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

九月上,魏郡,館陶城西南方向三十里,大柳墟。

正當曹操準備傾盡全力發起猛攻的時候,北疆軍撤走了。曹操立即意識到戰局起了變化。北疆軍從大柳墟方向撤退,可能正是爲了包圍袁紹而做出的一種兵力調整。

“命令各部,立即撤出戰場。”

劉表率領荊州軍急赴三十里外的冠亭。

曹洪、滿寵率領青州軍爲大軍左翼,劉備率領徐州軍爲大軍右翼。曹仁、曹純率一萬軍斷後,其餘人馬隨曹操居於中軍,掉頭向東南方向急速撤退。

九月上,魏城西南方向十里,郎封亭。

張遼、張繡率軍渡過清河,高速向魏城方向包抄。

斥候急報,魏城內的叛軍出城了,正在向郎封亭方向前進。

“叛軍要跑。”張遼吃了一驚,大聲叫道,“急告張燕、張郃兩位大人,叛軍已經撤出魏城,請他們急速殺到內黃、繁陽一線,切斷叛軍的退路。”

“急告趙雲、李溯兩位大人,立即趕到郎封亭會合,包圍叛軍。”

“急告麴義大人,魏城內的叛軍正在往繁陽方向撤退,將叛軍合圍於館陶、魏城一線的計策可能受阻,請麴義大人密切注意大柳墟方向的動靜。”

雙方在郎封亭相遇,激戰立刻開始。

北疆軍剛剛渡河而來,還有一部分軍隊尚在幾裡之外。人數上的劣勢迅速顯現,張繡、彭烈、李封等人雖然督軍死戰,但還是被潘鳳所率的河南軍撕開了防線。

張繡憤怒了,下令各部將領帶着親衛隊殺上去。即使全部戰死了,也不能讓叛軍越過郎封亭。

袁紹擔心北疆鐵騎從自己的背後殺到,命令楊醜帶着一萬河內軍從兩翼殺過去,“前面只有張遼的一萬人,他擋不住我們。衝過了張遼的阻擊,我們就衝出了包圍。”

兩萬大軍象潮水一般鋪天蓋地地殺了上去。北疆軍抵擋不住,連連敗退。

“趙雲將軍的鐵騎距離戰場還有多少路?”張遼望着自己的士卒一個個地倒在了叛軍腳下,心痛如絞。

“趙雲將軍正從元城趕來,大約還有四十里左右。”

張遼怒不可遏,凌空一鞭抽下。“傳令,讓開馳道,把叛軍放過去。”

彭烈渾身血跡,怒氣沖天地跑到了張遼面前,“趙雲大人的鐵騎馬上就到,你爲什麼下令撤出戰場?”

“再不撤,我們數千士卒就倒在了這裡,誰去堵截曹操?”張遼手中的馬鞭指着前方,連連搖頭,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彭大人,曹操有五萬多人,如果他從大柳墟方向急速殺來,我們怎麼攔住他?從西南方向合圍叛軍的只有我們這一路人馬,一旦我們折損過大,後果不堪設想。”

彭烈知道張遼說得有道理,只能咬牙切齒拼命地詛咒叛軍。

“麴義大人剛剛下令調整兵力部署,叛軍就開始了突圍,難道袁紹不想救曹操了?”張繡疑惑地問道。

“也許吧。”張遼嘆道,“他們肯定發現了什麼?如果我們能搶在叛軍之前合圍,魏城內的這股叛軍就逃不掉了。不過,我們六天時間跑了八百里多裡,將士們疲憊不堪,就是想合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大人,現在我們進駐魏城嗎?”李封問道。

“立即進駐魏城。”張遼用力一揮手,“急告麴義大人,我們到達預定合圍地點。”

趙雲帶着一萬五千鐵騎趕到了郎封亭。

“我們撤得太快了。”趙雲非常遺憾地嘆了一口氣,“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兩萬叛軍逃出包圍圈。”

十幾萬大軍分佈在兩百多裡的範圍內,麴義將軍的命令不可能在同一個時間送到各部將領的手上,戰場上出現這種事很正常。但想到兩萬叛軍就這麼輕輕鬆鬆地衝出了包圍,張遼還是懊悔不已。

“我要是再快一點就好了。”

趙雲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了兩句,“包圍圈內還有曹操的五萬多叛軍,能吃掉他們也不錯了。”

“你繼續追擊這兩萬叛軍嗎?”張遼問道。

“我要追上他們,遲滯他們的逃跑速度。”趙雲說道,“張燕、張郃兩位大人還沒有趕到內黃、繁陽一線,如果這兩萬叛軍從他們的背後發動攻擊,內黃、繁陽一帶的叛軍可能會趁機逃走。”

“但是……”張遼稍加遲疑後,擔憂地問道,“姜舞、劉冥兩位大人的鐵騎是否完成了合圍?”

