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

八月上,豫州穎川郡,許昌。

閻柔、姜舞奉命率軍渡過浪湯渠,悄悄潛伏於浪湯渠和渦河交匯處。爲了方便奔襲,將士們都換上了河南軍和兗州軍的甲冑,戰旗也換上了袁紹和曹操的旗號。待到斥候探知徐?、曹洪等人已率軍北上殺向陳留後,閻柔、姜舞隨即連夜率軍渡過渦河,向一百里外的鄢陵悄然殺去。

鄢陵一帶丘陵縱橫,不利於鐵騎奔行,但有利於鐵騎隱藏形跡。在幾名嚮導的指引下,大軍一夜間疾行八十里,趕到了鄢陵城外。

鄢陵城西南二十里外是洧(wei)水河,渡河後再向西南方向四十里就是許昌。所以無論是鄢陵城還是洧水河畔,聯軍都屯有重兵戍守。閻柔擔心天亮後,大軍形跡暴露,特意讓嚮導帶着軍隊從城外小道繞行,直接趕到洧水河奪取浮橋,直殺許昌。

然而,當大軍行進到鄢陵城西南十里處時,天亮了。夏季天亮的早,這時閻柔已經算計到的,不過由於黑夜行軍的緣故,中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異常,大軍還是未能在天亮前趕到河邊。閻柔、姜舞所帶的這五千鐵騎都是邊塞烏拉鐵騎,雖然很多騎卒都是漢人,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邊郡人,說話口音和中原人差別太大,一聽就能聽出來,此刻再想靠聯軍的衣甲矇混過關根本不可能了。

閻柔和姜舞商量了一下。時間不等人,乾脆衝過去算了。此番突襲的主要目的是驚擾聯軍後方,即使大軍過早暴露了,但只要鐵騎能殺到許昌城下,一樣能達到目的。

就在這時,斥候回報,鄢陵城城門大開。從城內出來了一支運糧隊伍,其中大約有五、六十部輜重車,有三十多個護糧士卒。

閻柔幾乎沒有考慮,大手一揮,“伏擊他們,把他們全部殺了。找些精明的士卒裝扮成運糧的民夫和護糧敵車,立即攻佔浮橋。”

聯軍的這支運糧隊伍非常不幸,出城十里便在一處山崗上身首異處。姜舞讓幾個驚恐不安的嚮導穿上護糧士卒的衣服,又把護糧士卒的人數擴充到一百人,然後帶着他們押着糧食急速趕到浮橋處。

洧水河上的浮橋有一曲人馬大約五百人看守。這些守橋的士卒們並沒有對他們的身份產生懷疑。最近河南有大戰,軍隊經常從這裡來來往往,護橋的士卒們早已習以爲常,連眼睛都沒擡一下,就像沒看到一樣。幾個護橋士卒上前例行盤查。嚮導膽戰心驚,說話都結巴了。盤查的士卒很奇怪,正想仔細問一下,姜舞忍不住了,率先發難,一刀就砍下了一顆人頭,“兄弟們,給我殺,奪浮橋,快……”

號角長鳴。一部分鐵騎士卒縱馬衝上浮橋,直殺對岸,一部分裝扮成民夫的士卒高舉武器,縱身殺向橋頭驚慌失措的叛軍。正從遠遠緩緩而來的鐵騎主力聽到號角聲,立刻打馬狂奔,呼嘯殺進。一時間洧水河兩岸,戰馬嘶鳴,殺聲震天。

五百士卒死傷一盡,即使有腿腳跑得快的,也被隨後追擊的鐵騎誅殺了。

閻柔眼看蹤跡暴露,即刻下令一千鐵騎掉頭殺向鄢陵,包圍城池,護住浮橋。自己和姜舞各帶兩千人馬,一路直殺許昌城,一路帶着運糧車隊奔襲許昌城外的糧草輜重大營。如果有機會,就衝進糧草大營縱火焚糧。

