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

九月上,金雪原。

車騎大將軍李弘先後接到了三路北進大軍的軍情稟報。目前三路大軍已經按照李弘的要求順利會師金雪原。

三路大軍由於連番血戰,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東路的張燕軍殲敵近萬,損失步騎大約五千多人。尤其是雙雁山一戰,閻柔李溯遭遇黑鷹鐵騎的攻擊,李溯的鐵騎營折損過半,都尉紅柏陣亡。中路的麴義軍全殲北部鮮卑一萬五千騎,誅殺北部鮮卑大人拓跋鋒,自己也損失了大約四千多人。西路的徐榮軍斬首八千級,殺了西部鮮卑的大帥律日推演,俘虜六千多人,自身折損六千多騎,都尉雁無心陣亡。高順徐晃軍在運糧過程中遭到鮮卑人的突襲,殺敵三千,折損二千。

漢軍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歷大小二十七戰,以損失一萬八千多人的代價佔據了整個北部鮮卑和彈汗山的所有疆域,擄掠人口近二十四萬,殲敵四萬六千騎,其中斬首兩萬四千,俘兩萬二千,獲牛馬騾驢駝三百二十萬九千七百餘頭。由於鮮卑諸多部落主要集中在北部鮮卑和彈汗山的廣袤疆域,此戰過後,直接導致了鮮卑近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了漢軍的俘虜。

李弘一邊向朝廷報捷,一邊急書屯兵朝天原的諸軍將領。李弘命令建威將軍徐榮暫時統領諸軍,各部將領皆歸其節制。李弘同時告訴徐榮,鮮卑人雖然措手不及被我們遠擊到千里之外,但鮮卑人的東中西三部實力強悍。如果他們在慕容風的指揮下向我們發起反攻,大漠形勢有可能出現逆轉。李弘說,現在糧草輜重尚可支持,將士們也士氣高漲,你務必要利用這段時間保持對鮮卑人的強大威懾,以保證漢北郡的籌建和穩定漢北郡疆域內的鮮卑諸部。如果鮮卑人遲遲沒有集結,你要伺機出擊,最好把慕容風趕到燕然山一帶,減輕鮮卑人對漢北郡的威脅。

車騎大將軍府行轅。

李弘站在大帳外,親自把拓跋韜和拓跋貉迎進了大帳。

李弘說,我們之間的仇恨暫時不要說了。五年前在上谷,我們就交過手,那時你們入侵幽州。後來,你們還是不斷地入侵,不斷地佔據我大漢疆土,殺戮我大漢子民,擄掠我大漢財物。今天,我大漢軍隊北上遠征,可以說是報仇,也可以說是入侵。但不論怎麼說,我們之間沒有對錯之說,只有成敗之論。這次我贏了,至少目前我是贏了,你們輸了,所以你們就得聽我的。現在我們不談仇殺的事,也不敘舊,我們談談將來的事。

拓跋韜和拓跋貉低頭不語。當年拓跋鋒入侵幽州,拓跋韜和他的數千鐵騎被李弘包圍,生機盡絕。然而李弘卻沒有趁機圍殲他們,而是主動招降,兩人不久就投降了。後來李弘和劉虞兩人從北疆大局出發把他們都放了,拓跋韜和拓跋貉因此對李弘的不殺之恩非常感激。三年前和連和拓跋鋒南下入侵西疆,兩人爲了避免和李弘對陣,沒有隨同南下,而是和魁頭一起橫掃陰山以南,佔據了北方四郡。這次長雲山之戰,他們被漢軍俘虜了,兩人以爲自己必死無疑,誰知李弘再次給了他們一條生路。拓跋貉從李弘的笑容裡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他小聲問道:“大人,那拓跋族呢?”