“兩位大人的一萬鐵騎已經在元城附近完成了合圍。”趙雲笑道,“如果不是和他們進行駐防交接,我已經率軍南下會合張燕、張郃了。”

九月上,館陶東南方向三十里,冠亭。

當曹操指揮大軍攻擊大柳墟的時候,荊州軍一直待在大軍的左翼,靜靜地等待突圍的時機。等到曹操下令突圍後,荊州軍立即變成了大軍前鋒,率先越過大河故瀆向東南方向急速前進。

他們以爲北疆軍不可能有這麼快的反應,但事實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北疆軍的徐晃已經搶先一步趕到了冠亭。

蒯越、鄧義立即指揮三千士卒向冠亭發起了攻擊。劉表、劉磐各率一支大軍從兩翼輔攻。

徐晃、魏續、楊意、寥磊一邊據險堅守,一邊向豐亭方向的張震、秦誼求援,向元城方向的姜舞、劉冥求援。

徐晃同時急告麴義。叛軍的突圍方向是冠亭,請麴義大人即刻分兵支援。

九月上,館陶正東方二十里,豐亭。

曹洪、滿寵、田庸、鄒武所率的青州軍和北疆軍的張震、秦誼迎面相撞。雙方糾纏在一起,激烈廝殺。

與此同時,劉備所率的徐州軍卻非常順利,他們越過大河故瀆後,向五鹿墟方向急速前進。

九月上,魏郡,平恩城。

叛軍突圍的消息迅速傳到了左將軍大營。

麴義、田疇等人圍在地圖前緊急商討應對之策。此時時間太重要了,稍有遲疑,就有可能讓叛軍跑了,滿盤皆輸。

“現在可以確定魏城內的叛軍已經逃了。趙雲大人的鐵騎正在追殺。”田疇指着地圖上的館陶說道,“曹操的突圍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他選擇的時機非常好,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集中力量打袁紹。”麴義的情緒有些低沉,他揮了揮手,聲音略顯嘶啞地說道,“魏城內的叛軍既然已經逃了,那麼全殲袁紹的最後一絲機會也就失去了。”

“傳令王當、姜舞、張遼,各率兵馬,急速南下魏城、繁陽一線攻擊袁紹。”

“王當、姜舞、張遼的兩萬五千大軍南下後,魏城、繁陽一線將有八萬大軍,在兵力上依舊沒有形成優勢,不過重創袁紹還是足夠了。”田疇苦笑道,“不過,在館陶、冠亭一線,我們只剩下六萬大軍,曹操可以大搖大擺地撤回中原了。”

“怎麼?你還想全殲曹操?”

田疇搖搖手,“既然不能全殲袁紹,那就只有放回曹操。”他仔細看看地圖,忽然自嘲地一笑,“這仗打完,損失最大的是我們,其次是袁紹,而獲利最大的卻是曹操。這個混蛋……”

“你是不是想剝了他的皮?”

“何止……”田疇咬咬牙,“本來我們可以殺了他,但爲了能早日平定天下,今天又不得不放了他。其實,仔抽想想,我們都給這個叛逆算計了。這個人如果不殺,河北一日不得安寧,天下也休想有安寧之日。”

麴義猛地握緊右手,一拳砸到案几上,“傳令顏良、文丑、高覽、高順、衛峻、樓麓、鹿歡洋,即刻率軍追殺曹操。”

司馬閻志剛要轉身,田疇適時擡起了手,“另外,告訴徐晃,把劉表和他的荊州軍立刻放走。告訴劉冥、文丑等人,碰到徐州軍,能放就放了。告訴顏良諸將,集中優勢兵力,重擊兗州軍和青州軍,有多少殺多少。”

九月上,館陶以南四十里,破雨亭。

劉冥率領五千鐵騎迎上了劉備的徐州軍。

劉備早有準備,以車陣護住大軍的左右兩翼,命令前後士卒密集列陣,中間輔以強弓手,繼續向前緩緩推進。

劉冥沒有下令強攻。麴義在軍議上曾有交待,不允許鐵騎強行衝陣,要儘可能以優勢兵力圍殲叛軍,要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戰果。