四十里路,轉瞬即至。一路上雖然有很多關卡,但措手不及之下,這些人都遭到了北疆鐵騎的血腥屠殺。

許昌城內的劉表、沮授聞訊大驚,他們不知道來了多少北疆鐵騎,只能一邊緊閉城門據城死守,一邊緊急向周邊城池求援,並派人急告官渡袁紹和陳留的蒯越,迅速抽調兵力回援。本來許昌城周圍有近萬大軍駐防,但此次袁紹爲了達到反擊目的,把他們全部調到了陳留戰場上。

閻柔一直殺到許昌城下,他命令各部繞着城池狂奔,佯裝大隊人馬殺到,震懾城內守軍。

城外十里的輜重大營非常恐慌。此次爲了中原大戰,袁紹在許昌城外建了一座規模空前的大營,從荊州、豫州、徐州、揚州各地運來的糧草先集中在這座大營裡,然後再由朝廷統一調配。誰知如此安全的地方,竟然出現了北疆鐵騎。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前線大敗了,北疆鐵騎已經殺到了豫州。護糧大軍和民夫們非常恐懼,他們在校尉張勝的指揮下,從大營內拖出上千部輜重車,以最快的速度在營外架設車陣。

就在這時,一小隊士卒護着幾十輛運糧大車急馳而來。在這支車隊的後面,隱隱約約能聽到轟隆隆的戰馬奔騰聲,顯然有一支鐵騎大軍正尾隨追來。由於場面太混亂,人人自危,這支運糧車隊沒有受到任何盤問,便被放進了輜重大營。

姜舞率鐵騎呼嘯殺到。守護輜重大營的五千士卒不待鐵騎逼近,立即弓弩齊放,霎時烏雲蔽日,箭矢漫天飛舞。北疆鐵騎無法靠近,只能遠遠列陣相候。

突然,大營內濃煙滾滾,一束束的烈焰騰空而起,在人們驚駭而絕望的叫聲裡,一個個巨大的糧草囤被烈火吞噬了。

張勝魂飛天外,一時間只能無助地大喊大叫。營內數萬民夫肝膽俱裂,在炙人熱浪威逼下,終於崩潰,四散而逃。五千護糧大軍率先被狼奔?突的民夫們衝散,接着他們也丟下武器,抱頭而逃了。

姜舞再不猶豫,率軍肆意殺戮。

許昌城下的閻柔看到熊熊大火燒紅了半邊天空,知道此行目的已經實現,隨即吹響號角,帶着大軍象旋風一般急撤而去。

黃昏時分,劉表、沮授、王朗等數名大臣在一隊親衛的護送下匆匆趕到了輜重大營。

這裡的大火還在燃燒,估計沒有一兩天熄滅不掉。逃亡的民夫和士卒們看到北疆鐵騎撤走了,又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趕了回來。張勝自知罪責深重,自刎而死。

劉表臉色鐵青,消瘦的身軀不停地顫抖着,氣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這是最大的一座糧草輜重大營,雖然洛陽和南陽的宛城還各有一座,但規模和屯積數量都沒有這裡大。這座大營被毀,對聯軍可以說是致命的一擊。

劉表轉頭看向沮授。沮授正呆呆地望着漂浮在空中的灰屑,臉上的汗珠不停地順着臉頰流下來。他的神情很古怪,憤怒有之,絕望有之,沮喪有之,悲苦有之,給人一種心如死灰的感覺。

“現有的糧草,能支撐到十月秋收之後嗎?”劉表伸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有氣無力地問道。

沮授搖搖頭,“如果各郡縣所報數量屬實,如果洛陽和宛城的官員沒有中飽私囊,應該還能支撐一個月。”沮授停了一下,搖搖頭,“節省一點用的話,最多一個半月。”

劉表眼前一黑,只覺頭暈目眩,天旋地轉,身軀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站在他身後的王朗一把扶住了他,關切地問道:“大人,不舒服嗎?這裡太熱,還是回城商量吧。”

劉表劇烈地喘了幾口粗氣,強自支撐着站穩了身體。“還有什麼好商量的?急告袁大人,儘快決戰,儘快決戰,否則我們將一敗塗地。”