李弘說,我現在既沒有殺盡你們的族人,也沒有殺盡你們拓跋族的士卒,當然是有心要讓你們活下去,但你們拓跋族如果想繼續生存在這片大漠上,就必須要聽我的。拓趾韜和拓跋貉聽說拓跋族還能繼續存在,心裡又驚又喜,急忙跪下表示願意效忠大漢國,效忠李弘。李弘隨即把重建鮮卑王庭的事說了一下。李弘說,和連之子騫曼已經被我們找到,現在正在來金雪原的路上。你們拓跋族立即聯合北鮮卑諸部首領在金雪原籌建鮮卑王庭,騫曼就是鮮卑王庭的大王。騫曼一到,鮮卑王庭就向大漢國遞交降書,同時,你們把鮮卑大王投降的消息遍傳大漠。

拓跋韜和拓跋貉猶豫不決。此事重大,他們必須要和諸部首領商議。李弘籌建鮮卑王庭,以騫曼爲鮮卑大王,其用意不過就是爲了分裂鮮卑國,儘快安撫北鮮卑諸部。現在魁頭和東中西三部鮮卑的大軍就在朝天原,如果幾個月後魁頭打贏了,漢軍敗退大漠,那北鮮卑諸部首領的下場可想而知。

拓跋韜問道:“大人爲什麼不把王庭設在彈汗山?”

李弘笑道:“我已經把彈汗山和彈汗山所屬的部分鮮卑諸部都賞給舞葉部落了。現在射墨賜正帶領族衆北遷彈汗山,估計很快就要到了。射墨賜到了彈汗山之後,立即就會籌建舞葉王庭。”

拓跋韜和拓跋貉吃驚地看着李弘。李弘微微一笑,攤開了案几上的地圖。

“北部鮮卑和彈汗山的所有疆域已經被我大漢國佔據,現在這裡叫漢北郡,隸屬於大漢國的幷州。”李弘指着地圖說道,“從漢北郡的東端開始,依次是白山烏丸黑翎王樓麓的領地,彈汗山鮮卑舞葉王射墨賜的領地,上谷烏丸白鹿王鹿破風的領地,代郡烏丸飛狐王冉冉的領地,北鮮卑王騫曼的領地,匈奴日逐王劉冥的領地,匈奴左賢王劉豹的領地,西涼羌族湟中王聶嘯的領地,最西端是西涼羌族先零王狂風沙的領地。”

李弘拍拍這張嶄新的地圖,看看目瞪口呆的拓跋韜和拓跋貉,微微笑道:“大漠已經不是你們鮮卑人的天下了,尤其這大漠的南部,馬上就是四族九王的天下了。這九個部落王除了騫曼,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戰利品。北部鮮卑和彈汗山的所有部落都將成爲這八王的族衆。”

拓跋貉臉色蒼白,張口結舌地問道:“鮮卑大王怎麼轉眼就成了北鮮卑王?北鮮卑王庭難道就我一個拓跋族?”

“鮮卑國既然投降了,當然就無權繼續享有大漠。這大漠上的所有一切都是我大漢國的,包括你們的鮮卑大王。”李弘笑道,“如果你們願意幫忙,我可以再給幾個部落,給幾千人口。”

拓跋韜和拓跋貉相視苦笑。從此後,大漠南部雲集四族部衆,九王鼎立,鮮卑人再也沒有稱雄大漠的希望了。

李弘目送拓跋韜和拓跋貉策馬離去,轉身走進了大帳。

田疇正在伏案仔細看着地圖,他看到李弘走進來,急忙問道:“在人,劉冥大人不是校尉嗎?他怎麼變成匈奴單于庭的日逐王了?大人也要奏封劉大人爲王?”

“目前劉豹的勢力太大,要適當的控制一下,以免讓他一家獨大,影響到漢北郡諸部落王之間的實力平衡。”李弘說道,“劉冥本來就是匈奴貴族子弟,在我大漢國從軍多年,屢建功勳,做一個單于庭的日逐王還是綽綽有餘。我已經派人去美稷的單于庭了,於夫羅會答應的。”

田疇看看李弘,沒有說話。他心想,於夫羅要是不答應呢?