很多匈奴首領按捺不住,頻頻吹響號角,要求發起攻擊,但劉冥沒有答應。他下令把鐵騎一分爲三,一部在正前方壓制叛軍,另外兩部鐵騎從徐州軍的左右兩翼展開進攻,以密集的齊射殺傷敵軍。

劉冥親自帶着親衛騎衝向了徐州軍的側翼。

號角長鳴,匈奴鐵騎的左右兩翼就象兩支犀利的長箭,突然沿着徐州軍的左右兩側平行射出。

劉備立即明白了匈奴人的意圖。匈奴人不打算衝陣,他們要用最擅長的騎射射殺自己。劉備很無奈,他既沒有時間調整強攻手的位置,更擔心強攻手的位置一旦移動到大軍左右兩翼後,自己的前後方陣會遭到匈奴鐵騎的踐踏。

“舉盾,舉盾……”

劉備聲嘶力竭地叫着喊着,但他憤怒而無助的聲音馬上就被鐵騎奔騰的巨大轟鳴聲淹沒了。

劉冥在飛奔的戰馬上側轉身形,手中的角弓猛地拉開,“射……任意射殺……”

“咻咻……”箭矢撕裂了空氣,一路厲嘯着,象滿天飛舞的蝗蟲,一頭扎進了密集的敵軍大陣。

徐州軍就象暴雨中的密林,飽受着狂風驟雨的肆虐和摧殘。將士們在箭雨中劇烈地顫抖,嘴中發出了一陣陣恐懼的慘嗥。

“射,給我射……”劉冥瘋狂了,他感覺自己就象一隻大漠上的狼王,帶着數不清的窮兇極惡的野狼,向弱小的羊羣發起了凌厲而血腥的攻擊。

“殺,給我殺了他們……”

九月上,魏城西南四十里,鴻亭。

袁紹回頭望着天際之間捲起的滾滾煙塵,眼裡露出了一絲憤怒,一絲膽怯。北疆鐵騎追上來了。

“命令大軍停止前進,立即列陣……”袁紹舉起手,振臂狂呼,“決一死戰,和他們決一死戰。”

“大人……”田豐驚駭至極,一把拉住了他,“大人,留下一支軍隊擋住鐵騎,其餘大軍繼續撤,不能在這裡耽擱。一旦被北疆鐵騎纏住,我們就死定了。”

“不……”袁紹用力甩開田豐的手,“我們現在只要擋住北疆鐵騎,內黃、繁陽的軍隊就能順利撤回去,否則,我們幾萬大軍就要葬身冀州了。”

“大人,北疆鐵騎不過是一頭餓極了的狼。你一次餵它一塊肉,連喂幾次,把它餵飽了,它就跑不動了。假如你一次餵它一頭牛,憑它現在的瘋狂,它可以把整頭牛都吃了。”田豐再次抓住了袁紹的手臂,“大人,我們走,快走……”

胡屹帶着三千步卒守住了車陣,趙浮帶着兩千鐵騎護在它的兩翼。

一萬五千鐵騎衝了過來,其磅礴的氣勢震撼了天地。大地在顫抖,嬌陽在呻吟,風雲霎時變色。

驚天動地的殺聲就像陣陣驚雷炸響在天宇。

颶風席捲而過,驚濤駭浪狠狠地砸在砥柱之上,天地在這剎那間狂暴地咆哮起來。

趙浮在颶風中搖晃,在波濤中掙扎,他失去了方向,他聽不到任何聲音,也看不到任何東西。他用盡全身力氣大吼一聲,驀然張開了雙眼。

長槍如同躍空蛟龍,劃空而過,在他耳邊發出了刺耳厲嘯。

“殺……”趙雲一聲虎吼,長槍穿透了趙浮的咽喉,硬生生撕開了他的脖子。頭顱騰空而起,鮮血從脖頸處噴射而出。

趙浮的無頭屍體栽倒在馬下,接着數不清的馬蹄踐踏而過,轉眼間就和一片片倒下的士卒一樣,屍骨無存。

胡屹窒息了,他難以置信,跑在鐵騎最前面的竟然是牛,一頭頭瞪大了血紅的眼珠子,背上插了一把戰刀的瘋狂的牛。

車陣被幾十頭瘋牛在短短瞬間徹底摧毀。

武鋼車穿透了瘋牛,但瘋牛狂奔之下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還是把武鋼車撞裂,撞開,甚至撞得高高飛起。

有幾頭劫後餘生的牛,竟然完好無損地衝進了戰陣。在它被一柄柄長矛穿透之前,它的腳下已經鋪滿了屍體。

“殺進去……”李溯長槍高舉,坐下戰馬踩着死牛的身軀飛身躍起,一頭衝進了密密麻麻的人堆裡,“給我殺,殺光他們……”

