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

峭王蘇僕延的弟弟被姜舞帶人圍住殺了,三百名遼東鐵騎也被橫掃一空。蘇僕延看着滿地的屍首,暴跳如雷,帶着三千鐵騎一路狂追。小帥烏單勸他冷靜一點,不要上了漢軍的誘敵之計,還是回城會合大軍爲好。白琅王丘力居有命令,各部鐵騎不要離開薊城四十里。烏單說,再追下去,距離薊城就有六十里了。

蘇僕延憤怒地叫道:“丘力居和烏延都是膽小鬼。豹子有什麼可怕?今天我要不殺了漢軍我就不回薊城。傳令下去,追,給我追。”

蘇僕延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他決意要痛宰漢軍以泄心頭之恨。

去年張純率領叛軍攻打冀州的時候,丘力居和烏延都不願意南下作戰,只有蘇僕延禁受不住張純的誘huò,帶着兩萬遼東鐵騎隨其南下了。遼東烏丸久居邊塞,非常貧窮,各部落間爲了搶奪財物常常互相征伐。他們還經常叛亂,叛亂的時候他們也想往幽州較爲富裕的中部邊郡攻擊,但因爲路途遙遠,再加上中間隔着遼西和右北平的烏丸部落,所以他們一直未能得逞。這次有機會攻打富裕的中原,可以肆意擄掠,他們當然不願意錯過。蘇僕延帶着鐵騎南下,一路上財物是擄掠了不少,但最後卻在邯鄲城附近被趙雲狠狠地打了一下,損失了三千多人。本來他還想重整鐵騎反攻一下,但早就想回家的各部小帥卻不願意,他們趁勢帶着擄掠的財物紛紛跑了,連招呼都不打,讓蘇僕延大丟臉面。回到薊城後,要不是蘇僕延殺了兩個要回家的部落小帥,遼東鐵騎大概都跑光了。

現在名震北疆的豹子和公孫瓚都打回來了,烏丸人很恐懼,反正都已經撈飽了,爲什麼還要給漢人賣命?烏延早就打退堂鼓了,但丘力居出面阻止了。他說現在跑回去,暫時是安全了,但將來豹子和公孫瓚能放過他們?公孫瓚對烏丸人的血腥手段大家都知道,依照公孫瓚的脾氣,這次不把他們殺光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如其將來給豹子和公孫瓚追着打,還不如現在把他們打趴下,即使不能把豹子和公孫瓚殺了,也要把他兩人打得丟盔棄甲,無力東進。各部落首領想想也是,尤其那個公孫瓚,不把他殺了,將來被殺的可能就是自己。這次隨漢人一起叛亂,大家攻城拔寨,殺了許多人,連護烏丸校尉箕稠都殺了,大漢國的天子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烏丸人。於是大家同仇敵愾,歃血爲盟,發誓要和漢人決一死戰。

鮮卑人熊霸來了之後,大家的想法隨即就變了,接着昌平城半天就被豹子打了下來,這下烏丸人心裡的想法更多了,現在就連丘力居都想跑了,烏延就更不要說了,只有蘇僕延還想打,他想報邯鄲之仇。

烏丸人的斥候飛奔回報,前方六裡處,發現了漢軍的步兵前部,大約有一千多人,距離漢軍後方大軍大約十里。

蘇僕延心花怒放,揮手狂吼道:“走,衝上去,殺了他們。”

===========

北征軍離開昌平後,五部兵馬齊頭並進,以最快的速度向薊城方向推進。閻柔的騎兵軍正在薊城附近攻殺,烏丸鐵騎被牽制在城外,漢軍將士無須擔心自己的前方會有敵人出現,所以前進的速度非常快,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雷重部。

雷重因爲在薄落谷大戰中立下了大功,短短時間內就由一個普通士兵連續遷升爲軍司馬,這使他成爲了鎮北將軍軍的一個傳奇人物。大概是因爲經歷相近的緣故,李弘對他非常好。雷重不識字,李弘就叫他拜左彥爲師,天天晚上到左彥的軍帳學習一個時辰,左彥不在,就叫文丑或陳好代替。許多將領對雷重能否統領一部兵馬持懷疑態度,一個不懂兵法的人能帶兵?李弘不爲所動,堅持己見,他對部下說,我過去也不識字,也不懂兵法,可我照樣帶兵打仗,我能行,雷重爲什麼就不行?