“北疆鐵騎怎麼會殺到這裡?”王朗悽聲長嘆,“異度(蒯越)和孟玉(徐?)不是說,他們已經把閻柔和高順的大軍圍在了陳留嗎?那裡有九萬大軍,有?水河、浪湯渠和渦河三道防線。他們怎麼會如此疏忽,犯下這等致命的錯誤。”

“這怨不得他們,要怨只能怨我們自己太大意了,竟然沒在鄢陵的洧水河一帶部署重兵。”沮授嘆了一口氣,沒有繼續說下去。到底應該怨誰?如果袁紹聽從自己的建議,不把駐防許昌的兵力抽調到陳留戰場,何致於出現今天這種局面?幾千大軍趕到陳留戰場,對戰局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卻在自己的後方留下了一個致命的漏洞。

“北疆軍的鐵騎神出鬼沒,防不勝防。”王朗遲疑了一下說道,“也許他們只是想騷擾我們一下,嚇嚇我們,誰知道竟然誤打誤撞,燒掉了我們的糧草大營。中原戰場的優勢轉眼又被北疆軍奪回去了。”

劉表和沮授互相看看,齊齊嘆了一口氣。

“封鎖消息。”劉表揮了揮手,“想方設法封鎖消息,不要動搖了軍心。”

沮授回到城內,立即書告袁紹,請求袁紹即刻把天子移駕洛陽。

北疆軍在陳留戰場上大踏步後退,把聯軍的兵力全部吸引到了城下,顯然是爲了掩護和策應這支早就潛伏在某處的鐵騎乘機偷襲許昌。這支鐵騎的目的不是糧草,而是城內的小皇帝。但今天的結果有些意外,他們沒有搶到小皇帝,卻把聯軍的糧草燒了。

北疆軍並不清楚聯軍到底屯積了多少糧草,他們即使燒了許昌的糧草大營,也不會想到聯軍只能支撐一個多月。同樣,聯軍上下對這一問題也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說,只要朝廷和前線統軍大將保持一致,對此事輕描淡寫不以爲意,隱瞞實際情況,各部將士誰也不會意識到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但有一件事卻迫在眉睫,那就是天子的安全。

北疆鐵騎的犀利,我們已經見識到了,李弘用戰場上的退卻來換取這致命一擊,我們竭盡全力奪回來的優勢轉眼盡數喪失。如果此次北疆鐵騎在偷襲中殺了小皇帝,後果更加可怕。中原大戰,大人之所以能結盟共抗河北,是因爲有大漢皇統。沒有大漢皇統,州郡各自爲政,很難結盟,也很容易被河北各個擊破。前年的冀州大戰,今年的中原大戰,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當今天下除了皇帝,沒有一個人能把各個州郡拉到同一面大旗下。大人能有今日的聲望,不也是得益於尊奉天子嗎?

我不知道大人考慮到沒有,如果中原大戰我們贏了,當大人忙於追擊北疆軍收復兗州的時候,劉表乘機挾持天子,把天子移駕到襄陽去,對大人意味着什麼?劉表實力倍增,州郡齊聚襄陽,大人實力銳減。

今天大人剛剛把曹操消滅了,馬上又出現了一個劉表,大人平定天下的夢想恐怕還是遙遙無期。如果劉表挾天子號令天下,那麼大人就要三面受敵,洛陽北有河北李弘,西有邊陲韓遂,南有劉表,大人的王霸之業何時才能成功?

天子移駕洛陽,皇帝回到京都,這對天下的震撼之大,對聯軍士氣的鼓舞,恐怕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這大概也是李弘擔憂恐懼繼而派兵偷襲許昌的主要原因。在中原大戰進入決戰的前一刻,天子如果回到洛陽,這一仗的勝算將大大增加。

退一步說,這一仗假如我們輸了,或者打平了,讓北疆軍在兗州站穩了腳跟,那接下來的激戰將在關、洛一帶展開,試問憑我們一家的力量,能擋得住北疆軍的攻擊嗎?我們需要各州郡的鼎立支持和幫助,就如同這次中原大戰一樣,我們必須聯手才能共抗河北。這時候,如果天子在洛陽,爲了保護天子,各州郡會不遺餘力北上相助。相反,如果天子不在洛陽,試問還有多少人會北上相助?也許有人巴不得大人和李弘打得兩敗俱傷以便從中漁翁得利。