李弘似乎看出了田疇的心思,他笑着說道:“子泰,劉豹的實力越強,對於夫羅的威脅也就越大,這對單于庭,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如果我能趁這個機會削弱劉豹的實力,於夫羅會感激不盡的。”

“還是大人考慮的周到。”田疇笑道,“那大人上書朝廷,要求奏封一批胡族將領爲各部落小王也是爲了削弱各部大王的實力了?”

“對,我們把這麼多鮮卑族衆和牲畜財產賞賜給各部落,他們的實力馬上就會劇增,所以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削弱和分化他們的實力。”李弘說道,“我和鮮于大人、楊大人、玉大人商量了多次,覺得還是多封一點小王比較合適。恆祭、射纓彤、鹿歡洋、弧鼎、棄沉、心狐、百里楊這些人跟我打了很多年的仗,我不能虧待他們,我要給他們應該得到的東西。還有木桃、木李和一些歸屬我們的鮮卑將領,這些人也要賞,也要封他們一個部落小王。封他們爲部落小王不僅僅是因爲他們立有戰功,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事可以影響東中西三個鮮卑部的諸部首領。我要讓他們知道投降或者歸屬我大漢國,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

田疇擔憂地問道:“大人想過沒有,這些大王、小王雖然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穩定疆域,但將來呢?將來大漠裡部族林立,紛爭不休,也許會釀成大禍。”

“子泰啊,現在的問題是我要守住大漠南部,爲北疆百姓的生存建下一道牢固的屏障,爲大漢國的復甦爭取更多的時間。”李弘苦笑道,“我能有多大本事?你們又能預測到多少年後的事?我們還是先就目前的條件解決眼前的問題,將來的事等北疆徹底穩定了再說吧。只要大漢國強盛了,大漠裡我們就是霸主,所有的部落王都會臣服於我大漢,成爲我大漢忠實的臣民。”

田疇沉默不語。他想再進言幾句,想勸勸李弘看得長遠一點,做得完美一點,但他又覺得李弘是對的,他無力反駁。李弘不是第一個率領大軍打進大漠的人,也不是第一個打敗大漠胡族的人,但他卻是第一個試圖永久佔據大漠的人。這件事沒有那個先輩能夠完成,李弘沒有可以借鑑的人和事,所以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這個世上,沒有誰的智慧能夠看到和預測將來的事,如果有,這個世上就沒有戰火和殺戮了。

田豫抱着幾捆竹簡走進了大帳。

籌建漢北郡的事已經接近了尾聲,田豫現在最着急的是缺乏人手。李弘爲此緊急派人南下晉陽,要求趙岐和蔡邕立即從晉陽大學堂裡徵募幾十名諸生到漢北郡府任職。田豫向李弘簡要稟報了一下籌建府衙的事,然後說了一下分封諸部落領地的具體設想。田豫說,烏丸人和匈奴人久居大漢邊郡,讓他們全部遷出邊郡,顯然會遭到一部分胡人的強烈反對和牴觸,所以還是留一部分胡人在邊郡爲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李弘同意了他的建議。

田豫接着說到了邊郡各部族北遷大漠的事。

張燕攻下彈汗山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通知舞葉部落的射墨賜、白鹿部落的席破風,還有白山烏丸大帥度連牧各自帶領部落鐵騎北上駐防。五原郡的匈奴諸部現在都是左賢王劉豹的族衆。李弘到達金雪原之後,立即命令劉豹的弟弟劉鷹帶領部分族衆進駐了受降城。