各部將領在龍山大營集訓的時候,李弘讓雷重教授各部將領演習拒馬陣。雷重很害怕,不敢教,向李弘請辭,李弘沒有答應。第一天訓練的時候,李弘親自站到了受訓將領中間。雷重看到後,害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李弘笑着說,你大膽教,我倒要看看誰不聽話,誰瞧不起你。誰看不起你雷重,就是看不起我李弘。

雷重很激動。今生今世,他就跟着李弘,爲李弘而戰,爲李弘而死,其他的,他什麼都不想。

攻打昌平城的時候,沒有輪到顏良,爲此,顏良和雷重等人很憋氣,都想早點趕到薊城殺敵立功。從昌平城出發後,顏良率部一路急進,而雷重更是帶着士卒一路小跑,恨不得一步就跨到薊城。本來每部之間相隔三裡行軍,但雷重跑得太快,不知不覺就把緊隨其後的陳好部拋到了十里之後。

斥候飛馬來報,前方突然出現了一支烏丸騎兵,正急速殺來。

雷重吃了一驚,大聲問道:“離我最近的是哪一部?”

“好象是高順高大人。”斥候指着左側方向含含糊糊地說道。

“快去求援。”雷重急切地叫道,“不管是誰,叫他立即率部來援。”

“傳令兵,立即向後方求援,快,快。”

“擂鼓,列陣……”雷重舉手高呼,縱聲吼道,“兄弟們,殺敵了。”

============

蘇僕延遠遠看到鬆散列陣的漢兵,興奮得兩眼冒光,他就象一隻餓極了的野狼聞到血腥一樣,瘋狂地叫着喊着,領軍狂奔。三千鐵騎在激昂的號角指揮下,如狂飆一般席捲而至。

雙方相距三十步,烏丸人停止了射擊,戰馬奔騰的速度隨即提到了極限,馬蹄聲震耳欲聾。

這時,漢軍軍陣裡響起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

一千六百名士卒組成了一百六十個拒馬陣,這些拒馬陣犬牙交錯,前後距離長達五百多步。站在最前排的二十個拒馬陣面對蜂擁而來的敵騎,發出了一聲震天狂吼:“殺……”

兩軍相撞,頓時發出“轟……”一聲巨響,霎時間,戰馬的嘶叫聲,兵刃相擊的交鳴聲,喊殺聲響徹了山野。

二十個拒馬陣,兩百士兵,在短短的瞬間雖然刺殺了幾十匹戰馬,斬殺了數十名敵兵,遲滯了敵人衝殺的速度,但他們自己也被敵騎巨大的衝擊力輾成了齏粉。

陣前的烏丸人在縱馬猛衝,而隨後跟來的鐵騎卻急於殺敵,他們圍着漢軍陣勢四散而開分成了幾十個鐵騎小隊,各小隊沿着陣勢裡彎彎曲曲的通道從四面八方衝進了拒馬陣。

雷重站在陣列中央,望着四處殺來的敵騎,發出了一聲冷笑,“擂鼓,命令各陣,任意攻擊……”

各拒馬陣士卒不待上官下令,已經向失去了速度的烏丸人發起了兇猛的攻擊。一路瘋狂衝進拒馬陣的烏丸人突然發現自己不堪一擊了。他們的戰馬被從各個方向刺來的長矛戳成了蜂窩,他們自己也被更多的長矛、戰刀和四下厲嘯的長箭奪去了生命。

雙方士兵糾纏在拒馬陣內酣胡鏖戰,烏丸騎兵的損失越來越大。

圍着戰場遊走指揮的蘇僕延看到自己的騎兵一個接一個地被漢軍步卒肆意挑殺,立即醒悟到漢軍擺出的這個古怪陣勢是專門針對鐵騎衝擊的。鐵騎陷進陣勢,隨即就失去了速度失去了衝擊力,如果再繼續纏鬥下去,騎兵將損失慘重。