鐵騎呼嘯而入。

叛軍霎時崩潰。

胡屹被逃亡的士卒裹挾在中間,沒命一般狂奔,他感覺自己就是那些剛剛死去的牛,他希望自己能比它們跑得更快。

鐵騎追上來了,戰馬劇烈的喘息聲清晰地傳進了他的耳中,他甚至威覺到了從戰馬嘴裡噴出的熱氣。接着他飛了起來,手舞足蹈地飛了起來,骨頭碎裂的聲音在腦海裡震顫,鮮血象箭一般噴出了他的嘴。

一柄戰刀凌空剁下,他的身軀分了兩半,他最後看到的是自己那一雙墜落在地的雙腿。

李溯右手長槍猛地戳進他的胸膛,把他的半截殘軀高高舉起,“殺……”

九月上,館陶正東方二十里,豐亭。

強悍的北疆軍精銳把青州軍死死地堵在了方圓不足一里的地方。

經過半天的鏖戰後,攻守雙方忽然變換了過來,本來是阻擊的北疆軍開始了瘋狂的進攻,本來是進攻的青州軍開始了防守。

啞巴帶着自己的一隊人馬成功突進了敵陣,並且距離敵軍大纛越來越近。啞巴異常興奮,酣呼鏖戰,勇不可當,但這種銳不可當的勢頭逐漸被敵軍遏制了。

“兄弟們,保持戰陣。殺……”

啞巴還沒有喊完,一股熱血突然從天而降,灑了他一頭一臉。啞巴霍然回頭。一柄犀利的戰刀迎頭剁下,不給他任何反抗的機會。啞巴呆呆地望着,無奈地等待着刀鋒的來臨。

“當……”一聲響,秦誼高大的身軀狠狠地撞開了啞巴,左手拳如同閃電一般一拳砸在了敵人的刀面上,“滾……”

戰刀盪開,敵人矯健的身軀隨刀而動。戰刀在空中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再度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砍了下來。“去死吧……”

秦誼濃眉倒豎,戰刀橫擋,右腿無聲無息地突然踹出,“滾……”

敵人手中的戰刀就象砍在了石柱上,虎口劇震,戰刀倒彈而起,同時壯碩的身軀被秦誼一腳踹中,騰空飛起。

“護住大人……”十幾個敵卒一擁而上,刀槍齊下。

“殺……”秦誼吼聲雷動,雙手握刀,以雷霆之勢,連劈九刀。九個敵人就象秋風中的落葉一般,一路飄搖着躺在了他的腳下。

啞巴被秦誼的神勇驚呆了,驀然,他舉刀狂吼,“兄弟們,跟着大人殺上去……”

“退……”秦誼收刀疾退,一把拽住了啞巴,“退回去。”

曹洪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張嘴吐出了一口鮮血,面無人色地看着前方。

“那是誰?”

“那是秦誼,刺殺董卓的秦誼。”滿寵擡頭看看天色,然後指着對面的戰旗說道,“在北疆軍中,秩俸兩千石以上的將領中只有一位姓秦,那就是刺殺董卓的秦誼。”

“你是說,在我們對面的這些叛軍都是北疆軍的精銳?”曹洪抹了一把嘴角的血漬,吃驚地問道。

“這次算我們倒黴。”滿寵冷笑了幾聲,再度看看天色,“北疆鐵騎爲什麼還沒來?”

曹洪的膽氣似乎被秦誼那一腳踹飛了,他緊張地四下看看,“今天這個局面我們已經難以支撐了,還是儘早突圍吧。”

“不把北疆鐵騎拖住,丞相的大軍就無法撤回東武陽。”滿寵輕聲嘆道,“天要黑了,我們總算熬過了一天。”

“不知丞相大人是否越過了冠亭?”曹洪手捂胸口,在兩個親衛的攙扶下,慢慢坐到了地上。

滿寵擡頭看天,一言不發。

九月上,魏郡戰場。

黃昏,文丑、衛峻最先接到麴義的命令,兩人各率大軍,渡過清河,向大河故瀆方向狂奔。

屯兵於清淵方向的顏良、高覽、高順也在暮色降臨的時候,各率大軍向豐亭、冠亭方向急速前進。

深夜,王當、姜舞、張遼先後接到麴義的命令,立即率軍南下,向內黃、繁陽一線疾行而去。

九月上,館陶東南方向三十里,冠亭。

徐晃的大軍損失慘重。

荊州軍遲遲不能攻克冠亭,激怒了曹操。當天下午,他親自統帥一萬大軍趕到冠亭,以大約兩萬人的兵力向冠亭發起了猛烈攻擊,但他們一無所獲。

徐晃的大軍裡有大約四成的將士都是征戰數年的老兵,而且這支軍隊和曹操一直正面作戰,從甘陵城到信都城,從信都城到大柳墟,從大柳墟到冠亭,雙方一直打得難分難解,仇怨甚深。爲了把叛軍堵在冠亭,等待主力大軍前來合圍,將士們不借一切代價,死守在冠亭一步不退。