大人,或許你本來不想把天子移到洛陽,或許劉表、曹操、劉備等人也極力阻止你把天子移到洛陽,但中原大戰後,我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恢復,需要更多的時間聯合其它州郡北上征伐,所以大人爲了自己的霸業,務必要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藉口天子安全無法保障,把天子立刻移駕洛陽。目前劉表的軍隊在中原戰場因爲糧草緊缺問題急於決戰,此刻他不得不屈從於你,而曹操、劉備因爲實力大損,已經無法對你形成威脅。因此,這是天賜的良機,切切不可錯失。

八月中,河南,中牟城。

袁紹在驚惶不安之中接到了沮授的急書。

許昌糧草輜重大營被北疆鐵騎偷襲得手,毀於一旦。現存的糧草無法支撐到十月秋收之後,請大人務必在九月中之前完成決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袁紹震駭至極。好不容易取得的戰場優勢轉眼間灰飛煙滅,蕩然無存。他急忙把逢紀、辛評、袁忠等人請到了大帳,衆人聞訊,無不目瞪口呆。

“消息封鎖得住嗎?”袁忠憂心忡忡地說道,“一旦泄漏,大軍勢必崩潰。”

“估計差不多。官渡戰場這邊的糧草由洛陽和管城兩地輸送,暫時問題不大。”袁紹把沮授的書信遞給三人,“景升兄(劉表)已經命令南陽宛城把所有糧草輜重急速運到許昌,只要能滿足陳留戰場上的需要,軍心就不會亂。”

“是不是命令異度(蒯越)即刻攻佔陳留,把九萬大軍拉到鴻溝水一帶,以便迅速決戰?”辛評問道。

“我已經下了命令,但異度一再拖延,遲遲不願攻城。”袁紹憤怒地搖搖頭,“陳留的北疆軍大概有兩三萬人,強行攻城損失很大,所以異度不願意打,曹洪也不願意打,關羽張飛也更不願意打,剩下一個孟玉(徐?)獨木難支,徒呼奈何。”

“他們指望北疆軍棄城而走,白撿一個便宜。”逢紀冷笑道,“北疆軍不走,他們也不會北上。現在糧食不夠了,留給我們決戰的時間也不多了,不打也得打。”

“總不能直接告訴他們,說糧食不夠了吧?”袁紹無奈地說道,“這件事景升兄一定會密告異度,估計他們馬上就要攻城了。”

沮授的書信從袁忠手上傳到辛評手上,又從辛評手上傳到了逢紀手上。袁忠和辛評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逢紀剛剛看了一下,立即勃然大怒,“他和田豐一樣,就是一張烏鴉嘴。仗打到這個份上,還會敗,怎麼可能?他是不是成心希望大人一敗塗地,把洛陽讓給他啊?”

袁紹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袁忠和辛評互相看看,沉默不語。

逢紀指着沮授的書信,一條條反駁。

北疆鐵騎偷襲許昌的目的是殺小皇帝?這簡直是笑話。偷襲許昌的有多少鐵騎?就算他們有一萬人,但城內有三千守軍,城外糧草大營裡還有五千人馬,兩百里外的陽翟還有荀諶的兩萬新兵,他們能打得下許昌?有足夠的時間拿下許昌?這根本就是爲自己推託糧草大營被燒的罪責。這支鐵騎跑到許昌不外乎是騷擾一下我們的後方,逼迫我們調兵回援,爲陳留戰場上北疆軍順利突圍創造機會而已。但劉表、沮授等人疏於防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責。糧草大營被燒,沮授罪在不赦。

大人有今日的聲望,得益於尊奉天子?這更是天大的笑話,沮授簡直是睜着眼睛說瞎話。當年大人以承製之命結盟討董,尊奉了那位天子?我們這麼多年來,尊奉過長安的天子嗎?大人是不是因此就沒有聲望了?冀州大戰,中原大戰,大人不過是順應形勢而已,如果沒有當今天子,難道大人就不能結盟共抗河北了?如果不結盟共抗河北,我們的日子雖然難過一點,但曹操、劉表之流恐怕就時日無多了。大家都是爲了生存,爲了抵禦河北才結盟聯軍,和尊奉天子有什麼關係?