田豫說,樓麓、射墨賜、席破風、冉冉和劉豹的族衆在接到大人的北遷命令後,會在近期內陸續北上。至於先零羌,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北遷,邊郡二十多萬各族胡人全部遷進大漠大概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在冬天來臨之前可以基本完成。因爲邊郡里人口最多的就是匈奴人,劉豹的族衆有十幾萬。所以只要匈奴人遷移完畢,這北遷的事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田豫還擔心湟中羌的事。李弘說,湟中羌本來就不是大漠裡的胡族,他們遠在西涼的金城郡,距離大漠兩千多裡,怎麼可能會離鄉背井遷移到陌生的大漠?現在金城郡給韓遂的叛軍佔據了,聶嘯和他的手下無法回家,只能待在大漠裡,算是第一批遷移到大漠的湟中羌人。等分配戰利品的時候,多分一點各族女人給他們,讓他們在大漠裡繁衍後代。等將來西涼的叛亂平定了,再讓聶嘯他們把家人接到大漠來。

“按照大人的命令,彈汗山所屬諸部落已經集中到彈汗山一帶,北部鮮卑所屬諸部落也將在幾天後全部集中到吹寒原、金雪原和受降城三地。”田豫說道,“大人急於把這些鮮卑集中到一處,除了以後方便把這些鮮卑人分配給各部落大小王外,是不是還有堅壁清野的意思?”

李弘笑道:“國讓,你看出來了?”

“中部和東部鮮卑距離朝天原有千里之遙,牲畜和武器很難迅速而安全地送到朝天原。因此,魁頭、慕容風和彌加的數萬大軍只能靠西部鮮卑輸送軍需,但僅靠一個西部鮮卑根本無力支撐數萬大軍幾個月的消耗。所以,他們要想把這仗持續打下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到漢北郡來搶。”田豫嘆道,“大人先是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勢橫掃北部鮮卑和彈汗山,接着又堅壁清野,北遷胡族,始終牢牢掌握着大漠之戰的主動,讓鮮卑人步步受制,窮於應付。”

“鮮卑人要是不打,直接退守東中西三部,那麼等到胡族北遷完畢,大漠南部的疆域就徹底丟了,他們以後不但不能稱霸大漠,就連鮮卑國也會四分五裂。他們要是打吧,實力不夠,不能一戰而定。如果這一仗拖到雪季來臨,我們就算在大漠站穩腳跟了,而他們卻要餓死了。”田豫笑道,“依我看,這次慕容風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無力迴天,他總不能讓鮮卑鐵騎餓着肚子打仗吧。”

李弘笑道:“國讓,你既然能看出大漠的形勢,魁頭和慕容風也會看出來,那你說說,魁頭和慕容風將如何應對?”

田豫稍稍皺眉,略加思索,隨即回道:“魁頭和慕容風只有三條路,一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所有的鮮卑鐵騎向我們發起反攻,這個成功的可能太小,而且正中我們的下懷,他們不會幹的。二是退守,死守東中西三部鮮卑,但這樣一來他們就丟失了大漠南部疆域,遲早都要被我們逐步蠶食。第三嘛,當然是大人心裡最盼望的一件事了。”

李弘微仰身軀,摸摸臉上的黑鬚,眼含憂色。

“魁頭失去了彈汗山就失去了一切,鮮卑國失去了彈汗山王庭也就不再成爲鮮卑國,所以魁頭和慕容風務必要擊敗我們。”田豫看看李弘,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如果想得償所願,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徹底擊敗慕容風,讓鮮卑人從此失去稱雄大漠之心。”

李弘苦澀一笑,輕輕說道:“難道,我非要擊敗大帥才能得償所願嗎?”

“大人,慕容風已經被逼到了絕路,他是鮮卑人心裡的不敗戰神,是鮮卑人的希望所在,他即使不想打也得打。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選擇的權力,他只能誓死血戰。”

李弘望着案几上的地圖,垂首不語。

“大人,你要下決心打,否則,大漢國雄霸大漠的機會也許就此失去。”

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八節第16章 神威天將軍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地理環境因素與漢末三國曆史進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西漢的官職表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