“狡猾的漢人。”蘇僕延惡狠狠地罵了幾句,大聲叫道:“吹號,吹號,命令他們撤出來,撤出來。”

烏丸士兵聽到撤退的號角,慌忙調轉馬頭往外衝。

雷重拖着血淋淋的長矛,倒退了幾步,衝着陣中的鼓兵揮手喊道:“擂鼓,縮小陣勢,纏住敵人……”

這個時候如果讓敵人衝出去重整隊列,再以密集陣形衝擊拒馬陣,大家今天就死定了。

漢軍士兵訓練這種拒馬陣已經幾個月了,他們當然知道讓敵人衝出去的後果是什麼。隨着密集的戰鼓聲,漢軍士兵不約而同的加快了攻擊速度,各小陣之間的甬道也越來越狹窄。烏丸人進退不得,兇性大發,雙方的搏殺更加激烈了。

蘇僕延急了,立即命令吹號集結在陣外遊走騎射的一千多名騎兵,“重整隊列,密集列陣,快,快……”

=============

突然,戰場左側的山坡上戰鼓雷鳴,一隊漢軍士兵衝了出來。

高順一手執盾,一手舉刀,回首狂呼:“兄弟們,殺啊……”

“殺……”

一千名漢軍士兵高舉武器,吼聲如雷,一個個猶如脫繮的野馬一般鋪天蓋地地殺了過來。

蘇僕延毫不猶豫地揮刀叫道:“殺過去,殺過去……”

一千多鐵騎調轉馬頭,在蘇僕延的帶領下,迎着漢軍縱馬殺去。

高順一邊飛步狂奔,一邊高聲怒吼,殺氣騰騰。他一肚子的怨氣無處發泄,今天總算逮到機會可以徹底釋放一下了,他要用敵人的血來平息自己心中的憤懣。

他十六歲從軍,至今已有十一年。他從軍後因爲文武出色,被任命爲屯長,後來又做到假軍侯,軍侯,但此後他就再也沒有得到過升遷。不是因爲他沒有軍功,而是因爲他不會阿諛奉承,也不會賄賂上官。這幾年他在河內隨軍剿殺黃巾軍,屢立戰功,卻沒有一次得到封賞,反而因爲軍餉的事得罪了自己的上官。上官不但剋扣軍餉還拖欠軍餉,半年都不發一個錢。高順爲了自己的部下,不惜拔刀相向,差一點被上官以叛亂之罪殺了。都尉丁原聽說這件事之後,把他放了出來,還遷升他爲假司馬,叫他帶着自己的一千士兵參加鎮北將軍的北征。丁原對他說,你好好幹,不要給我丟臉,立了戰功回來,你就是我的軍司馬。高順感激涕零,跪拜而去。他發誓,就是死,也要報答丁原的這份恩情。

高順騰空而起,一刀剁下,“殺……”隨着他的一聲暴喝,一顆斗大的頭顱橫空飛出,同時間高順左手的圓盾狠狠地砸到了另一個敵兵頭上,那名敵兵連人帶刀被他砸得倒栽馬下,一命嗚呼。

河內兵以什五爲陣,刀砍馬腿,戟挑敵騎,長箭飛射,配合的非常默契,烏丸人一時間被殺得人仰馬翻,竟然沒有還手之力。

蘇僕延策馬轉身,回頭再戰,迎面就遇上了高順。高順挺身而立,怒目圓睜,夷然不懼,他側身讓過狂奔的戰馬,揮盾擋出蘇僕延力貫千鈞的一擊,擡手一刀就砍下了戰馬騰空的後腿。戰馬飛出十幾步開外一頭摔倒,蘇僕延措手不及被掀翻了出去。高順飛奔而至,一刀剁下,蘇僕延肝膽俱裂,舉盾就擋,“當”一聲巨響,圓盾碎裂,高順大吼一聲,再起一刀,但這時身後敵人的長矛已經呼嘯而來,高順只得舍下蘇僕延閃身讓開敵人的必殺一擊。