中原大戰贏了,劉表還敢挾持天子?他挾持天子幹什麼?和我們對抗嗎?他敢和我們對抗,我們就把他滅了。那時河北李弘輸了,急需恢復元氣,我們可以假意和其議和,穩住河北。然後集結主力南下征伐劉表,把他腦袋割下來。挾持天子?天子也是劉表這種貨色挾持的嗎?我看沮授說這話分明就是離間大人和劉表。大人和劉表打起來了,誰得利?河北李弘。田豐和河北來往密切,估計他也是。他現在被大人貶黜到了許昌,心懷不滿,十有八九和河北勾搭上了。聽說他弟弟沮宗在冀州府任職別駕,很有權勢,我們不能不防啊。

袁紹臉色越來越難看了。

“北疆鐵騎隨便襲擊一下許昌,就把重兵戍守的糧草大營燒了,你們不覺得不可思議嗎?”逢紀突然想到什麼,神色突然緊張地說道,“會不會是沮授泄的密?除了他,有幾個人知道鄢陵、洧水一線的兵力已經被調到了陳留戰場?如果沮授背叛了大人,暗中投靠了李弘,我們……”

袁紹一雙眼睛驀然睜大,極度的震驚和恐懼讓他不由自主地連打幾個寒戰。

逢紀還在滔滔不絕地分析。把天子接到洛陽,違背了我們當初和劉表、曹操、劉備等人的約定,這明擺着是要離間大人和他們三個人的關係。此時正值大戰關鍵時刻,大人因爲這件事和他們關係破裂,大人還能指揮他們嗎?他們對大人極度不滿,勢必會聯手和大人作對,這仗還怎麼打?還打得贏嗎?還有,田豐下獄,許攸九族被誅,曹操面臨死亡絕境,許昌糧草大營被燒,如此等等,無不讓沮授看到了自己悲慘下場。他還有什麼選擇嗎?他只能象許攸一樣,背叛,然後倒戈一擊了。

“夠了……”袁紹突然一掌拍到了案几上,“你不要說了,我已經明白了。”

“大人,這都是猜測之辭,元圖並沒有任何憑據,你可千萬不要一怒之下把沮大人也關進大牢。”辛評一看袁紹臉色不對,急忙出言相勸。

“大人,沮大人的爲人我們都很清楚,這麼多年了,他何曾對大人有過不利的舉止?”袁忠也言辭懇切地勸道,“這幾個月,田豐兩次下牢,許攸背叛,洛陽已經人心惶惶了。大人,你要慎重啊。”

“許攸在背叛之前,又何曾對大人有過不利的言行舉止?”逢紀冷笑道,“我的估猜如果是對的,沮授也背叛了大人,那這一仗我們的確要輸,而且還輸得很慘。”

“元圖,你清醒一點,不要胡亂猜忌。”辛評一臉憤怒,指着他的鼻子說道,“沮授如果背叛了大人,他寫這份書信幹什麼?他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啊?”

逢紀一把推開辛評的手,“你懂什麼?如果大人中計,聽了沮授的話,把天子移駕洛陽,那麼中原大戰一旦失敗,北疆軍便會包圍洛陽,攻擊洛陽。劉表、劉備等人也會被死死牽制在洛陽。到時勢必還要再來一次河北和聯軍之間的決戰。如果我們還是失敗了,李弘是不是就已經平定天下了?他還用得着千里迢迢南下征伐嗎?這麼狠毒的計謀難道你們看不出來?”