深夜,徐晃接到了麴義的軍令。

魏續看到徐晃神色不對,急忙問道:“援軍還沒趕到?顏良、文丑這些大人的軍隊距離我們最遠的一百多裡,離我們最近的只有幾十裡。仗都打了一天了,他們就是爬也爬到冠亭了。”

魏續現在是徐晃的副手。兵制修改的早期,呂布手下的部分將領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待在晉陽賦閒,並沒有得到任用。這次大將軍利用冀州大戰的機會,把魏續、宋憲、李封等人全部安排到了軍中,出任統軍將領。

徐晃面無表情地把書信遞給魏續,然後站起來走到一邊,揹着手來回踱步。

“豈有此理……”魏續把手中竹簡狠狠砸到地上,破口大罵,想想他還是不能解恨,又擡腳就把那捲竹簡踢得四分五裂,“我要上奏彈劫他。我要上奏天子,我要到大將軍面前告他……”

“你冷靜一點……”徐晃看到魏續眼珠子都紅了,急忙伸手拉住了他,“戰局起了變化。麴大人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他有什麼道理?他就是一個草包。他除了誣陷好人外,他還懂什麼?”魏續想起戰死在冠亭的數千將士,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今天我們戰死了兩千多人,兩千多人啊。你知道嗎?現在他叫我們撤退,憑什麼?我不撤。沒有人會願意從冠亭戰場上撤下去,沒有人。”

徐晃嘆了一口氣,低聲勸道:“我們是帶兵打仗的,要遵從上官的軍令。麴大人讓我們撤離冠亭,放走劉表,肯定有原因。以麴大人的性格,他難道願意放走劉表?朝廷的事,我們沒有資格知道,更沒有資格去幹涉,所以你還是冷靜一點,不要這麼衝動。你違抗軍令,出了事,呂大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聽到“呂大人”三個字,魏續神情一僵,半天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他拍拍徐晃的肩膀,輕輕說了句謝謝,然後象老了十幾歲一樣,弓着背,慢慢走進了黑暗。

徐晃彎着腰,一片一片撿起竹簡,撿到最後一片的時候,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把手中竹簡狠狠砸向空中,雙手握拳,張嘴狂吼,“爲什麼……”

老歪瞪着傳令兵,高聲吼道:“你再說一遍。”

“大人有令,撤出冠亭。”

“不撤。”老歪用力推開傳令兵,咬牙切齒地叫道,“老子一隊人馬從開戰到現在,只剩下三十四個了。這仇不報,我絕不撤下冠亭。”

“老歪,你腦袋不想要了?”徐晃突然出現,口氣十分嚴厲。

“大人,援兵馬上就要到了,爲什麼撤?”老歪憤怒地質問道,“如果不能在這裡堵住叛軍,我們就沒有機會了,沒有了。”

“還有機會。”徐晃走到他面前,指指躺倒在四周的士卒,“再打下去,你這一隊兄弟估計就沒了。”

老歪神情悲情,低頭不語。

“我們到谷隴聚。”徐晃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到了谷隴聚,我們再打他們一次。”

九月上,長壽津。

呂布率領鐵騎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勢連克濮陽津、長壽津,奪取了大量的糧草輜重。

“大人,我們下一步幹什麼?”穆斯塔法問道,“我們是去打黎陽,還是去打繁陽、內黃?”

“即刻北上蕭陽聚。”呂布指指地圖上的繁陽、內黃兩城說道,“叛軍退路被我們切斷的消息馬上就會傳到袁紹的耳中,他要麼率部南下,要麼率部西退河內。蕭陽聚在內黃澤的南部,距離內黃和蕩陰都很近,無論袁紹是南下還是西退,我們都可以伏擊他。”

“大人,何時出發?”祭鋒興奮地問道。

“現在就走。”呂布笑道,“我們再給袁紹一個驚喜。”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三國人物介紹蜀下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西漢的官職表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