蘇僕延僥倖揀的一條性命,在親衛士卒的幫助下,跳上一匹戰馬,舉刀就砍,“殺,殺,給我殺死他……”

高順被圍在幾匹戰馬中間,猶如一頭浴血猛虎,左殺右擋,連劈數人。蘇僕延膽怯了,撥馬就走。

“擂鼓,向前擊殺,向前……”高順一腳踢飛敵人的腦袋,舉刀狂吼。

河內士卒聞鼓而進,士氣如虹,殺聲震天。

============

李弘帶着三千黑豹義從猶如離弦長箭,呼嘯而來。

烏丸人大驚失色,撤退的號角聲急促而淒厲。蘇僕延調轉馬頭,率先落荒而逃。尚在拒馬陣內鏖戰的烏丸人拼死殺開一條血路,倉惶逃竄。正在和高順部激戰的烏丸人慌不擇路,四散而逃,結果被黑豹義從圍追堵截,死傷慘重。

李弘望着進退有序,驍勇善戰的河內兵,臉上閃過一絲欽佩之色。

雷重和高順一前一後走到了李弘面前,躬身施禮。李弘看了雷重一眼,笑道:“你跑這麼快乾什麼?”

雷重不好意思地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沒敢做聲。今天的遭遇戰要不是敵人人數少,自己和一千六百名部下就完了。李弘沒有出言責怪自己已經很寬容了。

“子平,這些兵都是你一手帶的?”李弘指指正在打掃戰場的河內兵,問道。

高順回頭看看自己的部下,很自豪地點了點頭。

“高大人的部下很厲害,臨陣從容,勇猛無敵,戰陣運用的也非常嫺熟,這些人一定都是追隨高大人多年的老兵了。”雷重也回頭看看,讚不絕口地說道,“今天要不是高大人及時支援,我雷重死定了。”

高順謙遜地笑笑,低聲說道:“雷大人言重了。雷大人的陣勢正好可以剋制敵騎的衝擊,沒有下官的支援,你也可以支撐到將軍大人來援。”

雷重搖搖頭,心有餘悸地說道:“你要是來遲一點,烏丸人就要用密集陣列衝擊了,我們擋不住的。”

“對了,我覺得你的戰陣對付騎兵很有效,你是怎麼想到的?”

“下官是雁門郡馬邑人,從軍的時候在雁門關當兵,和鮮卑人打過不少仗。”高順笑道,“這些辦法都是兄弟們在一起商量出來的,不是我一個想出來的。”他今天打了一場惡戰,殺了不少敵人,心情好了許多,話也多了起來。

這時龐德帶着追擊的黑豹義從回來了,幾個人站在閒聊了一會。時間不長,幾個軍侯報上了雙方傷亡的數目。

此戰漢軍斬殺烏丸鐵騎一千四百多人。雷重部損失了六百多名士卒,高順部折損三百多人,黑豹義從也傷了十幾個。

雷重臉色很難看,一戰打掉了他近半士卒,虧大了。

李弘安慰了雷重和高順幾句,然後對高順說道:“你做軍司馬吧。你的老部下該升遷的都報上來,我都準了。”

高順愣了一下,隨即高興地跪下磕謝。

“大人,我有個老部下叫李雲李子逸,他本來是軍侯,因爲不滿上官剋扣士卒軍餉,把上官打了,現在只是個普通士卒,不知道大人能不能格外開恩……”

李弘笑了起來,說道:“這人膽子很大嘛。好,這人不錯,我就要敢爲士卒說話的人。叫他做假司馬,給你當副手。”

高順大喜,再拜磕謝。

李弘趕忙把他扶了起來,笑道,“子平,我不喜歡自己的部下動不動就下跪。你去把李雲喊來,我看看這個敢打自己上官的人長什麼樣。”

==============

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5章 千鈞一髮間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下)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二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八節