“元圖,你太過分了。”袁忠搖頭嘆道,“沮大人本來是一番好意,但給你這麼一說,都變成陰謀詭計了。事情的發展我們都不知道,沮大人也是推測,但你這種推測就未免危言聳聽了。”

“你覺得危言聳聽,那就對了。”逢紀得意地笑道,“凡事都要想在前頭,要想得周全,要萬無一失。否則,我們連腦袋掉了都不知道是誰砍的。”

“那你說,此事該如何處理?”辛評怒聲問道,“我可警告你,沮大人千萬不能抓,否則洛陽肯定要出事。”

“讓他護駕,把天子移駕到南陽宛城去。”逢紀稍稍思索了一下說道,“不管他是不是和河北有來往,也不管他是不是背叛了大人,我們現在都不能信任他了,一定要把他調到距離戰場最遠的地方去。”

“南陽?”哀紹、辛評和袁忠都顯得很吃驚,“把天子移駕到南陽?”

“對啊。”逢紀點頭說道,“首先,我們不願意把天子接到洛陽,這是肯定的。其次,我們要保障天子的安全,目前天子對我們很重要,不能出事。北疆軍當然是想殺他了,但曹操更想挾持他。曹操不但是個屠夫,更是個無惡不作的惡棍。這種人你把他逼急了,他什麼事都做的出來。他的虎豹騎現在不是在小沛嘛。小沛距離許昌也不遠,如果給虎豹騎大搖大擺地進了城,公然把天子挾持而去,我們當真傻眼了,只能任由曹操揚長而去。第三嘛,當然是照顧劉表、劉備的情緒了。劉表、劉備都是宗室大臣,唯恐這位天子出了什麼事,時刻提防着我們把他移駕到洛陽。現在好了,我們把天子移駕到南陽,距離荊州近在咫尺,這下他應該放心了吧?應該全心全意打仗了吧?”

“顯奕(袁熙)就在南陽,正在徵募新兵,我們把天子交給他,讓他好好保護。”逢紀看看三人,“這樣做,是不是更爲妥當些?是不是更有利於天子的安全和當前的戰局?”

袁紹連連點頭,“元圖這個主意不錯。”他以詢問的目光看向辛評和袁忠。兩人一致同意,現在只要不把沮授抓起來,其它都是小事。

“讓佐治(辛毗)去辦這件事。”袁紹對逢紀說道,“朝廷那一攤子就交給沮授,隨他去辦吧。天子到南陽去了,景升兄總應該親自上戰場了吧?”

“他年紀大了,膽子小了,不敢上戰場了。”逢紀調侃道。

“你以爲你年紀輕啊?”袁紹悶悶不樂地嘆道,“我們都快五十了,老了,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天下安寧的一天。”

辛毗奉命日夜兼程南下許昌,移駕於南陽。

袁紹親自把他送出了府門,並一再囑咐他務必小心謹慎不能出事。

辛毗剛剛離開,洛陽就有急報送來。袁譚急報,他從西涼得到了最新消息,龐德因爲大漠發生了戰事,率軍急速離開了武威郡。龐德的離開,等於宣告調解失敗,韓遂和馬超隨即再度開戰。龐德離開西涼還引發了另一嚴重危機。武威郡因爲缺少兵力,燒當羌等西羌諸種從河西呼嘯而下,陳兵黃河,威脅金城郡。韓遂兩面受敵,自顧不暇,對關中的威脅隨之解除。

袁譚在書信中說,西涼威脅解除,我無後顧之憂,當盡其大軍攻擊河東,策應中原戰場。

袁紹一直擔憂韓遂對關中不利,得到這個消息後,心情頓時好了很多。

第二天,一個更好的消息送到了官渡。徐州簡雍、陳登急報,本月初,青州臧霸被策反,已經撤出了琅琊國。臧霸上奏朝廷的請罪書和寫給袁紹的書信也同時送到。

簡雍、陳登在書信中說,他們已經和臧霸商量好,將在本月上集結兩萬大軍攻擊平原郡和冀州的甘陵國,以牽制北疆軍兵力。

袁紹喜出望外。如果陳登和臧霸能攻克平原郡的高唐,大軍渡河後就能直接殺進冀州的甘陵國,直搗北疆軍的後方。此刻冀州兵力空虛,必然大亂,這將直接影響到中原戰場。如果李弘迫不得已,急調鐵騎回援冀州,決戰將對聯軍非常有利。

