅壁清野的命令,那些淪陷區的百姓大多躲進了深山之中,日子過得艱難傷亡也極其慘重,但好歹還有些人還是勉強保住了性命。只是經過此番匈奴肆虐,朔方幷州兩地以北十年之內都難以恢復了!

剛接到轉守爲攻命令的上官桀先是微微一愣,他以爲自己看錯了。不過他還是認真的執行了霍光那條嚴密監視的命令,在他想來既然霍光說了匈奴人可能後撤或者內亂,那麼就一定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幾日來上官桀簡直過得比最初那段時間與匈奴交戰時還累。他時刻緊張的盯着匈奴大營的動向,生怕錯過了變故。

匈奴大營之中,單于烏維與此次南征的匈奴貴族齊聚一堂。大半年的攻伐都沒有拿下膚施,何師道已經爲烏維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戰略,今日正是他們重新部署的日子。

不過就在烏維準備宣佈的時候,一個風塵僕僕的匈奴騎兵闖入了大營,直奔單于帳而來。

“左賢王急報.....大單于大事不好了!烏雅公主返回王庭,自立爲女王,如今王庭已經落入烏雅公主之手。大部分部落皆已臣服烏雅公主......”這個匈奴騎兵是左賢王派來的,也就是烏維的兒子烏師廬。

當聽到這晴天霹靂的消息,烏維原本站立着的身子猛然一晃,今日眼前一黑的栽倒了下去。

“大單于.....大單于......”南征的匈奴貴族一陣慌亂的圍了上去,何師道也急忙上前,將手指搭在了烏維的手腕上,眉頭卻是越皺越緊,臉色難看至極。

當匈奴巫醫趕到單于帳的時候,烏維已經進氣多出氣少了。何師道咬了咬牙,重重的嘆了口氣,而後悄悄的轉身溜出了營帳,這個時候已經沒人注意到他了,更沒人察覺到何師道已經離開了大營,向着左賢王封地而去了......

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六十六章 期限與表白第三零二章 樑王伐朝鮮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一五六章 卸職第三二八章 胡人駐邊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一四一章 對陣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三十五章 仗勢欺人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一零一章 李蔡末路第五十九章 射殺李敢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五十二章 封禪書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四三章 告緡使第一二四章 平亂人選第三零七章 渾天始祖落下閎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三二八章 胡人駐邊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五六章 君王死社稷,羣臣赴國難第一四五章 棋子棄子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一八九章 以吾陰魂永鎮南越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九三章 故技重施第二五五章 奏請封君之權第一四七章 大陰謀大計劃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三一四章 權利的遊戲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一七五章 風起第一一零章 貴人臨門第二四四章 河西的未來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四十六章 相如書簡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九十九章 腹謗之罪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二二二章 與時間賽跑的戰爭第三一三章 細君之謀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一二章 宴請賓客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三一七章 ****的匈奴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二八零章 御史大夫桑弘羊第二六八章 名聲不顯的家族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一一零章 貴人臨門第三十九章 神秘訪客第一六六章 武帝密旨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二六六章 白政退守鬱成第二六八章 名聲不顯的家族第二八三章 長安亂第三二九章 外戚與繡衣御史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三零八章 古今平匈第一功第八十六章 她就是李妍第一零一章 李蔡末路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五十三章 朝會第二二二章 與時間賽跑的戰爭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六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十五章 報喜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九十九章 腹謗之罪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