袁紹算了一下時間,陳登、臧霸的這支軍隊應該快到臨淄了,如果不出意外,八月下,他們就能渡過黃河,殺進冀州。

“傳令,以八百里快騎急書徐州簡雍,讓他只要得到陳登、臧霸殺進冀州的消息,就立即回報,不要有任何的耽擱。”

在這個關鍵時刻,東、西兩翼戰場先後傳來好消息,讓袁紹非常高興。他急忙召集各部將領軍議,商討和部署決戰之策。

八月中,河南,陽武城。

聯軍氣勢洶洶地打了十天後,停了下來。

張燕很着急,連續催請陳留的高順及早撤走,儘快把陳留戰場上的聯軍趕到官渡戰場上來。

這時閻柔傳來消息,說鐵騎偷襲許昌成功,燒了許昌的糧草大營。張燕和賈詡等人都不以爲意。聯軍屯積糧草的地方很多,燒了一個屯糧大營影響不到聯軍的士氣,更影響不到戰局的發展。張燕再度催請閻柔、高順,立即撤出陳留,不要耽誤時間了。

邯鄲行轅這時也送來一個消息,臧霸假裝背叛河北,已經取得了陳登的信任,現正在和陳登一起集結兵馬攻打冀州,估計本月底能渡河北上進入冀州。等這個消息送到袁紹那裡後,聯軍的攻擊之策可能更加犀利,請張燕注意利用這個消息,在本月底的時候,適當把部分兵力回撤濟水,以吸引聯軍儘快渡過鴻溝水決戰。

張燕和賈詡、可馬懿等人聞訊大笑。這裡許攸佯裝背叛聯軍,逃到了河北。那裡臧霸佯裝背叛河北,把徐州的軍隊吸引到了青州。兩件事對河北都有利,看樣子不但中原決戰頗有勝算,就連徐州都有可能順勢一鼓而下。

“許攸最近情況怎麼樣?還是天天以酒澆愁?”

“他狀況極差,如果沒有酒,估計要瘋了。”可馬懿笑容漸斂,輕聲嘆道,“他爲人孤傲自負,一聲仗劍放歌,瀟瀟灑灑,何曾受過這種打擊?”

“他說過什麼沒有?”張燕問道,“我們不問他,他也不問問我們?”

司馬懿失望地搖搖頭,“他整天醉得一塌糊塗,能說什麼?”

“那就算了,隨他去吧。到了關鍵時刻,他自然會說話。”張燕笑道,“他酒雖然唱醉了,但腦袋清醒得很。”

“他既然來了,肯定不會空手而歸。”賈詡攤開案几上的地圖,笑着說道,“不談他了,我們來看看徐州。如果臧霸大人把陳登抓起來了,把徐州軍繳械了,他有幾分把握拿下徐州?”

“現在徐州還有多少軍隊?我們有確定消息嗎?”張燕問道。

“當然有了。臧霸大人既然被他們說反了,他們總要拿出點誠意。”魏延拿起行轅的書信看了看,“陳登帶五千廣陵兵隨臧霸大人北上。簡雍帶五千兵駐防彭城、郯城和開陽等地。另外,還有臨時徵募的幾千新兵,正在彭城操練。”接着他擡頭看看張燕,“我覺得,如果要打徐州,臧霸大人的軍隊和任城的陳宮、吳敦兩位大人的軍隊可以一左一右,同時殺進。臧霸大人攻擊琅琊、東海,陳宮大人攻擊彭城、下邳,然後兩軍會合於廣陵。”

“有這麼容易就好了。”賈詡搖頭笑道,“中原距離青州太遠,我們把消息送給臧霸大人的時候,徐州軍也許快要逃到徐州了。要想拿下徐州,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中原戰場上全殲聯軍。”

衆人正在閒聊的時候,有親衛來報,袁耀和劉曄兩位大人來見。

“袁耀?”張燕愣了一下,“他來幹什麼?要回揚州?”

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三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三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九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